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回小电子教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6311446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贺兰回小电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贺兰回小电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贺兰回小电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贺兰回小电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贺兰回小电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贺兰回小电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贺兰回小电子教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贺兰回小电子教案科目:数学编写者:殷秀梅执教时间:2013年 月 日课 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第 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图形按一定的比进行放大或缩小的原理。2、能按一定的比,将一些简单的图形进行放大或缩小。教学重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难点:按一定的比把图形放大或缩小教学准备:课件 展台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你见过下面这些现象吗?(出示教材插图)提问:这些现象中,哪些是把物体放大?哪些是把物体缩小?2、揭示课题(板书: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4(1)出示图形(正方形)要求:按2:1画出这个图形放大后的图形问:“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

2、然后教师说明:按2:1放大,也就是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2)说一说放大后图形的边长(3)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一画,然后展示(2)出示图形(长方形)要求:按2:1画出这个图形放大后的图形先让学生说说“按2:1放大”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交流后学生尝试画图展示学生作品(3)出示图形(三角形)要求:按2:1画出这个图形放大后的图形学生说说“按2:1放大”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交流后学生尝试画图展示学生作品想一想:斜边是否也变为原来的2倍?学生若有疑问,可以通过试验进行验证。(4)讨论: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分小组讨论、交流汇报讨论结果形状相同,大小不一。2、练一练如果

3、把放大后的三个图形的各边按1;3缩小,图形有会发生什么变化?画画看。三、巩固提高1、完成教材59页做一做2、完成教材60页练习九的1-2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修改意见板书设计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贺兰回小电子教案科目:数学编写者:殷秀梅执教时间:2013年 月 日课 题用比例解决问题 教材第59、60页的内容第 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判应用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2、使学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解答应用题。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推理能力。3、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已学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教学重点:运用

4、正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教学准备: 课件 展台教学过程一、复习1一辆汽车行驶的速度不变,行驶的时间和路程。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驶的时间和速度。看上面的题,回答下面的问题: (1)各有哪三种量? (2)其中哪一种量是固定不变的? (3)哪两种量是变化的?这两种量是按怎样的规律变化的?二、新课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过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还学过解比例。应用这些比例的知识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例的应用。(板书课题)1教学例1。 出示例1:一辆汽车2小对行驶14O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5、(1)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答。 让学生自己解答。边订正边板书: 14O25 =35O(千米) 进一步指出:这道题我们还可以用比例的知识解答。 (2)用比例的知识解答。 教师提问:“这道题中有哪两种量?这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为什么?”通过回答,使学生明确:因为“照这样的速度”就说明汽车行驶的速度是一定的,所以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汽车行驶了几次?两次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怎样?” “你能写出它们的比例关系吗?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不知道,怎么办?”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解:设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X千米。 = 然后让学生自己解答。解答之后,让学生把X的值350代人原等式(即方程),看等

6、式能不能成立。 (3)改变题目的条件和问题,让学生解答。 教师:如果把这道题的第三个条件和问题改成“已知公路长35O米,需要行驶多少小时?”该怎样解答?(把例1的第三个条件和问题划上线,再出示改变后的应用题。)让学生列式解答,集体订。回答:“改编后的题和例1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使学生明确:例1的条件和问题改变以后,题中成正比例。 2教学例2。 出示例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7O千米,5小时到达。如果要4小时到达,每小时需要行驶多少千米?指名学生读题,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答。解答后,说说分析解答的过程。教师板书: 7O54 =875(千米) 进一步提出:“这

7、道题你能用比例的知识解答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解:设每小时需要行驶X千米。 4X=705 让学生自己求出X,并进行检验。 随后,教师提出:“如果把这道题的第三个条件和问题改成已知每小时行驶875千米,要求需要多少小时到达?该怎样解答?” 让学生解答改编后的应用题,集体订正。 教师:比较一下改编后的题目和例2,看一看它们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通过对比,使学生明确,例2的条件和问题改变以后,题中成反比例的关系仍没有变,解答的方法也没有变。只是要设需要行驶的小时数为X。 三、巩固练习 1做第24页“做一做”的题目。 2做练习册练习五中的1-4题让学生独立做,注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最后集体订正。四

8、、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如何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知识来解答以前学过的应用题。在解答时(以例1为例),首先要判断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再根据所成的比例关系列出等式,进行解答。以后题目中如果没有注明用什么方法解答,你用哪种方法解答都是可以的。五、作业:练习五的第14题。修改意见板书设计用比例解决问题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解:8x=12.810 x=12.8108x=16答:略 贺兰回小电子教案科目:数学编写者:殷秀梅执教时间:2013年 月 日课 题比例应用练习第 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2、能正确解决问题。教学重点: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

9、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教学难点:能正确解决问题。教学准备: 课件 展台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1、判断下面各题中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1)三角形面积一定,底和高。(2)水池的容积一定,水管每小时注水量和所用时间。(3)总面积一定,每块砖的面积和砖的块数一定。(4)在一定时间里,加工每个零件所用的时间和加工零件的个数。2说一说(1)判断两种量成正反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关键是什么?(2)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步骤是什么。二、综合练习1、用比例解决下面两个问题(1)有一批纸,可以装订每本24页的练习薄216本,如果要装订成每本18页的练习薄,可以装订几本?(2)装订一种练习薄,装订200本要用4800页纸,

10、有12000页纸可以装订多少本?找出相关联的量,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写出关系式列式解答,指名两位同学板演2、引导比较(1)说出题中数量关系,写出关系式(2)说一说哪一种量一定,另外两种量成什么比例(3)针对以上两题,说一说思维过程和解题步骤找出题中数量关系, 判断哪一种量一定,另外两种量成什么比例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比例式解比例检验三、课堂小结四、巩固练习完成教材61页练习九第6、7题五、思维训练小芳家的闹钟敲5下,用去12秒,如果敲10下用去多少秒?(提示:敲5下,中间的间隔时间只有4秒)修改意见板书设计综合练习判断下面各题中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1)三角形面积一定,底和高。(2)水池的容积一

11、定,水管每小时注水量和所用时间。(3)总面积一定,每块砖的面积和砖的块数一定。(4)在一定时间里,加工每个零件所用的时间和加工零件的个数。贺兰回小电子教案贺兰回小电子教案科目:数学编写者:殷秀梅执教时间:2013年 月 日课 题整理和复习(2)第 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区分比和比例。2、使学生能正确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进行判断教学重点:能区分比和比例,并理解其基本性质能正确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对正、反比例能正确进行判断。教学准备: 展台教学过程一、知识整理1、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复习概念 什么叫比?什么叫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什么叫解比

12、例?怎样解比例,根据是什么?什么叫成正比例的量和正比例关系?什么叫反比例的关系?什么叫比例尺?关系式是什么?一、复习“比”和“比例”2练习。 用小黑板出示下面的题让学生完成。(1)六年级一班有男生24人,女生20人。六年级一班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2)六年级一班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6:5。男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3)六年级一班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6:5。男生有24人,女生有( )人。二、复习解比例1完成第27页的第2题。 指名回答什么叫解比例,解比例要根据什么性质。指出:如果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

13、把比例变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来解。 然后让学生完成第2题的其余习题。三、复习正比例、反比例 1什么叫成正比例的量和正比例关系? 2什么叫成反比例的量和反比例关系? 3正比例和反比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使学生明确:要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还是反比例,要看相对应的两个量的商或积是不是一定,如果积一定说明这两个量成反比例,如果商一定说明这两个量成正比例。如第二个表,通过计算,可以看出上、下两个相对应的数的商一定,也就是说,这个三角形的高的一定,因而高也一定,所以三角形的面积与底边成正比例。四、课堂练习 完成练习六的第13题。练习册练习六12题1、填空六年级二班少先队员的人数是六年级一班的8/9一班与二班人数比是( )。小圆的半径是2厘米,大圆的半径是3厘米。大圆和小圆的周长比是( )。甲乙两数的比是5:3。乙数是60,甲数是( )。2、解比例5/x=10/3 40/24=5/x3 、完成63页2、3题综合练习1、A1/6=B1/5 A:B=( ):( )2、9;3=36:12如果第三项减去12,那么第一项应减去多少?3用5、2、15、6四个数组成两个比例( ):( )、( ):( )五、实践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