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精品)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6400845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精品)(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4生活在极端环境下的古老微生物。它们的结构既不完全与原核生物相同,也不同于真核生物,但更接近于真细菌,因此,被称为古生菌或古细菌。因此,原核生物包括真细菌和古细菌两大类群。真细菌真细菌也称为细菌,是指宇宙生物进化树上细菌域分支中的原核微生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种类多,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一、细菌的繁殖和菌落的形成 1、 细菌的繁殖方式当细菌从周围环境中吸收了营养物质后,发生一系列的系列化合成反应,把进入的营养物质转变成为新的营养物质DNA、RNA、蛋白质、酶及其他大分子,之后菌体开始了繁殖过程形成两个新的细胞。裂殖 裂殖是细菌最普遍、最主要的繁殖方式,通常表

2、现为横分裂。细菌的分裂过程首先是核的分裂和隔膜的形成 第二步横隔壁的形成 最后子细胞的分离。 芽 殖指在母细胞表面(尤其在其一端)先形成一个小突起,待其长大到与母细胞相仿后再相互分离并独立生活的一种繁殖方式。2、 细菌的菌落特征菌落:单个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称为菌落。当固体培养基表面众多菌落连成一片时,便成为菌苔。菌落特征各种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菌落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专一性,这是衡量菌种纯度,辨认和鉴定菌种的重要依据。如何描述菌落特征菌落特征包括大小,形状,隆起形状,边缘情况,表面状态,表面光泽,质地,

3、颜色,透明度等。影响菌落特征的因素组成菌落和细胞结构和生长行为;邻近菌落影响菌落的大小;培养条件。纯培养:克隆, 菌苔。古细菌古细菌是根据16SrRNA寡核苷酸序列分析,显示出三个主要的生物域(真细菌、古细菌和真核生物)之一。一、 古细菌的细胞结构特点古细菌的细胞壁:1)不含肽聚糖,细胞壁成分不含胞壁酸、D型氨基酸和二氨基庚二酸。所以古生菌细胞壁溶菌酶对古生菌没有溶菌效果; 2) 古生菌具多种特殊结构的细胞壁,如由假肽聚糖或酸性杂多糖组成的细胞壁,由蛋白质或糖蛋白的亚单位组成的细胞壁,同时具有假肽聚糖与糖蛋白外层的细胞壁等类型。古细菌的细胞膜:1) 磷脂中疏水尾有特殊的长链烃组成2) 甘油与烃

4、链由特殊的醚键而不是酯键连接3) 存在独特的单分子层膜或单、双分子层混合膜。古细菌的DNA 与真细菌的染色体相似由不含核膜的单个环状DNA分子构成,但大小通常小于大肠杆菌的DNA。古细菌的核糖体 (1)核糖体:大小为70S,但其结构类似于 80S型的核糖体,其16S rRNA核苷酸顺序独特,既不同于真细菌,也不同于真核生物。(2)tRNA成分:其核苷酸顺序也很特殊,且不存在胸腺嘧啶。大多数种转移RNA中不含二氢尿嘧啶。(3)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密码:始于甲硫氨酸,这点与真核生物相同。表2 真细菌和古细菌间的某些差异特征真细菌古细菌细胞壁有胞壁酸无胞壁酸脂类酯键连接醚键连接起始tRNA甲酰甲硫氨酸甲

5、硫氨酸核糖体链霉素和氯霉素敏感白喉毒素抗性链霉素和氯霉素抗性白喉毒素敏感三、 古细菌的类群和生长环境古细菌类群包括能够在极端环境中生存的细菌,如热泉(硫化叶菌属和热球菌属)和高盐(盐杆菌属)及产甲烷菌如甲烷杆菌属,该菌代谢结果产生甲烷。产甲烷菌;极端嗜盐菌;极端嗜热菌; 无细胞壁的古细菌蓝细菌蓝细菌,旧名蓝藻或蓝绿藻,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但不形成叶绿体),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原核生物。一、 形态蓝细菌形态差异极大,有单细胞和丝状体两类形态。细胞的直径从0.51mm到60mm,丝状体的长度差异很大。多个个体聚集在一起,可形成肉眼可见的很大的群体。在水体中繁茂生

6、长时,可使水体颜色随菌体而发生变化。二、 特性1)分布极广2)形态差异极大,有球状、杆状和丝状等形态;3)细胞中含有叶绿素a,进行产氧型光合作用;蓝细菌被认为是地球上生命进化过程中第一个产氧的光合生物,对地球上从无氧到有氧的转变、真核生物的进化起着里程碑式的作用。4)具有原核生物的典型细胞结构:5)营养极为简单,不需要维生素,以硝酸盐或氨作为氮源,多数能固氮,其异形细胞(heterocyst)是进行固氮的场所。6)分泌粘液层、荚膜或形成鞘衣,因此具有强的抗干旱能力。7)无鞭毛,但能在固体表面滑行,进行光趋避运动。8)许多种类细胞质中有气泡,使菌体漂浮,保持在光线最充足的地方,以利光合作用。三、

7、细胞生理特性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壁与G细菌相似,由肽聚糖等多粘复合物组成,并含有二氨基庚二酸,革兰氏阴性,细胞壁可以分泌许多胶粘物质使一群群的细胞或丝状结合在一起形成胶团或胶鞘;细胞核无核膜,没有有丝分裂器;细胞质中有汽泡,可使细胞漂浮。与其它原核生物的区别是细胞膜中不饱和脂肪酸为含有两个或多个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蓝细菌具有它所特有结构光合器,光合器有两种不同的构型,一是位于细胞膜的外膜下面呈一连续层;但大多数是位于类囊体的膜层中。光合器中含有光合作用色素有叶绿素a、藻胆素和类胡萝卜素。蓝细菌可进行光合作用。藻胆素是一类辅助光合色素,蓝细菌特有。四、蓝细菌的繁殖主要进行分裂繁殖。此外有些特

8、殊的形式。1)内孢子少数种类在细胞内形成许多球形或三角形的内孢子,待成熟后即可释放,具有繁殖作用。2)链丝段 又称连锁体或藻殖段,是由长细胞链断裂而成的短链段,具有繁殖功能。3)外生孢子 类似于芽生方式繁殖,在母细胞顶端以不对称的收缩分裂形成小的单细胞。细胞的特化形式:1)异形胞存在于丝状生长种类中形大、壁厚、专司固氮功能的细胞。异形胞内有固氮酶系统,它可利用ATP和还原性物质来还原自由态的氮成为氨。光合作用的产物从邻近的营养细胞向异形胞转移,而固氮作用产物则移向营养细胞。2)静息孢子形大、壁厚、色深的休眠细胞,富含贮藏物,能抵御干旱等不良环境。放线菌菌落呈放射状,是丝状分枝细胞的细菌。一般分

9、布在含水量低,有机质丰富的中性偏碱性土壤中,特殊土腥味。大多数是腐生菌,少数寄生;多数异养,好氧。突出特性是产各种抗生素。 一、放线菌与人类生活及生产的关系 放线菌是真细菌的一个大类群,为革兰氏阳性。放线菌多为腐生,少数为寄生。寄生型放线菌会引起放线菌病和诺卡氏病。同时放线菌能产生大量的、种类繁多的抗生素。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抗生素由放线菌产生。二、 形态结构放线菌菌体为单细胞,大多数由分枝发达的菌丝组成。根据放线菌菌丝的形态和功能分为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三种。1、 营养菌丝又称为初级菌丝体或一级菌丝体或基内菌丝,匍匐生长于培养基内,主要生理功能是吸收营养物。营养菌丝一般无隔膜;直径0.2-

10、0.8微米;长度差别很大;短的小于100微米,长的可达600微米;有的产生色素。2、 气生菌丝又称为二级菌丝体。营养菌丝体发育到一定时期,长出培养基外并伸向空间的菌丝为所生菌丝。它叠生于营养菌丝之上,直径比营养菌丝粗,颜色较深。3、 孢子丝当气生菌丝发育到一定程度,其上分化出可形成孢子的菌丝即为孢子丝,又名产孢丝或繁殖菌丝。三、 菌落特征放线菌的菌落由菌丝体组成,一般圆形、光平或有许多皱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菌落周围具有辐射状菌丝。总的特征介于霉菌和细菌之间。据种的不同分为两类。由大量产生分枝的和气生菌丝的菌种所形成的菌落,如链霉菌。菌丝较细,生长缓慢,分枝多而且相互缠绕,故形成的菌落质地致

11、密,表面呈紧密的绒状或坚实,干燥,多皱,菌落小而不蔓延,营养菌丝长在培养基内,所以菌落与培养基结合紧密,不易挑取,或挑起后不易破碎。有时气生菌丝体呈同心圆环状,当孢子丝产生大量孢子并布满整个菌落表面后,才形成絮状,粉状或颗粒状的典型放线菌菌落。有的产生色素。由不产生大量菌丝的种类形成,如诺卡氏菌。菌落粘着力差,结构呈粉质状,用针挑取则粉碎。四、 繁殖方式放线菌主要通过形成无性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也可利用菌丝片断进行繁殖。放线菌生长到一定阶段,一部分菌丝形成孢子丝,孢子丝成熟便分化形成许多孢子,这称为分生孢子。其它几类原核微生物一、立克次氏体 是大小介于通常的细菌与病毒之间,在许多方面类似细菌,

12、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原核微生物。1. 特性(1)某些性质与病毒相近专性活细胞寄生物,除五日热(战壕热)立克次氏体外均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t 体内酶系不完全,一些必需的养料需从宿主细胞获得;t 细胞膜比一般细菌的膜疏松; 可透性膜,使它们有可能容易从宿主细胞获得大分子物质,但也决定了它们一旦离开宿主细胞则易死亡。(2)从一种宿主传至另一宿主的特殊生活方式介于细菌、病毒之间,专性真核活细胞内寄生,不能人工培养。不滤过,直径0.3-0.6um,存在与寄主细胞质和核中。细胞球状或杆状,不运动。G-,膜疏松,酶系统不完全,不完整的产能代谢,抵抗性差。二、支原体(类菌质体)是一类无细胞壁、介于独立生

13、活和细胞内寄生生活的最小型原核生物。多数为致病菌。介于细菌、立克次氏体之间。不具细胞壁,细胞膜含甾醇类。G-,直径0.20.25um,可滤过。已知可独立生活的最小的细胞型生物。可人工培养,营养要求苛刻,油煎蛋菌落。三、衣原体介于立克次氏体与病毒之间,能通过细菌滤器,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一类原核微生物。过去误认为“大病毒”,但它们的生物学特性更接近细菌而不同于病毒。特 性:(1)细胞结构与细菌类似具有类似的细胞壁,细胞壁内也含有胞壁酸、二氨基庚二酸;70S核糖体也是由30S和50S二个亚基组成)(2)细胞呈球形或椭圆形,直径0.2-0.3 mm,能通过细菌滤器;(3)专性活细胞内寄生;衣原体有一定的代谢活性,能进行有限的大分子合成,但缺乏产生能量的系统,必须依赖宿主获得ATP,因此又被称为“能量寄生型生物”。(4)在宿主细胞内生长繁殖具有独特的生活周期,即存在原体和始体两种形态。原体:具有感染力的细胞,经空气传播,一旦遇合适的新宿主,就可通过吞噬作用进入细胞,在其中生长,转化成始体or 网状体:无感染力的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