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知识要点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6238033 上传时间:2023-10-2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管理知识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行政管理知识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行政管理知识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行政管理知识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行政管理知识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政管理知识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管理知识要点(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行政管理知识要点行政管理有许多新的发展。许多行政管理学家把 40 年代 以来出现的信息论、控制论、运筹学等理论和方法用来研究行 政管理同时由于行政管理涉及面愈来愈广,需要考虑的因素愈 来愈多,需要把行政管理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以下是关于行 政管理知识要点的相关内容,欢迎参考 !行政管理知识要点第一章六阶段:1. 提出创立阶段行政学创始人威尔逊 行政学研究主张政治于行政 分离,建立一门独立的行政学科思想:行政学研究的必要性、行政学的目标与任务、行政 学的实质、人事行政的思想、行政监督思想美国学者古德诺行政法于政治与行政对行政 - 政治二分法的进一步阐述走向协调的道路:政治适度控制行政、 行政适度

2、集权化、法外调节 美国加强民主于效率协调的主攻 方向: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科学管理之父泰勒 科学管理原理作业管理、时间 管理与组织管理中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标准化管理、工资 制、例外原则一般管理之父法约尔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管理的 含义、 14 条原则2. 正统阶段德社会学家韦伯 论官僚制官僚制及特征、官僚制的优缺点 美行政学家怀特行政学导论为行政学科体系构建了 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框架美古利克、厄威尔行政学论文集福莱特3. 批评与转变阶段 巴德纳行政组织学说组织的本质、 组织三要素 ( 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信息交流 ) 、非正式组 织西蒙决策理论 麦格雷戈 Y 理论 林得不格姆渐 进决策模式

3、4. 应用于发展阶段 德罗尔、彼得、里格斯5. 挑战于创新阶段 弗雷德里克 权变理论代表人物菲德勒 目标管理理论提出者德鲁克6. 总结与探索阶段奎德 公共选择理论创始人坎南奥斯本和盖布勒 政府再造十原则:政府里领航、催化作 用 ; 授权、社区拥有 ; 将竞争机制注入到提供服务中去 ; 有使命 感;结果导向 ;顾客导向 ;积极开源 ;前瞻布防 ;分权参与、市场 导向,通过市场力量进行改革。第二章 里格斯的行政生态学的三大行政模式及主要特征 农业社会行政模型即融合型 特征:经济基础十农业生产 力; 土地的分配和管理是重要管理内容 ; 管理活动以地域或土地 为基础 ; 官僚职位重于行政决策 ; 实行

4、世卿世禄的行政制度 ; 行 政风范带有浓重的宗亲主义色彩 ; 政治与行政不分,权力来源 君主,行政官吏在政治、经济上自成阶级 ; 政府与民众缺少沟 通渠道 ; 行政的问题十维持行政的以致于统一。工业社会的行政管理模型即衍射型 特征:基础十美国式 的自由经济或苏联式的管制经济 ; 民众有影响政府的渠道,政 府与民众的关系密切 ; 行政风范体现平等主义、成就导向和对 事不对人原则 ; 主要问题十谋求专业化基础上的协调与统一。过度社会的行政管理模型即棱柱型 特征:政府的制度、 法规已制定,但不能实际起到约束和规范作用,形式上虽抛弃 了传统社会中的行政特性,实际上还有很大影响力 ; 同时呈现 异质的行

5、政制度、行政风范和行政行为 ; 传统结构和现代结构 交叉、重叠、渗透存在。行政环境内容: 行政的社会环境:物质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精神文 化环境、人口环境、民族环境、历史环境行政的自然环境及作用: (1) 自然资源为国家行政管理提 供支撑能力 ;(2) 影响行政管理的思路、政策和方式 ;(3) 要求行 政管理必须遵循生态规律。行政的国际环境: (1) 涵义:指一个国家与世界各有关国 家、地区间在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方面的相互关系及 其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关系。包括国际自然环境和国际社会环境(2) 特点:政治上看: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 世界原两极格局已经终结,正朝着多极化方向

6、发展。经济上看, 经济竞争日益激烈 ; 科学技术的特别是发展高科技,成为经济 发展的决定因素 ; 国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进一步加剧。从文 化上看 ,国际文化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 国际上各友好 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日益发展 ; 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已 成为许多国家的基本国策。社会环境上看,国际性的人口爆炸, 资源不断消耗,局部战争不断发生,社会贫富不均,社会就业 不足,社会中的犯罪与社会秩序不稳定等问题,仍是国际社会 环境中的困境。自然环境上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各国工业化 过程,全世界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已对人类的生存造成巨大威 胁。 (3) 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相互作用关系:行政管理受

7、社 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制约、影响和决定 ; 环境向行政提供各种 资源和有利条件 ; 环境同时也会造成行政管理的不利条件 ; 政府 行使国家权力,在行政实践中认识行政环境发展规律,利用环 境中的一切有利因素,能动地改造着行政环境,促进国家政治 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向前发展: 要求行政机关充分认识和利用 一切有利的环境条件,努力克服一切不利的环境条件,开展行 政工作。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一种情况 是它沿着行政环境发展的方向起作用,促进行政环境的发展 ; 另一种情况是它沿着行政环境发展相反的方向起作用,阻碍行 政环境的发展。第三章 行政职能的涵义: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政治、经 济

8、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与 作用。市场机制的缺陷:不能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存在外 部性、自然垄断、信息不对成、风险和不确定性。经济职能:1. 统筹规划职能 2. 宏观调控职能 3. 信息引导职能 4. 提供公共 物品和服务职能 5. 检查监督职能 特点:全局性、综合性、协 调性、服务性。当代我国政府职能:对我国行政职能体系的分析 :职能 庞杂,运行紊乱。 2. 政企不分,抑制了企业的活力与社会的 发展。 3. 行政费用巨大,财政负担过重。我国行政职能转变 的客观必然性 :影响与制约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因素:社会 环境的变化、行政管理的科学化、管理手段的创新、传统文化

9、 的制约。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客观必然性:行政职能转变是我 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必然要求、行政职能转变是经济体制改 革的必然要求、行政职能转变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 的关键 。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内容:在职能行使方式上由过去的 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变为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的有机统一。在 职责的范围上由以往的统包大揽转变到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 的作用上,政府只做市场和社会都做不了或做不好的事。在管 理对象上要从以往的以抓国有、集体企业为主转到以农业现 代化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为主。在功能重心上要从专业经济 管理转移到行业管理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上。在行政能行使的 性质上要从过去的“服从为主”转变为“服务

10、为主”。我国公共行政职能的转变:经济调节:对国民经济进行宏 观调控,创造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 ; 创新经济制度,深化国有 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 扩大对外开放,落实“入世” 承诺; 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 ; 加强人力资源和自然资 源管理,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市场监管:健全市场体系,加 强市场监督,维护市场秩序 ; 改革公用事业体制,克服行业自 然垄断。社会管理:保障公民宪法权力,保证法律规定的权利 和义务的实现,维护社会安全和经济秩序。公共服务:完善公 共服务体制,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 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第四章世界各国行政权力体制主要有以下类型 :1.

11、三权分立体制。三权分立体制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 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议会、内阁或总统和法院掌握,各 自独立行使职权又相互制衡的制度。其特点是: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并且这三 种权力分别由三个不同机关行使,即议会行使立法权,内阁或 总统行使行政权,法院行使司法权,三种权力相互独立又相互 制约,保持三种国家权力之间的平衡状态,防止某一个机关或 某一个人的独断专行。三权分立是以权力对抗权力、以权力制 衡权力,其实质是权力分配。随着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现在 一些西方国家的行政权力日益扩大和加强,如美国,行政权力 几乎达到行将吞食整个国家权力的地步。所以不少学者认为 “三权分立”已名存

12、实亡。2. 议行合一体制。议行合一体制是指国家机关重要工作的 决议和执行统一进行的制度。其特点是: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之间是分 工与合作关系,不是分庭抗衡,而是统一的。我国是议行合一 体制的典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不仅行 使国家立法权,并且产生和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这 些机关都要对它负责、受它监督。议行合一体制是社会主义国 家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国家机关之间的权力分配关系及其工作关 系上的体现。3. 军政合一体制。军政合一体制是指军事权力和行政权力 合而为一,并以军事权力作为整个国家权力的核心和后盾,国 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等,都受军事政府操纵的一种体制。此

13、制的典型,是拉美、非洲一些实行军人执政的国家。4. 政教合一体制。政教合一体制是指把政权和教权合而为 一的一种政治体制。教皇为君主,拥有立法、司法、行政全权。 梵蒂冈就是一个以教皇为君主的政教合一的城国。两种体制:总统制的主要特点是:政府与议会分离,内阁 成员不能同时兼任议会议员 ; 总统由选民选举产生,既为国家 元首,又是政府首脑,对选民负责,不对议会或国会负责,议 会或国会除可以对总统依法行使弹劾权外,不能以不信任票迫 使总统辞职,而总统亦不能解散议会或国会 ; 总统是国家实际 权力的中心,行政权完全属于总统,拥有任免政府部长、驻外 大使等高级官员之权,代表政府对外缔结条约和签订行政协定

14、之权,统帅武装部队并掌握最高军事指挥权,行使签署法案生 效和发布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命令的部分立法权等, 内阁制, 亦称责任内阁制或议会内阁制的主要特点是:政府与议会一体 化,内阁成员同时又是议会议员,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 或政党联盟的领袖,受国家元首的委托,单独或联合组织内阁, 该政党领袖经国家元首任命为内阁首脑,一般称内阁总理或首 相; 内阁是整个国家行政机关的枢纽和决策中心,行使行政管 理全权,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具体划分行政区划体制,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第一,政 治因素。巩固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行政区划的目的和它 的形式正好相反,是为了加强中央政权对全国各地的统一管理。 行政

15、区划往往采用一种有限授权的方式,通过各级地方政府加 强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治理。第二,经济因素。利用各地的经济 特点和优势,促进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行政区划的目的不 是要造成地区性经济封锁和市场分割,而应推进市场经济的发 展和统一市场的形成。第三,民族因素。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 和风俗习惯,有利于促进和加强民族团结。这是加强国家统一 的基础,一般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基础上建立民族自治的地方 政府。第四,地理因素。根据地形、山、川、河流等自然条件 和地理条件划分行政区域的边界和地界,这些地理因素也是间接影响市场经济的因素。第五,历史因素。行政区域 的划分往往是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形成的,历史方面的考虑可

16、 以为行政区域的总体布局、某些地区的归属或具体边界、地界 的确定提供参考。 第六,管理因素。行政区划应考虑管理层 次、控制幅度、各级地方政府的规模、人员编制、财政预算等 各种问题,既要增加各级地方政府的管辖能力,又要有利于中 央政府集中统一管理和减少财政开支,提高管理效率。第五章行政领导者的素质:1. 政治思想素质:政治思想素质是行政领导者的“德”, 即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品德和思想作风方面的表现。 行政领导者的政治思想素质是第一位重要的。只有行政领导者 身正,才能成为公务人员的表率 ; 才能产生影响力、凝聚力, 团结群众做好工作。2. 道德品格素质:行政领导者是国家的栋梁,政府的核心, 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格,才能取得人民的信任,影响被领导 者培养高尚的道德品格。3. 文化业务素质:行政领导者要实现科学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