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时达标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6416874 上传时间:2023-12-0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时达标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时达标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时达标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时达标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时达标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时达标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时达标新人教版必修3(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时达标新人教版必修3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对个人修养的强调,在中国思想史上一直占据着主流位置。在中国文化的早期阶段,就产生了通过个人的修养以求得和谐的人伦秩序和宇宙秩序的思想,如孟子所说的“养浩然之气”,对于当下出现的一些价值观混乱现象有相当好的校正作用。回答12题。1.对“浩然之气”的论述和追求是孟子的心理和谐思想的一大特色,这一思想对于今天人们培养和谐心理仍有借鉴价值。从中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一成不变传统文化至今仍有深刻的影响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因时而变A.B.C.D.解析:本题考查

2、传统文化的特点。孟子的心理和谐思想对今天人们培养和谐心理仍有借鉴价值,体现了传统文化相对稳定性的特点以及对今天人们的影响,符合题意。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保持不变,其具体内涵因时而变,说法错误。答案:A2.孟子所说的“养浩然之气”,对于当下出现的一些价值观混乱现象有相当好的校正作用。这表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价值观钳制着我们的交往和思维方式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促进作用A.B.C.D.解析:本题考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优秀传统文化是财富,它对当下出现的一些价值观混乱现象有相当好的校正作用,体现了。夸大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只有那些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传统文化才会钳制

3、着我们的交往和思想维方式,排除。答案:D3.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这是因为中华传统文化( )具有继承性,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现实意义 具有绝对稳定性,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具有鲜明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 应顺应社会生活变迁,若一成不变会妨碍人的发展A.B.C.D.答案:C解析:材料强调传统文化具有相对(而非绝对)稳定性,肢错误;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而非物质基础),肢错误;“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说明肢;“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体现肢。4.(2015北京卷,26)蟠龙藻井变身雨伞,飞檐角上的瑞

4、兽蹲踞在铅笔上,朝珠成了时尚耳机北京故宫博物院一改人们印象中的“正襟危坐”,以管藏文物和古典建筑为元素创作了多款热销产品。这说明( )A.文化继承的核心是发掘其经济价值B.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需要保持稳定C.文化遗产与当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可以对接D.应当通过市场运作,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故宫博物院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具有历史价值,人们以这种古建筑为背景创新了热销产品。这说明文化遗产与当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可以对接,C正确且适合题意;文化继承的核心主要是保存其文化价值,而不是开发其经济价值,A说法不准确;本题材料强调的是传统文化应与时俱进而不

5、是保持稳定,B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北京故宫博物院通过市场动作,创作多款热销产品,不属于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范畴,D说法错误。5.(2016安徽安庆五校联盟期中).某制鞋公司成立初期收集了300多件上至先秦下迄民国、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具有代表性的鞋,认真研究“张良跪履”、“谢公屐”等典故所代表的文化经典,然后把鞋与民俗、鞋与小说、鞋与民间美术、鞋与文学等结合起来,制作出独具特色的文化鞋。从“鞋文化”到“文化鞋”说明()A.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C.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传统

6、文化采取不同的态度D.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解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研究历史上的鞋文化,然后在此基础上制作文化鞋,这并不代表对优秀文化的先继承,后发展,A项说法错误。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需要采取主观态度,C项说法错误。新文化取代旧文化是一个辩证的否定过程,D项说法错误。本题选B项。答案:B6.(2016福建四地六校联考)漫画文化与理政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启示是( )文化与经济是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 文化对政治具有反作用,促进政治发展 文化软实力建设是文化治理的重要内容 学习古代廉政文化有利于反腐倡廉建

7、设A. B. C. D.答案:D解析:漫画反映了优秀传统文化与治国理政的关系,肢正确;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文化,而文化不能决定经济,肢错误;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优秀与腐朽之分,先进的、优秀的文化才能促进政治发展,肢错误。7.(2015安徽卷,8)回首三十多年来的神州大地,许多人远离故乡,漂泊打拼于异地他乡,乡愁何寄?乡愁是不可泯灭的记忆,是挥之不去的乡音缭绕,是故乡的风土人情在灵魂上的烙印。由此可见( )乡愁的影响深远而持久 乡愁增进了文化归属感乡愁是乡土文化的标志 乡愁是民族文化的灵魂A. B. C. D.答案:A解析:此题以乡愁为材料考查传统文化的影响和作用。乡愁不可泯灭、挥之不去,体现了乡

8、愁影响深远持久,乡愁是故乡风土在灵魂中深刻的烙印,让漂泊的游子意识到自己的文化之根,增强了文化的归属感,和符合题意。乡愁是对故乡人情风物的思念,不是乡土文化的标志,也不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和排除。8.网络语言是否威胁到汉语发展?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就此通过民意中国网和问卷网进行调查显示:89.8%的受访者日常生活中会使用网络流行语,64.2%的受访者认为当下网络流行语入侵汉语现象严重,46.0%的受访者担心会污染汉语。关于网络语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网络语言都反映着时代进步,值得肯定和推广 许多网络流行语正在污染着汉语,应该对其封杀 经典的网络词汇可以丰富现代语言,促进汉语繁荣 要规范网络

9、语言,发挥网络语言促进汉语发展的作用A. B. C. D. 答案:B解析:对不反映时代进步的网络语言,我们不能肯定和推广,肢错误;一些(而非许多)网络语言可能污染汉语,对此应规范网络语言(而非对其封杀),肢错误;肢是对网络语言的正确认识,当选。 9.金光华董事长李亚鹤在介绍金光华集团管理思想的时候说:“我一直坚信儒道是解决当今社会人们道德感和责任感缺失的最佳办法,中国想要复兴、中国企业想要发展,就必须了解和运用儒家文化。”这告诉我们( )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位重要,应全面继承 儒家文化的优秀内容在当今仍具有意义,应加以传承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优秀的儒家文化能促进经济发展 创新儒家文化的

10、表现形式,有助于扩大儒家文化的影响力A. B. C. D.答案:D解析:对儒家文化,应吸取精华、去其糟粕(而非全面继承),肢错误;“我一直坚信儒道是解决当今社会人们道德感和责任感缺失的最佳办法”说明肢;“中国想要复兴、中国企业想要发展,就必须了解和运用儒家文化”说明肢;题干材料未涉及创新儒家文化的表现形式,肢不切题。10.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此,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应该( )协调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根据新时期的需要重

11、新解读和构建传统文化 整合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根据实践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新的时代内容 厘清冲突与融合的关系,保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传统的一致 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用现代话语体系丰富传统文化的表达形式A. B. C. D.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辩证法的相关知识。传统文化不是重新构建的问题,而是怎样继承和发展的问题;文化传统有精华与糟粕之分,故和表述错误。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既需根据实践的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与时俱进,也要现代话语体系丰富其表达形式,接地气。故和符合题意。11.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一线教师时表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

12、本中去掉,“去中国化”很悲哀。古典诗词承载着几千年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传统知识。通过诵读、理解这些经典作品,在潜移默化中让我们能深深体会到古代先贤数千年传承下来的人生态度、生活原则和道德理念等。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相关知识,分析“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的合理性。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对分析对象关键信息的定位和分层,古代经典属于传统文化,可调用传统文化的特点和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知识,学生的脑子可定位为教育。答案: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是维系民族

13、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把古代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可增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把古代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古代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奠定基础。12.从论语颜渊的“克己复礼为仁”,到儒家经典大学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儒学精神几乎渗透到国家与国民的脊髓。从孔子时代的子贡,明清之际的晋商、徽商到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以及“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东亚经济的崛起,以儒家的

14、“经世致用”哲学在经济领域的成功运用,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儒商文化。儒商文化提倡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在约束儒商自身诚信经营、重义轻利的同时,也提高了儒商的信誉,降低了社会交易的成本和风险,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有人认为:“复苏儒商精神是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剂良药。”结合材料,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该观点。解析:该题是评析题,学生需要对题中观点进行全面地、辩证地认识。结合所学知识,明确该观点的合理之处与不合理之处,并加以分析阐释。题中观点认识到了儒商精神对推动当今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要发扬和提倡儒商精神,这体现了文化具有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儒商文化是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作用要辩证地认识,这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对于儒商文化,要继承、发展与创新,这是正确的态度。答案: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儒商文化所提倡的在道德基础上发展经济,对于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引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积极作用。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儒商文化的具体内涵要因时而变。只有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才能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也会起阻碍经济发展的消极作用。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弘扬儒商精神,应该立足社会实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要反对文化守旧主义、封闭主义。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