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便携式可移动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6466947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便携式可移动建筑设计策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当代便携式可移动建筑设计策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当代便携式可移动建筑设计策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便携式可移动建筑设计策略研究(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代便携式可移动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可移动建筑的概念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解释了可移动建筑的基本特征:我国学者吴峰认为可移动建筑是一种为适应多种活动和场地而设计的建筑,其特征是基地可变。东南大学的秦笛认为可移动建筑由建造活动与场地的关系界定,带有移动性和批量建造的特征。匈牙利建筑师尤纳弗莱德曼(Yona Friedman)认为可移动建筑是建在不确定的基础结构上、由居住者自由决定的住房,它具备三个基本特征:1.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最小化;2.可以被拆卸和移走;3.可以依据居住者的意愿进行改造。英国的罗伯特克罗恩伯格(Robert Kronenburg)教授将可移动的建筑定义为一种具有短暂性并按照移动过程

2、中的拆卸程度将可移动建筑分为以下三类. 1)拆卸式可移动建筑 建筑在运输前被拆卸成大量构件,抵达现场后再进行组装。其优势在于运输方式更紧凑且建筑形式更自由,缺点在于现场施工需要一定时间和专业技术。坂茂的鹰取纸教堂在神户拆卸成柱子、窗扇等零件并对其编号,运送到台湾重建。 2)半拆卸式可移动建筑 建筑分为几个模块进行运输,在现场拼接后可立即投入使用。这类建筑主要依靠交通工具搬运,少数情况下自身整合了运输结构。其优势在于既能快速营造空间,又克服了交通运输对建筑尺寸的限制。朱竞翔团队参与设计的深圳国际低碳媒体中心又称作可移动的总部,由27个预制箱型模块组成,预计使用2年后拆分运往其他地方。 3)便携式

3、可移动建筑 建筑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完整,到达目的地后可立即投入使用,通常带有轮子、底盘等辅助运输辅助结构,需要借助外力牵引或搬运,少数情况下自带驱动装置(此时与交通工具的界限变得模糊)。荷兰建筑师Daniel Venneman设计的便携住宅带有四个轮子和挂钩,可随时借助拖车牵引在公路上移动。便携式可移动建筑的概念 本文以便携式可移动建筑(Portable Mobile Architecture)作为研究对象,指在工厂整体预制、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完整、可多次移动的小型建筑。可移动(Mobile )有别于指建筑具有移动的能力,便携式( Portable )则进一步强调了建筑在移动过程中的完整性,含有随

4、身携带、随时迁徙的意思。研究范围不包括拆卸式或半拆卸式可移动建筑(如大型临时场馆、拆卸式帐篷等),亦有别于建筑整体平移技术。“建筑“( Architecture)有别于”房屋“(Building )。前者在空间和结构上融入了设计师的思考,有一定美学价值。后者指能遮蔽风雨、供人活动的场所,如活动板房、移动公厕、门卫亭等,不是本文分析的重点。便携式可移动建筑的特点 1)生态性 常规的永久性建筑在城市建设进程中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在短时间内被建造、消费、废弃、拆除,产生了大量建筑垃圾,反复施工过程也消耗了大量能源。便携式可移动建筑可在多个地方周转使,节省了建筑材料和施工成本,且由于不需要现场湿作业和打

5、地基,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 2)耐久性 拆卸式建筑在拆卸安装过程中难免有一定损耗,便携式可移动建筑省去了这一过程,结构的稳定性和密封性更强,整个生命周期相对更长。从场地来看,便携式可移动建筑具有临时性,从建筑寿命来看,便携式可移动建筑具有永久性。 3)灵活性 模块化建筑的主要目的是快速批量建造,往往只在建造之初从工厂到目的地移动一次,此后便不再移动。便携式可移动建筑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重复使用,不会长期固定于特定场地或特定功能,使用一段时间后即会移走。 4)快捷性 由于整个建筑从下料、部件组装到室内配置都是在工厂内进行,可按相同模型同时生产多套产品,因此建造速度更快;运送到现场后,便携式可移动建筑与场地简单对接后即可投入使用,省去了拆卸或半拆卸式可移动建筑的组装过程,极大提高了移动的快捷性。 (黄海 张平炜 编)编者有感:小编认为在上海这种高度发展的城市中很适合发展便携式可移动建筑,因为其能重复使用,可移动,这类建筑无疑是给用地紧张的城市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使得很多空间能有更多的功能与用途。充分利用了空间,无疑就能相对缓解用地紧张的问题,这对上海这类城市毫无疑问是一大利好,且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城市规划者应该将其写入发展规划文件里了。 (邓晨阳 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