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元制培训总结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641779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元制培训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双元制培训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双元制培训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双元制培训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元制培训总结(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双元制”职业教育专题培训总结2020 年这个特殊的暑期,我非常有幸参加了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和同济大学 联合主办的国际“双元制”职业教育专题线上培训班,受益匪浅,总结如下: 一、此次培训班的收获1. 站在更高的视角了解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从去年年初的职教二十条到高职百万扩招,这期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 件,在给高职教育带来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预示着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挑战。尤其是鲁昕部长在开班典礼上的报告新经济 新技术 新融合 新双元,提 出了中国职业教育不同于德国的行业指导下的双元校企合作,而是政府引领下包 括政府、行业、企业、学校、教师、学生的多元合作,由政府搭建平台,培养职 业院

2、校师资。重点介绍了数字经济下的产教融合的中国政策、中国实践、中国理 念和中国趋势,高屋建瓴地对国家级创新团队提出了新要求。2. 系统学习了德国双元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以前在不同的场合零散学习过一些,把“双元制” 理解为职业学校和企业两个教育主体合作进行职业教育的一种模式,但是在具体 实践上,我们目前所做的校企合作与德国双元制相比较究竟还有哪些不足,为什 么我们的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和实施如何很好的施行校企双元,如何从使职业 教育提供的教育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的需求等这些问题一直没有找到答案。 在本次培训中同济大学的研究团队给我们从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度框 架和发展趋势

3、、课程体系设置和具体实施、课程资源开发、成果评价和资格考试 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讲解,无论从方法论还是具体实践都做了行之有效的讲解 和示范。同济大学王继平书记从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开始讲起,分析了德国职业教 育质量保障的核心经验,专家团队从德国经济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介绍了德国双元 制高等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对德国职业教育的本土化情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特 别是师慧丽和陈永芳两位教授从学习任务开发、面向学习任务的教学资源开发以 及学习任务实施等方面为我们做了具体的指导,使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德国双元 制人才培养模式有了系统的认知。3. 学习了行动导向教学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培训专家向我们深入介绍了行动

4、导向教学产生的背景:不同时代企业生产方 式不一样,从单件生产大批量流水生产精益化生产定制化智能化生 产的转变,使企业和社会对技能型人才劳动任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学校环境 下营造或创设职业情境,通过行动学习,实现职业教育教学目标是我们职业教育 最适用的模式。无论是完全行动导向教学还是部分行动导向教学,行动导向教学 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最佳方法之一,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尤其是创新创造能力。同时也学习了行动导向的六步教学设计:目标-方案-决策 -实施-控制-评价,以及在行动导向教学指导下进行的学习任务的开发以及实施。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对行动导向教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并且指导我

5、们以后的 学习任务设计以及实施过程。二、培训感想1. 中德职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体系之对比德国的职业体系与教育体系框架非常明确,教育职业作为职业体系和教育体 系的桥梁,通过教育职业的学习,职业教育的毕业生能够获得和达成技术工人或 专业人员水平的资格。职业体系中的职业标准与教育体系中的教育标准紧密结合 形成德国的教育职业标准。而且,德国的职业教育条例是法律条例,由政府颁布 实施,根据德国职业教育法,教育职业资格是真正的“职业标准”,是对作为职 业教育培训对象的技能、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要求,是被整个社会认可的。我国职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尚未建立。我国推行职业准入制度的 最大困难是缺乏统一

6、的国家职业资格制度。目前,劳动力市场上证书种类繁多, 证书的含金量、权威性大打折扣,使企业对职业资格证书难以选择,干扰了企业 对员工的评价,目前正在推行的“ 1+X ”证书制度能否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要 假以时日。同时,我国职业学校归教育部门管理,而职业资格与标准由人社部门 颁布,容易导致教育培训体系与人社系统相脱节,职业教育内容与企业工作实际 需要的能力相脱离。深入开展职业教育专业的研究,理清基于社会职业的教育职 业,及时做好专业设置及更新是我国职业教育顶层设计的一个重大问题。2. 中德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融通和融合之对比 在德国,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是并行的两种类型,但是两个体系是独立的。并

7、且在不同的时期都有横向贯通的渠道,德国接受职业教育获得相应职业资格的 人群进入高等院校的入学要求,并对将职业能力折算为高校学习学分做出相应规 定。与此同时,也为辍学大学生接受职业培训出台多项举措。高等院校和职业教 育机构均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咨询,为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的过渡提供良好条 件。早在 2014 年,我国教育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 年) 在“体系的基本架构”中,就阐明了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属于类型之别而非层次之 分,去年国务院又颁布具有重大意义的“职教二十条”,明确了职业教育是类型 教育,有其类型属性。但是中国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还不高,要改变职业教育 低人一等的社会

8、地位还需要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能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可。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建立在德国特有的社会文化土壤和经济环境之中,很难 简单的复制到其他社会文化条件不同的社会。我们可以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经验 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经济社会地位,进而提高全社会对职业 教育价值的认同。3. 中德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之对比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处于“双元制”教育模式下的学生学习 地点有两个,企业和学校,对应拥有两个身份学徒工和学生,70%的学习时间在 企业,30%的学习时间在企业。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下企业和职业学校共同完成 教学任务,学校招生服务于企业,并且学生抽取大量时间到企业学习相关的操作 技

9、能,其使用的设备以及学习到的操作技术都是企业当下正在使用的,所以学生 能够充分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就业率高。在经费方面,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 式的经费由国家、企业、团队和个人共同分担,所以企业对于参与职业教育动力 十足。国内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双元育人的实践探索较为丰富,但仍存在合作制度不 完善、企业合作动力不足等问题,满足不了企业的人才储备、短期经济收益等需 求,所以产教深入融合还需要长期的本土化的过程,还需要专业层面的有效融合 继续完善。从机制体制上,建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产业学院,保证职业教育参 与者的利益分配,推动校企人员流动,从双师队伍、教学改革、社会服务等方面 推进和完善政府引导下的“多元育人”模式的有效运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