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五单元练习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6247536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一第五单元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必修一第五单元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必修一第五单元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必修一第五单元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必修一第五单元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一第五单元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第五单元练习(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进程中出现过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标志着这一局面结束的事件是()A 二月革命的发生B “四月提纲”的提出C 七月事件的发生D 十月革命的胜利2.有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说明十月革命()A 指导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B 创造了现代化的新道路C 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D 否定了西方的民主政治3.巴黎公社的实践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留下的宝贵经验主要有()无产阶级革命原则无产阶级专政原则人民公仆原则工

2、农联盟原则A B C D 4.马克思说:“现在,(巴黎公社)普选权已被应用于它的真正目的:由各公社选举它们的行政的和创制法律的公职人员。”材料中的“真正目的”是指( )A 给予人民各项民主权利B 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学说C 使人民成为公社的主人D 发动群众积极支持革命5.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诞生了一个伟大的真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较之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依据是()A 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B 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是剥削制度C 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D 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6.当时,巴黎公社委员佛兰克尔说:3月18日的革命完全是由无产阶

3、级完成的,如果我们丝毫不为这个阶级谋福利,那我认为公社本身的存在就毫无意义。”为了为无产阶级谋福利,巴黎公社采取的具体措施有( )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权公社公职人员由人民选举产生,受人民监督规定了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为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和政权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A B C D 7.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 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加速了革命的发生B 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的十月革命C 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D 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战争”条件8

4、.四月提纲提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第一阶段向革命第二阶段过渡。“革命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A 推翻沙皇专制制度B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 建立社会主义国家D 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9.列宁在“四月提纲”中列举了布尔什维克掌权后准备实施的措施,有学者认为这些措施是“来自巴黎公社的经验”。下列属于这些措施并最终得以落实的做法是( )A 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苏维埃政权B 颁布和平法令、土地法令C 一切官员由选举产生,成立公社组织D 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10.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在第六次代表大会上表示:现在和平发展和使政权无痛苦地转归苏维埃已不可能,因为政权事实上已转移到反革命的资产阶

5、级手中。当时布尔什维克党的这个认识基于( )A 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B 列宁发表四月提纲C 七月流血事件的发生D 十月革命的胜利11.和平法令宣布:“本政府认为俄国工人在推翻沙皇君主制以后用最明确的、最坚决的方式要求的和平,就是立即实现的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法令分布的背景是( )A 废除农奴制度B 推翻沙皇统治C 两个政权并存D 十月革命胜利12.巴黎公社所实行的措施,如选举产生以工人为主体的公社委员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公职人员等,都说明巴黎公社( )A 建立起第一个工人政权B 推翻了法国资产阶级的统治C 展示了无产阶级英勇斗争精神D 无法抵抗反动势力的进攻13.182

6、5年英国经济危机发生后,工人处境恶化,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为了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的症结,对此( )A 英国政府开始发动对外殖民扩张活动B 出现空想社会主义学说C 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扩大政治权利D 社会福利制度逐渐建立14.下列有关俄国的历史事件,按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二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彼得格勒起义“四月提纲”A B C D 15.1917年二月革命爆发后,实际掌握俄国国家政权的是()A 沙皇B 布尔什维克C 工兵代表苏维埃D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16.俄国彼得格勒起义后颁布的土地法令规定不包括( )A 没收地主土地B 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C 实现土地国有化D 减轻封建剥削17.

7、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偷袭蒙马特尔高地”“五月流血周”“无产阶级专政尝试”三个关键词直接相关的是( )A 里昂工人起义B 第一国际C 巴黎公社D 十月革命18.英国学者亚当斯密曾说:“政府应公平分配财富,以达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然而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却与之背道而驰。”为实现这一目标,率先在政治方面进行的实践是( )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 巴黎公社的建立C 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D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19.“冬宫、大本营和邻近的各点已经包围起来临时政府已被推翻。政权转到了彼得格勒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革命委员会手里。”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A 推翻了俄国沙皇的专制统治B 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

8、一次伟大尝试C 宣告苏俄进入社会主义社会D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权20.一个俄国士兵说:“我们仍在前线挨饿,都快冻僵了。我们白白地在送命,死得毫无意义俄国人只要一息尚存,是决不放弃革命的。”这里即将爆发的“革命”指的是( )A 推翻沙皇专制制度B 公开发表四月提纲C 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21.“工人在失败面前无所畏惧,并已准备好在德军进城后引发的武装冲突中与敌人血战到底新成立的临时政府的首脑担心工人们会用国民自卫军的武器把自己武装起来激怒德国人。”该材料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 巴黎公社B 英国宪章运动C 光荣革命D 俄国十月革命22.约翰麦克里兰在西方政治思想

9、史中指出:“社会主义理论之成败,判断标准是它能不能适应它当代世界的事实,而且如果它的当代世界改变,它却不变,未免奇怪。此外,我们不可忘了,社会主义批判的世界,即资本主义世界,是会转化的,与资本主义所取代的那些世界甚不相同。”在这里,该学者强调( )A 社会主义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B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C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应相互借鉴D 社会主义理论应与时俱进23.马克思曾预言社会主义革命应该首先在欧洲比较发达的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但十月革命却发生在比较落后的俄国,对此你的看法应该是( )A 马克思对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预言是错误的B 俄国“十月革命”是早产的,其结果已经证明C

10、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D 资本主义世界的边缘地带爆发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更优越24.俄国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其结果却超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最重要的表现是()A 推翻了极端专制的政权B 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C 无产阶级掌握政府的权力D 工人群众拥有革命武装25.经济文化并不发达的俄国却最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B 一战的有利时机C 工农联盟的巩固D 工人队伍的壮大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目前俄国的特点是由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不高和组织不够,政权落

11、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另一方面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 列宁四月提纲材料二 第一次革命高潮提出的,我们党过去宣传的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曾使革命和平发展,使小资产阶级逐渐清除其幻想的口号。现在和平发展和使政权无痛苦地转归苏维埃已不可能,因为政权事实上已经转移到反革命的资产阶级手中。现在只有彻底消灭反革命资产阶级专政才是正确的口号,只有得到贫苦农民支持的革命,无产阶级才能完成这个任务,完成新高潮的任务。 1917年8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12、(布)的一次大会决议请完成:(1)材料一反映了列宁最初主张用什么方式夺权?原因是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布尔什维克党最终夺取政权采用的是什么方式?原因又是什么?(3)材料二的“第一次革命高潮”和“新高潮”分别指的是什么现象?这两个现象的本质是什么?(4)为了“得到贫苦农民支持”,布尔什维克党在“新高潮”初期采取了什么措施?2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917年3月,彼得格勒的女工高呼“打倒战争!”“要面包!”等口号举行游行示威,各工厂的男工也加入游行队伍。参加示威和罢工的人数不断增加。沙皇政府派军警开枪镇压,工人们奋起反抗。起义工人得到士兵的支持,起义迅速发展,革命的

13、红旗代替沙俄的白、蓝、红三色旗在首都上空飘扬。正在前线指挥俄军的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于3月15日宣布退位。材料二代表大会决定:全部地方政权一律转归当地的工兵农代表苏维埃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推翻沙皇君主制以后俄国工农最明确最坚决地要求的和约,就是立即缔结没有兼并没有赔款的和约。和平法令立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土地法令(1)材料一中提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判断它的性质是什么?(2)材料二的三个文献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通过的?各有什么作用?(3)两段材料所反映的事件关系如何?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最大限度的合法性(目前在世界各交战国中,俄国是最自由

14、的国家),另一方面没有用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而且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必须承认这样的事实:在大多数工人代表苏维埃中我们党处于少数地位暂时还处于较弱的少数地位。只要我们还是少数,我们就要进行批评,揭示错误,同时宣传全部国家政权归工人代表苏维埃的必要性,使群众从实际经验中纠正自己的错误。列宁四月提纲材料二 俄国革命的国际环境军事形势无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中获得多数,再加上农民起义和人民转而信任我们党这一切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因此中央委员会认为,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业已完全成熟。中央委员会建议各级党组织以此为指针,并从这一观点出发讨论和解决一切实际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