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6260211 上传时间:2022-09-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9.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高二(4)班齐映燕 2018 年 4 月 19 日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 文化生活 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的内容; 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围绕“文化创新的途径”这条主线,分析文化创新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进而向学生强调对待文化应避免的两种错误倾向, 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创新观念;由于文化的形式丰富多样,结合文化生活的特点,本课可以适当运用多媒体和开展活动探究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文化, 让学生感受文化进而思考文化创新的途径,理解本课内容;另外, 随着 “四个自信” 的提出,文化自信成为社会的重要课题,因此学好文化创新的相关内容对于指导学生正确对待实际生活中的文

2、化有着重要作用。 最后, 本课是在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和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的基础上探究文化创新的相关内容,本课在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二、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通过联系所学知识及分析能理解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 并 能够辨别文化创新的主体。2. 通过讲解学生能够推论和说明出文化创新两个基本途径的含义、 原因 及做法。3. 通过对错误观点的探讨和清晰的知识连线学生能够辨别两种错误倾向。(二)能力目标1 .通过问题的导向和小组探究锻炼学生归纳与分析的能力、 自主学习与合作 能力。2. 通过对错误观点的分析增强学生分辨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创新观念。(

3、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通过传统文化元素的介绍增强学生在传统文化上的兴趣及自信心。2 . 通过文化创新的作品展示增强学生创新的兴趣和自信心, 通过教师寄语激 发学生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文化创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 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文化创新的两个基本途径(二)教学难点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及怎样对待传统和外来文化四、 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的对象是高二学生, 在学习了第三课和第四课的基础上学生对文化的认识加深, 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所以他们能够联系所学的知识对本课的内容进行理解; 在生活中学生也能较多地接触到文化创新, 无论是从电视上还是学校提倡的文化创新活动中, 学

4、生都有所了解, 在课程中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为例来进行本课的讲解,学生能够联系自己所了解的内容进行理解。五、 教学方法与学法1、教法:事例探究法、启发讲授法,分析归纳法。师生互动,共同探讨。2、学法: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法。六、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七、 课时安排1 课时八、教学流程教学程序活动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环节导入新课1、文化发展的实质思考并回答进通过问题的(3分钟)2、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入新课学习。导向让学生了解本课的3、文化创新的作用学习内容,大4、文化创新的主体体知道本课是以什么方5、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式进行。系通过问题的问题展示:阅读课本,梳导向,使学生自学导航熟悉

5、课本1、文化创新的途径有哪些理知识点全面了解课本,为以后的2、如何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分析做准备。文化的关系3、如何处理民族义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4、两种错误侧向是什么教学过程:初步认识文问:你知道哪些文化创新的根据老师的引1.通过联系划、节一:大家说一说化创新例子吗教师引导:例如科技,思想, 文艺,电视节目等方面。导回答,明确 什么是文化创 新。所学知识及 分析能理解 生活中的文 化创新。培乔学生对 知识间联系 的把握能力, 并逐步形成 体系的认知 能力。环节一:通过视频材播放视频经典咏流传中通过观看视频结合前向对观看视频料分析文化创新的过程诗经关雎片段分析文化创新 的途径。课文的了解 和知识梳

6、理, 培养学生运 用具体知识 分析材料的 能力。划、节二:学会抓关键探究义化创新的途径学生小组讨 论,并列出 相应内容。(一)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 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 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学生回答:材 料中:响应落 实十九大报告 “推动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创词,从材料中 找出知识点。并学习分条 整理,归纳。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精神,立足社会的需要。(二)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材料中:中国经典诗词 与外国歌曲相 配合。使学生认识 到传统文化 的重要性。之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使学生认识

7、之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要相互父材料中:传统诗词 经典与现代流 行相融合。到借鉴吸收 各国长处的 重要作用,树 立止确的文流、借鉴、融合。(是什么,化创新观念。为什么,怎么做)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划、节四:正确认识民观点一:止确处埋民观点辨析族文化与外 来文化的关 系。外来文化是先进的文化,应该照搬过来。观点二:外来义化与传统义化不容,学生辨析,并 发表自己的观 点。族文化与外 来文化的关 系。以培养学 生合作能力。环节九:反对反对两种错 误倾向,坚 持止确方向应该坚决抵制。以下观点体现了哪种错误倾学生判断,并 明确态度。认识在义化 创新过程中 的两种错误错误频,坚

8、持止确的方 向向教师举例:民族虚无主义倾向,并且反对这两种错1、热衷于过洋节,对传统节误侧向。明确日不屑一顾。历史虚无主义什么是止确 的方向。2、儒家思想打上了封建社会的烙印,应坚决抛弃。3、网络语言是对现代汉语守旧主义的污染,应禁止使用。4、为保护我国的文化产业,封闭主义应抵制外国的文化产品。教师强调:学生梳理并理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解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扬中 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 各民族义化的长处,在内容 与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 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小结:通过构建知教师展小:在教师引导下学会构建知师生总结识体系,使 学生整体上 把握本框知 识。知识的

9、运用于检测练一练: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 足于社会实践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纵向)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横向)3、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 倾向。展示题目:1、文化创作的基本要 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 径是(C )A.汲取一切人类文化 成果B.不同民族文化相互 交流,相互融合C.立足于社会实践D.面向世界,博采众长2、任何真正意义上的文 化创新,都要经历这样的途 径(A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补充相应知识点。识体系。学生作答运用巩固知识点。流融合汲取一切人类文化成果 B. C. D. 九、板书设计:根本逛超:社会实践- 创造主体:人民基本途径缄承竹绒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坚抖正确方向,克服锚澹倾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