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泌尿外科常见疾病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6273939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9.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泌尿外科常见疾病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小儿泌尿外科常见疾病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小儿泌尿外科常见疾病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小儿泌尿外科常见疾病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小儿泌尿外科常见疾病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儿泌尿外科常见疾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泌尿外科常见疾病(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儿外 小儿泌尿外科常见疾病一、先天性肾积水(Hydronephrosis)概念先天性肾积水是小儿较常见的泌尿系畸形,是指由于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所致肾积水。发病率1/1000,男女,左右,双侧也不少见。也可发生于孤立 肾。病因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最多见,约占 85-90%。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瓣膜,内在形成活瓣样结构引起梗塞(呈息肉样)。高位输尿管,正常情况下,输尿管起始部位于肾盂的最低处, 以利尿引流,若输尿管位置高,也造成折角或活瓣作用,尿引流不 畅,造成肾积水。有的认为输尿管高位与PUJO并存,因有积水存 在,肾下极下下盏扩张相对输尿管高位。迷走血管压迫,占第二位,是由肾动脉分之或腹

2、主动脉分支,直接供应肾下极。此血管压迫PUJ造成梗阻,多数是大孩子,积水相对轻。输尿管起始部扭曲,摺叠。临床表现1. 腹部肿块:可一侧,可双侧,大小不等,界清,光滑,囊性, 偶有时大时小。2. 腰腹部疼痛:因肾脏扩大,包膜牵拉,呈顿痛。大量引水后, 可诱发腹痛,可能绞痛。3. 血尿:肉眼血尿少见,镜下血尿多见。4. 泌尿系感染:发热,脓尿。但尿常规可能正常。肾穿刺抽出脓 尿。5. 胃肠道功能紊乱:恶心,呕吐,由于腹膜后包块刺激所致。6. 双肾积水,孤立肾积水:严重者,晚期可出现氮质血症。7. 肾破裂,多为外伤所致。诊断和鉴别诊断仔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结合辅助检查可以明确做出诊断。1. 超声:无

3、损伤性,同时可分辩出积水的程度,测肾实质的厚度2. 静脉尿路照影:正常情况下 3-7 分钟显影,肾积水时随积水程 度的加重,可能显影迟延。形态上有几种表现形式:轻度积水, 肾盏扩张,杯口消失; 肾盏呈串珠样改变或棉团状改变; 肾盂肾盏明显扩张; 显影极但或不显影。 (不是无功能)3. 核素检查: (1)放射性核动态显像, (2)同位素肾图和利尿同位 素肾图。4. CT及MRU可明确积水的程度。治疗及诊断凡是明确诊断(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狭窄)肾积水,并可见明显积水 者均应手术。手术目的:消除梗阻,尽量保存肾功能。除了患肾失去功能、 脓肾者均应保留肾功能。最佳方式: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手术。 双侧

4、者,条件允许时可同时作。对轻度肾积水B超集合系统分离1-1.5CM,定期随诊,有加重趋势,手术。产前B超,发现肾积水,生后复查B超,对明显积水应及早手 术。对轻度积水随诊,一部分消失,一部分加重者再手术。二、先天性巨输尿管先天性巨输尿管又称为原发性巨输尿管症,是由于输尿管末端功能 性梗阻,致使输尿管肾盂扩张,而病变部位(输尿管远端)尚没有发现 任何器质性梗阻。本病多为单侧,也可双侧同时发病。男孩多于女 孩,胎儿期超声即可发现肾盂积水,生后复查超声发现输尿管扩张临床表现1. 腹部包块,位于中下腹,为输尿管扩张、积水所致。2. 尿路感染,年龄稍大的儿童可诉说腰部、腹部不适。3. 消化道症状,恶心、

5、呕吐等。4. 婴儿多为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肾积水,生后超声随访发现输尿管扩张。超声检查静脉肾盂造影CT、MRI治疗方法和手术指症临床症状反复发作,肾积水加重,肾功能恶化或有明显输尿管梗阻者需手术治疗。手术方法:输尿管膀胱移植术。三、尿道下裂尿道下裂是男性下尿路及外生殖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是因前尿道发育不全而导致尿道外口位置异常。发病率尿道下裂是小儿泌尿系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其发病率约为8/1000,冠状沟型尿道下裂约占 87%,阴茎体型占10%,而严重的如阴茎阴囊型及会阴型仅占 3%。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平均每年收治尿道下裂患儿 300 余例,占小儿泌尿外科病人的30%。临床表现与分型尿道下裂其基本

6、解剖学特征为:尿道外口位置异常,阴茎下弯于腹侧,包皮异常分布与系带缺如。阴茎下弯的主要原因是:尿道口 远端尿道板纤维组织增生及尿道周围海绵体本身纤维化;阴茎体部尿道腹侧皮下各层组织缺乏,由此导致阴茎海绵体背、腹两侧不对称,产生阴茎下弯。阴茎包皮的异常分布,是因阴茎腹侧包皮未能在中线融合,使阴茎腹侧中央呈V形皮肤缺损,而在阴茎背侧包皮呈帽状堆积,呈头巾状。尿道下裂的分型是以尿道外口的位置为原则,通常可分为四型;冠状沟型(包括阴茎头型)、阴茎体型、阴囊型及会阴型。而目前更多分为三度六型。I度:阴茎头型、冠状沟型;II度:阴茎体型;III度:阴茎阴囊型、阴囊型、会阴型。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在查体时即可

7、确定。但对重度尿道下裂如阴茎严重下弯、阴茎 发育不良、阴囊对裂、伴双隐睾等患儿需与两性畸形儿相鉴别。主 要依赖于如下检查:1. 对部分病例应做染色体检查,以确定为男性。2对疑为女假两性畸形者,应检查血睾酮(T)、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和尿17-羟、17-酮类固醇检查;进行腹部超声检查,以明确诊断。3.对上述检查仍不能决定性别时,必要时可做性腺活检。术前准备一般患儿应于生后不久即到医院就诊,以对患儿作出明确的诊断,除外两性畸形。针对患儿发育的具体情况设计治疗方案。对阴茎或阴茎头发育不良者,可在术前3-6 个月用绒毛膜促性腺激 素治疗一疗程(HCG 1000u每周一次,肌注连

8、用10周)。可使部分患 儿阴茎及阴茎头增粗增大。对重度尿道下裂,应经尿道口行逆行造 影,以了解有无前列腺囊或苗勒氏管囊肿以及尿生殖窦等合并畸形。对有合并隐睾者,条件允许时可同时手术。治疗原则与手术时机的选择尿道下裂患者因存在尿道外口位置异常、阴茎下弯、不能站立排尿痛性勃起及成年后不能生育等症状与体征,而必须手术治疗。治疗标准以充分矫正阴茎下弯、尿道外口在正常位置及阴茎外观满意,即能站立排尿,成年后能进行正常性生活为准。尿道下裂手术分两步骤,其一矫正阴茎下弯,其二尿道成形。可分期手术,可一期完成。目前多趋于一期完成。但必须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若畸形严重,甚至合并阴囊对裂,多行两期手术。矫正阴茎下

9、弯的要点是彻底去除或松解阴茎腹侧纤维索条,使固缩的海绵体自然膨胀。尿道成形方法很多,可采用膀胱粘膜法或口腔粘膜法但手术打击较大,术后尿道狭窄、尿道瘘等合并症较多,已趋于废 弃;阴茎皮肤、阴囊中缝皮肤可被采用,但若取材过广,在青春期 后,尿道内有阴毛存在,可致尿道结石。而阴茎背侧过多的包皮与 尿道口邻近包皮,具有取材方便、抗尿液刺激性强、血运丰富等优 点,是重建尿道修复下裂的良好材料。但也不乏使用阴茎腹侧皮条 或阴茎中缝皮瓣及阴茎、阴囊中缝双皮条之方法。尿道外口成形, 以龟头正位开口为准,最次不能低于冠状沟水平,否则影响站立排 尿。目前尿道下裂手术治疗方法有 200 多种,但因其术后并发症多,术

10、 后效果不满意,尚无统一公认的术式为广大医师所接受。在考虑患 儿具体情况的同时,也考虑医师掌握术式情况,以最终达到满意治疗 效果为准。手术年龄国外多主张尽早完成尿道下裂修复手术,普遍认为6-18个月左右为宜,以利患儿的身心健康。但尿道下裂的修复是对医生技术水平要求很高的一类手术,由于医疗技术水平以及手术医生的操作经验不同,目前在国内尚无统一的认识。以作者经验,就诊时最好选择专业的小儿泌尿外科医生来完成,应有完善的小儿麻醉及监护设施。手术可在生后几个月内进行,但因患儿小抵抗力差,阴茎包皮菲薄,术后容易出现并发症或导致手术失败,因此,国内外小儿泌尿外科医生还很少选择在一岁以内进行此类手术,而年长儿

11、又可能因阴茎勃起不但增加患儿的痛苦、由于毛囊发育增加感染机会、而且影响重建尿道的愈合。一般情况下,多数选择2-3 岁手术,这样既不影响孩子学前教育,也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最迟也要在学前(6 岁)完成手术。麻醉全麻、硬膜外麻醉或骶管麻醉。体位仰卧位。术中及术后处理1. 术中均采用无损伤器械,如眼科小剪刀,05 毫米尖镊子,即血管 吻合持针器等,缝线为6-0或7-0无损伤可吸收线,如Dexon线。2. 尿管依患儿年龄及阴茎发育情况采用8-12 多侧孔硅胶导尿管,植 入膀胱 2-3 厘米。术后可口服解痉剂及镇静剂,以减少患儿对尿管 不耐受或膀胱痉挛至尿管周围渗尿,而影响重建尿道的愈合。对于 尿管周

12、围渗尿严重或重型尿道下裂(即成形尿道较长者)应采取耻骨 联合上膀胱穿刺造瘘,引流尿液。术后7-10天拔尿管,若有膀胱穿 刺造瘘的,拔尿管后闭造瘘管,排尿良好者,再拔造瘘管。3. 术后阴茎包扎采用弹性良、透过度高的敷料,如尼龙沙条、硅泡沫敷料或多层纱布敷料加压包扎,其作用一,加压止血及防止包皮肿胀;其二有弹性使包皮肿胀有膨胀余地;其三外用抗生素滴剂可渗透至切口,或有渗出液、渗血、脓性分泌物可透至纱布外。一般术后 4 天后根据切口情况拆除纱布,无感染征象的可 7 天拆除。4. 术后随访:术后 2-4 周随访一次,医生了解一下患儿排尿情况, 若患儿切口瘢痕重、排尿线细,根据情况,指导患儿必要时扩尿道

13、 若出现尿道狭窄,扩张尿道不缓解的,有再手术可能。四、尿道瓣膜尿道瓣膜是先天性下尿路梗阻的最常见原因。小儿依其梗阻的严重 程度不同,而表现不一。有的新生儿期即可出现排尿费力、尿淋漓 甚至急性尿潴留等,更严重者,新生儿期即可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困难、泌尿系感染、尿毒症、离子紊乱等,而致死。大多患儿 岁年龄增长主要症状是排尿困难,尿线细、无力、尿淋漓及充盈性 尿失禁。有的长期尿潴留至膀胱输尿管返流,甚至肾盂肾盏扩张。目前由于超声诊断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胎儿双肾积水伴双侧输尿管扩张要由其注意此病。根据尿道瓣膜的位置分为前尿道瓣膜和后尿道瓣膜。前尿道瓣膜较少见,并常合并尿道憩室。后尿道瓣膜常位

14、于精阜附近,瓣膜近侧尿道扩张,膀胱颈肥厚,有小梁和假性憩室形成。尿道瓣膜的治疗原则是解除梗阻、控制感染、保护肾功能。手术方法很多,如经尿道瓣膜切除术、耻骨联合上经膀胱后尿道瓣膜切除术、会阴部切开尿道瓣膜切除术、经内窥镜激光后尿道瓣膜切除术等。目前最为首选的方法是经尿道电切镜瓣膜切除术,此法效果确切,损伤小,而为广大医生及患者所接受。尿道瓣膜小儿术前病情较重,离子紊乱或肾攻不全,又因小儿尿道较细,术后常出现尿道狭窄等并发症。因此要有为注意。术后并发症1. 肾功受损加重,甚至肾功衰竭,其一是由于术前准备不充分,严重 的尿路感染为控制;酸碱失衡未纠正;在肾功衰竭的情况下进行手 术。其二是术中麻醉及手

15、术的打击,尤其是麻醉时间长或经手术切 开瓣膜切除,对患儿打击最大,加重肾功损害。另外术后引流不畅 尿液返流加重,同时加重尿路感染,加重肾功衰竭。如何预防,即 与上述相对应,充分的术前准备;尽量减少手术的时间,减轻手术 的打击;术后保持引流管的通畅;继续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复查肾 功;应用有效抗生素。2. 术后尿道梗阻,排尿困难,往往是由于瓣膜切除不彻底(尤其是经尿道镜电切法)或是尿道受损后所致瘢痕性狭窄。预防措施:尽量彻底切除瓣膜;术中操作要精细、要轻柔;经尿道切开切除瓣膜时,要尽量避免损伤周围尿道,缝和尿道要对合良好,避免缝合过宽,造成切缘内翻,致尿道狭窄。术后要保证尿管留置两周。若有排尿困难者,可定期行尿道扩张术。3. 非尿道梗阻致排尿困难者,可能为神经性膀胱等其它原因,应进一步行尿流动力学及尿路造影等检查,加以鉴别及治疗。4. 尿道瘘,可能是由于电切操作不当损伤所致,或时经尿道切开手术后感染,切口愈合不良所致。预防:采取电切者,要避免在6点 出电切,并且在夹住瓣膜后再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