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现代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路径及政策建议概要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6362757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现代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路径及政策建议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湖北现代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路径及政策建议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湖北现代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路径及政策建议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湖北现代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路径及政策建议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湖北现代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路径及政策建议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现代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路径及政策建议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现代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路径及政策建议概要(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5月第7卷第5期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and Social Sciences湖北现代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路径及政策建议严飞,张远为(湖北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205)摘要:当前湖北现代装备制造业普遍存在生产设备陈旧落后、产品技术含量总体偏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等突出问题。解决现实逆境,以“雁式”集群方式构建湖北现代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系统是关键。首先要在集群内以大中型企业为依托,建立具有较强创新实力的科技开发中心;其次要通过对现代装备制造业集群中基础性科研、关键性技术

2、与共性技术探讨的政策支持,利用外部科研实力强化自身技术创新实力;最终要建立技术创新与集群发展的互动机制,形成具有强大技术创新实力的创新系统,从而提高集群整体创新实力,加快湖北现代装备制造业发展。关键词:技术创新;“雁式”集群;创新系统加快现代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和发展,对于提升湖北产业竞争力,早日实现“构建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通过发展产业集群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通过依托区域工业优势,加快集群创新步伐,加快现代装备制造业发展是普遍的做法。一、湖北现代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现状湖北装备制造业发展历史悠久,在国内同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前期调研,

3、我们发觉湖北现代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落后,着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企业的生产设备陈旧落后,产品技术含量总体偏低。总体来看,我省装备工业整体制造水平仍处于以机械化为主的阶段,工业技术普遍落后,装备水平较低,尚居于20世纪七八十年头国外同类装备制造业的水平。很多装备制造企业尚处于“仿照型”的生产模式中,产品设计、研发、试制水平较低,先进技术的应用程度低,很多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依靠进口。例如,“康明斯”等产品的很多核心技术仍旧被合资外方驾驭,先进的轿车工业装备、数控机床等设备有2/3依靠进口,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的90%被进口产品占据。其次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先进技术装备发展不够。我省除汽车产业

4、有肯定的规模优势外,装备制造业的其它领域基础相对薄弱,规模不大,尚未形成合理的生产规模和产业集聚效应,中低端装备多,重大高技术装备少,高端设备与产品缺乏核心技术。在国家重点发展的16大领域的重大装备中,我省现有装备能进入的仅有6类产品。最终是技术开发投入偏低,企业自主创新实力不强。2008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武汉市仅有0.83%,全省只有0.5%,都低于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和装备制造业的平均水平。二、以“雁式”产业集群模式构建湖北现代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系统现代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链条长,配套协作要求高,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发展产业集群,是加快产业规模扩张、提高运营效

5、率、增加竞争实力的重要途径。湖北应以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作为突破口,加快现代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湖北省现代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和发展,应围绕骨干龙头企业、主导产品,通过企业强强联合、强弱组合等多种资本重组方式,加快发展大公司、大集团;与此同时,应重视通过政策引导,以“雁式”集群发展模式,用相关政策来引导,促进大企业集团与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引导该产业向相对集中发展,延长产业链,形成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所谓“雁式”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是指众多中小企业依托某一个大企业集团或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实现大、中、小企业共同发展的一种模式。依据联结形式,依托大企业集团或拥有核心技术企业的产业集群

6、可分为:股权联结型(紧密层、半紧密层企业群);契约联结型(半紧密层、松散层企业群)与其他联结型(松散层企业群)。依托大企业集团或拥有核心技术企业的带动,产业集群可提升整体功能,优化资源配置,加速技术进步,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加速企业成长,从而提升区域内产业整体竞争力。我国目前的技术创新系统基本上是以科研院校和国有大型企业的研发中心为基础而建立的。与这些技术创新系统相比,产业集群也应是实现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发达国家的阅历已经证明,产业集群更能有效地促进技术创新。基于产业集群的我国技术创新战略确立的起点应当是将我国技术创新的重点逐步转移到产业集群中,作为国家技术创新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7、,须要制订明确的国家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并依据不同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与特点,选择合适的产业集群作为技术创新的攻关点,引导不同区域集群有不同的技术创新重点方向,形成合理的区域技术创新的分工,削减不必要的重复与资源奢侈。以“雁式”集群方式构建湖北现代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系统,首先要在集群内以大中型企业或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为依托,建立具有较强创新实力的科技开发中心,以技术开发中心为核心,构建有效的技术创新平台。其次要通过对现代装备39制造业集群中基础性科研、关键性技术与共性技术探讨的政策支持,引导与带动集群主动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部门加强技术合作,联合公关等方式,利用外部科研实力强化自身技术创新实力;最终

8、要建立技术创新与集群发展的互动机制。通过互动机制的建立,合理安排集群整体创新实力提升带来的经济利益,实现集群扩张与技术创新的良性互动,形成具有强大技术创新实力的创新系统,从而提高湖北现代装备制造业的整体创新实力。三、构建湖北现代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系统的详细措施在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过程中,科技部门应发挥政府的服务功能,为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供应帮助。从层次来看,省级科技部门可以干脆参加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活动,国家级科技部门则可以通过供应科技信息、组织科技沟通等方式供应间接的技术支持。因此,基于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系统的建立要求各级科技部门转变职能,将目前以科技管理为主的职能转变为科技服务的职能,

9、有力地促进基于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实力的提升,进而形成强大创新实力的国家或省级技术创新系统。(一)以大中型企业为依托,构建湖北现代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平台在产业集群中构建有效的技术创新平台,是实施基于产业集群的我国技术创新战略的切入点。作为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平台的核心,具有较强创新实力的技术创新中心须要重点建设。湖北现代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平台应以“雁式”产业集群模式,以大中型企业为依托来构建。当然,就技术创新中心建立的形式而言可以多种多样。例如,以集群内某一大型企业已有的技术创新平台作为依托,通过合约的形式来担当整个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工作;也可以通过以某一大型企业作为主体,汲取集群内众多

10、中小企业的技术部门和人员参加,共同组建技术创新平台。(二)强化产业集群中共性技术创新的政府支持产业集群内的共性技术是产业集群必需解决的难题。解决产业集群内的共性技术难题,既是产业集群内各经济主体的任务和发展要求,也是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在解决产业集群中共性技术难题时,作为共性技术的受益者,产业集群中各经济主体会主动参加,但政府也应在技术、政策与经费方面赐予明确的支持,降低产业集群技术创新风险和成本。(三)促进集群与高校、探讨机构的合作实行学问和技术参加安排的原则,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特地机构正确评估创新成果及探讨开发成果的价值,保障创新者在企业中的利益。明确理工类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人

11、员向企业转让技术的责任及相应的激励机制,促进科研成果向企业转移。同时要引导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激励制度、组织制度等方面的制度创新,为企业内部创新供应制度保障,提高产40业集群整体的创新实力。(四)建立和完善资本和技术交易市场现代装备制造业集群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面临不同的融资难题,这就要求在区域内建立不同层次的完备的资本市场,满意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集群对资金的需求。首先要加快风险投资基金市场的建立。产业集群中众多小企业发展初期由于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发展风险一般较大,通过银行、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很难获得所需发展资金。依据美国发展产业集群的阅历,通过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市场可以为处于发展初期的小企业

12、供应有效的融资服务。目前湖北现代装备制造业集群大多处于发展初期,应建立统一的风险投资基金市场,为现代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和技术升级服务;其次还应借鉴意大利产业集群发展的阅历,为处于初具规模的现代装备制造业集群建立有效的贷款担保体系,激励金融机构供应实惠有差别的银行贷款,扶持集群技术改造和升级,壮大集群规模。依托武汉技术优势建立技术交易市场,加快企业设备和技术改造。同时对于那些仍在超龄服役的老旧设备和机器,可通过制定行业规则,限令企业在短期内予以封存和淘汰。对于尚在运用年限以内,但技术水平已落后的设备,应允许其进行加速折旧。(五)健全中介组织,为现代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服务世界经济发达国家行业管理的

13、阅历证明,各类协会、学会组织,是规范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与政府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沟通的中介组织,是行业自己的组织。因此,在改革旧有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的同时,要加强对各类协会、学会的建设与管理工作,整合其功能,发挥其作用。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各类规范的协会、学会组织,使行业“无主管”但仍有自己的“家”;二是要培育和赐予其服务功能,使其协作政府部门,在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管理水平、制定行规行约、加强行业自律、开展内外沟通、组织境外考察、反映企业呼声、争取政策支持、爱护会员权、维护行业利益、推动行业发展等方面,发挥其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总之,要使各类协会、学会,通过有效工作的绽开,以全新的方式、更多的层面,加强对行业的管理与指导,切实为政府的决策当好参谋,为行业的发展搞好服务。(注:本文系湖北省教化厅科技处科学探讨项目湖北现代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探讨的阶段性成果,批准号:D20091901)参考文献:1迈克尔波特. 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朱英明. 产业集群探讨述评J.经济评论,2003,(3.3胡睿宪. 现代装备制造业的现代内涵J.经济纵横,2006,(7.4王佑民. 在湖北省政协九届29次常委会议上的发言R.2007-07-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