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伦理学重点归纳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6470484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伦理学重点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医学伦理学重点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医学伦理学重点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医学伦理学重点归纳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医学伦理学重点归纳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伦理学重点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伦理学重点归纳(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学伦理学复习第一章一、医学伦理学的概念:医学伦理学是医学与伦理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根植于医学,用哲学伦理学的立场和方法研究 医学活动中的各种关系,探索以历史必然性为基础的道德必然性,并根据这种道德必然性总结出人们的行为准则和 规范,协调人的关系,维护医学活动的有序性,促进人民的健康。 (名词解释)二、医患关系中的固有矛盾:利益矛盾,认知矛盾 (小题) 三、协调矛盾的必要性: (简答)(良好的医疗关系是医疗活动顺利展开的必要基础)1、医疗关系必须协调(1)首先,医务人员的角色认知和道德自律对医疗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其次,医疗关系的协调与否与医患各方的情绪状态密切相关,由于情绪与健康有着

2、密切的关系,因此,不良 的医疗关系可以通过不良情绪而影响人的健康,甚至心理致病;良好的医疗关系则可充分发挥心理治病的作用(3)再次,和谐的医际关系有助于医际合作,是提高医疗质量、提高医院整体效率的必要条件2、医德是协调医疗关系,保障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四、当前研究医学伦理学的主要意义: (大题,论述题10 分)1、建立市场经济下的科学的医德体系,促进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1)首先,市场经济带来了又一次“义利之争”(2)其次,卫生事业的福利性要求其“去商品化”2、研究生命伦理学,促进医学发展,确保医学为人服务(1)首先,生物医学的进步使医者的行为能力迅速增强,以致人们可以利用医学去控制人的生殖、生

3、命、行为和 死亡(2)其次,在现代医学的刺激下,人们的需要不断扩大,有些甚至超出了医学的范围(3)再次,新技术的采用造成医疗费用的猛增,加剧了供需矛盾五、医学伦理学包含三个部分: (选择或判断)1、经验描述部分,即医德学2、准则部分,即规范伦理学3、哲学理论部分,即元伦理学 六、医学伦理学以医德现象和医德关系为研究对象。七、医患关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医德关系,是人类对抗疾病、维护健康而结成的第一个利益联盟 (判断)八、1976 年美国学者萨斯和荷伦德提出医患服务的三种模式: (简答)1、主动-被动型2、指导-合作型3、共同参与型九、医际关系是在医患关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二个利益联盟。医际关系有

4、:PP型、PC型、AA型、AC型、和CC型,其中以AA型最为理想。(单选) 十、社会背景对医德关系的影响: (简答)1、不同社会形态的社会关系对医德关系的影响。(1)第一类型,原始公社社会形态所固有的自然-氏族关系、血缘-部落关系。(2)第二类型,人对人的直接统治和服从,即人身依附关系。简单残酷的奴隶制 复杂伪善的封建制(3)第三类型,物的依附关系(4)第四类型,联合起来的个人的自由的社会关系2、社会背景对医德关系的影响,还表现在医德关系在不同的民族、地区和文化有着不同的形式3、人化的自然环境的变化也对医德关系有重要的影响4、医学科学作为自然与社会两重背景与医德关系之间的一个中介,也对医德关系

5、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十一、对于集体主义的理解: (简答)1、要以集体主义为基础,实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统一2、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个人的、眼前的、局部的利益,应该服从集体的、长远的、全局的利益,甚至在必要时牺牲个人利益3、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第三章一、医德基本原则的概念:医德基本原则简称医德原则,是由医者职业决定的、医务人员应该自觉遵守的最基本的医德 准则和根本要求,它是调整各种医疗关系的根本指导原则,也是衡量医务人员医德水平的最高标准。二、我国传统医德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为“志怀救济,普同一等”; 当前我国医德原则:

6、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三、医学人道主义与一般人道主义的区别和联系: (常考) 联系:医学人道主义是一般人道主义在医学领域类的具体体现和重要发展,两者都强调尊重人的尊严、价值、权利 和人格。区别:1、适用的领域不同:医学人道主义适用于医学范围的实践;一般人道主义适用于社会领域 2、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医学人道主义是随着医学职业的产生而在医疗实践中诞生发展的;一般人道主义是 在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对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政治斗争中提出的3、本质的区别在于追求的目标不同:医学人道主义追求的唯一目的是道德目标,具有共同性、普遍性、全人 类性,是普

7、世伦理的重要内容;一般人道主意追求的主要是政治目标,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特殊性、民族 性,属于政治伦理的范畴。四、医学人道主义的概念: (名词解释) 是指在医学活动中,特别是在医患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同情、关心病人,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维护病人利益, 珍视人的生命价值和质量的伦理思想及理论。五、医学人道主义的主要内容:1、贵人内经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贵人思想是人主体意识觉悟和科学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肯定了天下万物之中人的主体地位,尊重人的人 格意志和权利,为医学伦理学确立了道德主体,奠定了理论根基。2、尊生孙思邈强调“人命至重,有贵千金”3、爱人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

8、而达人”,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有无幼以及人之幼”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孙思邈“凡大医治病,必先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迈蒙尼提斯“启我爱医术,复爱世间人”六、服务是医业的根本属性服务原则有2 个基本推论:1、服务对象第一2、精研医学、发展医学七、五种公正观及其利弊: (简答或论述)1、平均主义公正观:它以和谐团结为价值取向,却压抑了强者的进取和开拓2、报复主义公正观:注重尊严人格,但易于滥加报复,造成更多更大的不公和伤害3、等级主义公正观:倾向于稳定安宁,却以牺牲广大被压迫阶级利益为代价4、功利主义公正观:注

9、重效率利益,忽视了弱者的人格尊严5、人道主义公正观:有利于保护弱者,如老弱病残,但也会给强者造成不良影响八、人道主义公正观自然便是医学伦理的最佳选择九、当代医学伦理学公正观主要包括以下行为原则: (简答)1、公平分配和使用卫生资源2、正确处理卫生事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3、公正对待医务人员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4、确保人人享有卫生医疗和维护享受健康的正当权利不受侵害等 十、平等思想大致有三种历史形态:平均主义平等观,自由主义平等观,马克思主义平等观1、平均主义平等观只注重终点和分配均等,漠视起点和机会的平等2、自由主义平等观侧重权利、机会平等,主张人人有平等竞争的起点,对终点的平等未予关注3

10、、起点平等主义给予智力、教育文化程度及劳动能力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的行为主体享有同等的占有和使用劳动资料 和生产资料的机会4、过程平等指社会各行为主体在劳动过程中,严格遵守已制定或约定俗成的规范、制度、法律等规则,平等竞争, 即规则公平十一、怎样理解整体优化? (简答)1、诊治病人必须考虑其环境背景,要求把服务对象置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整体中综合考察2、要把服务对象作为一个整体考虑3、要从整体的角度看待疾病和服务需求 十二、在医疗卫生实践中,整体优化必须坚持两个基本的选择原则:一是积极优化,即最大善果; 一是消极优化,即最大恶果1、最大善果的概念:指在若干非负值的医疗方案或服务措施中选择

11、最大正值的医疗方案或措施的伦理价值取向, 在若干善果中取得最优的结果,所谓诸善择其大 内容:选择疗效最优、康复最快、痛苦最小、风险最小、副损伤最小、最经济方便的医疗方案2、最小恶果的概念:在在若干负值的医疗方案或服务措施中,全面权衡利弊得失之后,选择最小负值的医疗方案 或服务措施,所谓诸恶择其小。在处理某些病情或服务对象时,常常会无奈地面对这样的尴尬困境:(1)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都不可能获得理想效果,都可能给病人带来不同损害(2)手段的有效性和道德性发生冲突,欲达道德目的,必用非道德手段 十三、医德基本原则时一个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有机整体,不可机械片面的强调某一原则而忽略其他原则,人道原则时

12、核心灵魂,贯穿于整个医德原则之中,服务原则、公正原则、优化原则时人道原则的具体体现。 (小题)第四章一、医德范畴的概念:医德范畴是人们对社会主义医学道德现象的总结和概括,是医学领域中医德现象和关系的基本概 念二、医学伦理学中的权利和义务,是指医患之间、个体与医疗团体之间以及个体与社会在健康道德范围的权利和义务, 它是建立在医患双方共同的目标保护人民身心健康基础上的,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一对范畴。三、病人的主要权利有哪些? (简答)1、人格和尊严得到尊重的权利2、享有必要的和相适应的医疗与护理的权利3、对疾病认知的权利即获得个人病情信息的权利(1)病人对自己所患病的性质、严重程度、治疗情况及预后有知

13、悉或了解的权利(2)医生在不损害患者利益和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应提供有关疾病的信息(3)如果由于医疗原因而不能告诉病人本人,则应告诉病人的代理人4、对诊疗及人体实验知情同意的权利病人对医生的诊治手段(包括人体实验)有权知道其作用、成功率或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危险,任何诊疗手 段,只有在患者同意后方可实施。5、享有保守个人秘密的权利或诊疗秘密被保守的权利6、享有因病免除一定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权利7、诉讼权和赔偿权四、医者的权利:1、为了维护病人和社会利益,医务人员有权对某些病情和医情保密2、医生的特殊干涉权(简答 概念+范围)概念:在特定情形下,医生需要限制患者的自主权利,以达到完成医师对患者应

14、尽的义务和对患者利益负责的目 的,这种权利称为医师的特殊干预权特殊干预权适用范围:(1)自杀未遂,精神病患者拒绝治疗时,医生可以强迫治疗或采取控制措施控制其行为(2)人体试验性治疗时,虽然患者知情同意,但一些高风险高难度的试验,医生也可以运用干涉权,不 予进行。(3)当患者了解诊治情况及预后有可能影响治疗过程或效果,形成不良影响时,医生隐瞒真相是道德的、 正当的行为。五、儒家重义轻利,墨家义利并重 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小题)六、如何理解义与利的辩证关系 (大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利益是道德的基础,功利与道义是密切联系的。马克思主义反对剥削阶级的功利主义,主张 革命的功利主义。

15、强调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统一。当两者矛盾时,小利应服从大义,个人利益应当服从社会利益 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短期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根据义利统一的思想,我们医务工作者也要坚持经济效益与社 会效益统一,并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原则。七、理智与情欲1、历史上的情欲之辨2、辩证统一的理与欲(简答)(1)情欲是客观存在的(2)情欲和理智不是绝对对立,而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3)情欲的产生、极向和强度,又与认知因素密切相关,与人们对事件的评价密切相关八、维持道德规范的两种力量:他律和自律道德自律和他律是密切联系的,自律是基础,他律是保证,并且相互统一。1、他律向自律的转化,他律的外在约束转化为主体内在的约束,他律的外在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心理需要,从 而提高主体道德的自觉性和主动性2、自律中创造的高尚道德行为和思想又可以转化为道德规范,丰富道德范畴,从而成为社会普遍适用的他律的内 容九、良心的概念:良心是人们履行对他人和社会的义务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是一定的道德认知, 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在个人意识中的统一。良心是主体自觉性的集中表现。 (常考)十、医德良心的作用1、良心在医务人员的道德生活中起着选择的作用2、良心对医务人员的行为起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