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路上46个春秋]共青路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6237708 上传时间:2024-02-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共青路上46个春秋]共青路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共青路上46个春秋]共青路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共青路上46个春秋]共青路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共青路上46个春秋]共青路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共青路上46个春秋]共青路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共青路上46个春秋]共青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共青路上46个春秋]共青路(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共青路上46个春秋共青路 在多梦的季节,一见钟情地迷上了青年工作人生之旅,有很多偶然的巧合。但在我的经历中,有一个偶然的巧合决定了我的终生追求。1950年1月,我跨入18岁,这是我成为一名共青团员的时间,也是我走上团的工作岗位的时候。这或许是个巧合,但也就由此使我和共青团结下了不解之缘,从那时起至今我在共青团的岗位上度过了46个春秋。其实,当我的年纪处于多梦的季节时,我向往的是攻读土木工程,当一名土木工程师。而当接收“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的熏陶后,顿改初衷而投身党领导的革命队伍,从事着团结和教育青年的工作。记得50年代初还在团县委工作的日子里,伙伴们曾经不无浪漫地对

2、我说:“你应该志向坚定地成为青年工作教授。”那时我只当戏言而未曾多想,但对于以青年人为对象的这份工作,确实是“一见钟情”地迷恋上了,且干得越久,爱得越深。伴随年事渐高,常有些人问我:“你干一辈子共青团是否值得?”我答:“共青团的岗位是有年纪要求的,并非全部的人全部能在这个岗位上干一辈子。我有幸得到了把一生精力献给共青团事业的机会。我,无憾无悔,感到充实和欣慰。”这决非冠冕堂皇的官话,也非无可奈何的自慰,而是我40余载共青路的心迹坦陈。正是在这个岗位上,我从一个稚嫩浅薄的高中毕业生,成长为一名青年工作者,成长为青年和青年工作理论领域的教授。1955年人生之路又一转折,无反顾地投身探索一个新的理论

3、领域我走上共青团工作的第一个岗位,是江西省德安县团县委。在3年多的时间里,我到农村、学校、工厂等基层单位,动员和组织青年参与民主改革、发展生产等运动,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人生观教育,在全县逐步建立和发展团的组织,召开全县的首届团代会,选举产生首届团县委。直至1953年,我奉调到团九江地委任组织部部长及地直机关团委书记。在共青团生活中,我数次取得脱产再学习的机会:第一次是中共江西省委党校首届团干培训班;第二次是中南局团校;第三次是中央团校。1954年9月我到中央团校学习,1955年留校,由此我的成长之路出现一个转折,由从事团的实际工作转为从事团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为了适应这一转变,中央团校又前后

4、送我到中央党校进修马列主义基础,到人民大学进修伦理学、社会学,到北京师范大学进修心理学、教育学。这使我有可能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利用多学科知识探索青年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共青团的学问,涉足一个新的理论领域。社会上包含我们团内,有这么一个偏见,认为“团的工作无非是发发号召,搞搞活动,没有什么规律”,“研究团的工作,最多也只有部分方法,哪有什么理论?”甚至在团校也曾经有过团干部培训班没专业课可开的迷惑。我对此甚感不平。各行各业的工作全部有各自的规律可循,全部有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理论,为何共青团就不能有?共青团做的是青年人的工作,人为“万物之灵”,青年又是“万物之灵”中思维最活跃、社会能量最大、创新精神最强

5、的部分,做“灵中之灵”的人的工作,应该说比做任何的工作更为复杂,内在规律更应揭示,学问必定是愈加精深。“共青团工作需要有理论思维”,“共青团工作有自己的学问”,我是抱定这么的信念,决意在探索共青团的学问的道路上作长途跋涉的。团干部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中央和地方各级团校教育走向正规化,为共青团专业知识和理论的开拓注入了动力。伴随在中央团校的基础上创立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很多省市青年干部学院的相继建立,国家教委把青年学列为全国高等思想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我主编的青年学被列为这门专业课的教材,这愈加鼓舞我努力推进青年和共青团理论研究的深化。回首46年共青路,毫无悔意,并深深庆幸自己这一抉择1989

6、年底,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部分师生为我从事青年工作和理论研究40周年而开的座谈会上,我用“感激、自慰、自愧”六个字表示我的心情。令我感激于怀的,是党和团的组织给了我长久从事青年工作理论教学和研究的机会,给我在这方面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数次得到提升理论修养的进修机会,数次参与团中央主要会议的文件起草工作,不停到基层单位作调查研究,几度被派到国外作学术交流和考察,使我有可能在共青团理论领域纵横驰骋。回顾46年共青路,每一个前进的足迹,无不一样团的事业相联;每一点成就和奉献,无不浸透共青团的培育和关杯。每念及此,我总是感激涕零!坦诚地讲,在几十年的共青路上,我并非没有过杂念和犹豫。每当看到同辈人

7、和部分以后者“仕途”的发达、“下海”的富有,也曾有过“转业”的盘算,然而最终我全部未舍弃极其倾心的青年事业。至今,我对此毫无悔意,而且深深庆幸自己的这一抉择。大家常见“人类的春天”这一词句赞颂青年人的青春活力,把团结、教育、服务青年的共青团工作称为青春的事业,我有幸将一生精力献给这一事业,内心深感充实和欣慰,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我的路走对了!近些年来,部分首次同我见面的年轻好友常发一个惊诧之情:“读你的文章,看你的书,还认为你是一个中青年人呢。”不少老好友见面也对我说:“你现在的精力和思维,可能是得益于长久做青年工作的缘故吧。”尽管我头上的白发在增多,脸上的皱纹在加深,但我的心理和思维似乎还没有老

8、化。回首往事,欣慰的同时又有部分惭愧。即使我为共青团事业做了部分工作,取得部分结果,但以46年的分母来评定,则显得相当轻微,而且总体水平也不高,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应用性全部欠成熟,有很多需要做的还没有做,有很多应该做得好部分的做得并不如意,留下不少的憾事。惭愧能够使人悲戚,在懊恼中虚度时光走向消沉;惭愧也能够使人振奋,在填补缺憾中再谱新篇。我即使已逾花甲之年,时日已经不多,但仍愿以振奋的精神状态,在共青团理论研究的道路上继续跋涉。“老牛自知黄昏短,不用扬鞭自奋蹄。”1993年1月,在由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宣告国务院给我“发展社会科学”突出贡献教授政府特殊津贴并颁发证书的会上,我用此诗句表示了我的感激心情和继续努力的心愿。共青团的事业培育、锻炼、造就了我,我岂敢丝毫懈怠!只要一息尚存,当不遗余力地为共青团理论的深化和发展奋斗不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