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的国家与社会变革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6303214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的国家与社会变革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的国家与社会变革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的国家与社会变革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的国家与社会变革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的国家与社会变革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的国家与社会变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的国家与社会变革(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的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8课 百家争鸣 教学设计七年级历史上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一、教学内容分析(一)、2011版义务教育历史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要求: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影响。(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中国历史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八课内容,是继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和第8课战国时期社会变化基础上,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的百家争鸣的局面的形成。本课主要是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发端,为后来学习秦汉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起到衔接过渡的意义。本课有三个子目,即老子、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三个子目之间存在

2、着内在的递进关系。老子、孔子和儒家学说反映了不同学派思想在春秋时期的发端,百家争鸣则是到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更加丰富多彩,不同学派的争鸣达到了空前的程度。这些学说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体系,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对后世影响深远,尤以儒家、道家学说影响最大。结合这一特点,在讲述老子、孔子和诸子百家的故事时选取了“塞翁失马”、“苛政猛于虎”、“周游列国”“因材施教”、“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等故事,以及诸子百家的名言,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故事包含了哪些哲学思想及蕴含的人生道理,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联系生活,让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孔子和儒家学说、文化成就教学

3、难点:掌握各位思想家的主张二、学情分析:七年级新生刚刚进入中学,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充满好奇,学生思维活跃,好动,喜欢表现自我,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课堂积极回答问题。特别是对新开设的历史课程充满好奇对任课老师也充满期待。但是由于小学阶段没有开设历史课,学生对历史只是停留在对历史故事、历史人物的模糊认识阶段,缺乏系统的了解。本课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去活跃课堂、激趣课堂,让学生保持积极探索的精神,积极参与到历史课堂当中。在课堂中提供的学习历史的途径,符合七年级学生刚接触历史学科的心理特征和思维能力。学生通过历史故事、典故,史料记载的文字描述,提高历史学科阅读、史料研读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说出孔子“仁

4、”的儒家学说,以及教育文化贡献。(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说出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通过材料研读、观点比较,表格归纳,学会整理知识结构。(历史解释)4、初步了解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大辩论、对后世影响深远。(史料实证、历史解释)5、通过学习诸子百家思想主张,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价值所在。(家国情怀)四、教学设计思路本课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八课。从整个单元来看,主要讲述早期国家的出现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春秋时期,随着社会逐步变化加剧,周王室衰微,社会动荡,战国群雄争霸,各国变法自强。春秋时期,老子、孔子等诸子百家代表开始

5、关注和担忧社会发展方向,并且思考解决的方法,提出一系列的主张。到战国后期,分封制度瓦解,旧制度分崩离析,代表各阶层的学派越来越多,提出的主张也越来越多,各学派之间互相抨击、竞相发表见解、又相互借鉴和吸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些学说又奠定了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基础。但是课文内容比较枯燥,缺乏一般历史事件的明显主线。因此,在本课设计时,主要关注以下两个方面(一)、选取适合的历史素材,激发学生兴趣本课选取了一些出自于诸子百家著作中的寓言故事与成语典故,包括塞翁失马、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等。还选取了大量的历史图片资料。将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融合其中教学,符合七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与接受,同

6、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培养学生提取历史信息、归纳整理的能力讲授本课时,学生通过老师设置的历史史料,历史图片、寓言故事,进行材料研读、观点比较,表格归纳,学会整理知识结构。并通过小组讨论,增强学生描述历史事件的能力。五、教学设计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展示一则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塞翁失马译文: 在靠近边塞的人中,有一位精通术数的人,称为塞翁。他家的马自己跑到胡人那里去了,大家都来慰问他。这位父亲说:“为什么就知道不是福运呢?”过了几个月,他家的马带领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大家都祝贺他。这位父亲说:“为什么就知道不是祸端呢?”家里有钱又有骏马,他的儿子喜欢骑马,有一次从马上摔下来折

7、断了大腿骨。大家都慰问他,这位父亲说:“为什么就知道不是福运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侵入边塞,男子健壮的都拿起弓箭参战,塞上参战的人,十个死九个,不死的都是重伤。唯独他的儿子因为腿摔断了的缘故,父子得以保全性命。 淮南子人间训教师活动:同学们,这个故事中,塞翁失马-得马,儿子摔断腿-保全性命。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今天来学习第8课百家争鸣,我们也许会在书中找到答案。学生活动:看故事,思考,打开书本找答案,进入新课学习第二环节:春秋时期道家儒家思想的发端(一、老子与道家)教师活动:展示老子图片及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 提问:大家知道这本出土的书籍又叫做什么?他的作者是谁?他生活在什么时代

8、?学生活动:学生看书,找答案并回答问题教师活动: 展示材料: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提问:请同学们找出老子那些观点与塞翁失马的寓言故事不谋而合。学生活动:学生思考看材料并结合课文内容回答 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二、孔子与儒家学说)1、孔子的治国思想教师活动:展示孔子图片及孔子向老子问礼图,并适当讲解,孔子非常谦虚好学,重视礼仪,曾经拜老子为老师。 提问:孔子并没有追随老子,而是自己成为了那一学派的创始人?学生活动:看课文找出答案回答问题。教师活动:展示材料:材料一 :有一天,孔子家

9、的马棚失火了。孔子从朝廷下班回家,他看见马棚烧没了,就问家人:“马棚失火伤着人了吗?”他却不问马怎么样了。 材料二 有一天,孔子去齐国,路经泰山,见一妇人在坟前痛哭,他叫住学生子路去询问, 得知是苛政逼得他们背井离乡,来到这里,亲人又被老虎咬死,既然这样,他们仍不愿返回故乡。孔子感叹:“残暴统治比老虎还厉害呀! ”。提问:材料一中马棚失火,孔子最关心的是什么?材料二中孔子认为残暴统治与老虎相比,那个厉害?孔子认为统治者怎样治理国家,才能使人民心悦诚服,社会稳定?(可以引用课文相关的观点回答吗?)学生活动: 阅读材料与课文,小组讨论,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活动:小结点拨: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仁者爱

10、人”就是发自内心去爱自己的亲人和天下所有的人。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和睦相处,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不但是大思想家,还是大教育家,他被尊称为“圣人”2、孔子的教育理念教师活动:图片证史孔子教育思想,展示孔子讲学图及材料,并指导学生从各人的动作、神态、衣着等观察图片。让通过分析材料一、二,讲述孔子的教育主张。 材料一:孔子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论语材料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敏而好

11、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提问:1、图片中坐在中间是谁?四周的学生是站着还是跪着?他们衣着一样吗,年龄一样吗?2、材料二孔子教育他的学生方法一样吗?材料三告诉我们要有怎样的学习态度?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小组讨论。指出孔子盘坐在台席,弟子跪坐于四周,众弟子年龄不一,衣着各异,领悟孔子重视“礼”、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有教无类的胸怀。通过分析材料一、二,讲述孔子因材施教、温故知新、不耻下问、谦虚好学的教育理念。教师活动:展示孔子周游列国 教师小结:孔子忧国忧民,为了宣传自己的治国主张,带着众弟子开始周游列国。在14年的时间里,孔子大致走了9个国家,可惜在春秋动荡时期,却处处碰壁。但晚年回

12、到鲁国后,孔子精心整理文献资料,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对后世影响深远。第三环节: 异彩分呈争芳斗艳-诸子“百家争鸣”(一、诸子百家针锋相对的观点)教师活动:展示图片,图片证史-百家争鸣问题:1、阅读材料,结合书本知识,将诸子百家归类,并找出他们在治国理政观点上的异同。 2、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人民渴望统一,哪些主张迎合了历史大一统发展趋势,易被当时统治者接受? 请说明理由。 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治民无常,唯以法治-韩非子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孟子 无为,能利用天下,而闲暇有余-庄子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 人无礼

13、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荀子学生活动:学生分小组讨论;1、根据诸子百家的观点,讨论各人属于哪一派别.并讨论儒家、法家、道家、在治国理政的不同观点,用书本内容进行补充回答,并将诸子百家的观点进行比较归纳。2、学生小组代表发言:诸子百家治国主张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哪一个能被统治者接受,并阐述自己的理由。教师活动:小结:春秋战国时期,老子、孔子、孟子、墨子、韩非子等诸子百家代表关注和担忧社会发展方向,并且积极思考解决的方法,提出一系列的主张,写下了名著,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诸子百家治国理政对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以及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二、诸子百家名言赏识与寓言故事)教师活动:展示

14、材料,让学生研读,感悟诸子百家思想对我们启发。展示名言材料: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谓之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章句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韩非子)无言而不信,无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墨子修身学生活动: 朗读名言,感悟中华文化价值所在,以及对我们当今学习生活的借鉴意义。教师活动:展示寓言故事一:邯郸学步原文: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庄子秋水译文:赵国都城邯郸的人,擅长行走,不仅步子轻快,而且姿态也非常优美。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千里迢迢来到邯郸,打算学习邯郸人走路的姿式。结果,他不但没有学到赵国人走路的样子,而且把自己原来走路的步子也忘记了,最后只好爬着回去。展示寓言故事二:东施效颦译文:西施长得很美丽,即使是心口痛的时候,紧锁双眉,附近的一个丑女见了,仍感到她的样子很漂亮。丑女回去以后,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捧着心口,皱着眉头,想让别人夸她漂亮。谁知道乡里的富人看她这个样子,赶紧关闭大门不出来;穷人见了,也拉着自己的妻子儿女远远地躲开。这个丑女只知道皱着眉头的样子美,却不知道为什么皱眉的样子美。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