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专升本专业课程综合考试考核大纲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6489419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专升本专业课程综合考试考核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专升本专业课程综合考试考核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专升本专业课程综合考试考核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专升本专业课程综合考试考核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专升本专业课程综合考试考核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专升本专业课程综合考试考核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专升本专业课程综合考试考核大纲(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专升本专业课程综合考试考核大纲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专升本专业课程综合考试考核大纲第一门课程: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考核大纲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考试要求本章要求考生了解管理的意义、必要性、概念、管理的职能、性质。考试内容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一、管理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人类活动的特点(二)、人类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管理第二节管理概述一、管理的涵义(一)、国外学者的管理定义(二)、国内学者的管理定义二、管理者角色及其管理技能(一)、管理者角色(二)、管理者的管理者技能三、管理的职能(一)管理的基本职能四、管理的特征五、管理的性质(一)、管理的二重性(二)管理二重性的意义六、管理的地位和作用第

2、三节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二、管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三、管理学的学科性质四、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五、管理人员的分类与技能要求(一)、管理人员的分类(二)、管理人员的技能要求本章思考题:1、什么是管理2、什么是管理学3、管理具有那些特征4、管理的二重性是什么5、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是什么6、管理人员如何分类7、管理人员应具有什么样的技能要求8、管理具有那些职能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考试要求本章要求考生了解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发展及其社会文化背景,掌握西方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演进,以及各阶段各理论主要学派的要点,并能予以评析。考试内容第一节中国传统管

3、理思想述要一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二、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要点(一)顺“道”(二)重人(三)人和(四)守信(五)利器(六)求实(七)对策(八)节俭(九)法治第二节、西方古典管理理论一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一)管理思想历史演进的概述及阶段划分二古典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一)科学管理理论(二)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三)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四)综合古典管理理论(五)、古典管理理论评析第三节人际关系论与行为科学学派理论一、人际关系论理论(一)行为科学的由来(二)、“行为科学”的早期理论人群关系论二、“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理论(一)、需要层次理论(二)、双因素理论(三)、X理论和丫理论(四)、超丫

4、理论(五)、Z理论第四节现代管理理论(一般性介绍)一、管理过程学派二、社会系统学派三、决策理论学派四、管理科学学派五、权变理论管理学派六、经验主义管理学派七、系统管理理论学派第五节当代管理理论一、当代管理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二当代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三当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一)、比较管理理论(二)、Z理论(三)、企业文化理论(四)、战略管理理论(五)、企业再造理论(六)、知识型企业管理理论(七)、第五代管理本章思考题:1、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要点主要有那些2、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什么是需要层次理论4、什么是双因素理论5、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主要包括那些内容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考试要求要求

5、考生掌握管理的系统原理、人本原理、效益原理、责任原理,并能灵活应用于管理实践。考试内容第一节管理原理的特征一、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一)客观性(二)概括性(三)稳定性(四)系统性二、研究管理原理的意义第二节系统原理一、系统的概念二、系统的特征(一)集合性(二)层次性(三)相关性三、系统原理要点(一)整体性原理(二)动态性原理(三)开放性原理(四)环境适应性原理(五)综合性原理第三节人本原理一、职工是企业的主体(八)要素研究阶段(九)行为研究阶段(十)主题研究阶段二、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三、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四、管理是为人服务的第四节责任原理一、明确每个人的职责二、职位设计

6、和权限委授要合理(一)权限(二)利益(三)能力三、奖惩要分明、公正而及时第五节效益原理一、效益的概念二、效益的评价三、效益的追求本章思考题:1、管理原理有那些主要特征2、什么是系统原理3、什么是人本原理4、什么是效益原理5、什么是责任原理6、什么是系统、其有那些特征7、什么是效益、如何进行效益的追求8、管理中的权、责、利、能是什么样的关系本课程的教材:以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周三多等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为考试内容。第二门课程:公共管理学考核大纲考试要求本课程要求考生了解公共管理的理论渊源,学科的发展历程,公共管理的主体、职能和基本过程等。掌握西方公共管理改革的基本内容以及各阶

7、段各理论主要学派的要点,并能予以评析。考试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公共管理成为独立学科的内在依据一、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有本质区别(一)公共利益目标与私人利益目标(二)垄断强制性与自由竞争性(三)制衡性与自主性(四)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五)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二、现代社会变迁推动公共管理发展(一)公共物品的需求和供给在稳定地扩大(二)社会生活中的公共事务日益增加(三)公共管理所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多变三、传统行政学的局限(一)理论框架局限(二)管理主体局限(三)管理理念与手段局限(四)管理对象与目标局限第二节公共管理学是时代的产物一、西方国家摆脱困境的需要(一)政府角色膨胀和规模扩大引起民众的不满(二

8、)经济衰退和财政压力的加剧(三)社会问题与政府不可治理性的增加二、科技革命和全球化浪潮()科学技术革命是公共管理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二)全球化是公共管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另一推动力三、政府管理和民主制度方面的矛盾(一)以韦伯官僚制思想为基础的行政体制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二)西方国家民主的现状难以满足民众的民主需求”第三节公共管理学的内涵与研究方法一、公共管理的涵义(一)公共物品、公共事务与公共管理(二)管理、公共管理与公共管理学二、公共管理的构成要素(一)公共管理的主体(二)公共管理的对象(三)公共管理的资源和手段(四)公共管理的环境三、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一)公共管理学的基础内容(二)

9、公共管理学的前沿领域四、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与方法(一)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二)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第四节公共管理学与中国的发展一、公共管理学与中国的市场经济(一)公共管理学能有效指导公共部门履行经济职能,弥补市场功能的缺陷(二)公共管理学“亲市场”的学科立场,有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二、公共管理学与中国的社会发展()公共管理有助于促进包括政治、文化和行为方式在内的社会协调发展(二)公共管理学内在的民主平等精神和科学务实品格,将有力地促进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转型第二章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第一节公共管理学的理论渊源一、管理理论(一)古典学派理论(二)行为学派理论(三)决策学派理论(四)系统学

10、派理论(五)新管理主义理论二、当代经济学理论(一)公共选择理论(二)政府失败论(三)代理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第二节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历程一、公共行政时期(188720世纪70年代末)(一)传统的公共行政(1887年1960年)(二)新公共行政时期(1960年1980年)二、公共管理时期(1980年至今)第三节新公共管理一、主要工业化国家的新公共管理实践(一)英国新右派的政府改革(二)美国的新治理(三)其他西方国家的实践(四)各国新公共管理实践的共同特点(五)当前西方政府改革的新动向二、对新公共管理的评析(一)新公共管理的时代特征(二)新公共管理的“解题”特色(三)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困难与受到的批评

11、(四)新公共管理的借鉴意义第三章公共管理的主体第一节公共管理的主体(1):组织一、公共组织的概念(一)组织(二)公共组织(三)公共组织的基本要素二、公共组织的性质(一)公共组织与非公共组织的区别(二)公共组织的性质三、公共组织的结构(一)公共组织的纵向结构(二)公共组织的横向结构(三)公共组织的主要结构形式第二节公共组织的类型与作用、政府(一)政府的概念(二)政府的主要类型二、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的概念(二)非营利组织的主要类型三、公共组织的作用()公共组织是公共管理的主体(二)公共组织是公共管理活动的基本支点(三)公共组织汇集和放大了管理人员的力量第三节公共管理的主体(2):个人、公共组

12、织中的领导者()领导与领导者(二)领导者的素质(三)领导方式二、公共组织中的般管理者()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区别(二)管理者的主要类型与职责三、被管理者()作为被管理者的公共组织成员(二)作为被管理者的社会公众第四节传统公共组织的困境与变革、科层制的基本特征(一)马克斯韦伯的科层制理论(二)科层制组织的特征二、传统科层制组织的困境()对传统科层制理论的评述(二)科层制组织的内在缺陷三、公共组织的变革()公共组织变革的主要动因(二)公共组织变革的目标(三)公共组织变革的主要内容本课程思考题:1、什么是公共物品2、什么是公共事务3、什么是公共管理4、什么是公共管理学5、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有何本质区别

13、6、什么是公共组织、公共组织具有那些基本要素7、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历程分为哪几个主要时期&公共组织变革的主要动因是什么9、公共组织变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0、政府的主要类型有哪些本课程使用的教材:公共管理学黎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1版第三门课程:行政管理学考核大纲本课程要求考生了解行政管理学的理论渊源,学科的发展历程,行政管理学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建设有中国特色行政管理学的原则和意义。了解行政管理的主体、职能和基本过程等。掌握西方行政管理改革的基本内容以及我国现阶段行政管理改革的基本内容,并能予以评析。考试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一、行政与行政学的含义三、行政管理学

14、的研究内三、行政管理学的特征四、行政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第二节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一、行政管理学是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二、行政管理学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三、行政管理学的发展趋势四、中国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五、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第三节学习与研究行政管理学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与研究行政管理学的意义二、学习与研究行政管理学的方法本章思考题:1、行政管理学的含义、内容及特征。2、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3、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第二章行政环境第一节行政环境概述一、行政环境问题的提出二、行政环境的含义三、行政环境的特点与分类第二节行政境与行政管理一、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的平衡二、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内容三、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的利用和改造第三节我国现阶段行政环境的主要特点一、我国现阶段的政治环境二、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环境三、我国现阶段的文化环境思考题:1、行政环境的含义2、各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关系3、我国现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