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折射透镜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6387182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折射透镜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四章折射透镜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四章折射透镜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四章折射透镜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四章折射透镜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折射透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折射透镜(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检测题(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图1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图1中的4个透镜,属于凹透镜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图22.(2013山东聊城)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2倍焦距以外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1倍焦距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3.把一个透明的圆柱形的小玻璃瓶装上水,但不要装满,使得塞上瓶塞后瓶内留有一个空气泡,这就形成了一个既能放大又能缩小

2、的两用透镜,如图2所示。如果把它放在书上,则()A.当眼睛对着空气泡看下去时,看到的字是缩小的,当眼睛从其他位置看下去时,看到的字是放大的B.当眼睛对着空气泡看下去时,看到的字是放大的,当眼睛从其他位置看下去时,看到的字是缩小的C.不管从哪个位置看都是放大的D.不管从哪个位置看都是缩小的4.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调好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晰的像,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应()A.变小B.变大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 5.(2013山东济宁)图3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

3、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 ) a b c d图3A.aB.bC.cD.a、b、c、d图46.放电影时,电影胶片上的图案经凸透镜在银幕上成的是()A.倒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7.(2013成都)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聪选用了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他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 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 cm刻度线处,当光屏移动到如图4所示刻度线处时,在光屏上恰好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如果将蜡烛从图中位置移动,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向左移动2 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B.蜡烛

4、向右移动10 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C.蜡烛向右移动2 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D.蜡烛移到20 cm刻度线处,光屏应移动到70 cm刻度线处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在距凸透镜40 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若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则所成的像一定是()A.放大的虚像B.放大的实像C.缩小的虚像D.缩小的实像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10cmB.15cmC.20cmD.30cm10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内时,人眼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图5中的()图511.(多选)对下列四幅图(图6)阐述正确的是()图6图7A.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B.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C.丙图: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D.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12.(2013吉林)图7是小明戴上眼镜前和戴上眼镜后观察到的远处帆船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出小明视力存在的问题以及所戴眼镜的镜片类型是( )A.远视眼 凸透镜B.近视眼 凹透镜C.远视眼 凹透镜D.近视眼 凸透镜二、填空题(每空

6、1分,共19分)13.如图8所示,小明用一个透镜观看书上的一个英文单词,他看到了两个字母“YS”的放大的像。这个透镜是_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有_作用,利用这种透镜可制成的光学仪器有_(只需填写一种)。 图8 图9 图1014.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如图9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cm。15.如图10所示的眼镜的镜片是_透镜,这种眼镜可以用于矫正_眼。16.(2013湖北黄冈)在电影院偷拍是制作盗版电影惯用的方法。为此,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反盗版电影的装置,将装置安装在银幕后面,其发出的红外线通过银幕上的小孔射

7、向观众席上的偷拍摄像机,在感光底片上成倒立、_的_像,从而形成干扰亮点。此装置的使用_(选填“不会”或 “会”)影响观众的观看。图1117.小刚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其实验装置如图11所示。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图中的光屏向_调整(选填“上”或“下”)。实验时,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的清晰的像。18.将一物体分别放在甲、乙两凸透镜前相等距离处,通过甲透镜成缩小的像,通过乙透镜成等大的像。由此可推断:所成的_(选填“都是实像”“都是虚像”或“一个是实像、一个是虚像”),甲透镜的焦距_(选填“小

8、于”“等于”或“大于”)乙透镜的焦距。19.摄影师在给某班照集体相后,又给一名同学照半身相。那么,应使照相机镜头和这个同学的距离_。(选填“减小”或“增大”)20.显微镜的物镜形成的是_像,目镜形成的是_像。21.2010年6月6日是第十五届全国爱眼日,某校为此举办了一场科学用眼知识讲座,其中提到:(1)预防近视眼的措施之一,就是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_cm。(2)矫正近视眼,要佩戴近视眼镜,近视镜是_透镜。矫正前像离视网膜越远,所配眼镜的“度数”越_。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22.请根据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完成图12中的光路。 图12 图1323.完成图13中的光路,并标出A点

9、的像A。四、简答、探究题(24题7分,25题16分,26题12分,共35分)24.(2013山东烟台)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小红同学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图14记录了小明同学的四种实验情景。分析实验现象及数据,指出凸透镜的焦距,写出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的条件。 甲 乙 丙 丁图14图152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发光体S(箭头形状的发光二极管,长为2cm)、凸透镜T、光屏P安装在光具座上进行试验,如图15所示。固定凸透镜T,将发光体S放在离凸透镜4cm(物距u)处,移动光屏P,如果找不到像,则记录光屏上光斑

10、的特征;如果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则记下像的特征,测出光屏P到透镜T的距离(像距𝜐)和像的长度。然后,将物距依次增加2cm,重复上面的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实验顺序物距u/cm像距𝜐/cm像的长度/cm像的特征14.0/光斑大小变化只有圆光斑26.0/光斑大小变化只有圆光斑38.0/光斑大小不变只有圆光斑410.040.08.0倒立的箭头512.024.04.0倒立的箭头614.018.72.7倒立的箭头716.016.02.0倒立的箭头818.014.41.6倒立的箭头920.013.31.3倒立的箭头(1)凸透镜T的焦距为_cm

11、。(2)物距u在_范围时,在光屏上总成倒立放大的实像。(3)当物距从1倍焦距开始逐渐增大时,则像的大小_,像距_。(均选填“变大”“变小”“不变”“先变小后变大”或“先变大后变小”)(4)当物距等于7cm时,物体在光屏上_成像(选填“一定会”“一定不会”或“可能会”)。分析表中成倒立实像的实验数据,当物像间距(u𝜐)最小时,成在光屏上的像的长度_发光体的长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请你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再找出一条规律_。26.(2013江西)【实验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1)实验器材:刻度尺、蜡烛、凸透镜、光屏;(2)如图16所示,从

12、左到右分别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图16A.只需要将三者中心调至同一高度。B.需将三者中心调至同一高度并在同一直线上。其中说法_正确(填序号)。正确调整后,不断改变蜡烛与凸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光屏上的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14013.3230153202041530510光屏上没有像68光屏上没有像【分析与论证】(1)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_。(2)如图17所示,光屏应移至_区域才能找到清晰的像。图17(3)观察烛焰经凸透镜所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人眼应透过凸透镜向_观察(选填“左”或“右”)。(4)在整理器材时,香香同

13、学偶然在凸透镜上看到了身后景物正立、缩小的像,它的成像原因是光的_(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检测题参考答案1.B 解析:甲透镜中间比边缘厚是凸透镜。乙透镜中间比边缘薄是凹透镜。丙透镜中间比边缘厚是凸透镜。丁透镜中间比边缘薄是凹透镜。故选B。2.BD 解析:近视眼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增强,应戴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故A选项错误;照相机在胶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照相时被照者应该站在镜头的2倍焦距以外,故B选项正确;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1倍焦距,故C选项错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此光斑处温度很高,放在此处的纸屑温度升高,达到着火点便燃烧起来,故D选项正确。3.A 解析:因为气泡的存在,水面变得向下凹,在此位置相当于一个凹透镜,所以从气泡看下面的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