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场粪污综合治理方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6238998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5.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猪养殖场粪污综合治理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猪养殖场粪污综合治理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猪养殖场粪污综合治理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生猪养殖场粪污综合治理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猪养殖场粪污综合治理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猪养殖场粪污综合治理方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定南县欣丰生猪养殖场粪污综合治理方案1 、基本情况定南县欣丰生猪养殖场,位于定南县岭北镇玉石村,生猪养殖场 所在地属于非动物养殖区,设计年出栏商品猪 1600 头,计划兴建设 沼气池 400 立方米,鱼塘亩2 多,污水处理计划采用猪、沼、鱼的模 式进行治理,干粪由人工收集,并送入干粪发酵池进行堆肥发酵,发 酵后的干粪作为农业有机肥。污水进入沼气池进行沼气发酵,生产的 沼气用于保育栏保温及供公司员工生活用,产生的沼液大部分用污泥 泵抽出混入微生态菌剂发酵后,进一步脱水、干化,作为农业有机肥 卖给周边的果农。少部分流入沉淀塘中进行三级沉淀,最后经过水生 植物吸附降解后流入鱼塘进行养鱼。该污水处理工

2、艺流程是:2、粪污综合治理方案2.1 固体粪便处理工艺猪场产生的粪便进行人工收集打包,冲洗的粪便在沉渣池沉积后 进行收集打包,收集打包在堆粪处进行短期堆肥发酵后作为农业有机 肥出售给附近的蔬菜基地、苗圃和稻田养鱼户。2.2 尿液和污水的处理工艺对场内生产的尿液和污水采取雨污分流、干湿分离,进行二次厌 氧发酵处理,雨水由专门的排水系统直接外排,尿液及污水进入150 立方米的沼气池进行一次厌氧发酵处理,然后进入 250 立方米的沼气 化粪进行二次厌氧发酵处理,沼气作为场内生活生产用能,沼液经过 500 立方米的沼液总贮池后,沼液大部分用污泥泵抽出混入微生态菌 剂发酵后,进一步脱水、干化,作为农业有

3、机肥。3、粪污治理主要工程3.1 建雨水沟。修建雨水沟,实行雨污分离,减小沼气池废物处理 量,雨水沟的坡度一般为 1.5%,分流的雨水直接外排。3.2 建干粪堆放发酵池。建建设防雨、防漏、防渗的干粪堆放发酵 池,对粪便进行短期发酵处理后打包,作为农业有机肥出售。3. 3 建沉渣池。修建沉渣池,对冲洗的粪便及其他固体物质进行二 次收集。每栋猪舍需修建沉渣池井1 个,沉渣池长1 米,宽1 米,深 1.5 米。3.4 建沼气池。修建沼气池,对尿液及污水进行厌氧发酵处理,产 生的沼气可满足场内生活、及部分生产能源,降低场内的生产成本。3. 5 建沼液总贮池及配套设施。修建沼液总贮池,用于贮存沼液。 沼

4、液总贮池长50米,宽30米,深1.5米,通过直径为30厘米的水 泥管道把沼气池出来的沼液输送到沼液总贮池。在沼液总贮池周围铺 水泥板进行硬化并安装了水泥柱铁网围栏,以免发生安全事故,同时 在生物滤池四周栽种小叶榕进行绿化。3.6 绿化猪场。对猪场进行绿化,不但有利于美化场区环境还可吸 收大气中有害、有毒物质、过滤、净化空气、减轻异味,改善场内环 境。根据场内布局,猪舍栋与栋之间栽种天竺葵、小叶榕、刺桐、黄 桷兰等树木,场内空地栽种栀子花等花草。4、污染治理效果分析4.1 生态效益分析粪污治理工程投入运行后,粪污全部转化为资源,由于把种养殖 业进行了有机结合,可减少向环境排放污染物,实现了粪污的

5、“零排 放”。4.2 社会效益分析污染综合治理工程采用干湿分离、雨污分流的治理工艺,年分离 出干粪600多吨,猪粪经打包堆沤23天后,出售给菜农、果农作 为蔬菜和果树的有机肥;年产沼液量为2000多吨,沼液属熟化速效 有机肥。使用经堆沤过的猪粪和沼液种植的蔬菜和水果,减少了病虫 害,菜好、果好,属纯绿色食品,市场价格高,销路好,从而带动了 周边菜农和果农种菜、种果积极性高涨,减少了农药化肥残留物对土壤的污染;沼气池产生的沼气可作为生产和生活用能,不但可节约部 分电能,同时每年还可节约木炭。同时粪污沼气化利用,不但较好地 改善了养猪场的卫生环境,而且密切了猪场与周边群众的友邻关系。4.3 经济效益分析4.3.1 农户经济效益分析。公司将猪粪和沼液作为菜肥,果肥,实 现了粪污资源化,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每年可为农民节约购买化 肥资金数万元。4.3.2 企业经济效益分析。收集打包的猪粪可卖给周边的蔬菜基地、 苗圃基地和果农等,目前猪粪售价为 50 元/吨,收集打包的600 吨猪 粪年可实现收益 3 万元,使用沼气,节约的部分电能、木炭,年可节 约资金 2 万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