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宁波市鄞州古林镇区片CXNGL01控制性详细规划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6320626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宁波市鄞州古林镇区片CXNGL01控制性详细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宁波市鄞州古林镇区片CXNGL01控制性详细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宁波市鄞州古林镇区片CXNGL01控制性详细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宁波市鄞州古林镇区片CXNGL01控制性详细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宁波市鄞州古林镇区片CXNGL01控制性详细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宁波市鄞州古林镇区片CXNGL01控制性详细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宁波市鄞州古林镇区片CXNGL01控制性详细规划(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波市鄞州古林镇区片(CXN-GL-01)控制性详细规划(批前公示)法定文件 901、总则1.1规划目的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进一步深化完善城市总体规划所确立的发展目标,明确本编制区未来发展方向及策略,实现突破性、可持续发展,并更好地协调各专业各部门的需求和规划管理部门的管理要求,特编制本控制性详细规划。1.2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01;(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GB50180-93;(4)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修订);(5)鄞州区国民经济和社

2、会发展“十三五”规划;(6)鄞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7)宁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5; (8)宁波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4.08;(9)宁波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准则2014.11(10)宁波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暂行规定2008.07;(11)其他各类相关规划;(12)国家及省、市有关现行法规、规范及规定。1.3规划范围本规划区位于鄞州西部古林镇镇区,北至鄞州大道,西毗后港河沿岸、横古线,东、南邻甬金高速连接线,是古林镇老镇片区,规划面积约4.62平方公里。1.4规划期限本规划确定的规划期限与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2015修订)保持一致,规

3、划基准年为2014年。1.5规划成果本规划成果包括法定文件、技术管理文件和附件三大部分。法定文件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法定控制内容,包括法定文本和法定图件;技术管理文件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技术控制内容,包括技术管理文本、图纸和图则;附件是对规划内容和规划过程的必要补充和说明,包括研究报告、规划编制与修改情况说明等。1.6法律效力本规划经宁波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生效,并自公布之日起实施。本规划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1.7其他规定技术管理文件中相关规划内容的实施应遵守宁波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规定。02、功能定位、发展目标、规模和空间结构2.1功能定位根据宁波市总体规划要求,规划将鄞州古林镇区片定位为活

4、力空港、古韵水乡融合生活居住、物流仓储、人文旅游、创意研发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功能区。2.2发展目标根据功能定位及用地布局,确定本区的发展目标为:完善公共服务,提升人居品质;保护历史建筑,延续发展文脉;强化城市设计,梳理城市形象;建设生态网络,塑造开放空间。2.3规模本规划区规划人口2.64万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430.10公顷(不包括水域面积31.87公顷),占总用地范围的93.10%。2.4规划结构总体可以概括为“一心三片、一带两轴”。“一心”中心路和古中路交叉口的综合服务中心,是古林镇的行政、文化、商业、商务中心。“三片”临空产业片、老街保护片、生活服务片。“一带”沿主要景观水系的文化休闲景

5、观带。沟通南北向主要景观水系。“两轴”分布沿中心路、古中路的公共服务轴。03、控制单元3.1控制原则控制单元提出总量控制、分量平衡、弹性开发的控制原则。通过严格控制单元建设总量,来控制整体的开发强度,而单元内各地块分量允许突破并相互平衡,由此来增加地块的开发弹性。3.2单元划分结合行政管理范围、天然的地理界限(如河流)、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功能内在关联性、土地使用性质的同一性、主次干道围合的街坊、合理的交通分区等因素来划分控制单元。本规划将本规划区划分为3个控制单元,单元编码分别为CXN-GL-01-01至CXN-GL-01-03。3.3控制内容控制单元的强制性内容包括控制单元的主要用途、居住人

6、口控制规模、总开发容量、公园绿地面积、配套设施控制要求等。本编制区的开发总量为270.44万平方米,在建设过程中,每个控制单元的总开发容量不得突破。04、用地规划4.1居住用地规划居住用地140.90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32.76%,人均居住用地39.33平方米。其中,一类居住用地1.48公顷,二类居住用地104.59公顷,商住混合用地34.83公顷。规划可容纳居住人口10100户,2.64万人。4.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19.25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4.47%,人均公共设施用地7平方米。其中行政办公用地1.60公顷,文化设施用地2.05公顷,教育科研用

7、地10.51公顷,体育用地1.21公顷,医疗卫生用地2.25公顷,社会福利用地1.03公顷,宗教用地0.59公顷。4.3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20.93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4.87%,人均公共设施用地7.9平方米。其中商业用地13.75公顷,商业商务用地7.04公顷,公共设施营业网点用地为0.14公顷。4.4公用设施用地规划公用设施用地1.07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0.25%。主要为消防站用地和垃圾转运站用地等。4.5绿地与广场用地规划利用道路绿化带的预留、沿河绿化带的退让等契机增加小公园、街头绿地,提供居民就近散步、健身和休憩。规划绿地与广场用地71.64公顷,占规划建设用

8、地的16.66%,其中公园绿地32.00公顷。4.6物流仓储用地规划物流仓储用地49.85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11.59%。物流仓储用地,可兼容部分工业功能。4.7发展备用地由于本规划片区远期发展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所以规划在充分考虑保证古林镇近期建设发展需求的前提下,对部分城市建设用地,保留用地功能弹性,为未来发展建设预留更大发展空间,待片区发展时机成熟后,再进一步明确其用地功能及相关控制指标。规划发展备用地共计46.75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10.87%。4.8水域规划依据鄞州河网水系专项规划,对现状的河道进行整理,规划水域面积31.87公顷。05、公共服务设施规划5.1配套原则公共服务设

9、施,或称配套公建,根据城市社区管理和空间布局体系,城市社区配套设施遵循“分级配套,共建共享;分类实施,公益优先;因地制宜,弹性指导”的原则。5.2配套要求本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按配套类别进行市区级公共中心-标准社区级服务中心-基层单元社区级服务平台三级进行分级配置,主要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贸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以及市政公用七项设施。标准社区级必须配建小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体育建设场地、菜场、超市、社区服务中心各项设施。基层社区级必须配建幼儿园、社区卫生服务站、文体活动站、社区服务站、社区居委会、社区警务室、市民学校、居家养老服务站各项设施,有条件可以集中建设形成基

10、层社区中心。06、绿地及公共开放空间规划6.1绿地系统规划利用沿河绿带增加滨河绿地、小公园、街头绿地,提供居民就近散步、健身和休憩。规划公园绿地32公顷,包括4处公园和多处街头绿地。规划公园以软质景观为主,并配有必要的活动场地和健身设施,以方便居民或游客驻留和活动。公园的绿地率应达到75%以上,硬质铺地的覆盖率控制在20%以内。街头绿地也应以软质景观为主,并配有必要的景观构筑和休憩设施,为硬质的城市街道界面增添绿意和渗透,以及公共开敞空间的锲入。街头绿地的绿地率应达到85%以上,硬质铺地的覆盖率控制在10%以内。6.2水体系统规划水域面积31.87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6.9%。规划整治基地的水

11、网系统,创造高品质的水岸生活与休闲娱乐环境,并有助城市防洪排涝。本区沿河空间应公共开放,形成连续的游憩绿道。6.3公共开放空间系统公共开放空间是城镇公共活动的聚集点。本区公共开放空间主要有两个层次,开放空间廊道和重点开放空间。开放空间廊道包括游憩绿道、慢行廊道和特色商业街;重点开放空间包括重要公共设施的开敞空间和主要公园。6.3.1开放空间廊道游憩绿道:通过河网沟通,沿河空间应公共开放,形成连续的游憩绿廊,宽10米,有利于组织步行系统,并连接各公园和公共服务设施,方便居民生活和健身。慢行廊道:通过水系及历史风貌地区的梳理,组织串联起滨河绿地、滨河生活空间、重要节点,打造环老镇及其核心区域的沿河

12、沿历史风貌区双环型慢行空间。特色商业街:依托现状已形成的商业氛围,完善商业体系和商业界面,形成中心路、古中路最具活力与特色的商业街。延续南北老街历史文脉,更新植入部分业态,打造老街历史风貌特色商业街。6.3.2重点开放空间综合服务中心:位于中心路与古中路交叉口北侧,结合轨道站点,在规划区内延伸商业商务活力,成为市民购物、办公、休闲的活力场所。同时结合商业广场的开敞空间,起到片区中心人流集散功能。主要公园:保留古林绿苑,并结合轨道站点综合开发打造休闲核心。规划新增3处主要公园,并配有必要的活动场地和健身设施,以方便居民或游客驻留和活动。6.4步行系统组织公共开放空间的步行系统,形成完整的步行空间

13、体系,有助于公共空间及配套设施的连结,并为居民提供散步健身游憩的步行空间。沿河空间提供连续的林荫游憩步道,并连接各公园绿地和公共服务设施,方便居民生活。游憩步道应设有独立的铺装、成茵的绿林、方便的座憩设施等。城市道路均应人车分流,交叉路口清晰标示地面人行过街通道,较宽路幅有中央绿带的道路应设置“安全岛”,人行道应设盲道和无障碍通道。07、历史文化保护7.1历史建筑保护规划现状历史建筑总计27处,包括16处古建筑、11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主要分布于南北老街、葑里村,其中有3处文保单位、2处文保点。根据历史建筑的性质、价值(与建筑年代和风貌完好度相关)、保存状况,采用原地保护的措施,并依

14、据历史建筑普查划定的院落线,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具体要求按照在编的宁波市区历史建筑资源普查进行分级保护。7.2老镇保护区保护规划老镇保护区遵循有机发展、原真发展、整体协调进行保护。本规划建议古林老镇区在遵循上述原则基础上,还应编制相关专项规划,划定专门保护区进行分层、分级、分类保护与控制。08、道路交通规划8.1道路等级本规划区范围内道路结合路网结构形式将区内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四级。(1)快速路规划:鄞州大道:东西向主要交通性干道,规划红线宽度68米,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秋实路(甬金高速连接线):南北向联系通道,规划红线宽度68米,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2)主干路规划

15、:横古线:南北向联系通道,规划红线宽度40米,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规划44米道路:本片区向西联系通道,规划红线宽度44米,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3)次干路规划:古林中路:东西向联系通道,规划红线宽度36米,设计车速40公里/小时。规划36米道路:东西向联系通道,规划红线宽度36米,设计车速40公里/小时。古林中心路:南北向联系通道,规划红线宽度32米,设计车速40公里/小时。规划28米道路:南北向联系通道,规划红线宽度28米,设计车速40公里/小时。(4)城市支路系统规划:支路红线宽度为1224米,城市支路起完善路网功能等级结构,承担集散路网交通流量的功能。规划支路结合用地性质灵活布置,支路的设计车速为30公里/小时。8.2交通设施规划8.2.1公交首末站规划本规划区范围内规划1处公交首末站,用地面积4758平方米。8.2.2公共停车场规划本规划区范围内公共停车场结合区域用地性质及相关规划要求,在规划区范围内共布设公共停车场6处,规划停车位560个,主要为本区域公共停车需求的补充,各地块应结合自身需求,远期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