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2)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6467172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导学案 必修1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考试说明】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与内阁的出现;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与历史特点;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与社会影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明朝废丞相设内阁1、废丞相(1)原因: (2)概况:1380年, 诛杀胡惟庸;同时,废中书省和丞相,权分 ,直接对 负责(3)影响: 制度从此被废除, 进一步加强2、设内阁(1)确立:明太祖 设殿阁大学士为侍从顾问 正式确立内阁制(2)发展:明宣宗 票拟权明神宗 张居正权压众臣,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3)评价: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1、时间:2

2、、军机大臣的职责:合作探究: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影响(参见创新设计P.10)3、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 三、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与历史特点1、演变过程 (1)西周时期: 与 相结合的制度(2)秦统一后: 制度: 萌芽于战国,形成于秦朝,从汉至元不断发展,明清时期逐渐达到顶峰。史论共享: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君主主宰国家政治而没有其他任何力量可以对他有所制约,是主要特点。在这样的政治体制下,相权不断遭到削弱,国家成为君主一个人的国家,君臣关系,实质上是“主人”和“奴才”的关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不断发展是另一重要特点,一方面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另一方面高度的

3、中央集权,又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而难以实施自主有效的治理。2、历史趋势:四、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与社会影响具有双重性,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封建社会的后期,消极作用为主。具体表现在:前期和中期(明清以前):积极(占主导)A、经济:客观上适应了封建自然经济在政治上的需要,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B、政治:有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融合、保障国防安全C、其他: 国家可以集中力量进行重大工程建设,使我国封建社会各个领域长期领先世界。消极:容易滋生政治腐败、皇帝专权、宦官外戚干政后期(明清)时期消极(占主导):A、经济: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

4、义萌芽的发展和中外经济交流B、政治:政治日益腐败,封建制度由盛转衰C、其他:禁锢了人民的思想,最终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综合归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地位: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2、含义: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1)专制主义强调君主专制,即皇权至高无上,帝位终身;(2)中央集权强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地方政府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听命于中央政府。3、产生原因(1)经济根源封建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相对分散,需要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来加以保护。(2)政治根源地主阶级维护本阶级统治的需要。(3)思想基础战国韩非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的运用4、内容:(1)皇帝制度的确立 (2)中央行政制度

5、(3)地方行政制度5、特点: (1)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 (2)两对基本矛盾:A、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其斗争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割据势力不断削弱(矛盾基本解决是在北宋时期实行文官制度) B、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其斗争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后被取消(矛盾基本解决是在明太祖时期的废除丞相制度)6、演变:(1)秦产生:皇帝制度、(中央)三公制度、(地方)郡县制度(2)汉发展:(中央)中外朝制度、尚书台制度;(地方)郡国并行制、州郡县(3)隋唐完善:(中央)三省六部制;(地方)州县制、道州县制(4)宋加强:(中央)二府制、分相权;(地方)文官制、路州县制(5)

6、元加强:(中央)一省二院;(地方)行省制度、省路府州县、宣慰司(6)明加强:(中央)废丞相、设内阁;(地方)废行省、设三司(7)清顶峰:(中央)军机处7、影响:(略、见上)积极: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疆域的奠定【史料研读】材料一 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落,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能有荣辱人,能生死者。 清乾隆帝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权利法案材料三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黄宗羲材料一中乾隆的言论反映出我国古代君臣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政治具有什么基本特征?根据材料

7、二说明,与乾隆帝相比,英国国王的权力有何不同?并简述其原因。你怎样理解材料三中黄宗羲的观点?试分析其思想产生的根源。根据上述材料,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经典例题】1(09辽宁)明朝“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六部所掌主要是( )A决策 B行政 C监察 D司法2(08年广东)明初,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随后,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最后占领南京,夺取帝位。此事说明当时A.实行了内阁制B.设立了军机处 C.实行了分封制 D.郡县制受到挑战3(08广东)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A民主共和制 B中央集权制 C专制主义制度 D君主立宪制【巩固提升

8、】1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表现)。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指宰相),迥乎异矣。”殿阁大学士与宰相“迥乎异矣”主要表现在( ) A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 B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 C殿阁大学士地位实际上与六部等同 D担任殿阁大学士的人没有办事能力2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 )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毫无地位,完全被视为走卒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

9、替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D军机处的设置,意味着封建制度已经衰败3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A皇宫建筑布局愈益合理 B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C中央对地方集权的不断加强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4“奏章票拟,主之内阁;军机机要,主之议政处”。这种现象应主要发生在A顺治年间B雍正年间C乾隆年间D道光年间5(10上海)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集中权力,不断削弱相权。唐朝曾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行使宰相职权;清朝又以满汉大学士等出任军机大臣,主持全国军政要务。问题:(10分)(1)下图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

10、演变过程,按示例完成空格。(6分)(2)从上述材料中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及其作用。(4分)【史料研读】答案:主子与奴才的关系;君主专制。乾隆帝权力至高无上,而英国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法律)的制约;英国“光荣革命”后,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对国王的权力进行制约。观点理解:宰相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废除宰相后,形成了绝对的君主专制,加重了政治腐败。根源: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政治制度文明与否关系到国家的盛衰,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君主专制、个人独裁不利于国家的治理和社会发展或民主取代专制是历史的进步)【经典例题】13BCC【巩固提升】14AADA5答案1:内朝或中朝;三省六部制或三省制;内阁制度或内阁。(6分)其他答案:答案次序颠倒;其他制度。(0分)三公九卿制丞相(中朝)34(2)答案1:归纳出两种方式、准确指出其作用。(4分)一种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成决策核心,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以形成相互牵制。答案2:归纳出两种方式,但对作用的描述只是题干的同义反复。(2分)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加强皇帝权力;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以削弱相权。其他答案。(0分)第 1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