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检验程序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6334519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检验程序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检验程序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检验程序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检验程序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检验程序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检验程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检验程序(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目的 为有效避免、及时控制和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保证在调查解决食品安全事故时,提供科学、迅速、精确的检查数据,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验室实际,制定本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检查程序。合用范畴合用于本中心开展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检查时的有关工作,涉及样品采集、受理、检查、成果报告等环节。但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检查,一律以本程序为准,本程序未提及的部分,仍然执行本中心管理体系文献的其他规定。3 职责31中心主任负责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置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和协调。3.2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中心分管领导负责组织有关人员立即对食品样品实行迅速检测,食品安全检测任务优先于其她检测任务。3.3卫生监测科负责食品

2、安全事故调查处置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对各类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检查工作进行组织解决、总结分析、信息报送和资料归档管理,安排专业人员对食品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危害因素分析、采样、送检和编制调查报告。3.4办公室( 质量管理科)负责检测样品的受理、样品管理、检测报告的签章和发放以及质量控制等。3.5检测科负责食品安全事故样品的实行、检测过程的质量监督、检测报告的编制及审核等。.6 办公室负责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的物资和交通工具等的后勤保障工作。.7 本中心授权签字人负责检测报告的批准。3.8 办公室负责保障应急检查所需的物资、设施、环境等。 工作程序41食品安全事故微生物应急检查4.1.1 准备工作4.1.1

3、.1 人员准备 培训 微生物检查技术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资质,接受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检查有关的技术培训,掌握常规的病原微生物分离培养技术、抗原抗体检测技术、仪器设备的使用操作技术等应急检查有关的采样和检测技术,熟悉应急检查的有关工作程序和规定、样品采集工作规定和实验室生物安全有关规定,可以胜任微生物检查的有关技术岗位工作。规定 实验室检查技术人员保持4 小时通讯畅通,保证随时上岗工作。实验室合理安排人员外出、休假,保证应急检查有足够的实验人员。4.1.1.2 检测技术措施准备实验室为保证应急检测需要,应建立涵盖病毒、细菌分离培养及其鉴定的技术措施,核酸检测技术措施,抗原抗体检测技术措施,病原体迅速筛

4、查技术措施,并保证明验室的检测技术措施处在有效运营状态。 实验室建立细菌的常规分离培养、厌氧分离培养等技术措施,细菌的血清学鉴定技术、生化鉴定技术、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对常用致病菌的检测鉴定能力保持有效状态。4.1.3检测设备准备食品安全事故微生物应急检查有关的重要仪器设备由微生物实验室专人负责制定原则操作规程 , 涉及操作环节、设备维护、技术资料目录、维修及技术支持;仪器设备应得到良好的维护保养,保证其保持在正常使用状态;实验室负责人应至少安排两人可以独立操作,保证纯熟使用者不少于人,以保证应急检测时的需要。4.1.4 试剂、器材准备储藏食品安全事故微生物应急检查有关试剂器材,保证有足量的个

5、人防护设备、采样器材、检测试剂耗材储藏并及时补充,确认检测试剂在有效期内。试剂、器材采购清单由微生物检查提出,办公室负责采购。.1.2样品采集4.1.2 卫生科负责检测样品的采集,实验室人员尽量参与,并做好采样前的准备工作,涉及采样器械、培养基、保存液、个人防护用品、登记表格等。.1.22 样品采集原则:样品采集要有针对性,要采集初期、用药前的各类样品,要足量采集,采集过程中要避免污染并做好保存,及时运送。.1.2. 卫生科负责做好样品采集对象的病情背景资料和个人有关信息的收集和记录。41.2.4样品采集种类:食品样品、呼吸道样品、消化道样品、血液样品及为了明确病因而采集的尸检样品,也许的环境

6、标本等。4.1.2. 样品采集措施 采集措施:用干净的容器(采样瓶、塑料采样袋、干净纸袋等)采集 10至00克样品。注意事项:食物样品种类繁多,突发事件中应着重采集有关样品,避免盲目、反复采集;对于食物中毒事件,由于中毒患者的有关食品相对较少,则应尽量分别采集所有剩余食物。 注重食物样品的污染问题,对于微生物检测的样品,采样过程和容器污染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它也许会直接影响到对样品的最后评价。.13 检测.31 拟定检测项目 按照食源性疾病症候群拟定病原体检测范畴;根据现场调查提出的病因假设优先安排检测项目; 根据食品风险因素一般分布规律或本地局部分布规律判断,也许性大的病原体优先检测; 优先进

7、行病原学迅速检测和病原分离,病原学检测无阳性成果可通过血清学检测寻找病因线索。.1.32 检测流程及措施的选择 实验室应与现场充足沟通,获取样本有关信息。根据样品种类、发病时间、采样时间、采样部位等状况综合考虑,选择分子扩增、分离培养、抗原检测、抗体检测等措施,避免无意义项目检测。 基本检测流程拟定检测的基本流程,综合考虑病人的症状、样本的状况及也许的病原体类别,在条件许可的状况下,一方面采用迅速检测措施进行病原体定性筛选,特异性核酸检测、抗原检测具有病原学诊断意义,在拟定病原体性质上有较高的价值;病原体分离鉴定是病原学诊断的金原则;血清学实验时,双份血清抗体检测四倍升高才具有诊断意义。4.1

8、.4 实验室生物安全.1.4.1 食品安全事故微生物应急检查中,病原微生物的检测要严格按照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规定进行工作。.1.2 己知病原体或高度疑似病原体检测 , 按照生物安全管理有关条例进行相应级别的防护,在相应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检测。414 不明因素感染性疾病标本检测原则上按怀疑的、也许产生最高档别生物危害的病原体进行生物安全防护,并在开始工作迈进行严格的生物安全风险评估。4.1 成果评估1.5.1 假阳性风险检测中一方面应排除由于样品污染、操作过程污染、交叉反映导致的假阳性成果。分子扩增实验要严格按照4个分区进行,确认操作过程中阳性对照品未导致污染或不使用阳性对照。初次使用的P措

9、施扩增产物应测序确认。血清学检测原则上要设阳性、阴性和空白对照。4.1.5.2 假阴性风险任何实验措施均有检测限,应谨慎使用阴性检测成果排除诊断,除非业内公承认以作为排除诊断指标。4.1.53 浮现一种以上病原体阳性检测成果一方面应评估所有阳性成果与否精确,如果是评估与否具有同等的诊断价值。不应机械地用实验成果解释病因,谨慎作“多种病原体协同感染”之类的结论。.1.54 病原诊断病原诊断应综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病人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成果进行。特别要注意不同采集部位样本的检测成果诊断价值不同。尽量有不同措施实验成果的互相验证。 单一迅速过筛实验措施的检测成果一般不适宜作为最后的病原诊断解释。

10、.1.6 成果报告4.1.6.1 采用迅速诊断措施得出初步检测成果经评估后可用电话等方式初步报告,供现场处置参照,成果确认后出具正式检测报告。.6. 检测报告签发按中心管理体系文献规定签发。.1. 实验室遵守成果的保密原则,不得对公众发布重大疫情实验检成果,只能上报卫生主管部门。.2 食品安全事故理化应急检查4.2.1化学性食品安全事故也许的因素4.2.1.1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污染食品 直接污染,如误食用农药拌种谷物加工的食品或喷洒农药不久的蔬菜、水果。误用盛装化学毒物或被污染的容器盛装食品等。间接污染,重要有食用己吸取有毒化学物的动物或植物。如滥用氟乙酰胺、毒鼠强导致二次污染。42.2 把有

11、毒有害的化学物质误作为食品、调味品、食品添加剂或营养强化剂摄入。如将非食用油作食用油、亚硝酸盐作食盐、碳酸锁作发酵粉等。4.2. 食品中添加了非食品级的或伪造的或严禁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以及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42.1 食品中滥用有毒化学物,如用甲醇经勾兑后作白酒发售。.21.5 食品中营养素发生化学变化,如油脂酸败。42.1.6 食品中人为投入有毒化学物。4.2.7 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其她因素4.2准备工作4.221 人员准备培训 理化检查技术人员应接受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检查有关的技术培训,掌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检查中有关的采样和检测技术,掌握各类样品的前解决技术和相应的检测措施,纯熟掌

12、握检查工作有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操作技术;熟悉理化应急检测的有关工作程序和规定、样品采集工作规定和实验室安全有关规定,可以胜任理化检查的有关技术岗位工作。 规定 实验室检查技术人员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保证随时上岗工作。实验室合理安排人员外出、休假,保证应急检查有足够的实验人员。42. 检测技术措施准备 实验室为保证应急检测需要,平时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有关措施的技术练兵,以保证明验室的检测技术措施处在有效运营状态。实验室对毒物的新检测技术和迅速检测措施进行跟踪,适时引进新的检测设备和检测技术措施,同步要对措施的有效性进行专家评估。422. 检测试剂、原则物质储藏实验室应根据平常检测中处置过的食

13、品安全事故事件的毒物项目 (例如毒鼠强、氟乙酰胺、钡盐、金属铅、砷、汞、镉及其化合物等)储藏相应检测措施所规定的试剂和原则物质,并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保证在有效期内。4.2.4 采样及现场应急处置设备及实验室分析仪器的储藏 采样设备冰箱、液氮罐、骨髓采样包、真空试管(抗凝、不抗凝)、试管架、碘伏、止血带、注射器、酒精灯、多种采集样品 (尿液、粪便、唾液、痰液、呕吐物和其她体液或分泌物、组织、指甲、毛发、衣服、口罩、饰品以及气体、水、土壤、动植物等)的器具、设备、容器及固定保存液,样品保温箱/保温瓶、标记笔、不干胶标签、透明胶带等。 常用化学中毒现场检测解决设备毒物查询系统、气体检测仪、化学法

14、毒物迅速检测箱(常用毒物、药物的化学法或简朴仪器分析)、其她便携毒物检测仪器、洗眼器、洗胃机、重伤员皮肤洗消装置等。 常用实验室分析仪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原子吸取仪、原子荧光仪、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以上各类设备应保证数量足够,并且处在可使用状态。4.23 检查程序与措施.2.3. 食品安全事故危害因子分析的特点诸多情形下,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因素和情节是不明确的,由中毒过程及现场无法提供目的化合物,如伪劣药物、伪劣产品、不明因素的食品和水污染、蓄意投毒等。因此食品安全事故危害因子分析具有摸索性和研究性,其分析目的常常是不能事先明确肯定的。 毒物品种繁多,样品来源各异,分析措施及样品解决手

15、段各不相似。因此除建立某些常用毒物的分析措施外,对非常用的毒物应在技术、设备条件和检测信息上有所储藏,建立食品安全事故危害因子分析技术信息库,随时准备研究或构建新的分析措施。.3.2 进一步现场,理解状况为了检查工作及时、精确,必须对食品安全事故通过和毒物来源做进一步细致的调查理解。一方面要理解中毒通过、中毒人数、性别、年龄、症状,中毒前吃过哪些食品和药物,同食者与否有同样的症状。如系中毒事故,则应理解制作食物原料(盐、碱、油等)有无拿错或混入有毒物质状况,食品加工过程如何,装食物的器具有无毒物污染,周边环境有无有害气体,与否通过医生的治疗,效果如何,对中毒死亡者与否通过法医检查,成果如何。.2.3.3 对的采集、保存和运送样品 对的采集样品食品安全事故危害因子分析中,对的采集样品非常重要,可以说分析实验的成败与所采样品对的与否关系很大。它不仅可以拟定诊断,并且可以协助查清毒物来源。在采样时要注意:a 毒物进入机体的途径。如从呼吸道或皮肤吸入毒物,采集胃内容物分析就没故意义。 应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