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历史考前特训:训练5 文化史必考点(中国史)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6441232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选考历史考前特训:训练5 文化史必考点(中国史)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浙江选考历史考前特训:训练5 文化史必考点(中国史)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浙江选考历史考前特训:训练5 文化史必考点(中国史)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浙江选考历史考前特训:训练5 文化史必考点(中国史)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浙江选考历史考前特训:训练5 文化史必考点(中国史)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选考历史考前特训:训练5 文化史必考点(中国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历史考前特训:训练5 文化史必考点(中国史)(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精品资料训练5文化史必考点(中国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孔子收徒讲学,西汉设立太学,都是对古代教育事业的重大发展。下列对两者分析有误的是()A办学性质并不相同B教育对象都涉及社会中下层C都推动儒学的传播D教授内容以论语等为主2(20164月浙江选考)有学者援引“漠然无为而无不为也,澹然无治而无不治也”以总结汉初统治思想。据此判断,汉初统治者吸收了先秦时期()A法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儒家思想3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外思想家有的认为 “齐物”,有的提出“制天命而用之”,有的主张“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明确提出上述思想观点的学派有()道家学派斯多亚学

2、派儒家学派智者学派ABC D4“大一统”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形态。以下“天下”的涵义明显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墨子“一同天下”B孟子“天下定于一”C荀子“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D汉书“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5(2016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10月联考)中国古代思想家的许多言论对后人有深刻启迪,如“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等。明确提出上述观点的思想家分别是()A老子陆九渊黄宗羲B庄子陆九渊黄宗羲C庄子王阳明顾炎武D庄子陆九渊顾炎武6(201610月浙江选考)汉武帝时期的太学,只有几位经学博士和少量博士弟子。此后,

3、太学规模不断扩大,到东汉中期,太学生已经达到三万多人。该现象反映了()A儒学地位上升B私人讲学风气盛行C官立学校出现D地方教育系统建立7胡适在评论中国古代某思想流派时说:“挂着儒家的招牌,其实是禅宗、道教、儒教的混合产品。”据此可知,胡适评论的是()A先秦儒学B汉代儒学C宋代理学D清代儒学8李贽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李贽这一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是()A程朱理学统治地位的动摇B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C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传入D城市工商业发展和市民意识产生9顾炎武认为修史的目的在于通过“鉴往”而达到“训今”,否则修史就丧失其价值所在。这表明顾炎武主张()

4、A保家爱国B博通经史C发扬儒学D经世致用10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写道:“欧洲自从蒙古军西侵以及前后七次十字军东征以后,传入了不少的东方新事物。”这些新事物中,最有重要意义的是()A瓷器和丝绸B四大发明C西方的科技著作D工业技术与产品11(2016选考名校仿真训练卷(一)史书记载,北宋名将李纲镇守开封时,曾用霹雳炮击退金兵。明朝将领曾铣镇守陕西时,发明了被誉为定时炸弹雏形的慢炮。清初军械制造家戴梓发明了连珠炮,在抗击沙俄侵略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这说明()A北宋时火药开始用于军事B军事将领是火药武器的主要发明者C火药武器能影响战场局势D古代中国火药武器一直领先于世界12下图是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一幅

5、康熙书法作品,从书法形体上看,它应属于()A隶书B楷书C行书D草书13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A风俗画和文人画B话本和小说C汉赋和唐诗D元曲和杂剧14(2016杭州二中高三选考仿真考试)中国古代有一部文学作品集,下图是其作品来源地域示意图。下列诗句出自这一作品集的是()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B长门献赋汉相如,东篱赏菊陶元亮C汉代李将军,夺得匈奴马D政烦方改篆,愚俗乃焚书15(20164月浙江选考)说到宋词,有人誉称“唱彻宋代的歌声”。当其时,词坛群星璀

6、璨,词风或豪放雄壮,或婉约细腻。其中“婉约细腻”的代表人物是()A苏轼B辛弃疾C柳永D关汉卿16李约瑟称朱熹理学“反映了近代科学的立足点”, “和近代科学上所用的某些概念并无不同”。他的主要依据是朱熹主张()A格物致知B先理后气C心即理也D理气同源17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建议中国人应该尽快发展自己的工业、商业、航运业、金融业。还刻意介绍了英美等国民主制度,以为英美联邦制、选举制、分权制衡的司法制度,值得中国人注意借鉴。这表明魏源()A提出发展资本主义B主张进行变法维新C倡导“开眼看世界”D主张全面学习西方18有史学家评论道:“须知那个时候的中国,要在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里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文

7、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来。”此观点强调了“中体西用”()A是理想的救国方案B容纳资本主义的新文化C符合当时的国情D充斥封建主义的旧文化19立宪派在不同历史阶段名称各不相同:戊戌变法时为维新派,戊戌政变后为保皇派,日俄战争后为立宪派。不论如何变化,不变的是()A代表封建阶级利益 B坚持改良主义路线C阻碍社会进步发展 D维护专制主义政体20“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的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段话表明孙中山强调的革命中心纲领是()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21(2016金华十校高

8、二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近代某学者的著作引入西方的进化论,来解释中国古代的“公羊三世说”(出自春秋公羊传),将政治社会的演变分为据乱世、升平世和太平世三个发展阶段。该著作是()A孔子改制考B天演论C敬告青年D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22一位学者说:“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为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材料中的现象出现在()A洋务运动期间B维新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期间D新文化运动期间23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 毛泽东“领导中国起死回生”的

9、关键是()A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B制定了灵活的方针政策C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D建立了工农革命武装24邓小平在1978年曾说:“社会主义要表现出它的优越性,哪能像现在这样,搞了二十多年还这么穷,那要社会主义干什么?”这句话从本质上说明了()A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B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C要从根本上变革社会主义制度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25邓小平1975年9月在一次谈话中忧心忡忡地讲道:“我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部门,把整个现代化水平拖住了。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下列不属于邓小平倡议和影响下的举措是()A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B恢复了全国高考制

10、度C实行了“科教兴国”的战略D制定了义务教育法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6明清时期,我国传统农业文明继续发展,同时在其内部也生长出了某些新的思想观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 王守仁传习录 材料二有人者(君主)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吾无天下之责,则吾在君为路人;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

11、录 材料三梨洲(黄宗羲)之学,自然以阳明为根底他一生无日不做事,无日不读书,独于静坐参悟一类功夫,绝不提倡。梨洲不是王学的革命家,也不是王学的承继人,他是王学的修正者。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王守仁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对当时中国社会政治思想所产生的影响。(4分) (2)据材料二,概括黄宗羲的政治理想。据材料三,说明黄宗羲是“王学的修正者”。(4分)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解释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的表现。(2分)27.戏剧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戏剧艺术在元代走向了成熟,是中国戏曲第一个繁荣期。到了明代尤以传

12、奇成就最为显著,产生了不少批判现实政治的作品,成为中国戏曲的第二座高峰。戏曲演出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生活内容。 据段亚婷浅谈明代戏剧的基本格局等材料二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版的外国戏剧集有76部,其中现代主义戏剧竟占一半以上。可以说,当时西方已经出现的各现代主义戏剧流派的代表作家、代表作品,几乎无所遗漏地被介绍了过来。 据杨文华西方现代主义戏剧对中国戏剧的深层影响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明代戏剧发展的原因。(4分)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新文化运动时期我国知识分子大量介绍西方现代主义戏剧的目的是什么?(6分) 答案精析1D2B熟知百家争鸣时期各家思想主张,提

13、取材料中“无为”“无治”“汉初”信息,可联想到汉初的黄老无为治国思想,由此可判断B项正确。3A材料中“顺应自然”表明了道家思想,故正确;依据所学可知,斯多亚学派的物理学是一种自然哲学,它不仅阐述了自然与人的关系,也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故正确;材料中 “制天命而用之”是儒家荀子的思想,故正确;智者学派放弃了对物质世界的探索,转而关心与人类自身更加密切相关的问题,与材料中“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符,故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4DA项中“一同天下”的意思是一统天下,“天下”主要指疆域;B项中的“天下定于一” 的意思是天下统一,该“天下”也是指疆域;C项中“一天下”的意思也是统一天下,同样,此“天

14、下”也是指疆域;D项中“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的意思是全国不管大事还是小事皆由皇帝决断,此“天下”有全国之意,更强调的是全国的统治权,D项符合题意。5B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是庄子的思想;“吾心便是宇宙”是陆九渊的思想;“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是黄宗羲的思想。故B项正确。6A太学是两汉时期官办中央最高学府,由此可排除B、D项,官方学校早在商周时期就已出现,由此可排除C项,故选A。7C先秦儒学属原始儒学,佛教尚未传入,道教尚未形成,故A项错误;汉代儒学指董仲舒新儒学,佛、道教尚未传入与形成,故B项错误;宋明理学,把儒学上升到“理”的高度,吸收了佛教、道教思想,是三教合一的产物,故C项正确;清代儒学适应了资本主义萌芽的需要,提倡工商皆本、学以致用,与佛道无关,故D项错误。8D明清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依然是程朱理学,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谈到君主专制问题,故B项错误;西方人文精神的大量传入在19世纪末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