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优秀教学设计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6269458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39.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要的是葫芦》优秀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我要的是葫芦》优秀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我要的是葫芦》优秀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我要的是葫芦》优秀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我要的是葫芦》优秀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要的是葫芦》优秀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要的是葫芦》优秀教学设计(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要的是葫芦优秀教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与课文有关的事理。4、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植物叶子与果实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教学过程:一、导入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做一个小游戏“摘葫芦”。(挂图,课件,可翻开) 组成一句话“我要的是葫芦”。今天我们学习第九课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板书)(葫芦:草本植物,心脏形,花白色。果实中间细,像两个球连在一起。可以吃,长老

2、后硬壳可以做成器皿)我要的是葫芦,纠正读音:芦:字音是l_,第二声。读“葫芦”一词时,是轻声,跟着老师再读。(介绍葫芦的样子)葫芦可以食用炒食。葫芦可以药用。大葫芦能制成甕、盎、瓢、尊,小葫芦能制成碗、盘、杯、勺。2.齐读课题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展书学生自由读课文1.读通课文,划出不认识的生字词,自己利用身边的工具书先查一查。2 给每一个自然段标上序号。3 思考:课题中的“我”指的是谁?“我”要的是葫芦,那不要的是什么?最后他要到了吗?【词义解释】1. 赛过: 胜过。本课指种葫芦的人希望葫芦长得比南瓜还要大。2.挂: 本课是结(ji5)的意思。3.蚜虫:昆虫,身体卵圆形,绿色,黄色或棕色,

3、腹部大。吸取植物的汁液,是农作物的害虫。4.奇怪:纳闷,不理解。三、看图1.故事中的那个人那么想要葫芦,那么我们就先来看看故事中的葫芦。先看第一幅图,请小朋友认真观察,哪个小朋友能说说这幅图?下面请小朋友再看一幅图,出示第二幅图,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看看有什么不一样?2、说话:提问:你发现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1)、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2)、葫芦的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3)、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2.细心的同学们发现了两幅图有很大的区别,那么请你找一找课文中是怎么来描写的。用直线画出相关的问句,自己读一读。【 1、

4、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2、叶子上长了蚜虫,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 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思考:一个藤上的葫芦怎么会有前后不同的结果呢?小朋友的心中是不是有个大问号产生了呢?(学生发表意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故事。学了故事后呀你就明白了。三、朗读感悟1、描写第一幅图的是哪个自然段呀?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学生说说自已听了以后的感受。3、你觉得哪些词写得很好,让人一读就感到葫芦长得很美?(细长、长满、雪白的、小葫芦)小葫芦真是太美了,所以呀那个人就每天都要去看几次。(每天、几次)4、哪个小朋友能把小葫芦读得更美更漂亮?让人一听就

5、喜欢上它。指名用自已喜欢的方式读第一段。其它同学评。他就把描写葫芦美的词读得很优美。还有哪个小朋友能读得更美呢?5、小朋友你们想当小老师吗?下面请把你的同桌当作小老师美美地读给他小老师听一听。6、这么美的小葫芦,最后变成什么样子了呢?请在课文中找一找这些句子。齐读最后一段。出示图:多可惜呀!7、小葫芦怎么会变成这样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请小朋友读课文2、3自然段从故事中找答案。学生自由说。8、男女生分角色朗读。9、读读下面两句话,猜猜这个种葫芦人的想法?(了解蚜虫,并进行指导朗读)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认为:有几个虫子不用怕叶子上的虫还用治?他想的是:叶子上的虫不用治小朋友认为他想得对不对,大

6、家讨论一下叶子上的虫到底用治不用?小组讨论汇报。10、指名分角色朗读对话并指导,小组学生分角色,老师和学生合作读。四、课堂扩展1、想象那个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2、一棵葫芦从发芽到成熟,还会遇到哪些危害,还需要为它做些什么呢?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续编故事)并把第二年他又种的葫芦画下来。看谁想得好,画得好。4、学了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5、请小朋友课后把自已又编的这个故事讲给自已的爸爸妈妈听。附板书: 7、 我要的是葫芦长满了绿叶 生了蚜虫 虫更多了雪白的小花可爱的葫芦 不用治 变黄都落了3、逐段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其他同学一边读课文一边标出

7、共有几句话。(2)让学生说一说每句话的意思,谈一谈读懂了什么。第一自然段讲有一个人种了一棵葫芦,葫芦藤上长了叶子,开了花,结了小葫芦,他非常高兴。(3)教师强调两点:a.第一句中的葫芦是指一种植物,课题中的葫芦指的是葫芦的果实。b.让学生观察画面,结合第二句中作者在描写时用到的几个词语谈自己的体会:细长的葫芦藤、绿色的叶子、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这说明葫芦长得很好。板书:长满绿色的叶子(4)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结合语言文字体会那个人高兴的心情,“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读出那个人喜爱小葫芦的语气。让学生自己练习,而后指名读,大家进行评价。第二自然段:(1)小声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个自然段

8、告诉我们什么?讲那个人看见叶子上生了蚜虫一点也不在乎,眼睛只盯着小葫芦。(2)让学生在书中画出那个人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说的。而后练习读一读,谈一谈应读出什么语气。自己先思考,遇到问题与同桌商量商量。(3)指名让学生谈想法,相互交流。(4)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归纳:“有几个蚜虫怕什么?”那个人满不在乎,在读书时要读出满不在乎的语气。种葫芦的人希望小葫芦长得比南瓜还要大, 要读出满怀希望的语气。(5)让学生练习读,而后指名读,进行评价。(6)思考:同学们想一想叶子和葫芦有什么关系?学生们结合一些资料谈自己的认识,而后教师再加以补充。叶子是植物营养器官之一,植物通过叶子吸收太阳光和二氧化碳,再与根部

9、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成为植物的营养,叶子死了葫芦也活不了。第三自然段:(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练习分角色朗读,边读边体会邻居和种葫芦的人的看法。(2)进行交流:“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意思是:种葫芦的人认为叶子上的虫根本不用治,为什么叶子上的虫不用治呢?理由是:“我要的是葫芦。”读这些语句时要读出不以为然,自以为是的语气。“我要的是葫芦。”要读重些,是肯定的语气。结合学生说的,板书:蚜虫,不治)邻居的话要读出诚恳的语气,表示自己的建议。(3)分角色朗读,大家评议。第四自然段:(1)让学生默读,思考:葫芦为什么掉了?板书:落了(2)引导学生交流:葫芦藤上先长叶子,再开花

10、,最后结果实。小葫芦开始长得很好,后来生了蚜虫,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蚜虫越长越多,最后小葫芦一个个都落了。(3)让学生观察画面,结合画面展开想象:那个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个都掉了想些什么?他会做些什么呢?(4)指名读这个自然段,教师小结: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再后悔。三、布置作业1、看图说说每幅图的意思。2、在小组内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而后互评。我要的是葫芦优秀教学设计2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3、通过看图和学文,了解葫芦的叶子与果实的关系。二、教材说明本课有四幅图,分别有四段话与之对应:第一幅图画的

11、是葫芦藤上长满绿叶,还结了几个小葫芦。种葫芦的人站在葫芦架前,看着可爱的小葫芦非常高兴。第二幅图画的是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他不在乎,眼睛只盯着葫芦。第三幅图画的是邻居劝他治虫,种葫芦的人不听劝告,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第四幅图画的是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了解植物的叶子与它的果实之间的关系。三、教学建议(一)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葫芦或葫芦的图片、投影片。2、课前让学生收集葫芦的实物或图片。(二)识字、写字教学1、识字教学。本课要求学会的生字中,芦、邻的声母是边音,芦在这里应读轻声,治的声母是翘舌音,邻的韵母是前鼻音,盯的韵母是后鼻音,要重点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12、。会认的字也要能读准字音。随生字居的学习,认识偏旁尸。挂,可用熟字蛙换偏旁的方法识记。2、写字教学。让学生注意观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利用田字格帮助写好字。重点指导下面几个字。挂:左窄右宽,右边的圭由两个土字组成。右上边土字的第二横要长一些。些:上面此要占田字格的三分之二,且左右两部分宽窄要相等。邻:左边令字的捺要改为点。感:上下结构,上面的咸不要写得过长。(三)词句教学第一段,可以让学生自己朗读课文,想一想这一段讲什么内容,然后借助第一幅图画或投影片,指导学生观察图中葫芦的藤、叶、果实的样子。对照课文理解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使学生知道,葫芦藤上

13、能结出小葫芦,跟长满了绿叶有关系。因为叶子能制造充分的养料,茎叶长得好,才能开花结果。理解挂可用换词比较法,把挂与长、结比较,体会用挂很形象:葫芦的柄长,从藤上垂下来,就像挂在那里一样。第二段,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领会种葫芦的人心里想的和自言自语的话。重点体会有几个虫子怕什么!这句话的意思:种葫芦的人只看到小葫芦,一心只想小葫芦快长,至于叶子上的虫子他毫不在意。第三段,可以抓住奇怪一词进行讨论:那个人为什么会对治叶子上的虫子感到奇怪、因为他一心想着的是葫芦,因为他不懂叶子与葫芦的关系,因为他觉得邻居对他的劝告是不必要的担忧我要的是葫芦,你怎么劝我治叶子上的虫、再通过朗读,让学生了解到邻

14、居与种葫芦的人,他们在对待葫芦叶子长了虫的态度是不同的:一个说要治,一个说不用治。第四段,采用看图或多媒体演示,结合课文朗读体会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并引导学生联系上文思考,由于种葫芦的人不懂叶子和果实的关系,又不听别人劝告,结果他一心想要的葫芦终究没有得到。因为叶子被虫子吃光后,不能给葫芦输送营养,葫芦只能慢慢地变黄,落掉。这都是没有及时治虫造成的。(四)朗读指导这篇课文语言朴实,用词准确,既有描述,又有对话,是一篇朗读的好材料。可用自读、对读、轮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式进行朗读练习。重点体会并读好以下几个地方:种葫芦的人看见小葫芦挂在藤上的高兴心情;叶子上长了一些蚜虫,他却只盯着小葫芦时心里所想的话以及他自言自语所说的话;邻居劝他治虫时的对话。(五)练习提示课后练习第三题是让学生给词语加上修饰成分。学生可以用课文中的词语,也可以填不是本课所学的词语。填好后读一读,学生之间可以交流。课后练习第四题可在学习课文时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朗读和体会。通过读句子,让学生了解可以用不同的语气(句式)表达同一个意思。让学生通过对反问句、陈述句、感叹句不同语气的朗读,自己体会到:虽然每组句子表达的意思相同,但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反问句和感叹句表达的情感比陈述句要强烈些。(六)扩展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