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1.4尝试科学探究练习粤教沪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6282362 上传时间:2023-11-21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210.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1.4尝试科学探究练习粤教沪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1.4尝试科学探究练习粤教沪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1.4尝试科学探究练习粤教沪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1.4尝试科学探究练习粤教沪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1.4尝试科学探究练习粤教沪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1.4尝试科学探究练习粤教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1.4尝试科学探究练习粤教沪(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1.4-尝试科学探究练习-(新版)粤教沪版1,4尝试科学探究一.选择题(共12小题)1.如图,两只完全相同的烧瓶中的电阻丝阻值分别为R、FB,利用该器材不能完成的实验是A.若RVR,烧瓶装入等质量的煤油,可以探究焦耳定律中电热与电阻大小的关系B.若兄二旦,烧瓶中装入等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可以比较他们的吸热能力C.若RR,烧瓶装入等质量的煤油且并联R、FB,可以探究焦耳定律中电热与电流的大小关系D.若鼻=用,烧瓶中装入等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可以粗略测量食用油的比热容2.做完“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的实验后,小明对影响放入回形针多少的因素进行了猜想,其

2、中不合理的是()A.杯口的大小B.杯子的颜色C.杯子所装液体的种类D.杯子的材料3豆浆和油条是我国北方居民的传统套餐。众所周知,热豆浆在夏天冷却得较慢,而冬天冷却得较快。提出一个有科学探究意义并且易于操作的问题()A.液体冷却的快慢跟季节、室温及其质量有什么关系?B.液体冷却的快慢跟它和环境间的温度差有什么关系?C.液体冷却的时间跟它和环境间的温度差有什么关系?D.液体冷却的速度跟季节有什么关系?4下列实验中的“改进”,措施不合理的是()A.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为了减小摩擦对实验的影响,用纸片替换小车B.在探究杠杆的平衡实验中,为了认识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用弹簧测力计替换钩码,并改

3、变力的方向C.在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中,为了加快分子的运动速度,用玻璃棒进行搅拌D.在模拟帕斯卡裂桶实验时,为了说明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用较细的管子替换较粗的管子5科学探究一般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评估交流”等几个环节。在进行积木搭建的活动中,一位同学发现积木的体积越大,质量越大,于是他认为:积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并利用天平和刻度尺进行相关测量。对于“他认为:积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哪一个环节()A.猜想假设B.设计实验C,进行实验D.分析论证6在学习物理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要实事

4、求是,尊重客观规律B.要善于合作与交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C.要坚持不懈,锲而不舍D.发现实验数据差距较大时,应进行修改7如图在玻璃瓶装满水,然后用带有细玻璃管的橡胶塞塞紧瓶口,用力挤压玻璃瓶壁,发现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了,对此现象产生的原因,小明提出了两种猜想,猜想1:力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猜想2:手挤压玻璃瓶壁时,使瓶内水的温度升高。于是小明进行如下探究:先用较大的力挤压玻璃瓶壁,可以看到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松手后水面迅速回到原位置;再用较小的力挤压玻璃瓶,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高度变小,重复多次,现象均相同,对于此探究()A.只能验证猜想1B.只能验证猜想2C.既能验证猜想1,也能验证猜想2D

5、.既不能5i证猜想1,也不能验证猜想28 .在探究了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后,同学们提出放入回形针的数量可能与水的温度有关的猜想,为了验证这个猜想,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正确的是()A.在形状不同的两个杯子中装相同的水,观察能放入的回形针的数量9 .在材料不同的两个杯子中装相同的水,观察能放入的回形针的数量C.在两个相同的杯子中装温度不同其他都相同的水,观察能放入的回形针的数量D.只要水的温度不同,其他条件无所谓,观察能放入的回形针的数量10 .小红游泳时发现:自己慢慢走进水中时,身体也感觉慢慢变轻。请你根据此现象提出一个有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A.人为什么会

6、感觉身体变轻?B.人身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水的体积有什么关系?C.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D.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什么关系?10.小明利用与图示完全相同的两套实验装置比较酒精和煤油的热值。他分别在燃烧皿中放入酒精和煤油,点燃后对烧杯中的水加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要保证酒精和煤油的体积相等B.要保证酒精和煤油燃烧时间相同C.要保证烧杯中水的质量和初温相同D.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反映放出热量多少11 现有量杯、水、盐水和一块橡皮泥,通过实验测橡皮泥:体积,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质量,密度,在水中受到的压强。能完成的是()A.B.C.D.12 为比较塑料和泡沫的保温性能

7、,小华用厚度相同的两种材料制成大小相同的两只杯子,盒盖上开有插温度计的小孔,先在塑料盒内放一个烧杯,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热水,盖上盖子,记录水温下降10所用的时间t1然后将烧杯迅速移至泡沫盒内,盖上盖子,记录温度下降10所用的时间t2.多次实验,始终t2tl,由该实验()A.无法比较塑料和泡沫的保温性能B.能得出塑料的保温性能比泡沫好的结论C.能得出泡沫的保温性能比塑料好的结论D.能得出塑料和泡沫的保温性能相同的结论二.填空题(共6小题)13.研究发现,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空气对球形物体的阻力大小与球的半径和速度都有关系。为探究它们的关系,通过实验测量了四个不同小球自空中加速下落一段距离后做匀速运动

8、时的速度v (称为“收尾速度”) 半径r,实验数据如下表, 气浮力的影响。小球编号小球质量m (x 102kg)小球半径r (X 10 一2 、 mm小球的收尾速度v(m/s)以及它们的质量m和g取10N/kg,不计空0.582212141020205(1)实验中测量小球质量的目的是(2)阻力f与小球半径r运动速度v之间所遵循的规律,请你归纳:f=k,式中的比例系数k=。14 .学习了浮力知识后,某小组同学继续探究悬挂的物体浸入水中受到浮力时,盛放水的容器对水平面压力的增加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选择了形状大小相同、质量不同的两物体甲和乙,做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中他们通过观察物体浸入水中体积的大

9、小来判断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用台秤示数显示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实验过程中水都没有溢出容器。请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初步结论。分析比较图5(a)、(b)、(c)或(d)、(e)、(f)可得出的结论是:悬挂的物体浸入水中,;分析比较图5(a)、(b)和(d)、(e)或(a)、(c)和(d)、(f)可得出的结论是:悬挂的物体浸入水中,。15 某小组同学探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所示,实验时,他们采用三个体积相同的不同物体,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它们在空气中的重力G,然后把三个物体分别浸没在水中,记录下此时测力计的示数F拉,如表一所示。接着,他们继续用酒精

10、和盐水重做实验,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二、表三中。(已知P盐水P水P酒精)表一(水)实GF拉验(牛)(牛)序号1 2.01.02 4.03.03 5.04.0表二(酒精)实GF拉验(牛)(牛)序号4 2.01.25 4.03.26 5.04.2表三(盐水)实GF拉验(牛)(牛)序号7 2.00.88 4.02.89 5.03.8(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与3(或4与5与6或7与8与9)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浸没在不同液体中时,液体密度越大,浸没在液体中时弹簧秤的示数越小。(4)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

11、、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a)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b)分析比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乔I界L.”1TA_-16.某小组同学研究柱形物体浸入液体的过程中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变化情况,他们将高H为0.15米、横截面积为S的圆柱体挂在测力计下,并将其逐步浸入同一容器的液体中(液体不溢出),如图所示,记录其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计算出相邻两次实验中h的变化量h,并测得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F液,将数据记录在表一中。然后,他们变换液体重复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已知:rij)表一(液体密度为r1)

12、实h(米)F液验(牛)序号1 020.02 0.0121.03 0.0222.04 0.0424.05 0.0525.06 0.0828.07 0.1535.08 0.1635.0 h AF 液(牛)0.011.00.022.00.033.00.010表二(液体密度为r2)实h(米)F液ZhZF液验(牛)(米)(牛)序号9 020.00.010.8100.0120.8110.0221.60.021.6120.0423.2130.0524.00.032.4140.0826.4150.1532.00.020160.1732.0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6或914中F液与h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

1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6和914中4F液与h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分析比较实验序号7、8或15、16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发现数据与上述的结论不相符合,简述数据与小红结论不符的原因。请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表二的相关数据,并归纳得出结论。(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6或914中4F液和Ah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6和914中4F液和Ah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该小组同学认为物体浸入液体的过程中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的增加量F液除了与h和液体种类有关之外,可能还与物体自身的形状有关,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需添加的器材为C器材:圆柱体甲高H=0.15

14、米横截面积2S;正方体乙 圆柱体丙边长H=0.15米横截面积S;高H=0.2米横截面积S17.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纸锥和小金属球来研究“空气阻力和速度的关系”。取三个相同的纸锥,每个纸锥的质量为m并编号为甲、乙、丙,其中在乙纸锥内固定质量为3m的小金属球,在丙纸锥内固定质量为8m的小金属球。让它们从不同高度分别自由落下,并以竖直砖墙为背景,当进入竖直砖墙的区域时,用照相机通过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的方法记录纸锥的运动过程,如图是其中一段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对于图中的这段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甲做匀速直线运动B.只有乙做匀速直线运动C.只有丙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2)对于图中的这段运动过程,甲、乙、丙三个纸锥的速度之比是;它们所受的空气阻力之比是;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18.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小球和弹性很好的轻质橡皮筋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与探究:让一系于橡皮筋一端的小球从某悬挂点O的正下方P点由静止释放如图甲所示,整个下落过程中,橡皮筋所受弹力F与小球下落高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小球下落的速度v与下落高度h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已知该轻质橡皮筋每受到0.1N的拉力就伸长1cm经测量小球从P点下落到AB、C三点的距离分别为:h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