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详解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6500331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详解(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中考必考题。考题往往提供典型事实,判断发生变化的类型;或将物质的用途与所体现的性质相结合综合考查。为帮助同学们掌握这部分知识,特做如下梳理:一、基本概念1.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2)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析:从宏观看,要抓住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从微观看,构成物质的粒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变化时没有新物质生成,或构成物质 的粒子没有变化,就是物理变化,否则就是化学变化,而伴随变化产生的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只能作为判断的辅助依据,而不能作为判 断化学变化的标准。如一

2、些同学错误地认为冰融化成水是化学变化,原因是固态冰和液态水是两种物质。同学们应该注意,一种物质的三种状态就其本质而言,仍属同一种物质。绿色的 碱式碳酸铜粉末在加热条件下逐渐变为黑色粉末,试管口有水珠生成,同时从试管中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其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显然碱式碳酸铜 已转变为其他三种物质,这一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我们不妨记住物理变化的四种常见形式:状态的改变(固、液、气);形态的改变(如矿石的粉碎);某些能量形式的改变(如电灯通电后发光、放热,电能转变成光能和热能);位移的改变(物体从甲地转移到乙地)。熟悉了物理变化,就不难判断化学变化。(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比较 物理变

3、化 化学变化概念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伴随现象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发生变化发光、放热、生成气体、产生沉淀、变色等实例石蜡熔化、湿衣服晾干、酒精的挥发、铜丝弯曲、海水晒盐等酒精的燃烧、火药爆炸、铁生锈、光合作用、酒和醋的酿造等本质区别 有无其它物质生成联系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2.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挥发性、延展性等。(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包括:可燃性、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

4、性、酸性、碱性、毒性等。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别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两组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物质的基本特征,是变化的内因(即变化的依据),而变化只是一个 过程,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即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在描述上是不同的,描述物质的性质时有“可以不可以”、“能不能”、“ 容易不易”等字词。如:镁能燃烧,就是镁的化学性质。如叙述中有“已经”、“了”等过去时或“在”等现在时的用语时,则往往是叙述物质的某种变化.如“木炭在空去中燃烧”为化学变化.二、误区扫描1.物质变色,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吗?答:不一定。物质变色有两类情况,如无色的氧气在

5、-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白色CuSO4粉末遇水变成蓝色CuSO4.5H2O,属于化学变化。2.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答:不一定。爆炸也可分为两类:如爆鸣气(H2和O2的混合物)爆炸生成水,属于化学变化;蒸汽锅炉爆炸、汽车轮胎爆炸,因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3.液化、凝固、熔化、汽化、溶解、升华都是物理变化吗?答:不一定。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称之为液化,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称之为凝固,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称之为熔化,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称为汽化。物质在发生这些形态变化时并没有生成新物质,只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所以是物理变化。固态液态气态溶解

6、可能既存在物理变化又存在化学变化,如CO2溶于水是物理变化,但溶于水的同时,有少量的CO2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了H2CO3.升华是指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如干冰的升华等。4.观察到有气体放出,则一定是发生了化学变化吗? 答:不一定。放出气体常常是化学变化的一个特征,但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如“雪碧”饮料开盖时冒出气泡是由于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降低而造成的。5.有发光、放热的现象产生,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吗?答:不一定。发光、放热现象虽然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化学变化,但有这一现象的并不一定就是化学变化。如电灯发光、放热是物理变化。6.吸附作用一定是物理变化吗?吸附作用是固体将气体或

7、液体中某些物质吸附在它表面的作用。变化时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所以是物理变化。木炭和活性炭都具有吸附性,但活性炭吸附性强,是常用的吸附剂。7.燃烧、生锈、物质的腐败一定是化学变化吗?答:一定是。物质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生锈是金属与空气里的氧气、水等物质发生的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物质的腐败变质也是复杂的氧化反应。所以都是化学变化。三、典型例题例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瓷碗破碎 B. 水的蒸发C. 灯泡发光 D. 纸张燃烧例2. 下列成语所描述的过程,从化学的角度理解正确的是( )A. 真金不怕火炼;金的化学性质稳定B. 釜底抽薪:木柴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C. 铁杵磨

8、成针: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D. 百炼成钢:只发生了物理变化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知识点一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化学实验的作用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考点1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1、 下列关于化学实验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进行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 B、在化学实验中,要动手操作,要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 C、化学实验只能帮助我们验证所学的化学原理 D、通过化学实验,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科学探究的方法考点2 科学他那就的步骤1、在进行“对人体吸入的

9、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时,小亮提出:“人体呼出的气体可能比吸入的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多。”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猜想与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得出结论2、青色的生虾煮熟后会变成红色。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颜色就会发生改变,就这些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得出结论知识点二 对蜡烛及其燃烧实验的探究实验步骤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现象结论、解释、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观察蜡烛的制作材料烛芯:棉线;外壳;石蜡由石蜡制成2、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乳白色固体,圆柱体颜色:乳白色状态:固

10、态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投入水中很软,浮在水面上密度:比水小硬度:小溶解性:难溶于水3、点燃蜡烛用火柴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火焰火焰分为三层:最里面的火焰底部呈淡蓝色;第二层火焰是暗淡的,最外层火焰呈黄白色石蜡具有可燃性取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12s后取出放在火焰最外层的部位最先变黑,第二层次之,最里层变黑得最慢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用外焰用一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片刻,取下火焰上方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文字表达式: 点燃蜡烛+氧气水+二氧化碳4、熄灭蜡烛将蜡烛熄灭并观察有白烟产生白烟具有可燃性,白烟是石蜡的固体

11、小颗粒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白烟燃烧考点1 实验现象1、下列对于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B、燃烧时产生黑烟,放出热量 C、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明亮 D、吹灭后有一股白烟飘出2、 有关蜡烛燃烧时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B、蜡烛燃烧放出热量,发出黄白色火焰 C、在蜡烛火焰上方所罩的干冷的烧杯内壁有白烟 D、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考点2 实验结论1、把酒精灯点燃后,认真观察其火焰,再给你一根细木条供你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后,你认为有关火焰温度的正确结论是() A、焰心内焰外焰 B、外焰内焰焰心 C、内

12、焰外焰焰心 D、内焰焰心外焰2、在蜡烛的探究实验中,观察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珠,迅速向烧杯内注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蜡烛燃烧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B、蜡烛中含有水 C、蜡烛中含有二氧化碳 D、蜡烛中既含有水又含有二氧化碳考点3 实验过程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实验探究 甲 石蜡遇热熔化、遇冷后又凝固 乙 蜡烛火焰各层温度比较 丙 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 丁 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 点燃前:请描述蜡烛的颜色、状态、密度(与水比较)及其溶解性 点燃时: 描述甲中发生的主要现象 将一根木条平放在蜡烛火焰中,能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火焰哪部分温度最

13、高? 丙的操作能观察到什么现象?若迅速倒转烧杯,向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后可能生成了什么物质? 熄灭后:熄灭蜡烛后的瞬间,还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如丁所示,蜡烛能否重新燃烧?考点4 创新探究7、 探究: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物质?提出问题 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 A、白烟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B、白烟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C、白烟是石蜡蒸汽凝聚成的石蜡固体。查阅资料 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还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实验探究 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填序号)

14、,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其原因是_ 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珠,说明白烟不是_ 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主要不要接触灯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_(填序号,下同)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_,因为_知识点三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探究步骤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现象结论、解释、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用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 在两个集气瓶中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放入水中,将塑料管小心地插入集气瓶内,吹气 在水中收集满气体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从水中取出正放在桌面上 集气瓶中的水被排出,集气瓶内充满气体 气体无色 呼出的气体大部分不溶于水 呼出的是一种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