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用酶在水产饲料中应用效果的探讨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6475268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饲用酶在水产饲料中应用效果的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饲用酶在水产饲料中应用效果的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饲用酶在水产饲料中应用效果的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饲用酶在水产饲料中应用效果的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饲用酶在水产饲料中应用效果的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饲用酶在水产饲料中应用效果的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饲用酶在水产饲料中应用效果的探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饲用酶在水产饲料中应用效果的探讨饲用酶的实际运用效果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如酶的种类和活性、菌种、水分活度、添加水平、载体、剂型、饲料原料和日粮类型、动物种类和年龄、动物体消化道中pH值、加工工艺和使用措施等。水产饲料有别于畜禽饲料,由于规定有较高的水中稳定性,生产过程中一般会采用延长调质时间、提高调质温度的措施来提高调质效果。长时间的高温高湿是酶所面临的恶劣环境,酶存活的也许性很低。因此应从生产实际考虑水产饲料酶制剂应用的有关问题。本文着重就目前酶制剂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效果作某些探讨。一、影响酶制剂应用效果的重要因素1.加工工艺由于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同其他蛋白质同样对温度比较敏感。一般酶的最适

2、温度在3540之间,最高不超过50。但膨化制粒过程中的温度可达100以上,并伴有高湿(引起饲料中较高的水份活度)、高压(变化酶蛋白的空间多维构造而变性),在这样的条件下,大多数酶制剂的活性都会遭受破坏。(1)制粒制粒过程中的调质、挤压均容易使酶类具有催化活性的特殊蛋白质变性失活。酶活性损失的程度明显受到酶制剂的类型、拟定制粒温度的措施和酶复活的影响。据Coan(1993)报道,未经解决的葡聚糖酶经70制粒后在饲料中的存活率仅为10%;Inbr表5 胆汁酸对异育银鲫品质的影响(199)报道,由Trichodem生产的-葡聚糖酶在料温为5时调质30秒,其存活率为6,而再经90的制粒其存活率仅为19

3、%;adient报道,淀粉酶在8下活力明显大幅度下降。植酸酶经700制粒后活力下降也在50%以上(Isaelen,95)。据报道,采用以谷物为载体混合物进行预调质和制粒温度对酶稳定性的影响实验,成果表白,日粮添加酶经75、85和5调质制粒后,仔鸡生产性能分别提高.3%(0.0)、0.9(0.05)和5(P0)。 (2)膨化 一般膨化温度可达0150,在这样的条件下大多数酶制剂将完全丧失其活性。Israelsen报道,1 0条件下,植酸酶的活性存留率为零。andrpol报道,11时-葡聚糖酶和半纤维素酶的活力已经无法测得。2使用措施由于某些未经耐高温解决的酶制剂或饲料加工工序不规范(如调质温度过

4、高、时间过长),都也许由于制粒膨化加工而影响饲养效果,因此初期有人提出最佳的使用措施是在粉料(如鳗鱼粉料)中加入酶制剂。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从事酶制剂耐高温技术和如何使用酶制剂的研究。(1)干粉添加 干粉添加是指将干酶制剂与预混料先预混合,然后添加到大料中。干酶制剂比液态酶具有饲用酶在水产饲料中应用效果的探讨改善养殖鱼类的品质,提高养殖鱼类的食用价值。3胆汁酸对甲壳动物的营养作用甲壳动物不能合成胆固醇和胆汁酸,因此必须从饵料中获得这些物质。甲壳动物(特别是虾类)在其生长的各阶段都需要摄取胆固醇和胆汁酸,在体内转化为蜕皮激素,以保证生长过程中的正常蜕皮。作为一种固醇类物质,胆汁酸和

5、胆固醇同样,是虾蟹正常生长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生产中也证明,虾蟹饲料中添加胆汁酸,能更有效地增进虾蟹的生长。三、结论综上所述,胆汁酸作为一种营养型添加剂,能有效增进水产动物的生长,改善养殖动物的品质,是一种较好的水产动物专用添加剂。.5科学养鱼67栏目编辑 周燕侠饲 料 园 地较高的贮存稳定性,实验表白,经合适解决(包被解决和颗粒化)的干酶制剂贮存50周其活性无损失,可与其它饲料组分如维生素、矿物质混合生产预混料,或用于生产配合饲料而不损失酶的活性。且干酶制剂一般比液状酶更易均匀混入饲料。()液体添加为了减少原料成本,充足运用饲料资源,提高饲料产品档次,饲料厂越来越多地采用加长夹层调质器、高

6、温瞬时调质器、挤压膨化等热加工设备,饲料在调质、制粒、挤压和膨化过程中受温度、压力、摩擦力和水分的作用,维生素、酶制剂、药物等添加剂中的有效成分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饲料配方失真,如果把酶制剂等放置在制粒膨化后添加就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液体添加工艺可分为:直接添加悬浮液或胶体将具有少量生物活性的物质(涉及维生素、激素、酶、益生素等)结合到加工过的饲料中。将其先与一种惰性载体混合成泥状,然后形成均匀的悬浮液,悬浮液再通过一种设备转化为一种可作用于粒料的形态,形成均匀的一层薄膜,覆盖于粒料的表面。有人报道了一种添加某些成分到颗粒中的方法:将添加物质与一种粘性胶体混合后,再与饲料颗粒混合。这种覆盖

7、胶体的颗粒基本上是均匀的,对混合机的污染也很小,它的添加量约为每吨饲料4公斤。这两种添加措施比较适合于小批量生产饲料或农场自行加工。喷雾添加液体 喷雾添加液体一般的措施是在制粒后喷涂液体,这一系统的应用可以保证热敏原料的活性不受破坏。应用液体外涂技术的核心是使添加量较少的物料也能混合均匀以及精确控制添加量。目前,国内外研究饲料中液体后置添加(喷涂)技术的公司已很多。3储存条件饲料成品在储存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如光、温度、湿度等的影响,酶制剂活性会随着货架时间的延长,其活性会明显地减少,特别是在储存条件比较恶劣的状况下更是如此。一般来说,水分对酶制剂的危害比高温更严重,饲料发霉会使酶受到很大的

8、威胁。因此,在使用时应尽量缩短贮存时间,或在货架寿命期间保存在通风、干燥、阴凉和避光处。朱建津等()研究了饲料贮存过程中酸性蛋白酶和果胶酶的活性损失。结果表白,经夏季高温贮存后,酸性蛋白酶的活性分别是制粒后的608%、.9%和538;果胶酶的活性分别为66.8%、68.%和75.。此外,饲料中的重金属离子、一碘醋酸、高铁氰化物等可与酶的必需基团结合或发生反映,从而使酶丧失活性。因此在饲料生产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温度、湿度、储存条件、重金属离子等因素对酶制剂的影响,以求达到酶制剂的最佳使用效果。二、改善应用效果的重要途径酶制剂在饲料中的应用效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受饲料加工过程中高温、高湿的影响

9、最大。因此,笔者觉得改善饲用酶制剂应用效果的重要途径有:优化酶制剂配方设计,除植酸酶以外,几乎所有的饲用酶制剂都是复合酶制剂。在设计配方时需针对不同的日粮类型、动物种类和生理阶段来设计酶制剂中多种单酶及其活力,同步需考虑酶制剂的合理添加量。筛选优良菌种,目前许多研究重要集中于耐高温菌种的筛选,但笔者觉得还可以从菌种种类来入手。据报道,细菌类酶制剂作用效果好于真菌类;内切酶应用效果优于外切酶。优化加工工艺,目前这方面大量研究重要集中在酶制剂包被解决方面,包被型酶制剂固然可以保护酶制剂免遭制粒时高温的影响,但是当温度达到90后,包被型酶制剂也不能经受住如此高的温度,并且包被型酶制剂在动物体内的生物

10、运用率下降,影响其使用效果。因此,如何解决好酶制剂加工过程中的热稳定性问题成为目前酶制剂应用中十分核心的问题。目前液体酶制剂的后喷涂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其必将在将来发挥巨大的作用。因此,如果可以较好地解决酶制剂的应用问题,将对饲料工业产生巨大的增进作用。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研究有待进一步酶制剂在水产动物中应用的研究不多,且大部分停留在定性方面,即添加酶制剂对水产动物有无促生长作用、能否提高饲料运用率、减少饵料系数、减少磷排出,而对酶制剂的定量研究较少。2.酶制剂的作用机制酶制剂的作用机制及促生长机理不太清晰,消化生理等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3.水产酶制剂种类及活性测定问题在畜禽方面应用的酶制剂

11、诸多,重要有复合酶,也单独使用某一种酶,如植酸酶、纤维素酶等,而在水产饲料中应用的专用水产酶制剂不多,大部分尝试应用畜禽酶制剂,效果不是较好,毕竟水产动物不同于畜禽动物,这样,开发水产饲料必须考虑水产动物的消化生理特点及对水产饲料的规定,不能完全照搬畜禽上那一套,并且作为一种水产养殖大国,对商品酶制剂的需求很大,这样必须加大对水产饲料酶制剂的研究,开发更多的商品酶制剂产品,以满足水产饲料的发展需要。酶制剂活性测定是评价酶作用的一种重要指标,但目前酶制剂活性测定措施各异,不统一,这样不利于学568 科学养鱼栏目编辑 周燕侠饲料园 地投饲原则 为了提高饲料的运用率,减少饲料系数,投喂饲料时必须坚持

12、四定原则,即定期、定量、定质、定位。2.投饲场合投喂颗粒饲料的精养池塘,投喂食场的选择很重要。食场应选择在池塘的下风头或偏下风头处,一般水深在0815米处为宜,食场处底质较硬,淤泥少。水过深时,光合伙用弱,溶氧局限性,对鱼类摄食不利。而池塘下风头处,浮游植物量大,溶解氧高,光合伙用强,对鱼类摄食非常有利。对于夜间需要投饲的鱼类,投喂场合应选择在池塘的上风头处,因夜间上风头处溶解氧相对比较高。3.投饲数量 投饲数量的多少,重要受鱼的种类、规格、大小、水温、水质、饲料质量等诸因素的影响。不同鱼类因对其饲料的消化运用能力不同,摄食量亦异,故对投饲量的规定也不同样,一般草食性鱼类的摄食量高于杂食性鱼类

13、和肉食性鱼类。随着鱼类的生长,体重增长,摄食量增大,绝对投饲量增高。但随着鱼体重的增长,投饲率反而下降,鱼类的摄食量与体重呈负有关。池塘水质好坏对鱼类摄食量影响很大,水质清新、溶氧充足,鱼类摄食量大。4.投饲计算 日投饲量一般根据鱼的体重和投饲率计算。鱼类配合饲料的日投饲量,可根据鱼的饲养尾数、鱼的平均尾重和投饲率计算:日投饲量=鱼的平均尾重尾数投饲率。对于迅速生长的养殖鱼来说,应常常根据池塘鱼的增重与水温、溶氧调节投饲率,并计算出下一段的投饲量,如按日调节的公式:当天投饲量(池鱼原重+前日投饲量估计饲料系数)日投饲率。.投饲次数 投饲次数重要取决于鱼类消化器官的特性和摄食的特性。如虹鳟:虹鳟

14、在鱼苗阶段,日投饲68次;开始8次,后来6次。对于鱼种池,以保证每日4次以上为宜。长至10克左右,每日投饲两次即可。对于无胃鱼,其投饲次数应多些,每次投饲时间应长些。在一定范畴内,投饲次数增长,鱼的摄饲量和转化率也增长。对鲤鱼苗,每日投饲810次,每次投饲时间2030分钟,最佳用投饲机投饲。对鲤鱼种每日投饲次。据资料报道鲤鱼每天投喂4次,能使鲤鱼的生长和饲料效率达到最佳境地。6投饲时间 研究证明,鱼在吃饱后来,摄食就会有一种间歇期。如果每天投饲一次,则以中午为宜;投饲两次,第一次投饲可于上午9时左右,第二次可在下午4时。在这两次之间可投喂12次。.讨论(1)鱼类生长不是随着投饲量的增长而增长,这是由于过量的饲料不能完全被采食和完全消化。与此同时,饲料进入消化道后,在消化吸取过程中,会引起鱼类机体有较大的新陈代谢活动,用于鱼体生长的蛋白质脱氨基作用需要消耗能量,过量的投饲不仅增长成本,并且克制生长,并增长水体的污染;过量的投饲又会降低水中含氧量,残饵会粘附于鱼鳃,严重地干扰并减少供氧量,鱼类会在供氧局限性条件下而死亡。投饲量掌握“八成饱”的原则,这对提高养殖鱼类食欲、减少投饲损失是行之有效的。(2)蛋白质的消化率受饲料在消化道内消化时间长短的影响,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限度决定于消化酶的数量、浓度、作用的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