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6526939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摘要:本文介绍了目前高校实验室管理的现状,分析了实验课对人才培 养质量的影响,提出了创新实验室管理度,提高了实验课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关键词:管理制度 实验室管理 高校 动手能力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实验室是培养和造就科学家的摇篮。高校实验室 既是培养和造就现代高科技的摇篮,又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地,实验教学不但是对 理论教学和学生所学知识的检验和补充,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因 此,加强实验室建设,改革传统落后的实验管理制度,探索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 的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是当前实验管理的重要任务。一、高校实验室管理与实验教学的现状

2、近年来,由于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实验设备不能满足实验课教学的需 要,实验教学学时明显减少,因此,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呈下滑的趋势。据社会调查 和用人单位反馈,扩招前毕业的大学生的质量普遍优于扩招后毕业的大学生,特别 是在动手能力方面,前者普遍优于后者。应该承认,招生规模的急聚扩大与师资建设、实验室建设、专业建设和课 程建设等产生了矛盾,给高校的教学质量带来了消极的影响,特别是给实验设备的 增加、实验师资的配备、实验教学手段和方法的革新以及实验场所的安排带来了冲 击。同时,落后的实验课管理制度也制约了教学质量的发展。毕业生质量差主要体现在动手能力差,反推之说明实验教学质量差,说明 实验装备差,教学手

3、段落后,实验室管理落后,师资力量差。理工类高校培养的是 应用型人才,不仅要会说,而且要能做,高校要培养出符合于社会发展的创新人 才,除要加强理论教学和实验设施的建设外,还要从实验教学的管理制度上下工 夫,创新实验教学的管理,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最大限度的发挥现有实验设备 的效益。二、高校实验室管理与教学的改革措施1. 推行实验课程学分制按照实验课教学计划,每门专业实验课程,必须明确给出学分,增加实验 学分的所占比例,建议占专业理论课程学分的 1/4,如:一门专业课总学分为 5 分,该课程的实验可占 1.25 学分,理论教学占 3.75 分,才能算该门专业课修满了 学分,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学生

4、产生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 的实践动手能力。2. 建立严格的.实验课程考核制度既然实行课程学分制,就要建立相应的考试考核制度,对学生的专业课程 的实验进行考评,考核可以用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1)考试。实行抽签制的现场实验考试。将学生所学专业课的所有实验混 合装入签箱,由学生抽取。每个学生按抽签的内容,进行实验考试,时间 2 小时, 由实验教师现场阅考平分。实验课考试实行百分制。(2)考核。采用现场考核评分制。所谓现场考核评分制,即在每次实验课 中对学生所做实验进行现场考核评判,并给出学生该专业实验课的学分。为什么不 用实验报告进行考核呢?这是因为实验报告学生可以相互抄录

5、,即使不上实验课的 学生也可以做出优秀的实验报告,反映不了学生的真实成绩。3. 建立实验课签名制度学期开始,由教务处将学生班级名单发给实验教师。上实验课时,承担实 验教学的教师对学生进行点名,做完实验,学生签名后才能离开实验室。这样可以 规范学生的行动,上课不能迟到早退,实验必须做完。现在的实验课是学生想来就 来,不想来就不来。这是学校管理制度上的问题。如建立实验签名制、实验学分 制、实验考试制后,这种现象即会自然消失。4. 建立实验教师任课制理论课程学的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和课表,负责给出实验教学周次和课次时 间、实验内容和要求,由实验教学教师负责完成具体的实验课教学任务。这样责任 分明,也有利

6、于各自的工作。这就要求理论课教师和实验课教师良好配合,根据教 学计划合理安排理论课教学和实验教学。实验教学也应备课,以备回答学生实验课中提出的与实验有关的理论性问 题和实验中出现的实践性问题。显然,这就要求实验教学的教师不仅要懂实验方法 与技能,还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而这正是高校实验师资配备所缺乏的。实验教学 可以不实行坐班制,实验备课与准备、实验教学与设备维护,由实验教师根据理论 教师安排的时间自主完成。这既要求高校实验室必须配备高水平的实验教学教师,同时也要求高校必 须改革现行的实验体制,赋予实验教师予同等的地位、同样的使命,打破教师系列 编制与实验系列编制的概念。5. 改验证性实验为设计

7、验证性实验高校现行实验模式,基本上采用的是验证性实验模式,我校也不例外。老 师画好样,学生照葫芦画瓢,即老师确定好实验科目,实验室设计好实验,学生只 须按设计好的实验线路(如数字逻辑实验)搭接好线路,再按给出的操作步骤操作, 验证该实验的正确性即可。这种模式严重地阻碍了学生设计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发挥和动手能力的 提高,学生学的是书本上的死知识,不能将知识活用。这种验证性模式必须改革成 设计验证性模式,由教师给出实验课目,学生自主设计并在实验课中自己动手完成 该实验课目。这样,既能提高了学生的设计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 思维能力。6. 合理安排实验课时高校的教学安排有一种倾向,就是

8、理论课时越来越多,实验课时越来越 少。有些高校的院系,甚至存在压缩实验课时、延长理论课时的倾向。在专业课方 面,理论课与实验课同等重要。高校应为社会培养既懂理论又会实干的人才,这种 人才才是合格人才,才会为社会所接受。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 新能力,才有些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课时应缩短,实验课时要相应延长。当然,每 门专业课课时,都应从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和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出发, 合理安排理论与实验教学课时,或延长,或缩短。结束语总而言之,高校实验室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的管理者要重视高校 实验室的建设与实验室改革和师资配备与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 的创新型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