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临泉县第一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6304513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临泉县第一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安徽省临泉县第一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安徽省临泉县第一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安徽省临泉县第一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安徽省临泉县第一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临泉县第一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临泉县第一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安徽省临泉一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30题,60分)1论语乡党篇记,一次孔予家马厩失火,孔子退朝,问“伤人乎?”不问马。孔子关心人而不关心马,这主要体现了A孔子主张平等对待下人 B春秋时奴隶地位提高C孔子“仁的主张 D孔子反对等级差别2.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这说明孔子提倡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B.克已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已 D.忠孝有道,人际关系到和谐3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

2、家世界观、人生观为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 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 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4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A民本思想B仁政思想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5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以下皇帝的行为,不属于对这一理论应用的是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 B为了加强皇权而打击诸侯势力C皇帝重视发生的自然灾害 D“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6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

3、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7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8.董仲舒说:“(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下面说法中,最符合材料本意的是()A在孔子“仁”的思想基础上提

4、出了“天人感应”B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君权神授”C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天人合一”思想D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9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10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发展情况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a处处于低潮是受秦朝“焚书坑儒”的影响Bb处处于高潮是受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推动Cc处处于低潮是受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的冲击Dd处处于高潮是受明清批判思想的推动11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

5、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12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13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14黄宗羲是浙东学派的创立者,也是明末清初最著

6、名的思想家之一。下列对黄宗羲思想的评述,正确的有()猛烈批判君主专制,促进明清之际思想活跃矛头直指君主制度,具有近代民主启蒙色彩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同时又发展了儒家思想虽未能从根本上动摇儒学统治地位,但成为近代进步思想先声A BC D15下列对中国古代儒学发展演变表述不准确的是A春秋时孔子创立以仁为核心思想体系的儒学 B战国时荀子提出“民贵君轻”思想,发展了孔子学说C西汉时董仲舒对儒学加以发挥,使其处于统治地位D宋代时朱熹集理学发展之大成,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16有学者说,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受。下列主张符合其观点的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

7、 C“人生而平等” D“天赋人权”17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18.普罗泰格拉提出:“城邦起源于人的自保的要求,正义、美德应该属于所有的人,法律和道德只有对人有好处时才能存在,才是真理。”其理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A客观评价古希腊城邦制存在的根本原因B肯定“人”在城邦体制中的重要地位C科学阐释制定城邦法律的基本原则D强调美德即知识,

8、突出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19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A孔子 B墨子C普罗塔戈拉 D亚里士多德20“在智者学派以前,无一人曾想到过检验一下法律,问一问法律自称的合法权力到底基于什么。”这反映了该学派起到的社会作用是()A中断了古希腊法制建设 B促进了古希腊个人意识觉醒C阻碍了古希腊民主建设 D导致了世风日下、道德沦丧21在15世纪,斯特拉斯堡(今法国东北部城市)的印刷出版物中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10%属于古典书籍。从1500年至1520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33%,而

9、与宗教相关的书刊下降为总数的27%。对上述变化的最佳理解是()A人文主义精神昌盛 B天主教地位有所下降C学者推崇古典作品 D中国印刷术引入欧洲22.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米兰多拉说:“(造物者)创造了人,并对他说: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使你能够更好地观察世界上的一切;我创造了你,使你成为非上天的、非人间的、非永恒的。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牲畜;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材料表达的主旨是()A肯定人和人性 B否定教皇权威C反对君主专制 D提倡因信称义23梁启超说:“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梁启超所说的欧

10、洲“古学复兴”是指()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24欧洲中世纪的绘画作品中很少留有作者的姓名,但到文艺复兴时期,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在自己的作品中留下签名,甚至将自己的形象绘入其中。这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A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B对宗教权威的认同C对教会腐败的批判 D对现实生活的逃避25马丁路德在一次布道中说:上帝的天国并不在于可以接触或看得见的外物,乃在于信仰。他说的“外物”包括()神职人员苦修行善阅读圣经购买“赎罪券”A B C D26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欧洲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以下言论与启蒙思想相符的是()A“既然已经认识上帝的意思,就不需要问别人”B“谁不尊

11、重生活,谁就不配拥有生命”C“决不可能把自己没有明确验证的任何事物称为真理”D“我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27启蒙思想家有许多共同主张,但也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其中伏尔泰与卢梭的某些主张可以说是“水火不容”、“势不两立”。最主要表现在()A是否信仰上帝 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C是否反对君主制 D是否反对私有财产2815至16世纪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如君主专制的建立、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和宗教改革的兴起等显示了()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西欧社会的转型C国际政治体系的初建 D整体世界的形成29“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

12、现。”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A“信仰即可得救”B“人是万物的尺度”C“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D“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30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墨家学派的诉求王阳明心学的主旨智者学派的主张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ABC D二、材料解析题(3大题,共40分)3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老,则归于佛。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老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佛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为孔子者,习闻其

13、说,乐其诞而自小也,亦曰“吾师亦尝师之”云尔。韩愈原道材料二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说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材料三然以释氏所见,较之吾儒,彼不可谓无所见,但却只是从外面见得个影子,不曾见得里许真实道理,所以见处则尽高明脱洒,而用处七颠八倒,无有是处。朱熹答陈卫道 (1)材料一中,“火于秦,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或现象? (4分)(2) 如何理解“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汉代学者怎样改造儒家思想的? (4分)(3) 材料三中,朱熹对佛学持何种态度?对他的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32.(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苏格拉底哲学的原则是)“人必须从他自己去找他的天职、他的目的、世界的最终目的、真理、自在自为的东西,必须通过他自己而达到真理。这就意识复归于自己。”黑格尔材料二材料三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壮者以瑕日修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摘自孟子梁惠王上由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反对中世纪的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