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设计-新建城市道路及交叉口设计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6520538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设计-新建城市道路及交叉口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交通设计-新建城市道路及交叉口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交通设计-新建城市道路及交叉口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交通设计-新建城市道路及交叉口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交通设计-新建城市道路及交叉口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通设计-新建城市道路及交叉口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设计-新建城市道路及交叉口设计(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交通设计课程设计新建城市道路及交叉口设计姓 名: 刘 策 专业班级: 交通1202 学 号: 120240223 指导教师: 高 爱 坤 目录1.基础资料整理41.1道路基本条件42.路段交通设计62.1道路横断面设计62.2人行道宽度设定72.3非机动车道宽度设定72.4机动车道宽度设定72.5分隔带设定82.6路拱设定82.7超高设定82.8道路横断面形式选择82.9车道数确定93.非机动车道设计113.1设计原则113.2宽度设定123.3隔离措施124.路边停车设计124.1路边停车位置选择124.2车位排列设计134.3出租车临时停靠点设计145.与公共汽车交通相关的交通设计14

2、5.1港湾式公交停靠站设置方法145.3交叉口附近公交站点的位置选择166.交叉口交通设计186.1交叉口几何尺寸186.2交叉口视距分析186.3行人过街设计196.4行人过街横道宽度设定196.5进出口道设计196.6车道展宽段及渐变段设计207.交叉口交通标线、交通岛设计207.1交通岛设计207.2交通标线设计228.设计方案总结239.路段设计方案总结239.1通行能力及饱和度239.2延误及服务水平239.3停车率2310.交叉口设计方案总结2411.参考文献2412.附图.251.基础资料整理1.1道路基本条件表1-1 道路几何条件项目单位道路名A路B路道路等级/主干道次干道断面

3、形式/四幅路三幅路设计车速km/h40 30设计车辆车种标准小汽车标准小汽车红线宽度m5237车道数车道双向8双向6车道宽m3.53.5中央分隔带宽m30.5 机非分隔带宽m21非机动车道宽m4.53.5人行道宽m43.25表1-2 交叉口几何条件项目单位进出口方向ABCD进口道出口道进口道出口道进口道出口道进口道出口道道路等级次干道次干道次干道次干道主干道主干道主干道主干道断面形式 三幅路 三幅路 三幅路 三幅路 四幅路 四幅路 四幅路 四幅路设计车速km/h15/202015/202025/303025/3030设计车辆车种小汽车小汽车小汽车小汽车小汽车小汽车小汽车小汽车路幅宽度m10.5

4、10.510.510.516.251416.2514车道数车道33335454车道宽m3.53.53.53.53.253.53.253.5车道功能划分左、直、右直行左、直、右直行左、直、右直行左、直、右直行中央分隔带宽m0.50.50.50.50.750.750.750.75机非分隔带宽m11112222非机动车道宽m3.53.53.53.54.54.54.54.5人行道宽m3.253.253.253.2544442.路段交通设计2.1道路横断面设计此次设计的是主干道与次干道平面交叉,南北向为A路,东西向为B路。A路的道路规划红线为52m,设计车速40km/h,B路的道路规划红线为37m,设计

5、车速30km/h。下图为A、B两路的横断面设计:2.2人行道宽度设定 根据路段设计中的相关规定,人行道最小宽度为1.5m,通行能力为2400人/(m*s),以及道路设计规范中人行道最小宽度的相关规定,将人行道宽度设定为4m和3.25m。2.3非机动车道宽度设定非机动车道单向行驶最小宽度为1.5m,有分隔设施时自行车单车道路段可能通行能力为2100辆/(h*m),所以将A路的非机动车道宽度设定为4.5m,B路的非机动宽度设定为3.5m。2.4机动车道宽度设定机动车道的宽度最小为3m,最大不超过3.75m,对于靠近中央分隔带、机非分隔带或人行道的机动车道,其外侧应有不低于0.25m的安全距离。所以

6、此次设计中主干道机动车道宽3.5m,按设计速度为40km/h可知一条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为1640pcu/h;次干道机动车道宽3.5m,按设计速度30km/h,可知,一条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为1550pcu/h。2.5分隔带设定城市主干道及设计车速不低于40km/h的主干路上,应设中间分车带以分隔对象交通。中央分隔带一般与绿化带结合布置,宽度1.5-2.5m,考虑远期发展,宽度不宜小于2m,但不宜大于4-6m;分隔带绿化应以花草和低矮的灌木为主。按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规定,两侧带最小宽度为1.0-2.25m。基于以上的要求,将A路的中央分隔带宽度设定为3m,机非分隔带宽度设定为2m,对于次干路B,中央

7、分隔带不设绿化,用分割栏分割,因此宽度设为0.5m,机非分隔带宽度设定为1m。2.6路拱设定为了利于路面横向排水,路拱的形式采用折线形。行车道路面做成由中央向两侧倾斜的拱形,人行道做成向行车道倾斜的拱形。本设计中行车道和人行道横坡度统一取1.5%。2.7超高设定为抵消车辆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路面做成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的形式,这就是曲线上的超高。合理地设置超高,可以全部或部分抵消离心力,提高汽车行驶在曲线上的稳定性和舒适性。由于本设计中A路设计时速为40km/h,B路设计时速30km/h,最大横坡度为2%。2.8道路横断面形式选择 基于对主干道道路等级较高、交通量较大及道路断

8、面形式的特点考虑,将A路设计为四块板的形式,此横断面有如下特点:(1)有非机动车专用车道,消除了机非之间以及非机动车与行人之间的干扰,非机动车行驶安全,但交叉口处混合交通问题却很突出;(2)相向机动车流分隔行驶,基本消除对向机动车流干扰,机动车行驶车速较高。B路设计为三块板的形式,此横断面有如下特点:三块板采用机非分隔带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道分开,解决我国城市交通中的一个最大的交通矛盾,即机、非相互干扰的矛盾,对城市交通安全有利。另外,在分隔带上进行绿化,有利于夏天遮阴防晒、减少噪音、设置公交车站和布置在照明等。道路断面形式我国城市道路按等级可分为五个等级:主干道、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生活区道

9、路。主干道A路四块板划分为:4m人行道*2+4.5m非机动车道*2+2m机非分隔带*2+3.5m公交专用道*2+3.5m机动车道*6+3m中央分隔带次干道B路三块板划分:3.25m人行道*2+3.5m非机动车道*2+1m机非分隔带*2+3.5m机动车道*6+0.5m中央分隔带2.9车道数确定主干道A路:设计年限末 非机动车道:设计年限末计算可能通行能力:根据规范查得,城市主干道道路V=40km/h,一条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为:,若没有观测值,采用建议值,查规范 设计通行能力的计算: 机动车道通行能力分类系数:主干道为0.8车道折减系数:第一条车道的车道折减系数为,第二条车道折减系数为,第三条车道

10、折减系数为交叉口影响交通能力的折减系数:此处取平均距离为500米由规范得27.5s可计算得则第一车道的通行能力:设8个车道时所以取8车道 n=8由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大汽车与小汽车混和通行时的车道宽度为3.75m, 小汽车通行的车道宽度为3.5m.两侧的路缘带宽度为0.25m。人行道的设计:此城市为大型城市,拟定设计初期单向高峰行人通行量为5。则第十五年末的通行量为: 城市主干道级道路的一条人行道的可能通力为:。其折减系数为,则一条人行道的可能通行能力为:则人行道数为:。由规范得城市主干道级道路一条人行道的宽度为。在此处取人行道总宽度为4m。拟定为四幅路,机动车与机动车道采用隔离带分开。整个机动

11、道宽为:3.58=28米;机、非动车道隔离带的宽度为2m,中央分隔带为3m。 为了保障交通安全,人车互不干扰,人行道一般高出车行道左右,此处设计为0.2m。次干路B:设计年限末非机动车道:设计年限末计算可能通行能力:根据规范查得,城市次干道道路V=30km/h,一条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为:,若没有观测值,采用建议值,查规范 设计通行能力的计算: 机动车道通行能力分类系数:次干道为0.85车道折减系数:第一条车道的车道折减系数为,第二条车道折减系数为,第三条车道折减系数为交叉口影响交通能力的折减系数:此处取平均距离为500米由规范得27.5s可计算得则第一车道的通行能力:设6个车道时所以取6车道

12、n=6由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大汽车与小汽车混和通行时的车道宽度为3.75m, 小汽车通行的车道宽度为3.5m.两侧的路缘带宽度为0.25m。人行道的设计:此城市为大型城市,拟定设计初期单向高峰行人通行量为5。则第十五年末的通行量为: 城市次干道级道路的一条人行道的可能通力为:。其折减系数为,则一条人行道的可能通行能力为:则人行道数为:。由规范得城市主干道级道路一条人行道的宽度为。在此处取人行道总宽度为3.25m。拟定为三幅路,机动车与机动车道采用分隔栏分开。整个机动道宽为:3.56=21米;机、非动车道隔离带的宽度为1m,中央分隔带为0.5m。 为了保障交通安全,人车互不干扰,人行道一般高出车行

13、道左右,此处设计为0.2m。3.非机动车道设计3.1设计原则保证非机动车通行的安全性、连续性、避免与行人、机动车之间的相互干扰。3.2宽度设定非机动车道宽度可参考单车道宽度的整倍数值,单向行驶最小宽度不得小于1.5m。根据非机动车高峰小时交通量和单车道设计通行能力来确定非机动车道的条数。自行车道单车道路段可能通行能力推荐值,有分隔设施时为2100辆/(hm);无分隔设施时为1800辆/(hm)。三块板或四块板道路的非机动车道上,如有蓄力车、三轮车、板车行驶或允许机动车顺向行驶一段距离,则非机动车道路面宽度应适当加宽。3.3隔离措施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之间可以用绿化带、栅栏或仅用划线的方法进行隔离,尽量避免机、非混行。如果人行道宽度足够大,可以让非机动车上人行道行驶,宜用绿化带或不同铺装将人流和非机动车流隔离。因此,对于本次设计,主干道A路非机动车道宽4.5m,机非分隔带2m,次干路B非机动车道宽3.5m,机非分隔带1m。4.路边停车设计 路边停车设计通常占用一部分机动车道、慢行道(或巷道)或人行道。4.1路边停车位置选择某点能否允许路边存车,取决于该处的道路条件及行车与存车需求的相对重要性,具体来说有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