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知源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6263123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知源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年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知源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年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知源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年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知源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年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知源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知源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知源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知源学校2022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14 O-16 Ca-40 H-1 C-12一、我会选择(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CO使人中毒B. 澄清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C. 干冰变为二氧化碳气体D. 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答案】C【解析】【详解】A. CO使人中毒是CO与人体发生了化学变化,选项错误;B. 澄清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C. 干冰变为二氧化碳气体只是二氧化碳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2、属于物理变化,选项正确;D. 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化学变化生成了碳酸,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在于变化后有没有生成新物质: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2.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倾倒液体B. 点燃酒精灯C. 取用固体粉末D. 过滤【答案】C【解析】【详解】A中瓶塞没有倒放,试剂瓶口应紧挨着试管口,故A错误;B中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外一个酒精灯,故B错误;D中没有用玻璃棒引流。故选C。3. 下列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A. 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B. 高锰酸钾锰酸钾

3、+二氧化锰+氧气C. 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D.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答案】D【解析】【详解】化合反应是多变一,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故选D。故选D。4. 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A. 分子的质量很小B. 分子在不断运动C. 分子间有间隔D. 分子体积很小【答案】B【解析】【详解】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能闻到花香,与分子的质量很小无关,故选项A不正确;B、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是因为花中含有花香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B正确;C、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能闻到花香,与分子间有间隔无关,故选项C不正确;D、墙内开

4、花墙外可闻到花香,能闻到花香,与分子的体积很小无关,故选项D不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 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 )A. 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B. 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C. 金刚石、石墨和C60由不同种原子构成D. 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答案】D【解析】【详解】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D。6. 某工地发

5、生多人食物中毒,经化验为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所致。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 4B. 3C. 2D. 5【答案】B【解析】【详解】亚硝酸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之和为0,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选B。7. 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B. 1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C. 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D. 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

6、数为4.5%【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166)=9:1:12,故选项说法正确;B、维生素C是由维生素C分子构成的,1个维生素C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C、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12+81+616=176,故选项说法错误;D、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5%,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8. 现将10gA和足量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A. 1:1B. 2:1C. 4:1D. 5:1【答案】D【解析】【

7、详解】10gA完全反应生成8gC和4g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8g+4g10g=2g,所以该反应中,每10gA恰好与2gB完全反应,所以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10g2g=51。9. 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试推测X的化学式( )。A. C2H5OHB. CH4C. C3H8D. C6H12O6【答案】B【解析】【详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化学方程式X+2O2CO2+2H2O,反应前氧原子个数为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4、4,则每个X分子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

8、H4。故选B。10. 最近科学家用钙原子轰击铕原子,合成117号元素(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4gB.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7C. 该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117D. 钙和铕都属于金属元素【答案】A【解析】【详解】A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一”,一般省略不写,不是g。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4。故此项错误。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都是117。故此项正确。C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可知其核外电子数为117。故此项正确。D判断元素种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可根据元素名称的偏旁判断。金字旁的为金属元素。故此项正确。考点:元素

9、周期表的含义点评:本题中给出的元素名称陌生,可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意义解题。二、我会填空(本题包括4小题,每空1分,共13分)11. 用化学用语填空。(1)4个二氧化碳分子_;(2)3个钾原子_。【答案】 (1). 4CO2 (2). 3K【解析】【详解】(1)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4个二氧化碳分子可表示为4CO2,故填:4CO2;(2)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钾原子可表示为3K,故填:3K。12. 有下列物质:氧气;氮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用这些物质的数

10、字代号填空。(1)填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做保护气的是_,(2)煤气中的主要成分,能使人中毒的是_,(3)能供给人体呼吸的是_,(4)光合作用需要的是_。【答案】 (1). (2). (3). (4). 【解析】【详解】(1)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填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做保护气的是氮气,故填:;(2)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的气体,能使人中毒,故填:;(3)能供给人体呼吸的是氧气,故填:(4)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因此属于光合作用需要的原料是二氧化碳,故填:。13. 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如果想知道得到的水是软水还是硬水,我们可以

11、用_来检验。【答案】 (1). 煮沸 (2). 肥皂水【解析】【详解】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因此日常生活中能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煮沸;日常生活中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沬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硬水,故填:煮沸;肥皂水;14. 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都含有碳元素,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写化学式)。(2)在440和高压条件下,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金刚石(C)和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

12、固体材料,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序号)。A 具有吸附性 B 可重复使用 C 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4)向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中通入适量的CO2,紫色石蕊试液的试液变为红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 (1). CH4 (2). 4Na + 3CO2C+ 2Na2CO3 (3). ABC (4). CO2+H2O=H2CO3【解析】【详解】(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都含有碳元素,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CH4,故填:CH4;(2)在440

13、和高压条件下,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金刚石(C)和碳酸钠,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Na + 3CO2C+ 2Na2CO3,故填:4Na + 3CO2C+ 2Na2CO3;(3)A、碳海绵,具有多孔结构,具有吸附性,故选项A正确;B、碳海绵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可重复使用,故选项B正确;C、碳海绵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故选项C正确;故选ABC。(4)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的试液变为红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故填:CO2+H2O=H2CO3。三、我会探究(共10分)15.

14、通过一学期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号的仪器名称:_;_。(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要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可选用装置_(填写装置序号)。(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判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4)已知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实验室制法的一种原理是,据此设计出的发生装置可以是_(填装置代号,下同),收集装置可以是_。若用F装置进行密封收集氨气,气流应从_(填“a”或“b”)端进入集气瓶。【答案】 (1). 长颈漏斗 (2). 酒精灯 (3). A (4). 2KClO32KCl+3O2 (5). C (6). BD (7).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8). CaCO3+2HCl=CaCl2+H2O+CO2 (9). A (10). E (11). b【解析】【详解】(1)仪器的名称为长颈漏斗,仪器的名称为酒精灯,故填:长颈漏斗;酒精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