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项目全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6368443 上传时间:2023-12-10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2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项目全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项目全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项目全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项目全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项目全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项目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项目全(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1项目概况11.2编制依据和研究范围21.3研究结论4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52.1县城概况52.2项目所在区域概况8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103.1项目建设背景10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3第四章 建设地点与建设条件174.1建设地点174.2建设条件17第五章 项目规划建设方案205.1编制依据205.2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215.3规划目标215.4建设规模及内容225.5规划建设方案22第六章 节 能326.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326.2 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326.3节能措施33第七章 环境、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347.1 编制依据及原则347.2主要污染物

2、和污染源347.3环境保护措施357.4生态保护及水土保持36第八章 项目实施进度与管理378.1 实施总体时间进度378.2 实施进度横道图388.3项目管理388.4劳务报酬41第九章 项目招标方案439.1编制依据439.2招标内容43第十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4610.1估算范围4610.2主要编制依据4610.3投资估算4710.4资金筹措49第十一章 风险分析及对策5011.1项目建设期间风险分析及对策5011.2 项目运营期风险54第十二章 效益分析5512.1 社会效益5512.2 生态环境效益5612.3经济效益57第十三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5813.1结论5813.2 建议5

3、9附 件1、项目位置图2、总平面布置图3、分项工程平面图、断面图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第一章 总论1.1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XXX县XXX镇XXX村XXX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项目2、项目承办单位XXX县农业和粮食局3、建设性质新建4、建设期限总工期拟定为12个月,待前期工作全部完成后开工建设。5、建设地点建设地点位于XXX镇XXX村XXX。6、建设目标项目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地方传统、特色资源,凸显区域优势和地方特色。以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XXX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为契机,遵循农业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基本原则和理念,实施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

4、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以此带动和示范当地农民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把生态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以此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建设,真正起到农业示范园的引领示范作用。6、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本项目主要对XXX镇XXX村XXX农业示范区内3000亩的山水田林路进行综合治理,主要内容分为道路工程、灌溉工程、水土保持工程、观光农业示范工程,具体内容如下:(1)道路工程:建设园间水泥公路5公里,按四级公路标准建设,路面宽5米;园间人行路11公里,宽度

5、为1.4米;道路两侧砖砌排水沟16000米,净宽0.3米,高0.4米。(2)灌溉工程:建设储水池4座,每座容积为216立方米;1100亩果园铺设滴灌管道;建设山塘4座,每座库容约900立方米。(3)水土保持:营造防护林15000株;水保林200亩,10000株;利用1000亩荒山种植四季水果。(4)观光农业示范工程:发展观光农田500亩,种植特色花卉苗木,品种有杜鹃、太空白莲等。7、项目总投资和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为764.37万元,其中工程费用669.71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58.26万元,基本预备费36.4万元。资金来源为申请上级资金及地方配套资金。1.2编制依据和研究范围1.2.1编制依

6、据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2012年);2、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国发20124号)3、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2014年中央1号文件);4、关于调整和完善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相关政策的通知国农发201552号5、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2015年工作要点;6、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7、江西省现代农业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22020年)(赣发201211号);8、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1号);

7、9、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升级的意见(赣发20141号);10、关于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意见(赣府发201331号);1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12、江西省“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13、X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14、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1.2.2研究范围受项目承办单位的委托,我公司对XXX县XXX镇XXX村XXX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编制工作。主要内容包括:项目提出的背景、建设必要性、项目建设方案、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效益分析等,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编制了本项目环

8、保、节能篇章,并制定了该项目初步的工程招标方案,为项目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1.3研究结论1、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项目的建设带动和示范当地农民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当地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财政税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改善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建设,真正起到农业示范园的引领示范作用。2、本项目提出的建设目标、任务和规模充分考虑了当地的实际情况,可操作性强,组织管理措施到位,切实可行。3、项目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项目的实施将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4、本项目坚持可持续发展的

9、原则,从当地农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出发,合理有效地利用了生态农业资源,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5、项目区环境条件好、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土地资源丰富。项目建设改善了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了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6、项目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2.1县城概况2.1.1区位概况XX

10、X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东北部,地处北纬260518至270813,东经1154020至1161715之间,东与石城、广昌县交界,南与瑞金市、于都县为邻,西与兴国、永丰县相连,北与乐安、宜黄、南丰县接壤。南北长117.2公里,东西宽61公里,总面积4053.16平方公里,版图面积居江西省第三,赣州市第一。县城驻地梅江镇,地处北纬2628,东经11600,系赣东北至赣西南的交通咽喉,又处闽、粤之要道。县城距省会南昌市320公里,距赣州市 160公里。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约17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和物流信息中心。319国道和昌厦一级公路穿境而过,境内昌厦公路纵贯南北长达69公里

11、,与319国道在县城梅江镇交汇,县城距京九铁路兴国火车站80公里,鹰(潭)瑞(金)、石(城)吉(安)两条高速公路自北向南,由东至西穿过XXX县。根据XXX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5-2020)中提出,县城城市规划范围为:南至高坑,北至七里,规划面积远期(2030年)40平方公里,XXX县城人口规模远期(2020年)23.5万人。2.1.2自然概况1、地形地貌特征XXX县属赣南中低山丘陵区,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境内一般高程300-500米,最高点为西北部的凌云山,海拔1454.9米,最低点是南部黄石镇下车坪村,海拔154米。2、地质情况XXX县地质构造处于南岭东西复杂构造带的东段北侧,地质基

12、础系古生代震旦纪的浅变质岩构成,以震旦系和白垩系分成最广。岩石主要有花岗石、变质岩、紫色页岩,以花岗岩居多。土壤类型以酸性紫色土、冲积土和红砂岩、红色粘土发育而成的棕红壤为主,多呈中性和酸性反应。根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区,区域内属地震动参数0.05g(地震烈度6度)区。3、气象情况XXX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温润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冬无严寒,无霜期长,适宜于亚热带作物的正常生长。气温年平均气温在14至19之间,极端气温也是南部高、北部低。极端最高气温南北相差较小,而极端最低气温相差较大。4、水系水文XXX县降水年降水量在1500至1700毫米之间。大致北部多,南部少,东部多,

13、西部少。XXX县北部初霜早,终霜短,霜期料南部长,无霜期较南部短。根据县气象局观测记录:山顶出现霜的次数较少,山间盆地出现霜的次数较多。2.1.3社会经济状况与发展1、人口XXX县辖24个乡(镇)299个行政村,2014年年末总人口81.6万人,人口构成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占极小部分,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96人。2、城区常住人口预测XXX县城区人口为20.2万人,根据XXX县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提出,远期2020年城区人口预计23.5万人。3、资源(1)水土资源XXX县域土地总面积4053平方公里,折合607.97万亩,其中山地面积482.34万亩,占总面积的79.4%,耕地

14、面积66.92万亩,占总面积的11.01%,有园地土壤1.69万亩,占面积的0.28%。耕为冲积土,土壤呈酸性或微酸性,以红色土壤为主,间有紫色土分布,土地肥沃。XXX境内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200km2以上支流6条、100 km2以上支流13条、50 km2以上支流34条。梅江河发源于XXX北部的肖田乡境内,是赣江(贡江)源头之一。梅江地处贡江最北端,梅江流域面积7121 km2,其中XXX境内流域面积达3727.36 km2。境内多年平均产水量约为38亿m,约占贡江总径流量的17%,人均水量5000m,比全省人均水量3700立方米高出1300 m。XXX县是千里赣江源头的重要区域,为涵养

15、赣江水源,保护赣江水质作出重大贡献。(2)生物资源XXX县气候优越,土质肥沃,生物资源极为丰富。山地面积广,林木品种多,分布宽,蓄积量大。全县乔灌木树种约有一百余科,一千二百余种。大部分代山、丘附分布着马尾松和杉木群落。森林资源虽比较丰富,但分布不均,主要分布边缘地带,其蓄积量占全县蓄积量的70%。此外,有开发优势强的果茶品种资源;珍贵的药材资源;珍稀银杏、水杉资源;鲜美的花卉资源和很有开发前景的猕猴桃、山渣、山梨等野生植物资源。农作物以水稻为主,还有品种繁多的薯类、豆类、瓜果、蔬菜类等21个科,61个品种。XXX县森林面积大,植物资源丰富,是各种动 物良好的栖息地,有国家级保护动物豹虎、猕猴、穿山甲等。其他野生动物有600余种。(3)矿产资源地下矿产资源主要品种有:稀土、瓷土、钴砂、钨砂、水晶石、石英石、石灰石、云母、铜矿、铀矿及少量的金砂等22种。据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