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期末复习辅导2023秋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6437170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期末复习辅导2023秋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期末复习辅导2023秋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期末复习辅导2023秋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期末复习辅导2023秋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期末复习辅导2023秋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期末复习辅导2023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期末复习辅导2023秋(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期末复习辅导一、复习方法和答题方法在辅导具体教学内容之前,有必要先讲讲复习方法和答题方法这两个问题。(一)复习方法本课程的期末考试是以教材社会调查研究为依据,因此,同学们复习时首先是要认真读书。另外,中央电大下发了期末复习指导小册子,我们还在网上发布了许多辅导材料,它们对大家复习考试也能够提供很大的帮助。例如,期末复习指导编制了一套覆盖全部考核知识点的系统的综合练习题,其中填空题和选择题给出了全部参考答案,简答题和论述题也给出了部分题目的参考答案。但是在电大在线网上的“问题解答”中,同学们可以看到简答题和论述题的所有参考答案。所以大家应当综合利用教材、期末复习指导和网上资源进

2、行复习。(二)答题方法同学们复习时不能只注意教学内容,也要掌握正确的答题方法。这次期末考试的题目类型有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和应用题。其中填空题、选择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基本知识的记忆,相对比较简单。同学们只要认真做好期末复习指导中的综合练习题就可以了。简答题主要是注意对答题量的控制。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如果一道题只有三、四个以下要点、层次或方面,那么就需要对每个要点用一两句话加以说明;如果有五个要点以上,那么只答出要点就可以了。论述题要求答题必须全面、丰满,不能只答要点,而且一定要注意联系实际。应用题主要考查对一些基本调查方法、技能的掌握,要求做到理解并能够联系实际灵活运用。无论是简答题

3、还是论述题和应用题,答案都不要求与教材语言完全一致,只要意思到了就可以。因此,事半功倍的做法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只记要点,然后自己组织语言。二、各章节的重要问题本课程需要考核的知识点覆盖面较宽,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对那些记忆性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概念不再一一介绍,同学们可以根据期末复习指导和网上的综合练习题中的填空题、选择题去掌握。下面,我只是按照教材章节的顺序,提示一下需要理解和掌握的重要问题。导 论一、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特征:第一,专门性。第二,系统性。第三,客观性。第四,实证性。第五,针对性。二、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首先是社会的基本要素,主要是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另外还有形形色色、种类繁多

4、的具体对象,主要是个人、初级社会群体、社会组织、阶级和阶层、民族、社区、社会行为、社会产品等。第一章 社会调查研究的内容体系一、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及其理论基础:基本理论指社会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有关社会调查研究对象、目的、方法的一般概念、一般原理、基本原则和公式等。这些基本理论贯穿于任何一个具体的社会调查研究全过程之中。它们的基础有二,即哲学原理和具体科学原理。哲学原理是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对社会调查研究予以指导,决定着社会调查研究的方向。国外17世纪以后发展起来的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调查研究,曾先后出现了以人本主义、实证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两种类型。目前国外流行的社会调查研究主要即以实证主义

5、为理论基础。我国的社会调查研究在充分吸收人本主义、实证主义合理因素的基础上,强调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作为哲学理论基础。二、社会调查研究的类型:根据不同的要素(目的、时序、范围、性质等)社会调查研究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目的来划分,可分为描述型研究和解释型研究;依时序可分为横剖研究与纵贯研究;依调查的性质,可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依调查对象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两大类,全面调查即普查,非全面调查则分为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两类。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是最常用的社会调查研究类型概念。不同类型的社会调查研究在调查方式、方法、适用范围上具有不同的特点。三、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程

6、序及其工作内容:一般而言,社会调查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准备阶段、调查阶段、分析阶段与总结阶段。准备阶段包括三方面工作:确定课题;设计调查方案;具体准备。调查阶段是社会调查研究方案的执行阶段,主要是按照调查研究方案中所确立的调查计划、调查方式进行资料的收集,具体贯彻调查设计中所确定的思路。分析阶段也称研究阶段,这一阶段是指在实地调查完成后,调查者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审核、整理、统计、分析的过程。总结阶段是社会调查的最后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主要是总结调查工作、评估调查结果和撰写调查报告。第二章前期工作一、课题的选择:社会调查研究课题必须根据理论和实际的需要以及现实可行性而定。从理论方面看,课题应

7、有助于促进当前理论和科学的发展,最好是学科核心领域的前沿性专题和公认的重大理论问题。学科基础研究、发展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新课题、热门课题、空白课题、有争议的疑难问题等,也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研究价值。其中要特别注意能够提出创造性、启发性、独特性的新思想。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这样几个角度来考虑: 提出新的创造性理论;重新验证已被证明的理论的正确性; 对某一理论作补充论证; 证明某一理论的新的适用性;质疑,否定或部分否定原有理论; 对社会实践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和解答,等等。从实际的需要看,调查研究课题要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能够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对社会实践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或者对社会长期可持续

8、发展能够产生一定影响。诸如制定政策、了解事物的基本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制定规划和计划、对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价等,都可以作为调查研究课题。课题最好与当前社会发展和变化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或新闻热点相关,即重点考虑时代要求解决的实际问题。有些问题虽然不是现实问题,却能适应当前人们的某种迫切需求,也是有实用价值的课题。从可行性看,一是要选择调查研究可以解答的课题;二是要根据调查研究者的主客观条件来选题。总之,调查研究课题应根据调查研究者的现实力量、各方面条件的成熟程度、社会配合、社会环境的种种因素来确定。选题还应该考虑先从简单、具体开始。在选题时,最好能够有专家指导。对这些问题,要能够联系实际来考

9、虑。二、概念、变量、命题和假设:其中变量是社会调查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不但要了解变量有哪些主要类型,更重要的是要能够联系实际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相联系的性质,主要有两种类型。(一)因果关系:是指在两个有关系的变量中,因为一个变量的变化而引起另一个变量的变化。应注意三点:第一,在两个变量中,只能一个是因,另一个是果,而不能互为因果。第二,原因变量一定出现在结果变量之前。第三,两者之间的变化关系是必然的,否则就不是因果关系。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十分复杂,有一因一果、一果多因、一因多果以及多因多果等。在社会调查研究中,调查者应注意区别事物之间因果

10、关系的类型,对一果多因、一因多果以及多因多果等复杂的因果关系要仔细分析,逐一明确,这样才能清楚地认识社会现象和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二)相关关系:是指变量的变化之间存在着非因果关系的一定联系和一定关系。社会调查研究运用相关这一概念,其目的是了解社会现象和事物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从中探寻其规律性。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从变化的方向来看,可以分为正相关与负相关;从变化的表现形式来看,可以分为直线相关和曲线相关。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同方向的变化,这种相关关系是正相关,也叫直接相关。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反方向的变化,这种相关关系是负相关,

11、也叫逆相关。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增加或减少),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着发生大致均等的变动时,这种关系称为直线相关;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之发生不均等的变动时,这种关系称为曲线相关。三、如何制定社会调查研究的总体方案:在探索性研究的基础上,即可以制订社会调查研究的总体方案。总体方案是关于调查研究具体程序和操作方式、方法以及必要条件的详细规划,包括的内容主要有:调查研究课题、目的和基本观点;调查研究对象、内容和范围;调查研究方式和方法;调查研究时间与步骤安排;组织领导与人员安排;经费预算和物质保证。总体方案的制定可以说就是把这些内容依次记录下来。具体的格式可以参考教材上的例

12、子。第二章 概念的操作化与测量一概念的具体化和操作化:这是社会调查研究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明确所提出概念的定义,分清概念(包括命题和假设)的层次,并将抽象概念一步步化解为具体的和可操作的指标,而且最理想的目标是将概念化解为可测量的指标,以实现社会调查研究的定量化。这一过程就叫做概念的具体化和操作化。之所以要进行这项工作,是因为社会生活中使用的概念与自然科学的概念不同。由于它们都是人们通过对感性认识的抽象和概括而得到的,所以开始往往是模糊的或含义不清的,并且概念一般都具有综合性,由一些低层次的亚概念、子概念组合而成。一个概念越抽象,它所包涵的信息就越多,也就越难把握。如果不对它们确切定义和具

13、体化、操作化,就无法对社会现象和事物进行观察和度量。概念的具体化和操作化的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概念的形成概念的界定选择测量指标编制综合指标。要求同学们能够对社会上常见的某一抽象概念进行简单的操作化。所选概念任意,但要有一定抽象性、复杂性。概念分解有层次,不能一步到位。一般所分解的指标在10个以上。二社会测量:社会调查研究中的测量,是指对所确定的调查指标进行有效的观测与度量的方法。它是运用一定的测量工具,根据一定的测量规则,对调查研究对象的特征(变量)进行观测与度量并赋予一定数值的过程。社会调查研究中定量分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各项调查研究指标测量的过程。社会测量有四个要件:测量工具;测量规则

14、;测量对象;测量数值。其中确定测量规则是测量中最基本的和难度较大的工作。有效的测量规则必须符合三个条件:准确性、完整性和互斥性。测量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分成四个层次,即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和定比测量。这四种测量层次分别对应于概念中的四种变量,即定类变量、定序变量、定距变量和定比变量。在选择测量层次时,需要注意:1要“量体裁衣”,根据测量对象的特征选择测量层次。2要根据研究条件选择适当的测量层次。3要根据调查研究对准确度的要求和实现它的可能性来选择测量层次。4用较低层次测量收集的资料不能用较高层次测量的数学运算来处理,反之则可以。三、测量信度和效度:为了保证测量的质量,在确定测量方法时,

15、还应当确定对测量信度和效度的检验方法。信度是指测量的可靠性。这种可靠性一是测量方法的可靠,二是测量结果的可靠。所谓可靠,是指用同一个测量工具,对同一事物反复多次测量,其结果应该始终一致。检验测量的信度,通常有再测法、复本法和分半法。再测法指用同一种测量工具和方法,对同一调查对象,前后两次施测。复本法是指对同一组被调查者同时或连续使用量表的正本和复本进行测量。分半法是按正常的程度实施测量,然后将全部项目分成相等的两半,分别统计。效度指的是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量准确测量的程度,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测量方法的效度,第二,测量结果的效度。检验效度的方法目前被广泛采用的是内容效度、构想效度和效标效度

16、三种。信度和效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其表现形式有三种:1可信且有效;2可信但无效;3不可信且无效。第四章 抽样一抽样的特点: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抽样主要解决的是调查对象的选取问题,即如何从总体中选出一部分对象作为总体的代表的问题。抽样和抽样调查不能混为一谈。抽样只是抽取样本的方法,而不是调查方法或者说资料收集方法。二抽样的类型:根据抽取对象的具体方式,抽样可以归纳为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两大类。这是两种有着本质区别的抽样类型。概率抽样是依据概率论的基本原理,按照随机原则进行的抽样,因而它能够避免抽样过程中的人为误差,保证样本的代表性;而非概率抽样则主要是依据研究者的主观意愿、判断或是否方便等因素来抽取对象,它不考虑抽样中的等概率原则,因而往往产生较大的误差,难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概率抽样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