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骨折的护理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6241806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肱骨骨折的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肱骨骨折的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肱骨骨折的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肱骨骨折的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肱骨骨折的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肱骨骨折的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肱骨骨折的护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肱骨骨折的护理肱骨骨折的分类 肱骨外科颈骨折、 肱骨干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三牺II袒;内上器*:|前面 时1ST(3) 肩内收、外旋运动:患侧手横过面部去触摸健侧耳朵。mm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 是指肱骨解剖颈23cm,肱骨大、 小结节下缘与肱骨干交界处之间 的骨折,占全身骨折的 %,以老年 人多见。护理评估:1.有外伤史2.有骨折专 有的体征3.肩部肿胀,肩关节活动障碍,但肩关节仍膨隆饱满线片检查可见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护理措施:体位护理:尽量下床活动,卧床时抬高床头30度-45度,平卧位时在患侧上肢下垫一软枕使之与躯干平行放置,避免前驱或后驱或后伸。外展架固定的护理:

2、(1) 维持外展固定的正确位置:肩关节外展70度,前屈30度,屈肘90度,随时予以调 整和加固。外展型骨折固定位于内收位,内收型骨折固定于外展位,防止已修复的 骨折再移位。告知患者定期X线复查,了解骨折端的位置变化情况,防止畸形愈合。(2)外展架固定期间,鼓励患者锻炼,做手指的握拳、伸指练习。(3)有明显不适,如疼痛、肿胀、麻木等其他症状时,立即通知医师,查明原因,对症 处理。肿胀的护理:(1) 用物理疗法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渗出液的吸收。损失早期(伤后3-5天)局部冷敷,以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渗出,减轻肿胀,晚期(5天后)热敷可以促进血肿、水肿的吸收。(2)如肢体肿胀伴有血液障碍,应检查

3、石膏固定是否过紧,必要时拆开固定物,解除压 迫。术后观察:术后观察患肢的血运情况及伤口有无出血、肿胀和疼痛情况。功能锻炼:复位后用三角巾悬吊者,当天就在三角巾内进行手指的握拳、屈伸联系及腕关节屈曲和背伸练习;伤后 2-3周疼痛肿胀减轻后,做肩部前驱、后伸动作;还可以指导患者用 健肢拖住患肢前臂做耸肩、肩胛骨外旋与内旋练习。活动的范围以不引起患肩疼痛为限,4-6周解除外固定,全面练习肩关节的活动,徒手练习以下动作。(1)肩关节的环转运动(划圆圈:患者弯腰90度,患肢自然下垂,以肩为顶点做圆锥 体旋转运动,顺时针和逆时针在水平面三划圆圈,开始范围小,逐渐扩大划圈范围。(2)肩内旋运动:降患侧手置于

4、背后,用健侧手托扶患侧手去触摸健侧肩胛骨。(4)做手指爬墙动作练习肩外展、上举运动:患者面对侧身对墙而立,患手摸墙,用手 指交替上爬直到肩关节上举完全正确。(5)滑轮:用健肢帮助患者侧肩做上举、外展、内旋活动。(6)木棒:用健肢帮患侧肩外展、上举健康教育宣教:向患者讲清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即使手术复位再好, 没有术后正确的功能锻炼也很难取得满意的效果,从而使患者积极配合,并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锻炼。功能锻炼的方法:根据骨折类型,是否脱位以及手术固定方法、牢固程度决定功能锻炼的方 法,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手术后肩关节疼痛是影响患者早期锻炼的重要因素,术后采用肌间沟置 管法,间止痛泵导

5、管埋入肌间沟内,利用止痛泵,减轻疼痛,以争取早期功能锻炼,此阶段主要行被动功能锻炼,当天指导并协助患肢的前屈、上举、外旋等被动活动,方法如下:1)患侧上臂靠近胸壁,屈肘 90度做外展、上举动作,每个动作持续时间 10秒钟,每日两次。2)患者一般情况好转后,可做钟摆样运动,每日2-3次。3)术后2-3周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内收、内旋锻炼,每日23次,每次2030下,此阶段持续46周。(2) 第二阶段:出院后的锻炼:开始进行主动功能锻炼。X线片显示骨折端出现愈合迹象后,壳逐步增加三角肌及肩袖肌力,从等张收缩到抗阻力锻炼,循序渐进。仰卧位世,进行前屈锻炼;站立位时前屈上举;利用橡皮带增加内、外旋锻炼

6、;双手抱 头,进行上肢外展、外旋锻炼。(3) 第三阶段:术后三个月开始,主要增加肩关节活动范围和力量。1)患者上肢依于墙上,手指在墙上从低向高爬动,用力加强前屈及上举活动,以伸展肩关节,每日2次,每次30分钟。2)主动内旋,加强前屈锻炼,拉伸后关节,进行外旋、内旋、内 收锻炼,加强力量训练。外旋力量锻炼、前屈锻炼可加强抗阻力前屈锻炼,增加肩胛骨稳定性的锻炼。逐步开始在器械帮助下行肩部力量锻炼。肱骨干骨折概述: 肱骨干骨折发生在肱骨外科颈以下12cm至肱骨髁上2cm指间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多见于青壮年。肱骨干骨折的护理评估1. 有外伤史。2. 有骨折专有体征。3. 注意有无生机损伤的表现,

7、若合并桡神经损伤,则出现垂腕畸形,伸掌指关节不能,拇指不能外展,手背桡侧皮肤感觉障碍。4. x线片检查可见肱骨干骨折。肱骨干骨折的护理措施体位护理:“U”形石膏托固定时可平卧,患侧肢体用垫枕垫起,保持未的骨折不移动。悬垂石膏固定时只能取坐卧位或半卧位,维持其下垂牵引作用。内固定术后,使用外展固定者,以半卧位为宜,平卧位时,可于患肢下垫一软枕,使之与躯体平行,以减轻肿胀。观察病情变化(1)旅游桡神经损伤者,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恢复的初试时间越早,其恢复快,效 果越好。(2)夹板或石膏固定着,早期应观察患肢的血运情况,如出现患肢青紫、肿胀、剧痛等,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3)术后观察伤口渗血情况。

8、功能锻炼(1)早期:1周内患肢上臂肌肉用力做主动收缩活动,加强两骨折端在纵轴上的挤压力。做握拳、伸指、屈腕及主动耸肩动作1020次,练习强度和频率以不感到疼痛和疲劳为度。禁忌上臂的旋转活动,防止再移位。伴有桡神经损伤者,安装伸指及伸腕 弹性牵引装置,使屈肌群能颈丛被动伸展。用橡皮筋牵拉掌指关节,进行手指的主 动屈曲活动。(2)中期:第23周开始主动的腕、肘关节的屈伸活动和肩关节外展内收活动,活动量不宜过大,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活动频率。1)悬吊患肢:站立位上体向健侧侧屈、前倾30度,患肢在三角巾胸前悬臂吊带支持下,自由下垂1020秒钟,做510次。2)伸、屈肩、肘关节:健手握住患侧腕部,示患肢向前

9、伸展,在屈肘,后伸上臂。3)旋转肘关节。4)双臂上举运动:两手置于胸前,十指相扣,屈肘45度,用健肢带动患肢,先使肘屈曲120度,双上臂同时上举,在缓慢返回原处。(3) 后期:4周后左肩关节的全面运动并加大活动量。1)肩外展、内旋、后伸运动(反臂摸腰);用患侧手指背侧触摸腰部。2)肩外展、内旋运动(举臂摸头);用患侧手触摸头顶后逐渐向对侧移动,去触摸对侧耳朵及枕部。3)双臂轮转:此法可使肩、肘、腰、腿、颈部均得到锻炼。4)手爬墙练习。肱骨骨干骨折的健康教育1. 肱骨干骨折的复位要求较其他部位骨折低,遗留20度以内的向前成角和 30度以内的向外成交畸形并不影响功能:斜行骨折愈合即使右缩短,也会发

10、现明显的异常。应先按患者及家属讲解明确,以减轻心理负担。2. 肱骨干骨折伴有桡神经损伤时,患肢伸腕、伸指功能障碍,短期内症状改善不明显,治 疗周期长,患者心理压力大,易产生及早悲观的情形。可介绍治疗措施,对患者感觉和 运动恢复的微小变化予以重视,并以此激励患者,主动配合治疗。3. 悬吊石膏固定等患者 2周内不能平卧,只能取坐位或半卧位。并向患者讲解该题为的治 疗意义。4. 骨折固定后立即指导患者进行上臂肌的早期舒缩活动,可加强两骨折端在纵轴上的压 力,有利于愈合。5. 出院指导:(1)伴桡神经损伤者,口服硬要神经药物并配合理疗12个月。(2)继续行功能锻炼。骨折四周内,严谨做上臂旋转活动。 外

11、固定接触后,逐步达到生活自理。(3) 复查指针及时间:“U ”形石膏固定的患者,在肿胀消退后,石膏固定会松动,应来院复诊;悬吊石膏固定两周后来院更换长臂石膏托,维持固定六周左右后再拆除石膏,术后 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移位或愈合情况,伴桡神经损伤者,并定期复查肌电图,了解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肱骨髁上骨折概述:肱骨髁上骨折指肱骨干与肱骨髁的交界处发生的骨折。肱骨远端呈前后扁平状,前有冠状窝,后有鹰嘴窝,两窝指间仅未一薄层骨质,此处追日发生骨折,约占全 身骨折的%,占肘部骨折的50%60%,多见于5-12岁儿童,肱骨远段骨垢的纵轴予肱骨干 形成30度50度前倾角,肘关节完全伸直位

12、时,前臂与上臂指间呈10度到20度外翻,为正常的提携角,骨折愈合后常出现肘内翻畸形,严重者需要手术矫正。肱骨髁上骨折的措施体位护理:行长石膏托固定后,平卧时患肢垫枕与躯干平行,离床活动时,用三角巾悬吊前臂于胸前。行尺骨鹰嘴持续骨牵引治疗时,应取平卧位适当支撑患肢,减少疲劳感。并发症的护理(1 )骨筋膜室综合症:是由于固定过紧或肢体高度肿胀而致骨筋膜室内高压,前臂组织血液灌流不足引起。当患儿啼哭时,应引起高度重视,密切观察是否有5P征的征象。1)剧烈疼痛继之无痛:一般止痛剂不能缓解。如至晚期,缺血严重,神经麻痹即转为无痛。2)苍白或发绀3)肌肉麻痹:患肢进行性肿胀,肌腹处发硬,压痛明显;手指处于

13、屈曲位,主 动或被动牵伸手指时疼痛加剧。4 )感觉异常:患肢出现套状感觉减退或消失。5)无脉: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如出现上述表现,应立即松开所有包扎的石膏、绑带和敷料,并立即报告医生,紧急手术切开减压。(2)肘内翻畸形:是由于骨折固定不良、远折端内旋、两断端形成交叉、远端受重力印象向内倾斜而形成。在护理上应保持有效的固定,如伸直尺偏型骨折,应维持屈肘90度、前臂旋前位固定,动态观察,若发现有尺偏时,立即纠正。(3)肘关节僵直:是由于过度的被动钱啦和反复被动活动引起的。因此,在行尺骨鹰嘴牵 引时,不要随意增加牵引重量,严格把握牵引时限;肘关节功能锻炼时,以主动活动为主, 被动活动以患者不感疼痛

14、为宜。功能锻炼:功能锻炼的方法力求简单,使患者易于学习和坚持。(1)复位及固定当日开始做握拳、屈伸手指练习。第二天增加腕关节屈伸练习,患肢三角 巾胸前悬挂位,做肩前后左右摆动练习。一周后增加肩部主动联系,包括肩屈、伸、内收、 外展与耸肩,并逐渐增加其运动幅度。(2 )三周后去除固定,主动进行肘关节屈、伸练习,前臂旋前和旋后练习。伸展型骨折着 重恢复屈曲活动度, 屈曲型骨折则增加伸展活动度。禁止被动反复粗暴屈、伸肘关节,以避免形成骨化性肌炎。术后维持有效的固定经常观察患者,查看固定位置有无变动,有无局部压迫症状,保持患肢于功能位置。如果肘 关节屈曲角度过大,影响桡动脉正常搏动,应适当降肘关节伸直

15、后在固定。肱骨髁上骨折的健康教育术前健康教育:(1)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折、骨折易于愈合,即使复位不理想,与肘关节活动方向一致的畸形,可在生长过程中自行矫正。 应向患者即家长讲明, 以减轻其焦虑和恐惧心理。(2 )向患儿及家长讲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弓I起重视。反复示范并讲解功能锻炼的动作要 领,直到家长和患者学会为止,知道家长督促并帮助患儿进行功能锻炼。以主动锻炼为主, 被动活动应轻柔,以不引起剧烈疼痛为度,以免引起再度损伤或发生骨化性肌炎,加重肘关节僵硬。术后健康教育(1)向患儿强调关节固定的重要性和管不固定的危害,使其自觉地维护有效固定。告之固 定时限为34周,使其看到治疗的希望。(2) 向家长讲解观察血运的几个指标:患肢的颜色、温度、肿胀程度、毛细血管充盈时间。 如固定期间患肢剧烈疼痛、颜色暗红或青紫、发凉、肿胀、皮纹变浅等血液循环障碍,应立即告诉医务人员。出院指导(1)保持休息与活动时的体位要求。(2)继续功能锻炼:家长要督促并指导患儿按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