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篇教学观摩学习心得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6401843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篇教学观摩学习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篇教学观摩学习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篇教学观摩学习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篇教学观摩学习心得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篇教学观摩学习心得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篇教学观摩学习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篇教学观摩学习心得(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篇教学观摩学习心得2篇教学观摩学习心得【篇一】3月19日,此时正值初春时节的扬州,仍然有些阴冷,天空中还不时地飘下点儿零星小雨。尽管如此,我心中仍有些莫名的兴奋。因为今天我能真正见到常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上读到的全国小学数学特级老师华应龙先生了。由广陵区教育局师资培训中心举办的“全国著名特级老师教学观摩暨教学思想学术报告会”首场将在扬州教院附中大礼堂拉开帷幕,担任这首场主角的正是耳熟能详的华应龙老师。这一天的活动因着上下午,刚好分成两个局部。上午是数学公开课圆的认识和学术报告播种太阳;下午是数学公开课数学复习课和学术报告融错,让课堂更精彩。上午的课开场前,华老师与学生进展了“收橡皮”、“提问

2、题,理解华老师”的课前活动,旨在使学生放松自己,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圆的认识是华老师屡次对外开设的一节公开课,比拟成熟,可圈可点之处俯拾皆是。这里,我仅以特教工作者的视角试论几点粗浅体会:其一,是数学教学,更是数学教育。从课前活动到完好的一节数学课,华老师决不是简单的数学教学,他在“象农民种地那样教书”,他要“课不润人死不休”,他强调“教书第二”。当学生告诉她半径、直径的知识是从外婆那儿得来的,他说数学知识不只在书中,生活中处处都能学到;当自叹功课差强人意的学生作出精彩答复是,他用孟子的话赞道“人皆可以为尧舜”。其二,国学经典也可以如此传承。为着定义中“在同一个圆中”,华老师追根寻,知道了它来

3、自墨子的“圆,一中同长也”。为此,他就考虑是否有此必要非得强调在“同一个圆中”。想到正如正常人的两条腿一样长,却不必强调“同一个人”,他觉得后人误解了墨子的话。他告诉学生对于圆的定义,我们的祖先较别人早了一千多年。由此,我惊讶于国学经典传承的别样途径,我欣喜于爱国教育有力浸润。此外,我还觉得这是一种态度的示范,学生们知道不应唯书本是论,知道要学会考虑,要回追根究。其三,授之以鱼不假设授之以渔。华老师的课,从设问激趣理论认知辨析稳固拓展应用,线索明朗,层次清楚。他在每个过渡中,都会适时呈现一把精致的钥匙: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一定这样吗。在引导学生认识圆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学生怎

4、样学。相信学生凭借这几把钥匙,一定能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自学才能或的有效提升。和所有老师一样,公开课完毕后,华老师也特别想知道大家伙心理的想法。有人问华老师您平常的课也是这样吗?他说,观摩课是大餐,平常课是家常饭,课件不会这么丰富,当路子一样。家常课较之今天的课要疯狂,大家会忘我思维、忘记下课。有人问华老师他的课上完了,那老师还要为之补讲直径、半径的概念吗?华老师以圆的定义中“在同一个圆中”这句话是否有必要为例,从方法论的高度谈了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他用米兰昆德拉的话做了小结:人类一考虑,上帝就发笑。他自我感觉这节课比拟成功,缺乏之处在于孩子开场没放得开,他有些遗憾的感到课前活动

5、次序要做些调整,可能效果会好些。下午是一季节人耳目一新的“数学复习课”,很有意思。课一开场,华老师即让孩子们进展了一个分图形的活动,随着所分的图形越来越有难度,孩子们谁都不敢掉以轻心,最后一步是将一个正方形分成七份,华老师还渲染到此项世界纪录用了七秒钟。居然还有世界纪录,那可不是一般的题目?假如你这么想可真要大跌眼镜啰!题目在这儿峰回路转,很是简单,就是划几道线段平均分。这可是对思维惯性的不小的挑战。接下来更令你出乎意料的事又接踵而至。一张数学书面练习题,量不少,要求五分钟内完成。快的两三个人一蹴而就,其余的连一小半还没做完。怎么回事?原来性急的你又受骗了。第一题照顾你先把题目认真读完,可许多

6、孩子生怕不能完成,不待读完就动笔了。只有认真读完题目的孩子才知道老师并不是要求将题目全部做完。我想对于孩子,甚而对于台下的听课者们,这个审题不清的教训真是太深入了。再看华老师选择的那些练习题,可谓题题都有任务:或是让你感受数学的兴趣微妙,或是让你从小陷井中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数量都会用到,或是让你学会辨识条件与问题是否想关整节课由一个个匠心独具的活动组成。学生们在畅游数学兴趣世界的同时,懂得认真审题的充分必要。正如华老师的打油诗:审题不误答题工,匆匆动笔希望空。量量关系要读懂,读完三遍再启动。课后有老师问到练习量的问题,华老师说他认为一节课的质量不在于题目的数量,而在思维的含量。又有老师问到关于评

7、价的问题。华老师说评价不着眼于对与不对,而是有价值否,是当前价值还是长远价值?老师评价应在对错之外。还有老师请教如何把课上得如他那样大气?华老师建议大家多看佛家的书籍,能看破放下,便能自在,体悟到教育价值就在“传授知识,启迪智慧,点化生命”。下午报告的主题是“融错,让课堂更精彩”。华老师从“什么是融错、为什么融错、怎么融错、融错后怎样”四个层次作了阐释。其一,什么是融错?华老师认为融错可以是预设的,也可以是生成的,当把学习过程中的过失融化为一种资。他还解释了为什么不是“容错”。其二,为什么融错?“错”是客观存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生自古谁无“错”。课堂没错会怎样?假的,都是假的;无效的,

8、无意义的。课堂无错要不得。“错”是现实需要。“错”还是价值所求。孩子怕错。“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呼唤尊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过错。教育的目的就是启迪智慧、培养精神、点化生命,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其三,怎么融错?1容错错是错。成功人士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对待错误的态度、眼睛、头脑。国富论作者亚当斯密说过,劳动并不等于收获,单纯的劳动反而会成为贫穷的泉。笛卡尔说过,我思即我在。恩格斯也曾说过,最好的学习是从过失中学习。2融错错不是错。华老师强调最好的课程不是文本,而是体验。他用另一个角度看过失;给学生们讲数学家、科学家对待过失的故事;用大量的铺垫、越位的提示、不容盘旋的时空,给学生出错的时机,觉察上

9、了当的孩子们大喊着“华老师,您误导”,华老师笑了他有误、我导了、他醒了,导误导出真探究;让过失显露出可贵,“错的好”;用好老师自己的过失,天下只有哑巴没有说过错话,天下只有白痴没有想错过问题,天下没有数学家没算错过题的。3荣错错还是错。过失是砂砾,它可以培育出珍珠;宝贝放错了地方是垃圾,垃圾放对了地方是宝贝;易经表达的最高境界是“无咎”。试想,我们的教学是应该“防微杜渐”还是应该“亡羊补牢”?卢梭在论科学和艺术中说得好,错误可能有无穷的结合方式,而真理却只能有一种存在的方式。庄子云,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在此,华老师还谈到了“融错”的原那么,包括:目的性原那么、主动性原那么、有效性原那么、鼓励性

10、原那么和错者优先原那么。其四,融错后怎样?不怕失败,敢于创新;直面过失,甘愿分享;教学效果令人欣慰;体验到老师自身的生命价值。杜威说,教育即生长。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孙云晓说,教育是人的解放。华应龙说,教育即融错。一天的学习不经意间就完毕了,感触颇多。特别是华老师翻开自己电脑中的素材库、相应文件夹时,他在各地上课的教学设计、视频、讲稿等等一应俱全,随说随到。我仿佛明白了他走向成功的秘诀,那就是勤于动手及时搜集、记录;勤于动脑不断反思、总结。这才能不断有新的发现,才有一篇篇高品质的文章见诸报端。这也是我听完报告后,赶紧做好心得体会的重要缘由。及时纪录,不想遗漏;及时回味,促进内化。【篇二

11、】通过这次音乐观摩课,使我获得一次学习、进步自我的时机。在这两天的学习里,真是让我大饱耳福,受益匪浅。在这里谈自己的一点听课体会,只能说是我个人的一些粗浅的看法,因为从教十多年,自己如同井底之蛙,没能感受到外面精彩的世界,通过观摩这次省级音乐优质课自己算是开了眼界。这次优质课,每位老师课的设计、授课风格各具特色、独具魅力,各有各的亮点,都有值得学习与讨论的地方。一、老师根本的音乐根本功扎实作为一名音乐老师我们要不断地进步自己的业务程度,练就一身扎实全面的根本功,音乐教学中,我们始终以音乐为本,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引导者,但俗话说得好说十句不如唱一句、弹一句,所以在引导学生体会、感知、理解、表现音

12、乐时,老师或多或少的根本功很自然地展示出来,根本功的展示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所以我们的老师自身展示,除了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之外,还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能感染学生。这次优质课中,老师们都多多少少表达了自身的根本功,并且程度很高,很自然,让人感觉到环节安排上恰到好处,起到了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老师充满激情的讲述和演奏,展示的惟妙惟肖,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感染打动了每一位学生的情感。他们的展示在课堂教学中获得了好的效应,但并不是说具备一定的根本功就可以使音乐课变成我们的展示课,我们要掌握好一个“度“,并非一节课都在展示,在展示时,我们还要注意扬长避短,要把最好的

13、一面最充分地、最完美地、巧妙地、自然地、恰当地融入到适宜的环节中去展示,从而激发学生,感染学生,以进步课堂效率。二、教学方式有了创新所有的音乐老师一定都希望可以让孩子快乐地上好音乐课,但要想让孩子能在快乐中学习,首先就需要老师摆脱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不是鸭子,我们不是要单纯的把知识填给学生,以为那样学生就学会了、就掌握了。而是要想方法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这次优质课教学中,所有的参赛老师都改变了以往的教学形式,不再是老师一句一句的教,学生一句一句的学唱,他们都在通过创设情境、编排游戏、开展竞赛等,为学生提供参与各种音乐理论的时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14、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主动去探究。三、灵敏运用多媒体进展教学这次音乐优质课中,参赛老师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更注重实效性,多媒体的运用得恰到好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四、老师的肢体语言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音乐课上老师的肢体语言是不可少的。在教唱一首歌或是欣赏一部作品的过程中,老师都不可防止地需要用一些手势或身体的动作来传达作品的情感,以便学生更直观更深入地理解作品。倘假设音乐课上老师只说不动,那么这样的音乐课就可能显得死气沉沉,失去音乐课本身必须具备的特点。当然,肢体动作的运用一定要得当,假设是过于夸大或不够准确,就会导致喧宾夺主甚至适得其反,达不到预期的目的。通过听课,每一位优秀老师的课都为我的“桶”注入了新颖的“水”。当然,在这些老师的做课中也有一些瑕疵,它也折射出我上课中的缺乏,我深知,要做一名优秀的音乐老师,自身素质一定要进步。它不仅包括扎实的根本功,还包括个人的文化素养,驾驭课堂的才能,课堂的应变才能等。一节成功的音乐课,不仅仅是指老师唱得好或跳得好,而是老师怎样感染带动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地体验到音乐的美感。通过这次观摩,真的让我受益匪浅,今后我将继续学习新颖的教学方式,以音乐知识技能为根底,让学生真正从音乐中受益。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