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教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623651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渔父(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渔父(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渔父(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渔父(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渔父(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渔父(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渔父(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渔父教案【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将此文顺畅地译成现代汉语。 2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教学重难点】 1深入分析屈原的伟大人格,感悟屈原的选择对后世的重大意义。 2文中的重点实词(如颜色、形容等)和虚词(为、而、之等) 【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一、了解相关知识了解有关屈原、渔父、本文作者、楚辞等知识。1屈原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政治家,名平,战国时楚人。作品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屈原先被楚怀王重用,后因小人谗言被放逐。楚国被秦灭亡后,他的政治理想破灭,传说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自尽。中国民间五月

2、五日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屈原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 2渔父关于渔父其人,自庄子盗跖篇中提到孔子见渔父一事后,即成为后世诗文稗说中的隐逸高士。然是否确有其人其事,却查无实据。故而屈原江畔遇渔父之事,亦当为民间传说、楚人口碑,本文则应当作为一篇虚拟的寓言来读。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将此文全部照抄,用以赞扬屈原人格则可,用为史实则不可征信。 屈原被楚顷襄王放逐到江南后,长期流浪,最后由沅之湘,自沉汨罗。本文以屈原被放逐江南为背景,从

3、篇中“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一句看,文中事件所设置的具体时间地点,是在进入沅江之后,怀石沉湘之前。此时屈原已有以身殉国之志,故而文中屈原的话可当作他的临终遗言来读。3本文作者关于本文作者,汉王逸楚辞章句云:“渔父者,屈原之所作也。”但又说:“楚人思念屈原,因叙其辞以相传焉。”前后矛盾。自此,或论为屈原之作,或论为楚人悼念屈原之作,聚讼纷坛。今人持后说者居多。然无论作者为谁,本文均不失为一篇展现屈原伟大人格的力作。4楚辞楚辞是指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具有楚国鲜明的地方色彩,它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汲取民间文学特别是楚声歌曲的新形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的古板

4、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的骚体诗,建立起一种诗歌的新体裁,标志着我国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楚辞”的名称,最早见于西汉。汉成帝时,刘向整理古文献,把屈原、宋玉的作品和汉代人仿写的作品汇编成集,称为楚辞。“辞”即文辞之意,故也写作“词”。从此,“楚辞”既是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也是一种文学体制的名称。“楚辞”主要作者有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人。主要的作品有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宋玉的九辩等。 楚辞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人将“骚体”与诗经并称为“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特别是楚辞中的屈原作品,以其深邃的思想、浓郁的情感

5、、丰富的想象、瑰丽的文辞,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它的比兴寄托手法,不仅运用在遣词造句上,且能开拓到篇章构思方面,为后人提供了创作的楷模。而它对其后的赋体、骈文、五七言诗的形成,又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检查预习情况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渔父()枯槁()凝滞()莞尔( ) 餔 ( )其糟而歠( )其醨( )汶汶 ( )淈( )泥 鼓枻( )濯( )缨 答案:f go zh wn b chu l mn g y zhu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词的意思。 (1)颜色憔悴( ) (2)是以见放( ) (3)新浴者必振衣( ) (4)鼓枻而去( ) (5)举世皆浊我独清( )(6)形容枯槁( ) (7

6、)新沐者必弹冠( ) 答案:颜色:脸色。见:表被动。振:抖动。鼓:敲打。举:全。形容:形体容貌。 沐:洗头。3指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异义。 (1)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2)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古义: 今义: 答案:(1)颜色:古义:脸色。今义:由物体反射、发射或透过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形容 古义:形体容貌。今义: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2)至于 古义:到。 今义:表示另提一件事情。4辨别下列特殊句式: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定语后置) 屈原既放 (被动句)游于江潭 (状语后置)是以见放 (被动句) 行吟泽畔 (省略句、状语后置)圣人

7、不凝滞于物 (被动句) 自令放为 (被动句) 三、研习课文(一)朗读课文。(多形式朗读)(二)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将此文顺畅地译成现代汉语。(可让学生板演译句,然后师生共同评点。)1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既: 于: 颜色: 形容:译句 : 2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而; 何故: 至于斯:译句:3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举世: 是以: 见:译句:4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于; 而: 与: 淈:译句:5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餔: 歠: 醨:

8、 高举: 为:译句:6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之:新:译句:7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以: 察察: 汶汶:译句:8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译句:9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译句:10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莞尔: 而: 鼓枻: 译句:11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之: 可以: 濯:译句:四、布置作业:背诵课文。第二课时一、文本研习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1层次结构 全文可划分为三个部分: 首段点明屈原“既放”的总体处境和具体环境,以及渔父的问话。展现主人公流浪、行吟的行为神情和憔

9、悴、枯稿的面容身影,透露出他内心极度的精神痛苦。屈原回答渔父的问话,阐述了自己遭放逐的原由。“举世皆浊”、“众人皆醉”,揭示世道的黑暗和世人的昏聩;“我独清”、“我独醒”彰显屈原志行的高洁和认识的清醒。 第二、三两段为文章的第二部分,这是渔父与屈原之间的第二次问答,否定了渔父“与世推移”的态度,高扬屈原“伏清白以死直”的精神。“弹冠”、“振衣”的比喻,表明他要永葆高洁的志向;“宁赴湘流”、“葬身鱼腹”的誓言,暗示他将以死殉志的决心。此两段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第四段以渔父离去时所唱的“沧浪歌”收结全文,留下无尽余味。 2问题探讨(1)本文塑造了屈原怎样的形象?表现了屈原怎样的人格?试结合文中的相

10、关语句来回答。 明确:屈原不愿“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也不愿“以皓皓之白,蒙世俗之尘埃”,他是一个不随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协的特立独行者,“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还刻画了一个矢志不渝地坚持理想、保持人格操守的形象;表现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2)本文在塑造屈原的同时,还塑造了渔父这一形象,那么渔父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塑造这一形象有何意义?试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回答。 明确:渔父规劝屈原“不凝滞于物”,要“与世推移”。当“世人皆浊”时,他开导屈原“淈其泥而扬其波”,当“众人皆醉”时,他规劝屈原“餔其糟而歠其醨”,不要“深思高举”,渔父具有明哲保身、随遇而安、与世推移的处世

11、态度,他是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此外,当屈原表示不赞成他的处世态度时,渔夫只是“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不复与言”,也刻画出他不愠不火、不强人所难、心平气和的超然姿态。塑造这一形象,对屈原来讲,具有衬托的作用,突出了屈原坚持理想、坚持人格操守的高尚品格。(3)本文主要展现了哪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明确:一是屈原的明辨是非、高洁自奉、积极用世,乃至宁死不折、以身殉国;另一是渔父的不问是非、明哲保身,乃至消极避世、飘然自乐。“道不同,不相为谋”,结果只好异途殊归,各行其志。总体说来,作者的意图和倾向是:以屈原为主,以渔父为副,以副托主,赞扬屈原的崇高精神,贬抑渔父的消极态度。 3艺术特色(1)对比

12、作者没有单一地铺陈颂扬屈原的伟大人格,而是别具匠心地为他设置了一个对立面,让渔父与屈原分别代表两种相反的但各自又十分典型的人生观,并让他们在江畔相遇,展开对话,这就使文章内涵全部熔铸在一个整体对比性构架之中。在这个构架中,至少包容着三个方面的对比关系:一是两条人生道路的对比。屈原坚持入世,渔父乐在出世。实质上一个是从社会着眼,目的在于济世;一个是从个人出发,意图在于全生。二是两种“人世”态度的比较。屈原明辨是非、高洁自奉,而且至死不渝;渔父是非不分、随波逐流,乃至混水模鱼。三是两种结果的对比。屈原积极用世,深思高举,结果却惨遭流放,行吟江畔,痛苦万分;渔父消极避世、钓鱼江滨,反而能身心自由,鼓

13、枻高歌,欣然自乐。屈原那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的崇高精神,在层层对比中显得璀璨夺目。 文章在具体阐说人生态度时,也每每采用对比手法。例如:“浊”与“清”,“醉”与“醒”,“身之察察”与“物之汶汶”,“皓皓之白”与“世俗之尘埃”, “深思高举”与“众人皆醉”、“举世皆浊”,“我独清”、“我独醒”与“物之汶汶”、“世俗之尘埃”等等。 (2)比喻 文章运用了一系列比喻,将丰富的人生哲理蕴含在形象生动的喻体之中。“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是用水的清浊比喻人的品格高下,用喝酒的醉醒比喻人的认识明暗,借以彰明世道的黑暗、世人的昏聩和屈原的“深思高举”。“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何不铺其糟而歠其醨?”这是用把泥水搅得更混,让酒醉得更加沉重,来比喻那些“混世”者的丑恶灵魂和卑劣行径。“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这是用洗澡涤污、振衣去尘,比喻人要不断地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以免精神污染,借以彰明屈原的高洁白奉。“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这是以身体的清爽洁白比喻精神道德的高尚,以污垢沾物、尘埃蒙世比喻世事世人的昏暗蒙昧,借以彰明屈原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格。“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这也是一个隐喻。 (3)反问(例句略)反问手法的运用,强调了人物的坚定决心。二、比较阅读 屈原与司马迁都是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