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中心学校课改规章制度汇编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6240608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67.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中心学校课改规章制度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乡中心学校课改规章制度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乡中心学校课改规章制度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乡中心学校课改规章制度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乡中心学校课改规章制度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中心学校课改规章制度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中心学校课改规章制度汇编(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中心学校课改规章制度汇编第一部分:教育教学3学校教学管理制度3学校校本培训制度5学校校本教研制度6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制度10家长学校规章制度14学校教师工作制度16学校教师上课制度17学校教师集体个人备课制度18学校教师听课、评课制度19学校教师作业辅导与批改制度21学校个案学习创新制度22学校教学问题、专题研究制度23教师自我反思制度24学校教师教学教学质量分析制度25学校教师监考制度26学校教师辅导制度26学校教师缺课、补课及调课制度27学校落实教学常规制度28学校档案保管制度30班主任工作评估细则31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成长制度33学校教师评价制度35学校教师绩效工作评估细则36学校教

2、师职业行为“十不准” 38学校落实各项教育法规的规定39第二部分:学生管理40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制度40学校学生学习制度41学生活动管理制度43学生劳动制度44学生考勤制度44学生综合评价制度45学生日常管理制度46优秀学生评选条件47优秀学生干部评选条件47先进班集体评选条件48体育卫生制度48交通安全制度49教学活动安全制度50消防安全制度51外出活动安全制度52治安保卫管理制度53学生运动安全制度54安全检查制度55学校学生考勤制度56安全信息上报制度56第一部分:教育教学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为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建立小学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教学行为,根据门源县课改实施方案的要求

3、,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有关精神,现对我校教学常规管理提出以下措施:1、确立先进、切实的办学理念、目标、措施。学校机构健全,人员分工到位,有配套的规章制度。学校严格执行教育局的学籍管理规定,规范招生,建立电子学生档案,不瞒藏学生。严禁分快慢班,严格控制流生。高扬“德育为先,多育并举”的大旗,严格执行课程(教学)计划,开齐、开足、教好各门课程,不得任意增减课时。学校作息时间规范且执行到位。2、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贯彻落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德育工作目标明确,组织制度健全,能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正常开展德育活动,定期组织班队工作经验的学

4、习和交流,班队工作措施到位,效果显著。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发。要充分认识到学科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是完成学科知识、智能教育的内在动力和思想保证,把德育工作全方位、全过程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要挖掘学校、社会教育资源,从学校、社区资源特点出发,开展富有特色,丰富多彩,为学生爱好的社团活动、兴趣小组、社区服务活动和文体活动。3、认真学习、把握和运用新课标、新教材,做到以新思想、新理念来统领教学,切实提高新课标、新教材的学习水平、使用水平和研究水平。各校和广大教师,要根据教育局制定的学习要求,配备好学习资料,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做好学习笔记,

5、开展校内学习研讨活动,在提高习惯于针对性和有效性上下功夫。加强教法和学法研究。建立与新大纲、新课标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讲解为主要方式的局面,所有教师都要从研究学生入手,切切实实改革教法,认认真真指导学法,做到教案学案一体化、教法学法一体化。上课容量要适度,起点要适当,落脚点要准确,指导以电教为主的多种教学形式,切实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与落实;关注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关注多元化评价;关注暂时学习困难的学生学习状况;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关注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积极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教学模式和策略,努

6、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夯实基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炽要坚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探究、合作地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地个性发展。4、完善教研组织,健全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校长及其他管理人员要发挥表率作用,坚持上课,坚持听课,坚持参与教研活动,了解课堂教学现状,与教师交流、研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行政听课要做到有记录、在评价、有反馈。加强集体备课研究,学校教导处必须制定学期教研工作计划和学科教研课题,并加强对备课组及教师个人教研、教改的课题指导。5、学校要定期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研究课、观摩课、创优

7、课等活动,为教师搭建展示教学风采、交流教学经验的平台。每学期每人听课不少于20节,被听课不少于5节。要加强听课后的集体评价分析活动,把每一节被听的课作为一个教学案例,进行理性的分析。加大对教师教学的反思的管理力度。要求教师养成反思的习惯,做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及其结果及时进行自评,写出自己的教学所感和改进教学的构想和措施,每学期教师至少要撰写6篇有一定质量的教学反思。6、教学中要狠抓落实,形成习惯与制度。学校要把教学认真作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坚决杜绝没有备课进课堂的现象。作业在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错必纠、有练必评的前提下,强化精选、精讲、精练、精批、精

8、评,提高达成度。7、加强过程控制,严格控制各年级、各学科作业量,任何教师不得布置大量机械性、重复性作业,不得留惩罚性作业。学生课业负担合理,学生在校活动时间每天控制得当,低年级学生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它年级家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学校行政领导要坚持定期检查作业布置和批改的情况,做到有记录、有分析、有评价、有反馈,每学期作业检查不少于4次。对品德与生活、音乐、体育、美术、劳动、信息等学科要定期对学生进行面试,了解教师课堂情况。8、严格考试制度,严格考风考纪,规范考试次数。要把考风考纪建设作为校风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从严从实抓好,所有教师都要学习研究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考题与学生实际,提高例题

9、质量。学校考前要抓命题,考中要抓考纪,考后要抓分析。不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考题的唯一依据。完善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水平的评价,促进评价功能、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和评价心理转变。9、学科考核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评价。认真使用好各年级中小学生素质发展评估手册。各学科教师要本着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要求,认真写好教师寄语和班主任评语。10、努力建设科学人文环境,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与信息量。学校的橱窗、画廊、报栏、广播台、电视台以及班级的黑板报等媒体都要辟出专栏,精心编排,每周至少1篇美文佳作评点赏析,至少项新科技介绍,至少1个新成果展示。要认

10、真组织学生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新闻。加强学校图书室建设,每学年都要划出专用资金添置图书,班班建好图书角,提高图书的使用率和周转率。学校要结合校情,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氛围和外部环境。11、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教师要体谅学生家长的心情,真诚地关心和爱护学生;要尊重学生家长,虚心听取学生家长的意见;要与学生家长保持经常的密切的联系;要定期召开家长会及不同层次的学生会,逐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立体教育网络。要对生活困难的学生进行帮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学校校本培训制度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和基础教

11、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精神,培养造就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师资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特制定我校校本培训制度。1、不断更新全体教师的教育观念,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2、进一步发展教师个性特长,使之具有鲜明的教育、教学个性,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3、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4、提高教师对新课改的研究、探索能力,提高全体教师的科研水平。 建立本校的校本培训机制,使校本培训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5、学习走进新课程,探索、研究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途径。6、加强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的培训,要求教师普遍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7、教科研知识的培训。逐步培养教师教科研工作的意识、

12、水平和能力。8、教师基本功的培训。通过培训使教师在三笔字、普通话、计算机、教育组织管理等方 面有较大的提高。9、师德培训。通过各种形式加强教师的师德培训,培养造就一支品德高尚的教师队伍。10、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点面相结合。11、做好校本培训,每学期开学初的教师会上,由教导处布置本学期培训的重点内容要求、方法。以组为单位组织学习;通过集体备课、教研活动,专题讲座等方式组织教师集中学习。把握好“点”与“面”的关系,将培训的主要内容合理科学地化解为若干部分,组织教师分块学习。12、在校本培训过程中,避免闭门造车现象,主动邀请教科员、优秀教师来校指导。13、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开展校本培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课堂实录,专家讲座,上网查阅教改信息等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方式参加校本培训。14、开展“一帮一,一对红”师徒结对活动。通过以老带新,师徒结队的方式,提高青年教师的师德素质、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学校校本教研制度新课程的实施,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根据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精神,结合校本培训管理办法及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