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考研成功率的因素分析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6237707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响考研成功率的因素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影响考研成功率的因素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影响考研成功率的因素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影响考研成功率的因素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影响考研成功率的因素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影响考研成功率的因素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响考研成功率的因素分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影响考研成功率的因素分析 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为例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胡群、秦博、王雪目录摘要2一、问题的提出2二、相关研究综述3三、我校考研成功率的概况3(一)我校考生成绩总体情况4(二)所报与所学专业一致性的探究4(三)专业型硕士5(四)考研辅导班对整体录取结果的分析5四、考研率影响因素的描述性分析5(一)政治、英语成绩与考研结果的分析5(二)平时成绩与录取结果6(三)总复习时间、每天学习时间与录取结果的分析7(四)固定教室与录取结果8五、模型的构建8(一)数据来源及变量的选择与测量8(二)研究假设9(三)实证模型设计10六、实证分析与结论10(一)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11(二)二项l

2、ogitic模型分析12七、启示及建议14参考文献16附录17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本科生招收人数上涨,就业难已成为社会的一大难题。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而另一方面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如此残酷的局面,众多的高校本科毕业生选择了考研。随着全国高等教育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各高校对于本校的考研率也越来越重视-考研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关乎学校的生源问题,同时,越来越多的人也把考研成功率作为评价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主要指标。如何才能提高本校的考研成功率,针对这个问题,本研究项目对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2011年考研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Logistic两个数量模

3、型实证分析了影响考研成功率的因素。结果表明:“复习期间每天学习时间”在两个模型中都呈现正相关,“是否报有考研辅导班”在两个模型中都呈现负相关,“考研复习总时间”在两个模型中都无显著影响,“平时成绩”对“考研总成绩”无影响,但对“录取结果”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拥有固定自习室”对“考研总成绩”有正向影响,但对“录取结果”并无明显影响。 本文的创新之处:我们不仅利用考研的政治成绩、英语成绩、复习总时间、每天复习时间等一些常规变量进行探究;同时,结合一般本科院校教学资源紧张的特点,将有无固定备考自习室也纳入其中进行分析;随着考研辅导班的大量涌现,其影响作用也不可忽视;平时成绩的高低与考研成功率到底有

4、无必然联系,也成为了我们关注的焦点,我们力争从多方面、更广泛角度探究考研成功率的影响因素,通过构建模型,最终得出更为符合实际情况的结论。关键词:考研成功率;多元线性回归;二项Logistic一、问题的提出从1999 年开始,我国对本科生实施扩招政策,教育部统计数据表明,20002010 年全国高校毕业人数从107 万已增至635 万人。面对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毕业后何去何从是每位高校毕业生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与此同时,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 改革的不断深化, 社会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在高素质高人才的社会需求与严峻的就业压力双重因素的驱动下,考研成为了众多高校毕业生

5、理想的选择之一,尤其是2007年末、2008年初的金融危机爆发以后,这种现象就更为普遍。历年的考研人数统计数据表明,自1997年至2011年的15年里,中国大学生的考研人数由最初的24.2万增至151.2万,增长速度高达625%。同时,国家也大幅度扩大研究生的办学层次与规模,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招收硕士研究生49.5万人,比上年增加3万人,涨幅达6.45%,考研受到了高校以及社会上广大群体的热力追捧,而应届本科毕业生在考研大军中所占比例更是有目共睹。众所周知,在校大学生有充足的备考时间、较好的学习生活条件、优越的考研备考氛围为研究生考试做准备,但我们却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可以说大部

6、分高校的考研成功率与之并不平衡,提升考研成功率仍旧是各大高校争相讨论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各大研招机构扩大了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人数,报录比也由1997年的4.7:1扩招到了2011年的3:1,但是考研成功率却并未呈现出明显变化。因此,探究考研成功率低的原因,调查和分析影响考研成功率的因素,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具有重大意义。二、国内外研究综述国内一些知名学者对考研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很多的不同方面的观点。朱璟、邓鹏等(2006)认为,惟有准确、完整、系统地掌握高等数学基础知识,灵活运用解题方法,注重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才能在考研中取得良好的效果。王艳洁(2009)提出加强对学生的

7、教育和管理, 采用数学分层次教学法和开设选修课等措施对提高考研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隋邦平(2010)认为英语是美术专业考研者的瓶颈,文化理论与外语基础是美术专业考研学生挥之不去的魔咒。随教授认为打好基础,强化训练,深入研究,明确目标,有的放矢,在各个环节上都好充分的准备,并且科学合理地安排协调时间,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就一定能取得最终的胜利。曹满和黄联国(2011)从辅导员在新建本科院校学生考研工作中可以充分发挥角色优势方面出发, 得出学生考研意识、学习方法、心理疏导及信息服务等多方面因素对考研起引导作用。曾智华(2011)针对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中英译汉成绩偏低的问题,通过实例阐述了考研英语中

8、常用的五种实用翻译技巧,说明了在翻译考研英语的被动语态句时,应灵活地采用多种翻译技巧,才能使译文通顺流畅,更加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综上所述,现有文献通过对考研现状的调查,探讨了影响考研率的因素,但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是仅通过简单的描述性统计方法来分析考研成功率的影响因素,这样的分析不够精确,并且不能确定其对考研成功率影响的大小;二是没有对考研成功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分析或仅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基于上述思考,本研究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对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后,进一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二项Logistic模型对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及方向进行实证分析,并考察其对考研成功率的影响。三、考研成功率的

9、概况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2011届部分考研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考研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一)考生成绩总体情况调研结果显示,2011届参加研究生考试共135人,53人录取,占所调查全体考生的39.3%,其中400分以上有4人,350分-400分有36人,300分-350分共12人,300分以下的仅有一人;82人未被录取,占所调查的全体考生60.7%,350分-400分共10人,300分-350分的有39人,300分以下的有33人(如表1所示)。表1 成绩分布和录取结果的列联表分析 列联表分析又称为交叉分组下的频数分析,主要分析多个变量不同取值下的分布,掌握多变量的联合

10、分布特征,进而分析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系。成绩录取结果未录取录取人数横向比例人数横向比例300分以下3397.06%12.94%300分350分3976.47%1223.53%350分400分1021.74%3678.26%400分及以上004100%Total8260.74%5339.26% 由表1中分析的情况可知,在成绩分组中,录取和未录取的比例都不相同,并且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在400分及以上的成绩组中未被录取的比例为0,而录取的比例高达100%;在350分400分的成绩组中,未被录取的比例为21.74%,而被录取的成绩为78.26%;300分-350分的成绩组中,未被录取的比例为76.

11、47%,而被录取的比例仅为23.53%;相对而言,对于300分以下的分组中,未被录取的比例都在97%以上,这些都说明,成绩的高低对于考研录取结果具有很重要的影响作用。(二)报考专业与所学专业一致性的探究伴随着考研大军的逐步壮大,另外一个现象也尤为引起了我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生在研究生的报考阶段并未选择自己本科阶段所学专业,而转为自己所更为喜欢或者社会上更为热门的专业。因此,我组对所调查的135人也进行了此项研究。本科阶段所学专业与研究生报考专业相同的共计100人,不同的有35人,比例高达25.93%。根据问卷调查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财会类、语言类以及经济类等众多专业的考生所报与所学专业基本一

12、致,并未有过多的变化;而数理类等较少专业的考生选择了报考其他专业。(如表2所示)。由表2的结果可以看出,一方面,纵向比例显示:无论是未被录取还是被录取的学生,其所报与所学专业相同的比例更大,分别为81.71%与62.26%;而所报与所学专业不同的比例则较低,仅占18.29%和37.74%。这说明,虽然跨考在当下受到热捧,但更多的学生在报考时还是选择了与自己所学相同的专业。另一方面,横向比例显示:所报与所学专业不同的35人中,有20人成功考取研究生学位,占到57.14%。这说明,跨考对于考研成功率并不是绝对性的障碍。表2 所报与所学专业是否一致的列联表分析报考专业与所学专业录取结果未录取录取人数

13、纵向比例横向比例人数 纵向比例横向比例相同6781.71%67%3362.26%33%不同1518.29%42.86%2037.74%57.14%(三)专业型硕士伴随着2010年1月教育部对研究生结构进行了调整,在2009年总硕士研究生人数不变的基础上,2010年国家减少学术型硕士3.8万名,增加专业型硕士3.8万名,并且计划往后几年继续减少学术型硕士名额用以增加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教育部计划往后几年逐渐达到全日制专业型和全日制学术型硕士比例为7:3。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在我们所调查的53名被录取的考生中,有13人为专业型硕士,所占比例达到24.53%。(四)考研辅导班对整体

14、录取结果的分析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和研究生就业平台的相对宽广,更多的毕业生选择了考研,一些人也由此看到了商机,越来越多的考研辅导机构遍布了各大高校。但是考研辅导班的成效究竟如何,值得深入的探究和分析。因此,我组对此也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所调查的135人中,55人未报考研辅导班,其余的80人均报有考研辅导班。在考取研究生的53人中,报考研辅导班的人数共计27人(包括单科与全程),所占比例近50%,说明考研辅导班对于考研是否成功并无决定性的影响。四、影响考研率因素的描述性分析影响考研成功率的因素众多,只有选择出与考研成功率关系密切的变量,才能构建出科学合理的模型。首先对这些变量和考研成功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性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