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礼仪教案一-礼仪的发展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6211073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务礼仪教案一-礼仪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商务礼仪教案一-礼仪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商务礼仪教案一-礼仪的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商务礼仪教案一-礼仪的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商务礼仪教案一-礼仪的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商务礼仪教案一-礼仪的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务礼仪教案一-礼仪的发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导入人生一世,必须交际。进行交际,需要规则。所谓礼仪,即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是人际交往的行为秩序。教学内容一、礼仪的定义1、在西方,“礼仪”一词,源于法语的“ETIQUETTE”原意是法庭上的通行证.(古代法国的法庭把法庭规则写在进入法庭的通行证上,发给进入法庭的每个人,让他们了解并在进入法庭后严格遵守。)2、当“ETIQUETTE”一词进入英文后,就有了“礼仪”的含义,意即“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它有三层涵义:一是指谦恭有礼的言词和举动,二是指教养,规矩和礼节,三是指仪式,典礼,习俗等。3、西班牙女王伊丽莎白曾说:“礼节乃是一封通行四方的推荐书。4、后来,礼仪一词的含义逐渐独立出来,明确

2、起来。简单地说,“礼”,即礼貌,礼节;“仪”,即仪表,仪态,仪式,仪容.二、我国礼仪的发展1、我国礼仪的起源时期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即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产生之前。据考证,距今约五十万年前的北京山顶洞人就有了礼的观念和实践。山顶洞人缝制衣服以遮羞寒,把贝壳串起来,挂在脖子上以满足审美需求。族人死了,要举行宗教仪式,并在死人身上撒铁矿粉。我国东北的鄂伦春族在解放前仍沿袭着原始社会的一些礼仪规范,如相信万物有灵,崇拜熊,打来熊后大家要大哭一场,吃完熊肉后也要大哭一场,并对熊骨进行天葬。2、我国礼仪的形成时期这一阶段约在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的夏、商、西周三代.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记载“礼”的书

3、籍-周礼出现于西周时期.人们通常认为,传世的周礼和仪礼是周公的遗典,它们与其释文礼记,成为后世称道的“三礼。礼记是我国一部重要的礼仪学古典专著。如:“不失足于人,不失足于色,不失足于口。”是我国礼仪的经典之作.3、我国礼仪的变革时期这一阶段约在公元前771年到公元前221年的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三代之礼在许多场合废而不行。学术界百家争鸣,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者系统地阐述了礼仪,第一次在理论上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礼仪规范。其中,论语中就记有孔子平时谨慎守礼,遵守社会公德和社会秩序的表现,他要求人们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孟子曾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

4、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a.孔融让梨的故事流传千古,妇孺皆知,它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德的一种精神:“让。而让的精神被古人视作“礼的基本精神。b。后汉书梁鸿传载,每次梁鸿外出回到家里,他的妻子总是把端饭的托盘举得高高的,放在他的面前,用来表示对丈夫的崇敬之情,于是中国历史上有“举案齐眉”的美谈。后来人们用这个成语来说明夫妻之间也应当互相尊重,讲究一定的礼仪规范。c.历史上许多成大业、有大作为者,都是行礼的楷模.例如,汉高祖刘邦的谋臣张良知书达礼,曾在汜桥遇一老者,老者故意把自己的鞋掉到桥下,令张良去取上来给他穿上,如此取鞋穿鞋地折腾了三次。张良的这种忍辱求礼精神,被老者看作

5、可教之子,赐予张良一部兵书,使张良后来成为汉朝的开国元勋之一。4、我国礼仪的强化和衰落时期这一阶段大约是从公元前221年到1911年,从秦汉到清末。这一时期的重要特点是尊君抑臣、尊夫抑妇、尊父抑子、尊神抑人.封建社会中的“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为仁、义、礼、智、信。“三从四德,三从即从父、从夫、从子。四德为德(女子无才便是德);容(容貌);言(谈吐要文雅);工(要做得一手好女工活)。三、礼仪的特点1、西方礼仪的特点a.强调个性,崇尚个性自由;西方礼仪处处强调个人为本、个人至上,个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拥有绝对的自由.所以在涉外交往中,“对女士不问岁数,对男士不问钱数

6、”成为交往的惯例。b。尊重妇女,女士优先;在一切社交场合,为表示尊重妇女,特别强调女士第一,遵守女士优先的原则。在社交中,不尊重妇女是十分失礼的,甚至会被大家斥为缺乏教养而激起公愤。c。平等、自由、开放;对儿童也如对成人一样,注意尊重儿童,有事以商量的口气同儿童说,儿童有错误如实指出,一般不训斥打骂。在交往中,西方人士一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幽默风趣、开放自然,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富于竞争精神,具有外向型倾向。2、礼仪具有一定的规范性礼仪属于作用相对较弱的行为规范,违反礼仪规范,只构成失礼。失礼本身一般不会引起责任,如某人问路:“老头,去路怎么走?”对方通常的反应是拒绝回答并投以轻蔑的目光,而

7、不会去追究其责任。 3、礼仪具有多样性a。社会生活的内容是异常丰富复杂的,每一位社会成员都要扮演多重社会角色:b.一个人在家庭中可能是丈夫,是父亲,而到了单位可能是领导,去商店购物又成为顾客,到电影院又是观众等等。c.不同场合有不同的人际关系,因而也就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礼仪要求。家庭生活中有夫妻之礼,父子之礼;社会交往中有各种社交礼仪;学校生活中有师生之礼,同学之礼;各种职业也都有自己的职业礼仪.4、礼仪具有差异性a.在一些阿拉伯国家,女性严禁向丈夫以外的男人显露肌肤,妇女出门要身披长衣,头戴面纱。这被视为有教养,懂礼仪的表现.b.在日本,鞠躬礼被广泛使用,是尊敬对方的表示。而在有些国家,鞠躬是

8、屈辱的象征。c。同样意义的礼仪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朋友相见,为表示欢迎和友好,有的握手,有的拥抱,有的亲吻,有的击掌。5、礼仪具有社会性a.日本的著名实业家松下幸之助从前不修边幅,他的企业也因此而进展缓慢。一次,在他理发的时候,理发师不客气地批评他不重视自己的容貌:“你是公司的代表,却这样不重视衣冠,别人会怎么想,连人都这样随便,他的公司会好吗?”打那以后,松下幸之助一改过去的旧习惯,开始注意自己在公众面前的仪表仪态,生意也随之兴旺起来。现在,“松下电器以及松下的其他各类产品享誉天下,与松下幸之助长期率先垂范,要求员工懂礼貌、讲礼节是分不开的。b.据美联社报道,9

9、0年代初,在西方某国总统访问亚洲某国期间,当他出席东道主的国宴招待会时就犯了一系列礼仪错误,舆论普遍认为,这实在有失体面.例如:当该总统起身致词时,他邀请一名翻译站在他和东道国总统之间,一时弄得大家非常难堪。因为按东道国的礼仪标准,任何人立足在两个首脑之间都是侮辱性的举动。该总统还多次按东道国总统的姓称呼其夫人,但是,该国妇女结婚后仍然保留原名,不随夫姓。四、何谓商务礼仪商务礼仪是公司或企业的商务人员在商务活动中,为了塑造良好的个人和组织形象而应当遵循的对交往对象表示尊敬与友好的规范或程序。它是一般礼仪在商务活动中的运用和体现,并且比一般的人际交往礼仪的内容更丰富,同一般的礼仪相比较,商务礼仪

10、有很强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并与商务组织的经济效益密切联系。有人把商务礼仪看作是商务人员的社交金钥匙,有人说商务礼仪是商务活动中的通行证,还有人断言商务礼仪能间接地决定商务活动的成败。 那么,商务礼仪在商务活动中到底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一天上午,有一家公司同时来了两位客户,他们分别是两家知名化妆品公司的销售人员。第一位销售人员无论是自我介绍还是递名片,都显得彬彬有礼,而且穿着打扮和言谈举止都显得很有涵养.第二位销售则穿着随便,言谈举止比较粗俗。最终,这家公司和第一位销售人员签订了销售合同。这家公司主管后来解释说“第二位销售人员缺乏礼仪修养,给人一种不可信的感觉,由此我对其产品和售后服务产生了怀疑。而第一位销售人员则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我对其产品和售后服务有信心。”思考题1、 简述我国礼仪的发展过程?2、 我国礼仪变革时期的主要思想是什么?3、 简述西方礼仪的特点,各国礼仪的异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创业/孵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