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标说教材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6273724 上传时间:2022-07-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课标说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说课标说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说课标说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说课标说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说课标说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说课标说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课标说教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说课标 说教材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领导:接下来,我所说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对于这部分内容,我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1. 说课标。它包括本册教学目标和本单元教学目标以及本册的内容标准。2. 说教材。教材的单元编写特点、单元编排体例、单元内容结构以及知识和技能的立体式整合。3. 说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说课标(一)本册教材目标知识技能: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

2、数相乘。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数学思考: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问题解决1经历从生活中

4、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4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情感态度1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2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4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二)本单元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学会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学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学会加减法的

5、估算,体会算法的多样化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意精神和环保意识体验与同伴交流学习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三)本册书的内容标准二、说教材(一)教材的编写特点:1系统直观、易于理解2情境引入、简单明了3强调实践性、趣味性 (二)教材的编写体例本册教材的编写体例主要是:情境图、例题、做一做、练习题、整理和复习。(三)内容结构 (四)知识的立体整合本单元是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这部分内容是在一年级下册100以内的加法

6、和减法(一)的基础上教学的,同时,这一单元内容的学习,又是为了学生将来学习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减法(一)打下基础,做好铺垫的。那么,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与整个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呢?我们来看一下:(出示课件)1、从纵向上说: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数与代数数的运算整数运算100以内的加法减法(二)。2、从横向上说:在四大学习领域中,100以内的加法减法(二)属于数与代数的范畴,本单元的学习,又为“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应用”这三个领域的学习打下了加减法计算的基础。3、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三、说建议(一)教学建议1、三启双问教学模式2、教师主导引领,学生主体探究。(二)评价建议主体多元(自评 互评 师评 家长评)形式多样(口头评书面评物质评、延时评、及时评)量质结合(口头考核、小卷考核、合作、倾听、提问、疏理)(三)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生活:调查身边的数;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参考书籍材料网络:查找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