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纳斯永安煤矿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防治方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6255141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玛纳斯永安煤矿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防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玛纳斯永安煤矿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防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玛纳斯永安煤矿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防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玛纳斯永安煤矿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防治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玛纳斯永安煤矿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防治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玛纳斯永安煤矿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防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玛纳斯永安煤矿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防治方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一、矿井地质概况1二 、应急预案2三、 应急保障5四、 应急响应 7五、 现场恢复 8六、责任与奖惩10七、附则11八、防治措施8玛纳斯县永安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一、矿井地质概况(一)地理位置:玛纳斯永安煤矿位于玛纳斯县城188方向,直距52 km处,公路里程约71 km,行政区划隶属于玛纳斯县清水河乡管辖。矿区东西走向长4.985.39 km,南北宽1.421.97 km,面积约8.54 km2。 (二)地形地貌:矿区位于天山北麓的伊连哈比尔尕山北坡中低山区,地形复杂,总体地势南高北低,地形起伏较大,切割强烈,山脊呈南北向,地势陡峭,近东西向地形坡度多为2030,有些地方地

2、形坡度可达3040,清水河由南向北地形坡度1020,切割基岩比较深。河床及沟谷南北向发育,形成南北向谷岒相间的特征。海拔13802095 m,相对高差715 m。矿区内沟谷窄小,山岭陡峻,地形切割强烈,第四系覆土较厚,在暴雨季节容易引发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三) 植被:矿区以南为天山林区和夏季牧场,树种有松树、杉树、白桦、白杨、柳树;松柏等植物发育,陡坡地带主要为松木;缓坡地带区内南部、东西部大部分被第四系坡积物所覆盖易形成滑坡和泥石流。(四)地质灾害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区内植被较差,地层裸露,地势陡峭,地势切割强烈,一旦突降暴雨,易形成突发性山洪,冲刷沟谷和河床,从而导致泥、砂、石等固

3、体物质向下游冲去,极易形成破坏力较强的泥流、砂石流等。同时,地震也会诱发崩塌和滑坡灾害。 2、人类活动:企业生产产生的废渣、弃石、废矿等堆放在沟谷内,开山切坡形成的陡坡等,都易在雨季或地震时诱发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不合理的工棚、宿舍区搭建,可能遭受地质灾害。(五)、防治重点1、矿区工业广场西翼是陡坡,表面虽然喷浆处理,如果下暴雨也有诱发滑坡的可能,陡坡的边沿居住有一户人家。2、矿区工业广场东翼陡坡,表面无处理,如果下暴雨也有诱发滑坡的可能。为提高本企业在遭受突发性地质灾害时的快速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

4、)的有关规定,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 、 应急预案 (一)、总则 1、本预案所称地质灾害是因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发生在我矿区域范围内的,危害企业职工生命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2、本预案编制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集中领导、统一指挥、结构完整、功能全面、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防灾应急体系为目标,全面提升永安煤矿的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水平和综合能力,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3、本预案编制目的:确保永安煤矿区域内不出现因地质灾害死亡事件,提高对地质灾害突发事件应急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减轻灾害损失,维护人民生

5、命财产安全。 4、编制原则:按照安全第一、全体动员、全力抢险、减少损失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矿部主导、部门管理、专业处置与全员动员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团结协作和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实行企业一把手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 5、编制依据: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6、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自然(降雨、地震等)、人为(边坡开挖;不合理的工棚、宿舍、矿渣堆放等)因素,在企业区域范围内发生的地质灾害及其次生灾害。 (二)、 组织机构与职责一)组织机构:1、为保证应急工作迅速反应

6、、协调有序,企业成立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指挥部设在企业行政办公室。 总指挥: 赵宏伟(矿长)副总指挥: 周峰(总工)、贺高阳(生产副矿长)成 员: 李江、孙玉宝、杨建强、谢喜良2、为保证抢险救援工作的正常进行,企业成立应急抢险队。队长: 杜晓队员: 王延金、金冰冰、袁斌、杜辉、胡世强、张全荣、各科室成员 二)职责: 1、总指挥(矿长) :组织制订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预案;是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应急抢险队长的协助下,制定营救人员和处理地质灾害的作战方案。 2、副总指挥(总工) :是总指挥处理地质灾害的第一助手。在总指挥的领导下,组织制定地质灾害防治计划;负责准备好必要的图纸和资

7、料,提供准确的数据。 3、副总指挥(生产副矿长)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负责组织处理地质灾害所必需的职工待命;及时调集救灾所必需的设备材料。 4、后勤保障(办公室主任):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和处理过程中的治安保卫工作,维持企业区域的正常秩序,不准闲杂人员进入企业,并设专人警戒;严禁在险区逗留、围观;做好后勤保障以及其他事宜。 5、应急抢险队队长:对抢险队的行动具体负责、全面指挥;根据应急抢险队的职责任务,保证完成对人员的救援和地质灾害处理工作。 6、医务人员:负责对受伤人员的急救治疗;组织护理和药物的供应。 7、调度室值班员:及时向下传达法人的命令;按名单,召集有关人员到调度室待命;随时掌握救援

8、工作的进展情况,统计掌握险区人数。三、应急保障(一) 应急资源: 应急资源的准备是应急援救工作的重要保障,为此必须对应急资 源实施有效地管理,使之在发生灾害进行救援时,能保证正常地投入 使用。 1、 应急抢险队必须加强培训,随时装备好救灾所必备的各种物资,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保证始终处于完好状态。2、煤矿按规定配齐救灾所必须的氧气袋、急救用具以及药品等,保证随时投入急救使用。 3、留守企业值班车辆无故不得擅自外出,并随时处于待命状态,以保证应急救援的需要。 (二)应急通讯系统以本矿调度室为中心,建立完善的企业地质灾害防治通讯系统,保证电话的畅通,并随时保证与县应急办、县国土资源部门有关人员的

9、联系畅通。(通讯录附后) (三) 资金保障:企业地质灾害应急工作,既是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一部分,也是关系到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的大事。为此,企业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资金纳入本矿安全费用专项账户,保证随用随取。 (四)人员保障1、应急抢险队队员必须经过培训达到标准后,方可从事抗灾应急救援工作;2、应急抢险队必须接受企业应急指挥部的监督管理。(五)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储存地点保管人联系电话救生绳根10材料库房张汝梅15599898872平板锹把20材料库房张汝梅15599898872伸缩梯副5材料库房张汝梅15599898872红砖块10000地面张汝梅15599898872水泥吨

10、2地面水泥库张汝梅15599898872沙方5地面张汝梅15599898872木板2m、3m方2地面张汝梅15599898872铁钉Kg20材料库房张汝梅15599898872黄土方15地面张汝梅15599898872料石块10000地面张汝梅15599898872编织袋个5000库房张汝梅15599898872水桶个20库房张汝梅15599898872对讲机个15库房张汝梅 四、 应急响应(一) 响应程序:发生地质灾害或发现险情后,值班领导根据避灾路线,紧急撤离灾区人员。同时,及时通知灾害涉及区域,并及时撤离。具体为:发生地质灾害(发现险情)报告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指挥部成员调度室集合矿长组织

11、制定救灾措施(副总指挥协助)矿长发布救灾指令各科室、成员根据法人的命令各负其责开展工作抢险队进行救援。(二)预警信号:高音喇叭(或电铃);(三)地质灾害避灾线路:崩塌(滑坡)危险区两侧安全区。(四) 应急响应的一般规定: 1、迅速查明并组织撤出灾区和受威胁区域的人员,积极组织抢险队进行救援。同时,探明灾害地点、范围。 2、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止灾害范围扩大。 3、应急指挥部根据灾害的性质、发生地点、涉及范围、人员分布制定切实可行的救援方案。4、接到通知后,应急指挥部成员和抢险队整装待发,在矿长下达救援命令后,根据规定的职责,实施救援工作。各部门组织好人员,在应急指挥部的领导下积极参加救援工作

12、。 5、准确核对灾区人员名单,及时联系医务人员感到现场做好急救准备,值班车司机待命,做好运送伤员的准备工作。6、发生有人员伤亡或险情严重的事件,立即向县政府和县国土资源局报告清楚事故的地点、性质以及采取的措施。 (五)人员的撤离:按灾害预警和撤离路线有关规定进行撤离。 五、 现场恢复(一) 恢复程序:救援工作结束抢险队对灾区的安全情况 进行详细检查、确认无误报告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安排有关人员进行现场再检查(抢险队配合)总指挥根据有关规定和汇报的现场安全状况,下达命令恢复工作开始。 (二) 有关要求: 1、有关部门在现场取证工作未结束前,不得进行现场恢复工作。 2、恢复工作开始前,必须制定安全技术

13、措施,不得盲目进行现 场恢复工作。 3、在得到应急总指挥发布恢复工作的命令后,现场恢复工作必 须按由外向里的工作程序进行。同时,应按已制定的现场恢复安全技 术措施进行作业。 4、恢复工作开始后,抢险队必须在现场值班。同时,技术、管理人员认真做好作业环境安全看护工作,防止不安全隐患再发生。 七、防治措施(一)高度重视,明确责任 应急指挥部成员、企业各部门负责人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坚决克服麻痹大意的思想,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长期性、严峻性和艰巨性,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当前重点工作来抓,要建立和完善领导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

14、二)认真贯彻政策法规,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认真贯彻执行地质灾害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有暴雨和水位异常现象时,停止或减少采矿、采石、削坡、取土、抽取地下水等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活动,确保安全。(三)开展地质灾害巡排查及预警预报工作 要在企业区域范围内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掌握企业区域地质环境状况,重点排查工棚区、住宿区,矿渣、尾矿堆放区,沟谷、边坡、切坡区以及矿区公路沿线等地区,对查出的隐患点,要设立醒目、永久的警示标志,要落实监测人及防灾责任人,加强监测防治工作;对存在重大问题的隐患点,要立即整改;对通过治理可以消除的隐患点,要立即制定方案,开展治理工作。对已有的隐患点要加强巡查,

15、发现险情,及时组织职工按制定路线疏散,主动避让地质灾害。要加强与国土、气象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雨情、水情信息,到预警信息,立刻向全矿进行通告,使全矿区及时了解地质灾害信息,做好防范工作。(四) 加强培训演练,提高职工防灾意识 坚持“群测群防“的方针,利用悬挂横幅、粘贴通知等形式,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灾基本知识、法规的宣传普及和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防灾意识和防灾知识水平。要积极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使职工熟悉预警信号、撤离路线及安置地点,增强临灾逃生能力。 要充实应急物资储备,加强抢险队训练,确保临灾时,拉得出,用得上。(五)加强值班值守,增强应急反应能力 汛期要实行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