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J-5标骨架护坡混凝土缺陷修补方案4.10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6277629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28.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TJ-5标骨架护坡混凝土缺陷修补方案4.10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TJ-5标骨架护坡混凝土缺陷修补方案4.10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TJ-5标骨架护坡混凝土缺陷修补方案4.10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TJ-5标骨架护坡混凝土缺陷修补方案4.10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TJ-5标骨架护坡混凝土缺陷修补方案4.10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TJ-5标骨架护坡混凝土缺陷修补方案4.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J-5标骨架护坡混凝土缺陷修补方案4.10(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编制依据、范围及说明1.1 编制依据.1.2 编制范围.1.3 编制说明.2 .概述23 .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及处理要求24 .混凝土缺陷修复施工工艺34.1 缺陷修复施工工艺流程34.2 混凝土缺陷评估44.3 分析产生缺陷的原因44.4 记录混凝土缺陷84.5 定出混凝土缺陷区域84.6 缺陷混凝土凿除84.7 混凝土缺陷修复84.8 混凝土缺陷修复后养生104.9 混凝土缺陷预防101 .编制依据、范围及说明1.1 编制依据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D。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6-201D3、本单位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1.2

2、 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京沈客专辽宁段TJ-5标拱形骨架护坡混凝土缺陷修补。1.3 编制说明本方案所指的混凝土缺陷是指混凝土结构在拆模后,表面显露的如麻面、蜂窝、缺棱掉角、孔洞、裂缝等施工外观缺陷。2 .概述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如果混凝土模板未处理干净、施工缝未处理好、塌落度控制不好、振捣不到位、收光抹面不好、养生不及时、拆模不仔细等都会造成混凝土缺陷。一般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有蜂窝、麻面、漏浆、孔洞、漏筋、缺棱掉角、表面裂纹等,针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我标特编制本方案进行修补。在今后混凝土施工前做了详细的技术交底,以便在施工过程中提前预防。3 .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及处理

3、要求根据现场检查,我标段混凝土缺陷主要表现为以下6种情况,详见表-1表-1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在舁厅P缺陷名称现象备注1蜂窝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砂浆而形成大骨料外露2孔洞混凝土中孔穴深度和长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3不密实混凝土中局部不密实4裂缝裂缝从混凝土表面延伸至混凝土内部5外形缺陷缺棱掉角、棱角/、直、翘曲小平、飞边凸肋等6外表缺陷构件表囿麻囿、掉皮、起砂、沾污等4 .混凝土缺陷修复施工工艺4.1 缺陷修复施工工艺流程混凝土缺陷修复施工工艺流程图4.2 混凝土缺陷评估混凝土结构模板拆除后,应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对出现的外观质量缺陷,根据其对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影响的严重程度,按表-1进行评估确定,并

4、做出记录,然后按照批准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修补。4.3 分析产生缺陷的原因混凝土的外观质量缺陷一般有麻面、蜂窝、孔洞、缺棱掉角、表面裂纹等几种现象,以下针对不同缺陷产生的原因逐一进行分析。4.3.1 麻面现象麻面现象:为混凝土表面局部漏浆、粗糙、存在许多小凹坑的现象,但无钢筋和石子外露。产生原因:(1)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损。(2)模板缝隙拼装不严实,灌注混凝土时缝隙漏浆。(3)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4.3.2 蜂窝现象蜂窝现象:为混凝土表面麻面现象严重,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

5、窝状的孔洞。产生原因:(1)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和均匀,混凝土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2)未按操作规程灌注混凝土,下料不当,造成石子集中,振捣不出水泥浆,造成混凝土离析。(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灌注,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不协调,下层未振捣或振捣不到位就灌注上层混凝土。(4)模板缝隙未堵好,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混凝土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4.3.3 孔洞现象孔洞现象:为混凝土结构内部有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者是蜂窝缺陷过多过于严重。产生原因:(1)在钢筋密集处或预埋件处,混凝土灌注不畅通,不能充满模板间隙。(2)未按顺序振捣混凝土,产生漏振。(3)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

6、石子成堆,或严重跑浆。(4)混凝土工程施工组织不好,未按施工顺序和施工工艺认真操作。(5)混凝土中有硬物和杂物掺入,或木块等大件料具掉入混凝土中。(6)不按规定下料,吊斗直接将混凝土卸入模板内,一次下料过多,下部因振捣棒振捣作用半径达不到,形成松散状态。4.3.4 缺棱掉角现象缺棱掉角现象:为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整,棱角有缺陷。产生原因:(1)常温施工时,过早拆除承重模板。(2)拆模时受外力作用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3)冬季施工时,混凝土局部受冻。4.3.5 夹渣现象夹渣现象:为混凝土内部有杂物且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造成结构整体性不良,杂物来源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原材料中的杂物,

7、另一种是施工现场遗留下的杂物。产生原因:(1)砂、石等原材料中局部含有较多的泥块未及时消除。(2)模板安装完毕后,现场遗留大量的垃圾杂物如锯末、木屑、小方木块等,工程用水冲洗时不仔细,大量的垃圾杂物聚集在一处,最后未及时清理。(3)现场工人的掉落工具、支撑小方木等杂物及丢弃的小模板等卡在钢筋中未作处理。4.3.6 不密实现象不密实现象:前述的蜂窝麻面、孔洞等质量缺陷都同时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密实现象,而单独存在的不密实现象,混凝土外观颜色、光泽度、粘结性能甚至凝结时间等均与正常混凝土差异明显,混凝土结构内部不密实,强度很低。产生原因:(1)混凝土漏振。(2)水泥强度很低而又计量不准,或混凝土搅拌站

8、因设备故障造成矿物掺合料掺量达到65犯上,此时混凝土砂浆粘结性能极差,强度很低。(3)严寒天气,现浇混凝土未做保温措施,造成混凝土早期冻害,出现松散,强度极低。4.3.7 裂缝现象裂缝现象:混凝土原生的微细裂纹,对结构和使用影响不大,可以不修补。但是必须防治产生宽度大于0.2mm的表面裂缝。产生原因:(1)干缩裂缝多出现在混凝土养护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或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一周左右。水泥砂浆中水分的蒸发会产生干缩,且这种收缩是不可逆的。干缩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不同而导致变形不同的结果。干缩裂缝多为表面性的平行线状或网状浅细裂缝,宽度多在0.050.2mm之间,大体积混凝土中平

9、面部位多见。混凝土干缩主要和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的成分、水泥的用量、集料的性质和用量、外加剂的用量等有关。(2)塑性收缩是指混凝土在凝结之前,表面因失水较快而产生的收缩。塑性收缩裂缝一般在干热或大风天气出现,裂缝多呈中间宽两端细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状态。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混凝土在终凝前几乎没有强度或强度很小,或者混凝土刚刚终凝而强度很小时,受高温或较大风力的影响,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造成毛细管中产生较大的负压而使混凝土体积急剧收缩,而此时混凝土的强度又无法抵抗其本身收缩,因此产生龟裂。影响混凝土塑性收缩开裂的主要因素有水灰比、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环境温度、风速、相对湿度等等。(3)沉陷裂缝的产

10、生是由于结构地基土质不匀、松软,或回填土不实或浸水而造成不均匀沉降所致;或者因为模板刚度不足,模板支撑间距过大或支撑底部松动等所致,特别是在冬季,模板支撑在冻土上,冻土化冻后产生不均匀沉降,致使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此类裂缝多为深进或贯穿性裂缝,其走向与沉陷情况有关,一般沿与地面垂直或呈3045角方向发展,较大的沉陷裂缝,往往有一定的错位,裂缝宽度往往与沉降量成正比关系。裂缝宽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地基变形稳定之后,沉陷裂缝也基本趋于稳定。(4)温度裂缝多发生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或温差变化较大地区的混凝土结构中。温度裂缝的走向通常无一定规律,大面积结构裂缝常纵横交错;梁板类长度尺寸较大的结构,裂

11、缝多平行于短边;深入和贯穿性的温度裂缝一般与短边方向平行或接近平行,裂缝沿着长边分段出现,中间较密。裂缝宽度大小不一,受温度变化影响较为明显,冬季较宽,夏季较窄。高温膨胀引起的混凝土温度裂缝是通常中间粗两端细,而冷缩裂缝的粗细变化不太明显。此种裂缝的出现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混凝土的抗冻融、抗疲劳及抗渗能力等。(5)化学反应引起的裂缝为混凝土拌和后会产生一些碱性离子,这些离子与某些活性骨料产生化学反应并吸收周围环境中的水而体积增大,造成混凝土酥松、膨胀开裂。这种裂缝一般出现在混凝土结构使用期间,一旦出现很难补救,因此应在施工中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4.2.8 外形缺陷现象外形缺陷

12、及外表缺陷:主要是针对混凝土结构外观而言,指混凝土结构棱角不直,缺棱掉角、翘曲不平、飞边凸肋、错台。产生原因:(1)拆模时间过早或折模时工人撬、扳、敲、击等造成缺棱掉角。(2)模板安装尺寸不准确,或模板刚度差、稳定性不够、紧固性不牢,造成棱角不直,翘曲不平、飞边凸肋、错台等。4.2.9 外表缺陷现象混凝土的外表缺陷:有表面麻面、掉皮、起砂、沾污等,表面麻面的原因如前所述,此处不再赘述。产生原因:(1)掉皮的原因,对于竖向构件,一个是水灰比偏大,混凝土料过稀,泌水严重,另一个是混凝土料过振,产生大量浮浆。下层混凝土振捣成型后继续浇注上一层,此时若混凝土料过稀而又过振,浮浆往上浮及往外挤,然后再顺

13、着模板慢慢往下流,此一层浮浆的水灰比很大,强度很低,与前一层成型好了的混凝土粘结性很差,拆模后容易掉落,出现掉皮现象。对于水平构件,则是已浇注成型好了的构件再次受到扰动,引起表层混凝土起壳而出现掉皮。此外,混凝土中含气量大时,在构件表面形成大量砂眼,也容易出现掉皮。(2)起砂是由于混凝土浇注时由于模板没有充分湿润,模板吸水,粘结砂浆,或者模板漏浆严重、漏刷隔离剂等,其特征是构件表面无浆,细砂堆积,粘结不牢,与麻面同时出现。(3)沾污是未能保持混凝土构件表面清洁,出现钢模铁锈污染、脱模剂残迹,或重复使用模板原混凝土未完全清理干净。4.4 记录混凝土缺陷现场质检员及技术员根据所出现的缺陷进行详细的

14、记录,记录内容包括缺陷出现的时间、位置、种类、范围大小、修复方法等。4.5 定出混凝土缺陷区域混凝土缺陷出现及记录后,由总工组织工程技术部、安全质量部、施工作业班组到现场进行缺陷分析,根据缺陷类型及影响范围划定修复区域,必须保证把缺陷范围内的松散混凝土全部凿除或磨平,然后进行修复,以保证外观质量。4.5 缺陷混凝土凿除对于深度小于5mm勺麻面、蜂窝,修复工人用打磨机抹平,然后进行修复。对于深度大于5mm勺麻面、蜂窝,根据划定的区域,修复工人用凿子凿成四边形或规则的多边形,深度为直至把松散混凝土全部凿除并清洗干净,然后根据试验室提供的水泥砂浆配合比进行修复养生。对于漏浆、孔洞、露筋、施工缝夹层和

15、缺棱掉角,根据划定区域,修复工人用凿子将区域内松散混凝土全部凿除并清洗干净,然后根据试验室提供的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修复并养生。4.6 混凝土缺陷修复在进行混凝土缺陷修复前,报监理工程师检验,检验合格后利用试验室提供的水泥浆、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拌制材料进行修复,修复过程中请监理工程师旁站,修复完成后进行重新验收。4.6.1 蜂窝麻面修复(1)对于小于5mm勺麻面和蜂窝,在划定区域内打磨完成后,将坑内杂物清理干净并用水充分湿润,然后根据试验室提供的水泥浆或水泥砂浆配合比进行修复。(2)对于深度大于5mm勺麻面和蜂窝,在划定区域内将松散混凝土凿除后,将杂物清洗干净并用水充分湿润,用水泥砂浆进行修复。最后对修复后的缺陷进行仔细养护。4.6.2 孔洞修复将缺陷范围内的松散混凝土凿除后,用钢丝刷或压力水冲刷湿润后,然后用高一个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进行修复,并振捣密实,然后仔细养护。4.6.3 露筋及缺棱掉角修复用凿子将划定区域内的松散混凝土凿除,露出新鲜坚实的骨料,然后用水冲洗干净并湿润,当露筋和缺棱掉角比较小时用水泥砂浆修复,当露筋和缺棱掉角比较大时,用高一个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进行修复并振捣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