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6228355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摘要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出现在我们的周 围并迅速壮大起来,这是我国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的重要标志,他们对我国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虽然各地针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问题采取了种种措施, 其权益得到真正有效的保障和维护依然任重而道远。全面落实新劳动法,加强劳动法 执行情况的监督是解决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的根本途径。关键词劳动法 农民工 劳动权益 保障农民工常常被称为城市“候鸟”,他们常年或大部分时间从事第二、三产业。户口仍然 是农民,有承包地,从事城镇职工不愿干的又脏又累的工作,但不享受城镇居民的各种补贴、 社会保险、公

2、费医疗等劳保待遇。就是这群都市之中的“流动风景”,对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付出了不可磨灭的辛勤与汗水。由于城市社会由历史的二元社会结构所形成的就业、医疗、 教育、劳动保护、社会保障等制度不可能立即得到改变,城市管理者还没有切实地考虑和解 决这些“新来者”的权益问题,并且还会对这些“新来者”采取一些限制和排斥措施。虽 然政府管理部门也作出了相关反应,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但这些有限的改革与国家工业化对 城市化的要求来讲仍然十分不够。以户口身份为准入条件的就业、就学、人事、保险、福利、 医疗等相关制度仍将农民工拒之门外。作为城市发展必须点击的人群,如何让城市的“屋 檐”成为农民工温暖的“家”,是和谐社会一

3、直没有倦怠的思考。一、农民工权益受损的现状1、职业危险度大,劳动保护不到位大量农民工只能从事收入低、工作环境差、福利低劣的工作。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城市的 非传统就业部门即脏、累、险、差及一些社会排序低、收入低的职业。农民工每天工作的 时间较长,月平均收入也较低。用人单位为减小成本支出,对农民工从事的工作,不按照劳 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2、工作不稳定,经常面临失业的窘境许多用人单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时,一年签一回,农民工担心单位来年不给续约, 压力很大,天天加班图好好表现,从不敢休探亲假。农民工一旦提出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 单位就表示不再续签,并且不给农民工任何补偿。农民工在城市

4、打工多年却始终处于城市的边缘群体,用人单位“随便找个违纪借口”辞 退农民工,农民工在城市中都有没活儿干的经历,从“失业”时间上看,失业在3个月以下 的居多,当然一部分农民工的失业情况还非常严重。就业过程突然中断,对于农民工的打击 比下岗对于城市职工的打击更为沉重。因为下岗职工还有稳定的住所,有一定数量的生活保 障金,有家庭的直接支持。而农民工几乎一无所有,农民工可能会因为突然失业而出现全面 生活危机。3、未受劳动合同的有效保护由于没有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少数私营、民营、“三资”等 企业为掌握用工主动权,想辞退就辞退,没有依照法律法规规范用工行为,没有和农民工签 订有效适用

5、的劳动合同,有的有劳动合同也“明目张胆”不履行合同。另外,这些企业主法 律意识普遍淡薄,少数经营者唯利是图,有意克扣、拖欠工资。4、用人单位违规损害农民工的权益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 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 者重大事项,排开除农民工参加,制订出许多漠视法律法规的规章制度,限制农民工的权利, 广大农民工根本无权参与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审核工作。5、用人单位没有依法为农民工购买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指国家对劳动者在患病、伤残、失业、工伤、年老以及其他生活困难情况下, 给予物质帮助的制度。包括养

6、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我国宪 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 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 济和医疗卫生事业。”我国劳动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 险,缴纳社会保险费。”在新劳动法颁布以前,几乎没有任何用工单位像对待城市工人那样为农民工办理基 本的社会保险。在湖南岳阳的的一份调查中,265 位被调查者当中只有 21 人参加了劳动或 医疗保险,而其中劳务单位代为缴纳保险费的仅有1人。这使农民工在年老、疾病或者丧 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无法享受所需

7、要的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在遭遇疾病等天灾人祸时只能 束手无策。二、农民工权益受损的原因1 、经济原因在我国现代,农民工基本上是依靠打工维生的,他们中有一部分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还 有一部分是出去闯天下的乡村青年,他们出身贫穷落后困苦了世世代代的中国农民阶层,他 们的角色意识、思想观念、社会权利、行为模式和生产生活方式还具有农民的特点。由于农 民工没有占有有生产资料,他们根本不会思考到劳动权益的维护。于是,当他们走进城市成 为一名“工人”时,任何脏、累、险、差的工作都能接手,在工作中首先发扬的是吃苦耐劳 的精神,往往忽略了自己的合法权益。2、户口原因1958 年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管理条例

8、将中国公民划分为“农业户口” 和“非农业户口”两大类,在城乡之间筑起了近半个世纪的壁垒,阻碍了人员、资本的自由 流动,同时也造成了今天城市农民工“身份”和“职业”的尴尬。一方面城市的发展需要作 为工人的他们流汗流血作出贡献,另一方面城市又以他们的“身份”为由,把他们作为“临 时劳动者”,提高他们的交易成本,设置包括就业制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种种制 度障碍限制他们个人发展,剥夺他们公平竞争的自由。农民工一直以来总是利益的被侵害者,农民工与城市工人同工不同酬、不同时、不同权。 农民工只能从事最脏、最累、最苦、最危险的活,即使在农民工获准进入的领域他们仍然低 人一等,在薪酬和权益保障方面受到

9、不公待遇。3、观念原因当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加速农村的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时,作为城里的居民阶层还依旧 保持着高高在上的姿态,面对涌入的农民工,认为农民工只是作为盲流而存在,认为他们抢 走了城里居民的饭碗,还带来城市里不安定的因素。在建国后的五十多年里实行的一系列政 策都是以城镇为中心,以城镇的发展、工业的发展为根本,“三农问题”只是在近些年变得 越来越尖锐,变成了社会的一个顽疾才被中央所重视。4、素质原因农民工自身素质的相对低下。目前,农村的文化、科技、教育等等事业的发展都远远低 于城市。这导致了农村人口思想观念低、教育水平低、素质技能低下的窘况。当农村的劳动 力向城市转移时,由于自身素质技能的

10、低下,在很多领域无法与城市居民进行竞争。同时由 于法律意识淡薄,往往国家或地方出台了政策和法律而无法领悟,还是用小农意识进行思考,自行放弃利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三、如何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1、建立人员自由合理流动的许可机制 针对农民工与正式工“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权”等现象,让农民工取得与正式工同等的身份地位、权利义务,并从制度上规定任职领域、劳动关系、薪酬待遇等相同。健全劳 动关系协调机制,解决用人单位不与农民工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带来的问题,保障与用人单位 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农民工享有的各项权益。2、政府与社会团体加强维护农民工权益的合作 各级政府应建立农民进城务工工作联席会

11、议制度,劳动与社会保障、卫生、法制办、公安、教育、工商、司法、城市建设、安全生产等政府部门以及工会、青联、妇联等群众组织 应参加,统筹协调农民工,规划劳动管理及权益保障工作。要明确农民工输出地和输入地 有关部门各自的职责,要重视发挥新闻舆论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方面的导向和监督作用, 更好地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3、强化劳动保障监察职能 要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快健全省市县三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有条件的地方应向街道、乡镇和社区延伸,力争在基层及时预防和查处用人单位侵犯农民工劳动权 益的行为。要加强劳动保障监察的执法力度,要加快歧视性政策的清理,建立健全监督保障 机制,确保中央关于农民

12、工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落到实处。4、健全、落实农民工的工资保障制度 农民工进城的首要目的是要增加收入,现在的问题是农民工应该得到的劳动报酬却无法得到。如果要在当前的形势下保障农民工的切身利益,那么保障农民工能够如期得到他们应 得的工资是最现实的。因此必须坚决贯彻、严格执行劳动法,保障用人单位向农民工及 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5、发挥工会的“保护伞”作用 工会要代表和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首先要将进城务工人员最大限度地吸收到自己的组织中来,特别要吸纳农民工加入,形成一个集体的力量,以工会出面,用联合的劳动力所 有权与资本进行谈判,提高与企业、雇主谈判的筹码,实现自身的权利,维护自身的发展。

13、 确立工会对农民工的集体劳动权代表者身份,变散漫无序为组织有力,变个别劳动关系的不 均衡状态为集体劳动关系的的市场均衡状态。6、建立健全劳动者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制度 当前由于“户口”等原因,用人单位不交或少交农民工的社会保险费,农民工也认为交了社会保险没有意义,主要是农民工工作的“临时性”造成的。因此 实行全国统筹办理统 一的农民工养老保险账户,一旦农民工离开,账户也随人走,接受地区的社保部门也不难办 理转移手续,这样就可以避免地方、企业的规避行为发生。7、加强农民工的思想观念和法律意识的教育和培训工作,让广大农民工坚持走依法维 权之路,积极参与劳动争议处理。 钟新峰 进城农民工的社会

14、保障思考,http:/ 今日关注:农民工权益保障成都日报 2007-3-10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 htt p:/ tml 我省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http:/ 工运理论:健全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的思考http:/ 张平均企事业单位应对新劳动法实录岳阳晚报2008-01-25 梁庆朝、范海昌、张秋喜、李秀丽、吴江华、杨辉 关于进城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探析http:/ 张俊九切实维护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央视国际(2004年03月09日15:50) 孙玉栋浅议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htt p:/ on /33233707.html参考文献1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7 年 6 月 29 日通过,自2008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2孙树菡、张思圆:都市边缘群体及其社会保障权益,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 2003 年 3 月。3赵康:论我国社会保障法体系的完善政治学刊2001年10月。4徐赛嫦: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探析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2003年10 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