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街小学新课程中学生过程性评价实施方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6371364 上传时间:2023-11-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街小学新课程中学生过程性评价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西街小学新课程中学生过程性评价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西街小学新课程中学生过程性评价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西街小学新课程中学生过程性评价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西街小学新课程中学生过程性评价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街小学新课程中学生过程性评价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街小学新课程中学生过程性评价实施方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街小学新课程中学生过程性评价实施方案更新日期:2007-9-26 15:54:56点击数:【字体:小 大】指导思想:“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为核心观念,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新型学生评价体系,倡导面向学生发展的教育评价体系的建构,倡导建立符合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生评价改革,试图在学生评价的指导思想、原则、功能、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有一个全新的突破,使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评价不再是学生发展的桎梏,而成为真正解放学习者的新型评价体系。评价原则:突出学生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评价不仅考虑学生装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更多地体现对学生的关注和关怀;要通过评

2、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达到基础培养目标的要求,更要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还应关注个体之间的差异;最终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拓宽学生评价的内容,综合评定“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从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两个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同时关注新课程中的三大目标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总体的过程特别是学科教学中实施。促进学习,教学与评价的一体化进程。建立学生学习过程中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让学生评价镶嵌在真实的教学任务之中,嵌入在学生的学习和和教师教学的态度过程之中,形成学习教学的有机构成部分。重视

3、学生自我评价,注重多个体之间的交流与协商。以学习者为中心,激发学生内在幼因。促进学生自我成长,要将他人的评价与自我评价结合起来,构成多个体参与评价的体系。采用质性评价方法,倡导学生评价学习的多样化。要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采用多样的、开放式的评价方法,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点、潜力、不足以及发展的需要。评价的发展方向(目标)在评价功能上,要改变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选拔与评优点功能的做法,进一步强化评价的激励和促进的功能。在评价内容上,一方面,要改变那种只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做法,应着眼于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尤其要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改变那种只关注结果、不关注过

4、程和条件的做法,应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全方位地促进学生发展。在评价方法上,要改变那种过分依赖纸笔测验、过分看重分数的做法,应将测试性评价和其他各种非测试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采用灵活多样、简便易行的评价方式,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在评价实施上,要改变那种忽视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和个别差异的做法,将评价和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评价成为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积极的交互过程。评价策略:注重过程,促进发展,体现开放,强调多元。评价方式及方法。注重学生的随机评价,转变评价行为。(1)针对学习内容的评价,在课堂上,多形式、多渠道地用激励性语言评价学生,鼓励

5、学生爱学、乐学,我要学的信心。(2)针对学习习惯的评价。注重日常教学中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针对学习方法的评价,注重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发现、运用、总结好的学习方法。(4)针对情感态度的评价。将学习知识与情感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抓住时机及时评价。(5)针对学习方式的评价(合作学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让学生学会评价。(1)学会自评;(2)学会互评。(二)建立学生形式性和结合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日常的评价,体现动态的评价管理。建立学生成长的记录袋。(内容见成长袋)课堂测评,阶段(单元)测评,期末测评结合,(三)开放

6、过程,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师评激励与意识:了解学生,寻找闪光点,讲究语言艺术。生评反思与欣赏:自评反思与欣赏;互评:欣赏与收获。家长评理解与鼓励:宣传与影响;合作与关注。成长记录袋:“课堂是孩子学习的主阵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善于积累,从课外获取知识是学生成长的关键”卡;“家校沟通,共育新苗”卡,“闪光的痕迹”互张卡和一个展示台。课堂评价:“学习态度,听课情况,综合能力(声音、普通话、知识掌握、回答问题、提出问题、创新能力)用优、一般、尚需努力”几个层次。作业卡:书面作业、 朗诵、 识字、实践活动、用评价。 态度 对错 熟练 一般 还需加油基础性发展目标:道德品质、公民素质、学习能

7、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学科评价:三维目标。评价实施: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突出学生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对学生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等进行改革。建立了学生的多元评价体系。根据学生的成长过程的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把学生的评价分为学习成长过程的评价、终结性考试评价、非学业内容评价。评价方式采用学生自评、伙伴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成长记录袋评价。学习成长过程的评价。第一、注重对学生日常学习和发展的日常评价,用激励性的口头评价和评语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利用成长记录袋进行的日常评价。成长记录袋中收集了学

8、习过程中父母的期望,教师、同学的评价和自我评价,各次的作业、自己满意的作品等。这种评价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的轨迹,发现自己的不足,加强了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的能力;第三,每学期两次的阶段性评价。根据学生发展过程的“三维”目标,将语文分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写话六个方面;数学分情感体验、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知识与技能四个方面进行一学期两次的阶段性评价。语文、数学这些内容的评价主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以讲故事、游戏、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日记、才艺展示等形式采用自评、互评、老师评、家长评的方式进行评价。这些内容的评价占30%,结果和期末考试评价结合为学生一学期的终结性评价。期末考试评

9、价。期末考试评价根据学科的不同特点改变试卷的命题方式,进行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测试。测试的内容所占比重不一样,并对不同的内容分别报告家长,做到教评相结合。期末评价占学生终结评价的70%,加日常进行的阶段性评价的30%为学生最后的学业成绩。期末语文,数学考试成绩不理想,可以申情重考,使考试成不促进学生装发展过程。非学业内容的评价。各科教师将学生装发展过程中的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创新能力,实践和应用能力,表达和沟通,合作与分享,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非学业内容的评价内容和要求加以提炼,在某个阶段重点关注某个方面,并形成一些关键指标,教师进行观察和记录,对学生的某个方面形成较清晰的认识后,以评语的形式将评价

10、的内容反馈给学生。评语的载体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批改作业时简单的三言两语。这种评价使评价的过程性各个体性差异更好地得到体现。根据不同内容采用随堂评价,跟随评价、延缓评价、多次评价。引为观察,情景测验、成长记录袋)教学目记调查与实验评价领导小组及实施人员组长:郑飞副组长:马建荣、朱军年组员:甄桂花、曾建军、赵建华实施人员:一、二、三年级课改班教师、学生、家长等。附表一小学语文学习过程性评价实施方法以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为依据,以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为评价范围,以学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书面、非书面的全部学习成果为评价内容,分“书面素质”和“非书面素质”两大部分,每部分又分“必评内容”和“创新(自

11、选)内容”,详见下图:必 课本、课堂练习本、习字本、古诗文名句读背档案评 作文本、日记本、自办报、背诵默写记录演讲稿、内 辩论稿单元、期中、期末测试卷容书面素 创质 新 课外阅读档案、读书笔记、精彩日记、发表文章学多 活动设计、成果及资料生元 自 小课题研究资料与论文语化 选文评 质内 内容 容 必 口语、听记 评 朗读、阅读 非 内 演讲、辩论 书 容 面 素 创 质 新 表扬卡、喜报、奖状自 预习本、(包括提出的问题)选 自制测试卷等内容 学生有权决定评价内容,特别是在作品展示过程中,由学生自己负责判断提交作品或资料的质量和价值,从而拥有了判断自己学习质量和进步、努力情况的机会,这样每个人

12、都可以把自己所有的精力用平创造一个可以预期的未来。学生评价方案 为达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我们必须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根据教育部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实际提出学生评价改革方案。 一、学生评价改革的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对学生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评价的功能与教育目标是一致的。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集中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学生评价

13、改革,要力求达到这个目标。 二、评价内容和标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应包括评价的内容和标准,评价方法和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计划。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应包括一般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两个方面。一般性发展目标主要包括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学科学习般性发展目标主要包括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学科学习目标应根据各学科课程标准对学生“知识与技能、学习过程与方法、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价。评价标准应体现差异性。既要体现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又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以及发展的不同情况。 具体评价内容和标准: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能主动学习,基础知

14、识和技能扎实,经过努力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 2、能运用已有的知识获得新知识。 3、能把不同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具有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能力。 4、能对学习方式方法加以评价,并能改造和利用。 (二)过程与方法 1、能运用各种学习策略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效率。 2、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并提出改革的办法。 3、在各种环境中,能与他人合作确立学习目标并实现目标。 4、有独立思考、质疑的习惯,有创造的见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对个人的行为负责,具有诚实、公正的品格。 2、能通过所学知识对个人和社会问题形成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 3、尊重他人,了解自己,理解并学会赞赏他人。 4、对学习与活动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 各学科制定学科学习发展目标评价标准可参照以上评价标准。 三、评价原则: 学生评价改革,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多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成长,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1、评价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以及发展的不同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评价方法要多样化,方式应灵活、多样,具有科学性、简便易行、有实效性。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评和他评的评价方法,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