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6335825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用联系上下文和查字典的方法掌握“富饶、有趣、堆积、肥料、事业、必将、海防前哨、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等词语,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4、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背诵能力。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理解词语,了解西沙群岛的富饶、美丽。 2、认识并初步运用读段方法,抓住重点句的意思,进行读段的训练。 三、 课时安排:三课时 四、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及投影片。 2、其他 第二课

2、时 一、 复习导入 1、 学生朗读一、二自然段,思考:西沙群岛在什么地方? 2、 教师引读:“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斜线表示停顿,斜线多表示停顿时间长) 随即插问: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海水的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要求学生接读:“有的,有,交错着。” 3、 提问: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为什么这样五光十色、瑰丽无比呢: 问后引读:“是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所以-要求学生接读“海水有深有浅”;教师再引读,因为“海水 有深有浅”,所以-要求学生接读“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二、 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 、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读并思考:这个自然段写了大海的什么

3、地方?介绍了哪些物产? 根据学生回答,形成如下板书: 珊瑚 像像 海底 海参 懒洋洋地 大龙虾 全身披甲 (2)、结合图片或投影片认识三种海产。 看图,观察,启发学生抓住“绽开”、“蠕动”、“威武”等词语,体会珊瑚的美丽、多种多样;海参懒洋洋;大龙虾威武的特点。 (3)、课文在写海参和大龙虾时,用了一些本来形容人的词语,能不能找出?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4)、总结段意: 这一自然段写了大海的什么地方?那里有些什么物产? (5)、小结本段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先了解写了哪个地方,在看具体写了什么,再通过阅读理解这些事物的特点。 2、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指读: 请你用一两个词形容一

4、下海水中的鱼有什么特点?(多、姿态各异) (2)、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鱼的数量多?哪些词可以看出鱼的种类多?(引导学生抓住“成群接队”、四个“有的”,“各种各样”、“多得数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来体会。 (3)学生再读第二句,填表,体味鱼的特点:鱼表示身体部位的词语表示动作的词语与动作有关的词语有 的全 身布 满彩色的条纹有 的头 上长 着一簇红缨有 的周 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有 的身 上长 满刺儿3、总结:这一自然段那一句概括了整段的内容? 4、朗读训练,学生自学第五自然段,了解课文是怎样写海滩上的贝壳和海龟的。 (1)、自学提纲: A、以“写贝壳”和“写海龟”为依据把第5自然段分为两层,并朗读。 B、哪些词写出了贝壳的特点,哪些词写出了海龟的特点,你对哪些词感兴趣,请你划出来? (2)、学生分层朗读。 (3)、交流画出的词语,教师板书: 贝壳 :拣不完、颜色不一、千奇百怪 海龟 :有趣、庞大 5、西沙群岛不仅是鱼的乐园,是贝壳、海龟的家,他还是鸟的天下,默读课文第6自然段,划出这一段的中心句,看一看其余4句话围绕中心句分别讲了什么? (1)、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2)、全班交流,引导学生理解四句话之间的联系。 “鸟的天下 树多 鸟多 鸟蛋多 鸟粪多” (3)、指导感情朗读。 6、学习了26自然段,请你谈一谈西沙群岛给你的印象。 三、 感情朗读最后一节,学生质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