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我国社会保障支出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6479032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读我国社会保障支出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解读我国社会保障支出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解读我国社会保障支出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解读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读我国社会保障支出(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wd.解读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刘阳 国际经济与贸易03班 20100101摘要解读中国社会保障支出的现状开展态势,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发现社保制度现存的问题,从而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关键词社会保障支出 社会保障制度 财政支出 应对措施一、 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社会保障制度是生产力开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样也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社会保障支出是属于转移支出的,是国家财政的在再分配活动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开展。社会保障支出与社会保障制度是严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1、 建设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和保证。2、 政府实施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弥

2、补市场机制的失灵和缺陷,它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安全网和“减震器。3、 政府之所以必须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另一个重要理由,就是私人保险由于存在种种局限,不可能完全向人们提供 根本的经济保障。4、 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为国家筹集资金,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的实施。我国曾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方针,但时过境迁,我国现已进入经济高速开展的时代,此方针已不再完全适用于今天的国情。当前中国经济开展出现了国富与民生的失衡,应将公平与效率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而实现公平,就需要依靠政府的社会保障支出。二、 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变化的总体态势1、 中国政府的社会保障支出是不断增长的社会保障支出是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是国家

3、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局部,其增长速度主要取决于国民收入总量和经济增长速度。从表1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保障财政支出表达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保障财政支出的绝对值和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都比拟低。随着改革开 放和经济社会开展的加快,社会保障财政支出逐年增长。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更加注重民生事业的开展,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框架逐步形成和完善,社会保障支出规模进一步加快。由于这一时期国家经济和财政高速增长,政府用于社会保障性的支出比例相比照拟稳定。注:口径一包括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支出、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费、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口径二是在口径一的根基上增加除财政补助之外的社会保险基金支

4、出,计算口径二比重的分母财政总支出包含了去除财政补助之外的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口径三是在口径一的根基上增加了教育、卫生支出:这里需要注意的是2002年的社会保障财政支出相比照重较大,与国家财政对社会保险基金补助支出的大幅度增加有关。数据来源:更加历年中国财政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整理;2009年数据来源于全国财政支出决算报告;由于不同年份统计口径不同,有些年份数据有所差异。2、 社会保险基金收支规模的日益扩大社会保险制度成为中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点和核心内容,这不仅是坚持实事求是 根本原则和立足国情的深切思考后做出的选择,同样是中国社会开展,老龄化日趋严重,走市场

5、调节经济之路的产物。自20世纪90年代开场逐步建设职工社会保险,到目前逐步建设城乡居民 根本养老保险和 根本医疗保险制度,中国社会保险的覆盖面不断扩大见表2,社会保险基金收支规模日益扩大见表3。表4显示了包括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在内的政府社会保障支出占当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与财政收入的比重,其中2000年,包括在五项社会保险基金在内的政府社会保障支出占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和财政的比重为40.48%,2009年下降为38.48%比重的下降与社会保险基金的积累有关。 数据来源:1989年-2008年数据来源于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数据来源于2009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新型农村社会医

6、疗保险数据来源于历年劳动保障统计公报。2009年数据来源于2009年相关统计公报。注: 2007年、2009年的城镇职工 根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结余情况包括城镇居民 根本医疗保险在内。数据来源:1989年-2007年数据来源于2008年中国财政统计年鉴;2008年数据来源于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9年数据来源于200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统计公报。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和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统计公报数据整理。三、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现存问题1、 社会保障支出总量缺乏社会保障支出作为社会收入再分配的一个主要途径,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政府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手段,影响整

7、个社会的安定和开展。然而,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总量一直相对缺乏。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开展,国家财政中的社会保障支出虽总量不断增加,但与GDP的相对增加量 根本保持不变。自2000年至2007年,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从1517.9亿增长至5447.16亿,绝对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但由于GDP水平同时在快速增长,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比重保持在11%左右。这一数字相对较小。同时,假设将社会保障支出与行政管理支出比照可发现,用于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远远不及行政管理费用高。并且,这之间的差距在不断地扩大。如果此种现象不断开展,必将导致政府财政支出的失衡,也不利于社会公平正义与建设廉洁政府的要求。2、 中国社会保

8、障支出构造不合理、地区差异显著,二元机制明显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经济开展存在着严重的“二元制现象,即存在城市和农村经济开展不平衡、城乡贫富差距大、城乡收入差距大等问题。而在社会保障支出方面,也同样存在着二元构造问题。在我国城市居民享受着很好的国家福利,社会保障覆盖面广,保障水平高,保障项目齐全,不仅有齐全的险种,也有完善的低保。而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工程却是以救济、最低生活保障、新农合为主。社会保障支出的城乡分配上极其的不均衡。1998年,城市社会保障支出总额是农村的30倍;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是农村的100倍,这是多么可怕的差异!社会保障支出应该保障低收入人群的 根本生活,占据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口

9、应成为社会保障支出的主体对象,现阶段的社会保障支出有些“本末倒置,未将资源应用到最需要的领域,是实现了优化城市人口的“福利而忽略了保障农村低收入人群的 根本“生活。 3、 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机制尚不完善城市政府在对各项社会保障基金进展筹集、支付和投资运营时,缺乏全面规划、系统管理和监视,以致在社会保障基金筹集阶段,存在着滥征、漏缴等现象;在投资运营阶段。缺乏必要的预算、审计及监管;在支付阶段,存在着发放不及时、冒领多领等现象。4、社会保障法制化程度亟待提高 我国的社会保障立法还很不完善,目前仍缺乏全国性的社会保障立法,只有一些零散的地方性法规及一些标准性文件。5、社会保障信息化管理落后在我国城

10、市中,由于资金投入缺乏,导致城市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建设滞后,甚至在同一城市不同地区的社会保障信息也不能及时传递,这使得管理的效率很低,处理问题的周期过长,也增加了管理的行政性费用,最主要的是造成各项统计数据置信度差,给弄虚作假、滥用基金等非法行为提供了条件。四、 提高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措施1、 调整财政支出构造,提高国家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中,政府拨款是社会保障基金的最主要来源。我国可以通过合理界定国有或国家控股垄断企业的利润分配,防止资产收益的“内部化“企业化,增加财政收入,同时努力扩大社保支出水平。在政府的支出构造上,应当将社会保障和收入在分配放在重要位置上,财力适当向社会

11、保障和收入再分配倾斜,增加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资金投入。在财政支出构造调整中,财政支出要逐步退出竞争性经济领域,尽可能多的安排对社会保障的补助支出和针对低收入人群、贫困人口的转移性支出,逐步提高社会保障的补助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2、 不断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扩大社保基金的来源明显的社保二元机制让中国大多数农民都没有享受到社会保障带来的福利。因此,我国社会保障开展的大趋势应该是向农村地区开展,不断提高农村地区社保水平,将广阔农民都纳入我国社保体系,完善农村社保工程。3、 完善不同层级政府的社会保障财政投入责任分配机制加强社会保障财政投入,既不能完全由

12、中央政府全部负责,也不能加重地方政府负担,而应该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合理划分支出责任,要在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社会保障事权的根基上,明确各级政府在不同社会保障工程中的财政投入责任。4、 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将社会保障工作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社会保障基金是老百姓的“保命钱,基金的安全关系到社会保障制度的落实,不能随便挪用社会保障基金。因此,加大社会保障基金的监视和管理十分重要。我们不仅要落实相关社会保障立法,明确政府职责,保障社会保障的安康运行和资金安全。同时我国还要改革基金投资制度,提高账户安全性。参考文献:1、 陈共: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 蒲亚茜:浅谈中国社会保障支出,才智2011年05期3、 王延中、龙玉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社会保障支出分析,财贸经济2011年01期4、 王玥:关于中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现状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5期5、 李忠:财政社会保障支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