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室内校设备校准规程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6497217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验室内校设备校准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化验室内校设备校准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化验室内校设备校准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化验室内校设备校准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化验室内校设备校准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验室内校设备校准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验室内校设备校准规程(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受控状态: 文件编号:LBXZ022011化验室自校设备校准规程编制 马金龙审核 X永恒批准 X汝海发布日期:2011-03-30 实施日期:2011-04-01山 东 鲁 碧 建 材 有 限 公 司目 录0、玻璃量器容量示值校准总则21、XZ02-01滴定管校准规程42、XZ02-02移液管校准规程63、XZ02-03容量瓶校准规程84、XZ02-04胶砂试模校准规程105、XZ02-05负压筛校准规程116、XZ02-06水筛、干筛校准规程127、XZ02-07比表面积仪校准规程138、XZ02-08氯离子测定仪校准规程159、XZ02-09水泥组分测定仪校准规程1910、XZ02-10游

2、离氧化钙测定仪校准规程2611、XZ02-11李氏瓶校准规程2812、 XZ02-12量水器校准规程2913、XZ02-13氧弹热量仪校准规程3114、XZ02-14量筒校准规程3615、XZ02-15酸度计校准规程38规程编号0规程名称玻璃量器容量示值校准总则页码1/2一、仪器检定前的准备工作1、被检定仪器必须预先洗净,干燥。 如果仪器玷污很严重,可先用洗涤液处理。洗涤液的选择需根据污垢的性质而定,如酸性(或碱性)污垢用碱性(或酸性)洗涤液洗。氧化物(或还原性)污垢用还原性(或氧化性)洗涤液洗;有机污垢用碱液或有机溶液洗。2、容量示值检定的环境条件 (1)室温(205),且室温变化不大于1/

3、h。 (2)水温与室温之差不得大于2(3)检定介质为纯水(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应符合GB6682的要求。3、将待校准的玻璃量器连同蒸馏水放在天平室一段时间,使其与室温达到平衡,用校准过的温度计(分度值0.1)准确测量蒸馏水的温度。二、容量示值检定点的选择。1、滴定管(1)标定容量1ml-10ml的滴定管:半容量和总容量两点。(2)标定容量25ml的容量管:0ml-5ml、0ml-10ml、0ml-15ml、0ml-20ml、0ml-25ml五点。(3)标定容量50ml的容量管:0ml-10ml、0ml-20ml、0ml-30ml、0ml-40ml、0ml-50ml五点。规程编号0规程名称玻璃量

4、器容量示值校准总则页码2/2(4)标定容量100ml的容量管:0ml-20ml、0ml-40ml、0ml-60ml 0ml-80ml 、0ml-100ml五点。2、分度吸量管(1)标称容量0.5ml以下(含0.5ml):半容量(半容量-流液口)和总容量两点。(2)标称容量0.5ml以上:总容量的1/10。若无总容量的1/10分度线,则检测1/20点(自流液口起),总容量。三、附录表:常用玻璃量器恒重法K(t)值表规程编号XZ02-01规程名称滴定管校准规程页码1/21、适用X围本规程适用于5 mL、25mL、50mL、100mL滴定管的校准。2、引用文件水泥实验室工作手册(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5、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3、校准程序和方法3.1 专人负责滴定管的校准。3.2 更换新滴定管或滴定管使用期间,都需进行校准,规定校准周期为1年。3.3 校准误差为:5ml0.02ml;25ml0.08ml;50ml0.10ml;100ml0.20 ml;在此X围内判定为合格,可以使用,否则应予以更换。3.4 校准方法如下3.4.1 将清洗干净的被检滴定管垂直稳固地安装到检定架上,充水至最高标线以上约5mm处。缓慢地将液面调整到零位,同时排出流液口中的空气,移去流液口的最后一滴水珠。3.4.2 取一只容量大于被检滴定管的带盖称量瓶,称得空瓶质量。完全开启活塞(对于无塞滴定管还需用力挤压玻璃小

6、球),使水充分地从流液口流出。当液面降至被检分度线以上约5mm处时,等待30s,然后10s内将液面调至被检分度线上,随即用称量瓶移去流液口的最后一滴水珠。3.4.3 将被检滴定管内的纯水放入称量杯后,称得纯水质量(m)。在调规程编号XZ02-01规程名称滴定管校准规程页码2/2整被检滴定管内的液面的同时,应观察测温筒内的水温,读数应准确到0.1。按下式计算在标准温度20时的实际容量。检定次数至少两次,两次检定数据的差值不应超过被检玻璃容器允许的1/4,并取两次的平均值。校验体积计算公式:V20=m*K(t) K(t)值可以从常用玻璃量器恒重法K(t)值表查得。3.4.4对滴定管除计算各检定点容

7、量误差外,还应计算任意两检定点之间的最大误差。4、记录4.1 校准人应认真填写测量设备内校记录,做到齐全清晰准确。4.2 测量设备内校记录保存期限为3年。规程编号XZ02-02规程名称移液管校准规程页码1/21、适用X围本规程适用于1mL-100mL单刻度移液管的校准,多刻度移液管的校准方法同XZ02-01。2、引用文件水泥实验室工作手册(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3、校准程序和方法3.1 专人负责移液管的定期校准工作。3.2 更换新移液管或移液管使用期间,都需进行校准,规定校准周期为1年。3.3 当校准结果在下表X围内,可继续使用,否则应另行刻度后再用。移液管计量要求标

8、称容量(ml)12351015202550100容量误差(ml)0.0150.0200.0300.0400.0500.0600.100.16流出时间(s)5-1210-2515-3020-3525-4030-453.4 校准方法如下3.4.1将清洗干净的被检移液管垂直放置,充水至最高标线以上约5mm处,擦去吸量管溜液口外面的水。缓缓地将液面调整到被检分度线上,移去流液口的最后一滴水珠。3.4.2 取一只容量大于被检移液管容量的带盖称量瓶,称得空瓶的质量(m0)。将流液口与称量瓶内壁接触,称量瓶倾斜30,使水充分地流规程编号XZ02-02规程名称移液管校准规程页码2/2入称量瓶中。对于流出式吸量

9、管,当水流至流液口口端不流时,近似等待3s,随即用称量瓶移去流液口的最后一滴水珠(口端保留残留液)。对于吹出式吸量管,当水流至流液口口端不流时,随即将流液口残留液排出。3.4.3将被检移液管内的纯水放入称量瓶后,称得纯水质量(m)。在调整被检移液管液面的同时,应观察测量筒内的水温,读数应准确到0.1。3.4.4计算移液管在标准温度20时的实际容量。校验体积计算公式:V20=m*K(t) K(t)值可以从常用玻璃量器恒重法K(t)值表查得。4、记录4.1 校准人应认真填写测量设备内校记录,做到齐全清晰准确。4.2 测量设备内校记录保存期限为3年。规程编号XZ02-03规程名称容量瓶校准规程页码1

10、/21、适用X围本规程适用于1mL-2000ml容量瓶的校准。2、引用文件水泥实验室工作手册(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3、校准程序和方法3.1 专人负责容量瓶的定期校准工作。3.2 更换新容量瓶或容量瓶使用期间,都需进行校准,规定校准周期为1年。3.3 当存在校准误差时,应另行刻度后再用。单标线容量瓶计量要求(ml)标称容量12510255010020025050010002000容量误差0.0200.0300.0400.0400.060.100.200.300.300.500.801.203.4 校准方法(衡量法或比较法)衡量法3.4.1 将洗净、干燥带塞的被检容量瓶

11、进行称量,准确称出空瓶质量m0,注入纯水至被检量瓶标线处,称得纯水的质量m。3.4.2 将温度计插入到被检量瓶中,测量纯水的温度,读数应准确到0.1。3.4.3按公式计算出容量瓶在标准温度20时的实际容量。校验体积计算公式:V20=m*K(t)规程编号XZ02-03规程名称容量瓶校准规程页码2/2K(t)值可以从常用玻璃量器恒重法K(t)值表查得。3.4.4 用移液管加入或吸出校正值的水,重新刻画一标线记号。容量比较法容量瓶一般与移液管配套使用,通常采用两者之间的相对校准法。洗净一支25ml以校准的移液管,将被检的250ml容量瓶预先清洗、干燥后,用移液管准确移取10次纯水,连续放入容量瓶中。

12、然后观察容量瓶中水弯面的最低点是否与标线相切。如不相切,则另在容量瓶上做出标记。经相互校准后,此容量瓶应与校正用的移液管配套使用。4、记录4.1 校准人应认真填写测量设备内校记录,做到齐全清晰准确。4.2 测量设备内校记录保存期限为3年。规程编号XZ02-04规程名称胶砂试模校准规程页码1/11、适用X围本规程适用于三联胶砂试模的校准。2、引用文件GB/T1767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和JC/T726水泥胶砂试模(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3、校准程序和方法3.1 专人负责三联胶砂试模的定期校准工作。3.2 更换新胶砂试模或胶砂试模使用期间,都需进行校准,规定校准周期为1年。3.3 当校准结果在宽度400.2mm,高度40.10.1mm,重量6.250.25kgX围内时,判定为合格并可继续使用,否则应予以更换。3.4 校准方法3.4.1 将胶砂试模充分擦净。3.4.2 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各试模的宽度、高度和长度(准确至0.1mm),并做好记录。3.4.3 称取各三联试模的质量(准确至0.01Kg),并做好记录。3.4.4 将所测量或称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