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探略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6408055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衡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探略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衡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探略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衡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探略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衡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探略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衡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探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衡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探略(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衡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探略作者:石柱君 王玲玲 吴海涛高永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3年第11期摘要:富有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衡水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建设 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们的保护与传承,是政府、社会和学术界共同关注 的重大课题。以衡水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对探索衡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将有 重大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民族 精神的绵延和凝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衡水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 遗产,我们认为对这些资源的保护与传承不仅能够推动衡水城市的城市建设,而且还能

2、够为衡 水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源动力。一、衡水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大禹治水,划天下为九州,冀州为九州之首,今日之衡水,即古冀州之腹地,是中华民族 的发祥地之一。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了衡水独具特色的人文胜地。其中武强年 画、衡水内画 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衡水老白干传统酿造技术 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 年衡水法帖拓印技艺入选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 产名录。此外比较知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侯店毛笔和宫廷金鱼等。(一)武强年画武强县位于衡水市东北部,武强年画艺术主要分布在以武强老县城(现街关镇)为中心的 周围 60多个村庄。据现存资料考证,

3、武强木板年画产生于宋末元初,明、清两代最为鼎盛。 武强年画制作采用传统手工木板套印而成,从题材、内容到艺术形式均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地 方特色,堪称农耕社会的缩影、民族社会的大观院。代表性作品主要有:六子争头、狮 子、老虎、大花瓶、门神等。(二)冀派内画冀派内画的创始人王习三在继承京城叶派的基础上,形成了风格独特的 “冀派”。 冀派内 画是一种鼻烟壶内壁绘画技艺,主要分布在衡水市及其周边地区,其工艺精妙异常,“寸幅之 地具千里之势”,如同鬼斧神工,被外界认为不可思议。成为我国别具特色并具有一定影响的 一种文化产业。三)衡水老白干衡水老白干酒的酿造历史源远流长。据文字记载可追溯带汉代,知名天下于唐

4、代,正式定 名于明代。明朝嘉靖年间,衡水酒取名“老白干”。“ 老”指其生产悠久;“白”是说酒体无色透 明;“干”指的是用火燃烧后不出水份,即纯,这三个字准确地概括了衡水老白干酒的特点。 “老白干”三个字沿革至今,内涵更加丰富,更加深刻,它是对衡水酒特点的高度概括和赞美, 而且它已成为衡水的特产和特色,“老白干”已与衡水密不可分,成了衡水地域的名片。(四)衡水法帖衡水阎庄法帖产生于明朝永乐年间,清乾隆年间发展到鼎盛时期。衡水法帖拓印技艺自明代形成以来,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雕刻、拓印、制作技术方法。衡水法帖不 仅内容丰富,而且积极向上,思想性强。代表性作品如兰亭序、百家姓、治家格言、道德经等,字体齐

5、全秀美,自然古朴,气韵生动。真实 地反映了原作品的艺术风格。(五)侯店毛笔侯店毛笔产于衡水市南郊侯店村。侯店制笔业始于明朝永乐二年,盛于清代。侯店毛笔因锋长杆硬、刚柔相济、含墨量多而不滴、行笔流畅而不滞的特点被光绪帝封为 “宫廷御笔”。 原国家主席李先念为其题字“笔乡”,侯店毛笔的名声也越来越大。侯店毛笔的 生产工艺精细,样式新颖,造型美观。尤其配上用红木和象牙等材料精心镶嵌的二龙戏珠、龙 凤呈祥、双凤展翅、凤凰戏牡丹以及古装人物、山水花木等图案的高档笔杆,更是锦上添花, 成为一件件既有使用价值,又精致高雅的工艺美术品。(六)宫廷金鱼衡水宫廷金鱼是举世闻名的名贵观赏鱼类,他们五彩缤纷,形态优美

6、,娇艳动人,被国内 外称为“金麟仙子”、“水中牡丹”、“东方圣鱼”。 清乾隆年间“金鱼徐”奉召进宫给皇帝养金鱼。 衡水来顺宫廷金鱼养殖场有北京宫廷金鱼饲养世家第十代传人徐立才先生精心管理,他精心培 育的金鱼形态各异、巧夺天工,堪称稀世珍品。李先念、王任重、费孝通等国家领导人都对衡 水宫廷金鱼给予过高度赞誉。二、衡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遵循的原则衡水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了其独特的文化风貌和历史底蕴,为了充分发挥这些历 史文化资源的多方面的价值,在保护与传承这些历史文化资源过程中,应当遵循基本的原则。一)保持和发扬城市特色的原则城市化的发展必然带来文化的趋同,要重视衡水历史文化的渊源,重

7、视区域文化的差异, 重视多元文化的保护。保护与衡水血脉相连的传统历史文化,保留先人们留给我们的文化遗 迹,保留衡水独一无二的特色,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留住这个城市的文化内涵。(二)遵守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文化遗产的保护不是一项简单的、短期性的建设行为,而是一项高层次的、长久性的文化 活动。必须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在“不改变文物原状”的 前提下,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要坚持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对文化遗产的维修要坚持可读性、可 识别性和可逆性原则。(三)尊重民意的原则民众是城市的主人,普通市民与民间专家学者在内的“民间力量”,将有效地影响着某些既 定规划的推进。城市建设公开

8、征集意见,意在听取民意、吸纳民智,充分尊重民意,无疑应视 为一个积极的举动。三、衡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建议武强年画、衡水内画、衡水老白干、衡水法帖拓印技艺、侯店毛笔和宫廷金鱼等,这些富 有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衡水衡水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保护与传承, 将会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建议如下:(一)建造“衡水三绝”展览馆在滏阳河北侧建造“衡水三绝”展览馆。改变街区内的店面缺少专业规划、集中管理以及经 营上存在放任自流等不良现状。积极整合“衡水三绝”的资源优势,改变现在遍地开花的布局, 使其成为衡水地域文化的一个缩影,也使其成为衡水旅游文化独具特色

9、的一个景点。(二)打造十八酒坊景观长廊古老的十八酒坊都是坐落在滏阳河两岸,我们全力保护仍存在遗址的酒坊,在滏阳河两岸 修建十八酒坊景观长廊,“恢复”历史旧街区的酿酒场景,在历史街区内以文字、图片、电子屏 幕等形式展示衡水老白干的酒文化;借助王之涣、袁绍等对衡水老白干赞美的影响力进行宣 传;同时把街区作为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元素,邀请省内外的作家前来采风,扩大历史街区的 知名度;在民间传统节日里,经常性地开展各种地方民俗活动,展现衡水传统风情。打造老白干酒文化节点和要素,形成浓厚的酒文化气息,凸显酒文化的标志性区域,丰富 冀东南酒城衡水古城的文化内涵。三)以衡水古玩城为依托,把武强年画、衡水法帖、

10、内画、裘皮等工艺品集中陈列展示衡水古玩城是晋、冀、鲁、豫最大的古玩市场,并已成为辐射全国、名气很大的古玩集散 地。古玩城有经营门店70多家,摊位 300多个,经营场地面积2000平方米,年交易额3000 多万元,年客流量 100多万人次,以古玩城为代表的文化现象业已成为展示衡水形象的独特窗 口。借助于数量众多的收藏爱好者,利用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的武强年画、衡水法帖、内画、裘 皮等来宣传衡水,藉此提高衡水在全国的知名度,进而将文化力转化为经济力,促进衡水的城 市建设,实现衡水市的可持续发展。总之,衡水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沉淀了灿烂的历史文化,为我们留下了极其重要的非物 质文化遗产,为衡水打造历史文化名城、以文化产业促进城市建设搭建起了很好的平台。衡水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也必将使衡水市的城市文化魅力大大提升,进而增强衡水市的 知名度和美誉度。在文化软实力的辐射下,衡水市的凝聚力必然会得以增强、城市竞争力也必 然会得以进一步的提高。【参考文献】1 刘鹏起衡水市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52 宋占群衡水文化概览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1.3 衡水市委宣传部衡水名片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84 陶淑衡水县志M.乾隆32年版5 衡水县乡土志M民国18年版作者单位:衡水学院中文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