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6470206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回答12题。1有关大气热力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出现在晚上B为长波辐射,为短波辐射C地面热量的收入主要来自D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2青藏高原与某盆地纬度相关,关于两地热力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A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大小有关B某盆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小,与大小有关C某盆地的气温日较差较小,与大小有关D青藏高原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大,与大小有关下图为某和某某时段气温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34题。3与某相比,某()A白天大气辐射强 B夜晚大气逆辐射强C白天太阳辐射强 D夜晚地面辐射强4某和某气温日较差差异较大的根本原因是两地()A纬度差异较大 B经度差异较大C地面

2、状况不同 D人类活动的差异下图是某山区学校地理兴趣小组于夏季绘制的等压面和等温面示意图(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发现他们已绘制的信息、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据此完成下题。6他们进行测量的时间可能是()A9:0010:00 B21:0022:00C7:0018:00 D13:0014:00读下面四幅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回答1314题。13如果四图都位于北半球,a、b、c、d四地风向分别为()A西北风东北风东南风西南风B东北风 西北风 西南风 西南风C东南风 西南风 西北风 西北风D西南风 东南风 西北风 东北风14四幅气压分布图中,风力最大的点是()AaBbCc Dd下图为三圈环流示意图(

3、局部)。读图完成56题。5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东北季风 B形成寒冷干燥气候C是由热力作用形成的 D由低压流向高压6当在近地面形成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塔里木河断流B潘帕斯草原绿草茵茵C华北平原正值小麦生长季节D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流动读某半球大气环流图。回答1112题。11此时,图示半球的季节可能是()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12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可能在其周围出现强低气压中心的是()A BC D读“某等压线与风向变化示意图(图中X、Y、Z为气压值)”,回答23题。2该地的空间位置可能是()A北半球;近地面B北半球;高空C南半球;近地面 D南半球

4、;高空3. 若该地位于某4 000米的高空,则此时某的天气状况为()A高温多雨 B低温少雨C阴雨连绵 D炎热干燥下图为我国某地局部降水(雪)分布图。读图,完成89题。8导致图中雨雪风界线在甲、乙两处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 B大气环流C地形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9下列对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有()甲地中雨,乙地中雪甲地小雪,乙地小雨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北风,乙地风力较强甲、乙两地风均为偏南风,甲地风力较强ABC D下图中实线为锋线且正向西北方向移动,虚线X围内为雨区。读图回答1011题。10下列关于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天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天气转晴 B气温剧降C连续性降水 D狂风暴

5、雨11若该锋线两侧a、b、e三点的气压对比是abe,则下列气压对比正确的是()AadCcd Ddc读“19612006长江三角洲平均气温增温速率空间分布图”,回答34题。3有关长江三角洲19612006年平均气温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区域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B增温幅度由东向西增加C沿江均比沿海增温幅度大D某市年增温最大幅度达0.5 C4影响长江三角洲40多年来平均气温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的变化 B冬季风势力强弱C城市化的发展D降水的变化读下图,回答910题。9每幅图表示一种气候类型,其中表示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是()A图甲 B图乙C图丙 D图丁10可能存在于热带的气候类型是()A图

6、甲 B图乙C图丙 D图丁读几种气候类型气温和降水量年内变化图,完成1314题。13图中代表的气候类型正确的是()A是热带沙漠气候 B是热带雨林气候C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D是热带草原气候14图中代表的气候类型最大的分布区位于 ()A亚马孙平原 B撒哈拉沙漠C西西伯利亚平原 D西欧在我国边境县中,位于帕米尔高原东部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接壤国家数量最多。据此回答34题。关于该县的叙述,正确的是A热量丰富,光照充足,农业生产条件优越B接壤国家有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C因接壤国家多,使其成为边境贸易最发达的县D接壤国家均为内陆国,县内河流均为内流河该县县城街道两旁的绿地在种植花草时铺设了塑料薄膜

7、,主要目的是A 防治病虫害 B改善热量C增加水分 D.改良土壤读“我国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分布图,图中I为海洋性气候区,为海洋性过渡气候区,为大陆性过渡气候区,为大陆性气候区。完成56题。关于图中甲地区气候类型及其因素的组合正确的是A海洋性气候一地形、地势B海洋性过渡气候一经度位置C大陆性过渡气候一纬度位置D大陆性气候一地形、地势下列关于各类气候区气候资源的评价正确的是AI类地区纬度低,太阳能资源最丰富B类地区雨热同期,适于谷物生产C类地区降水均匀,洪涝灾害少见 D类地区气温年较差大,利于农作物生长下图中甲为某某海岸地区的月降水量和月蒸发量分布图。读图回答911题:该海岸最有可能位于下列彰

8、化高雄花莲甲 乙哪个城市附近A台北B花莲 C彰化D高雄该地区农业生产中最突出的限制性条件可能是A土地涝洼B土地盐渍化C风沙威胁 D光照不足就自然环境而言,该地区最适宜发展的产业活动是A晒盐业B水稻种植业 C石油化学工业D茶叶栽培读我国某山1月和7月平均气温垂直分布图,回答1-2题。该山可能位于A某省B某省C某省D某省关于该山气温垂直分布的正确说法是A该山山顶可能有永久积雪 B7月气温递减率400米以下最小Cl月份在400米以下呈现逆温现象D海拔600米以上1月气温递减率远远大于7月下列四地中,年温差最小的是A甲B乙C丙D丁下图为2010年我国甲、乙、丙、丁四个省级行政区的用水结构图,读图回答1

9、314题。甲、乙、丙、丁代表的行政区最可能是A、某、某、某B某、某、某 C某、某、某、D某、某、某据图,可以判断A甲生活用水比例高与该地喀斯特地貌广布有关B乙地工业用水比例高是由于该地高科技工业发达C生态用水比例丙小于丁说明丙地区生态用水量小于丁D丁地农业用水比例高于其它三地与丁地干旱的气候有关(2013某质检)下图是时间2012年11月18日甲、乙、丙、丁四地的昼夜长短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34题。3四地自北向南排列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 B丙、丁、乙、甲C乙、甲、丁、丙 D甲、乙、丁、丙4四地中最有可能为某的是()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丁地读寒带不同纬度地区出现

10、某种地理现象的天数变化图,回答56题。5若图示地理现象为极昼现象,则T地开始出现极昼现象的时间大约在()A3月21日 B4月22日C5月23日 D6月22日解析本题考查极昼现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图某息可知,T地出现极昼现象的天数约为60天,而极圈上出现极昼现象的时间为1天,这说明T地比极圈早一个月出现极昼现象、晚一个月结束极昼现象;故T地极昼现象开始于6月22日之前的一个月,约在5月23日。答案C6除极昼现象外,该图还可以表示哪些地理现象()极夜正午太阳高度小于0正午太阳高度大于0极光A BCD(2012某)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东半球图。此刻,曲线

11、MN上各点太阳高度为0,MN与EP相交于N点,该季节,北美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读图回答910题。9由图文信息可知()AM位于N的西北方向B悉尼正值少雨的季节C此季节是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D这一天甲地日出时刻早于乙地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气候类型的判断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该季节北美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说明该季节为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图中所示半球为南半球,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因此M位于N的东北方向,A选项错误;悉尼为南半球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正值多雨季节,B选项错误;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是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C选项正确;此时南半球为夏季,昼长夜短,甲地纬

12、度低于乙地,故甲地昼长短于乙地,甲地日出时刻晚于乙地,D选项错误。答案C10图示时刻()A东经10各地处于夜B澳大利亚与巴西不在同一日C全球属于夜的X围大于昼D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远日点附近读某地一年内某时段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图(其中A对应的日期为6月22日),回答1112题。11该地的纬度可能是()A0 B10NC10S D2326N解析该地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且两次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曲线波谷不对称,纬度位置应位于02326。较小波谷值出现时为太阳直射2326N的6月22日,故位于02326N。答案B12在AB区间内()A该地一直昼长夜短B地球的公转速度一直在变快C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D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北移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