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爱心意识的培养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6279398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幼儿爱心意识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班幼儿爱心意识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班幼儿爱心意识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班幼儿爱心意识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班幼儿爱心意识的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班幼儿爱心意识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幼儿爱心意识的培养(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摘要】1【关键词】1一、幼儿爱心意识培养的重要性1二、培养幼儿爱心意识2(一)初步认识什么是“爱2(二) 游戏中培养幼儿爱心21、教师应认真研究探讨游戏的内容。32、采取不同的游戏形式进行爱心地培养。3(三) 爱心教育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4三、家庭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5四、讨论与思考5一、对幼儿进行爱心意识的培养需要一个温馨充满爱心的教育气氛5二对于小班幼儿的爱心意识的培养应注重幼儿的年龄特点5三对幼儿进行爱心的培养需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6【注释】6【参考文献】6幼儿爱心意识的培养【摘要】爱是一种情感的交流,爱是一种行为表现,爱更是一种尊重。“德育是21世纪教育的灵魂,而爱又是德

2、育之魂。孩子们是未来的主人,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动力,他们在“爱的培养方面程度如何,将成为整个民族综合素质表现重要方面之一。应当从小对幼儿进行“爱的熏陶和教育,培养其懂得“爱的高尚情操。然而,目前仍有不少家长因缺乏正确的教育常识,普遍存在着顺从迁就多,娇宠放纵多,严格要求少,正确诱导少等现象,大多数幼儿不同程度的表现出只知道要人关心,要人爱,而不知道关心他人,缺乏爱的意识。幼儿期是孩子思想的萌芽期,是爱心培养的最正确期。因此,幼儿时期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尤为主要。【关键词】情感 爱心意识 培养 教育一、幼儿爱心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在物质文明高度兴旺的今天,人们对精神文明的渴望也日益增长。而精神文明

3、的建设单靠渴望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我们把希望都寄托在孩子们身上,他们健康,新世纪就充满欢歌笑语;他们真诚,新世纪就阳光灿烂。他们的质量是新世纪的保障,而他们的质量取决于教育。众多专家指出“德育是21世纪教育的灵魂,而爱又是德育之魂。今天的孩子将是二十一世纪的主人,是我们民族兴旺、兴旺、事业继往开来的希望之所在。他们在“爱的情感体验和培养方面程度如何,将是决定整个民族素质的重要方面之一。二、培养幼儿爱心意识老作家冰心曾经说过:“对孩子进行爱祖国的教育,应不能是抽象的。孩子们爱祖国,爱人民,总是从身边感受到,如爱自己故土的一草一木,爱自己的教室和校园,爱自己的父母兄弟和老师,也爱自己养殖的小动物

4、爱心是从小培养的,也是从点点滴滴的小事积累培养起来的。可是仔细观察,我们周围不少家长对孩子的爱心教育并不尽人意。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幼儿在家中的地位优越,一那么受到父母长辈百般宠爱与呵护,另那么有些父母在教养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且有的家长自己的自私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致使不少孩子不同程度的表现出只知道要人关心,要人爱,而不知道关心体贴他人的思想和行为,更少有主动去同情别人的困难与不幸,并予以帮助的行为表现。但家长对这视而不见,只重视孩子的文化知识的培养,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能考重点就行了。偏重了智育,轻视了德育,造成孩子缺乏社会公德意识,利已思想和享乐主义思想严重。那么,他们长大以后当了

5、家,执了政,我们的社会将变成什么样子呢。幼儿期是爱心培养的最正确期,从小就把爱心意识扎根在孩子心里很有必要。下面我谈谈我们在培养幼儿爱心意识中的一些做法。(一) 初步认识什么是“爱“爱这种崇高、无私的情感,不是先天具有的,也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产生的,更不是只要父母给孩子充分的爱,孩子就会自发产生相应的爱,而是经过后天培养才会产生。根据生理学,幼儿心理等方面的研究说明,在幼儿园就读的3-6岁的幼儿,正处在智商、情商成长发育的快速阶段,所以我们从小培养幼儿的爱心意识,有利于孩子以后乃至一生的开展。我们的宗旨是通过研究培养幼儿的爱心意识,让他们既能接受爱,也能给予爱,铸造孩子健康的人格。(二)

6、游戏中培养幼儿爱心著名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游戏是幼儿生活的一局部,幼儿在游戏中、在玩中学。并提出了幼儿阶段“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游戏是幼儿喜爱的,主动的活动,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正是因为游戏具有这一特点,所以说,游戏是培养幼儿爱心的主要手段。1、教师应认真研究探讨游戏的内容。 如开展角色游戏。培养孩子理解别人,善于帮助别人的良好品质。请几名幼儿学做妈妈:带着小朋友到三代同堂的家庭做客,观察妈妈是怎样做的,回来后,叫小朋友分角色当妈妈、当老人、当孩子,叫他们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叫幼儿体会到做妈妈不是有“权力,而是要负起关心老人,照料孩子吃喝等,为他人谋幸福。在孩子明了道理后,鼓励他们

7、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如主动帮摔倒的小朋友站起来,掸掉身上的泥土,回家帮妈妈擦桌子、拖地等。 儿童进行角色游戏有快乐的情绪,游戏中共同的活动和共同的体验,使儿童亲近起来。游戏提供儿童互相交往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培养幼儿爱伙伴,爱集体,爱幼儿园,爱我们身边的人和物。有实验说明,在小班及早开展角色游戏,能吸引幼儿参加和喜爱幼儿园集体生活。2、采取不同的游戏形式进行爱心地培养。 众所周知: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各方面开展不一致;同一年龄阶段的幼儿也存在着个体差异。作为游戏的指导者应采取不同的游戏形式进行游戏,以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而从中使其爱心得到培养。 如角色游戏。同样的一个游戏内容:1 对于小班幼儿,

8、由于他们此时的思维仍处在先做再想,注意力容易分散,不能进行有意的想象和创造等年龄特点,而导致他们角色游戏的内容主要以“娃娃家为主,形式主要是集体进行。2在中班,由于此时的幼儿经过了一年的幼儿园生活,对幼儿园的生活环境较为熟悉,他们的思维已从小班的依靠行动进行思维开展到依靠表象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进行思维。同时,中班的幼儿已经开始接受任务,开始自己组织游戏。那么,这个年龄段的幼儿的角色游戏内容可略微丰富些,形式可由小班的集体玩“娃娃家到按自己的意愿去扮演所喜欢的角色。3在大班,由于各方面开展的完善、提高,幼儿接触到的事物也大大增加,加上此时幼儿的个性初具雏形,因而在指导角色游戏时,不仅内容可丰富多样

9、,形式也可多种多样,让幼儿有更多的空间进行创造,想象。但是,应强调的是,无论游戏的内容、形式如何,爱心教育应贯穿于游戏的始终。(三) 爱心教育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爱心教育内容广泛,并不是通过一首儿歌,一个游戏就能培养起来的。而更多地应是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进行。教师应从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爱心,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使幼儿在反反复复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如角色置换,体会不幸者的感受。当有的孩子把小朋友的脸抓伤流出血,我们就问 :“要是你的脸流出血,你疼不疼?答复是:“好疼啊!有的小朋友摔倒了,弄脏了衣服,我们就问其他小朋友,如果你的衣服脏了,你难过不?答复是:“好难

10、过呀!有的小朋友把麻雀弄死,还把腿一条一条弄下来玩,我们就问:“要是你是麻雀,感觉怎么样?答复是:“好可怜哪!这时,只要孩子能想到自身与不幸者调换位置,就会感到难过。从心理上培养孩子同情弱者,帮助不幸者,树立正气。4、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气氛,以培养幼儿的爱心。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引人注目的教育定向目标体系:要在自然状态中,让孩子率性开展,在至善至美的体系中,成为聪明和蔼良的人。他认为:“善良的人可以凭他的美德而感到骄傲。我们以组织幼儿进行“献爱心活动为主,要求幼儿自愿把自己穿过的,看过的,玩过的衣服,图书,玩具等捐献给灾区幼儿;组织,引导家长积极地参与社区的各种“献爱

11、心活动,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照应。作为一名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撒种爱心,用爱的行动让他们重新点燃希望之火。当孩子拖着鼻涕走到我面前时,我会亲手用纸巾将他擦拭干净;当孩子离开父母哇哇大哭时,老师像妈妈一样抱起他,给他温暖给他抚慰用行动表达着爱意,一个不经意的抚摸,一个鼓励的眼神,使孩子感到老师在意他、喜欢他、信任他、关心他。在幼儿学习过程中时时把爱融进学习里。把烦琐的管变为对孩子的理解和信任。把过分的控制变为更多的交流和对话。把过于集中的教育教学全分散给孩子们,用他们的感官去感知这个世界的一切。 三、家庭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对孩子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

12、,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代替的作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大局部时间其实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孩子的全部生活始终与家庭小集体有密切的联系。在家庭中,随着社会进步和社会结构的复杂化,更突现家庭教育的重要我们就注意做到以下几点:1从转变家长的观念入手,引起家长对同情心、爱心培养的高度重视。通过听取讲座和相互讨论,家长们认识到,只重视知识教育和智力开发是不行的,还要对孩子进行良好的社会性素质教育,使他们从小善良富爱心,对人关心、体贴。2引导家长充分发挥典范作用,不仅言传,还要适时适地的进行“身教。家长对周围人的同情至爱,随时随地都会记在孩子的心里,天长日久,这种无声的教育就会逐渐在孩子的心灵中产生深刻的影响

13、,使孩子慢慢形成关爱他人的品质。3引导家长注意时时不忘利用身边的小事对孩子进行教育。如:有意识地让孩子关心爷爷、奶奶,力所能及地帮他们拿些东西;看见别的小朋友摔倒了应主动去扶并给予抚慰;在父母下班回家时,能主动帮着拿包、递鞋子。通过这些小事培养孩子的爱心意识。四、讨论与思考一、对幼儿进行爱心意识的培养需要一个温馨充满爱心的教育气氛教师首先做到对幼儿充满爱心,在日常生活中多给孩子一些关心,多找他们谈谈心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关爱着。除了集中性培养的途径外,还应重视多种隐性途径和日常活动的作用,包括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利用节日气氛对幼儿进行爱心意识培养,在活动中加强爱心情感技能的培养。同时还应在家庭中为

14、幼儿提供一个温馨的生活环境,使教育环境到达最优化,促进幼儿爱心意识的培养。二对于小班幼儿的爱心意识的培养应注重幼儿的年龄特点由于小班幼儿年龄较小,我们在正面积极的培养他们爱心意识的同时,不能无视幼儿年龄特点,我们要把爱心教育的内容结合在游戏中让孩子先去感受理解,如在区角游戏中把爱心教育渗透是很有效的。千万不可以对孩子进行简单的说教把它小学化,成人化是行不通的。三对幼儿进行爱心的培养需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家庭是儿童成长开展的第一个环境。由于家庭对幼儿的影响最直接,家长与儿童关系亲密,因而对其健康开展所起的作用是重要而十分独特的。幼儿期的孩子,对家长依赖性大,同时也将家长作为认同和模仿的主要对

15、象,因此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这个作用是幼教机构不可替代的。家长应尽力抓各种教育契机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对爱心意识培养的作用。爱心意识的培养是翻开独生子女个性弱点的突破口,它以生动活泼的方式为幼儿所乐于接受,使幼儿对人对事产生积极的态度和情感的体验。实践证明:教育在幼儿身上的作用是明显的,通过教育孩子们不仅会接受爱还会给予爱,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和实际行动表达出来,上述方法虽然在培养幼儿爱心意识过程中都发挥着各自独特的作用,但是在实践中,它们总是结合在一起,互相影响,共同发挥作用的。但幼儿爱心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成人耐心细致的引导、教育,将之贯穿于幼儿的整个成长过程中。【注释】?童年的秘密?,蒙台梭利, 中国长安出版社出版2021年,第10页至100页。?幼儿教师知识手册?,刘占兰,北京师范大学出生社1994年,第100页至105页。【参考文献】1.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2.沈德立.?开展与教育心理学?辽宁大学出版社.3.刘占兰.幼儿教师知识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生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生社.4.王坚红.?学前儿童开展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5.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6.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7.?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