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风俗习惯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616815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本风俗习惯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日本风俗习惯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日本风俗习惯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日本风俗习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本风俗习惯(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日本风俗习惯1 、日本人的语言习惯 随声附和和点头称是 据说日本人有一种习惯,谈话时频繁地随声附和、点头称是。 “是”、“嗯,是吗? ”包括 这种话语、以及点头俯腰姿势等,据调查观察,日常谈话里每几秒钟就发生一次。 但是值得 注意的是,所有这一切并不全意味着 “说得对”、“明白了”这种肯定含义,有些只不过是 “啊, 是吗?”“有那么回事? ”等,仅仅作为听了对方的话之后所作出的一种反应而已。与有这种 习惯的日本人接触,要是认为“他在那时确实表示是肯定的 ”,那么对该日本人来说却是意料 之外的事。反之,习惯于随声附和的日本人, 对在谈话中不表示任何反应的外国人,则感到 不安,他们会产生这样一种感

2、觉: “这个人是否在听我说呢? ”婉转的表达方法 日本人即使自己持有明确的意见,他们也避免 “我是这样想的”、“我的意见是这样的” 等直接的表达方法,而采用“恐怕这样吧? ”“我想这么考虑,你看如何呢? ”这种婉转的措词, 明显地认为这种表达方式是适当而有礼貌的。 在语言表达上明确地表明, 给对方留有考虑和 判断的余地,显示出在听取对方反应后,再表示自己的主张的一种姿态。寒暄致意 日本人经常相互寒暄致意。 从早晨起床到晚上就寝, 在日常生活的各种场合里, 定型的 寒暄语非常丰富。不过, 互相寒暄致意,仅仅局限于在某些意义上视为朋友的人。 例如对在 公园散步时遇到的不相识的人, 或者交通车辆中同

3、座的人, 除非有特殊情况,一般是互不说 话的。因为在这种场合,对方是互不相干的局外人。2、日本人的举止手势 日本人的举止手势中,有日本人特有的或者说和他国文化在意义和用法上不同的地方。 鞠躬:日本人之间打招呼,基本上是以鞠躬来表示的。站着的时候,双脚合拢、直立, 弯腰低头。从一般性行礼到上身至 90 度的鞠躬。根据礼节轻重程度的不同,低头的角度是 各种各样的。在铺着 “榻榻咪”的房间里,必须要坐着行礼。以 “正座”的姿势上身弯下,两手 放在前面着地然后低头。一般日本人行礼致意是互不接触身体的, 传统上也没有握手的习惯。 日本人有时候也握 手,但大多在日本人和外国人、竞选人和选民、明星和影迷等特

4、殊场合。坐的姿势:在学校、公司一般都坐椅子的。但在家庭里, 日本人仍然保持着传统的坐在 “榻榻咪”上的生活。最近,在普通家庭里,西洋式的居室和餐室多起来了,所以不坐 “榻榻 咪”的年轻一代在逐渐增多。坐在“榻榻咪”上的正确坐法叫“正坐”,把双膝并拢后弯足,屁股坐在脚跟上。一般来说 生活上不习惯“正座”的人,这种坐法很难受,脚会发麻。轻松的坐法有 “盘腿坐”和“横坐”。 盘腿坐即把脚交叉在前面, 屁股着地。穿裤子的女性偶然也有盘腿坐的, 但盘腿坐主要是男 性的坐法。 “横坐”是把“正座”的腿稍许横着,这主要是见于女性。o 和 x :在日本,符号 o 和 x 所具有的意义是十分明确的。o 代表正确

5、、合格、胜利等积极的形象, x 代表错误、不合格、输、不行等消极的形象。 因此凡是 o 和 x 的形状都可以理解为包含有这种意义。作为手势,就是用大拇指和食指或 者将两手臂举过头围成一个圈表示o ,将两个手的食指或者两臂交叉表示x。数字的数法:只需用一只手就能数110。15 的表示法是,从大拇指、食指、中指按顺序弯下手指即可。 6 10 的数法是反过来从小指开始按顺序将弯曲的手指一个一个伸 出来即可。这种数数的方法使用范围很广,没有性别、年龄以及其他的限制。向对方表示数字时,把手掌朝向对方,将手指轻轻合拢后,按着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大拇指的顺序一个个竖起来。表示6 10 的数时,要用另一

6、只手,动作相同。招手: 把手掌朝下轻轻地放开, 手腕从前方朝自己一边来回摆动几次。 这种方法没有性 别、年龄的限制,都能使用。但对地位、辈份高的人这样招手是失礼的,要尽量避免。自己:表示 “那是我 ”、 “我吗? ”等意思时,用食指指着自己的鼻子。万岁: 这是在比赛中获胜或碰上好运时, 举手表示高兴的动作。多数情况是, 大家一起 同时欢呼 “万岁 ”,以表示庆贺幸运和祝愿幸福的心情。3 、日本人不邀请工作上的客人进家门日本人不习惯在自己家里接待业务上的客人或全家出来交际。 他们自古以来就不喜欢把工作带到家里来而且称之为美德, 除个体经营 外,妻子都不参与丈夫的工作。 在有必要和业务方面的客户联

7、谊时, 就到专门提供酒宴的地 方举行。端上自家的菜肴招待业务上的重要客人, 是很难办好的, 况且没有仆人帮忙, 要端 上象样的菜肴无疑是家庭主妇难以对付的,而且照看孩子的保姆也没有。干部有时也在家里招待部下、 与自己地位相同的人或上司, 一般只限于建造新房的时候。 纵观历史, 也同样如此, 天皇和幕府里的将军几乎从不访问臣下、 家臣的家,偶尔有些便作 为大事件在历史上大书特书。去外国曾受到外国朋友在家里招待的日本人,也很想在外国朋友来日时在自己家里招 待。但是,他们都深感自己的家和友人相比显得过分简陋、狭小,无论如何不能招待客人。 特别是关于招待外国朋友, 主妇和孩子不懂外语, 又不习惯和外国

8、人交往, 饮食习惯也不同, 为此会附带增加精神负担。4、不同于外国的日本习惯洗澡: 日本人洗澡不仅是为了洗净身体, 而且是将身体浸在浴池里, 慢慢地暖和身体的 一种习惯。 所以洗身体和去除污垢都在浴池外面进行。 浴池里的热水可以加温, 当热水减少 时,可以再添水加温。几个人进同一个浴池,意味着大家是非常亲近、互相信任的朋友,最 后一个人洗完澡后,放掉浴池里的水。不吉利的数字: 日本人忌讳 “4”和“9”。因为 “4”的读音和 “死”相同;“9”和“苦”的读音相 同, “9”意味着苦。有的旅馆房间号没有 13 、4 、9 这几个数。不收小费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一部分旅馆和交通机构有收小费的

9、习惯, 最近基本上 没有了。5、在日本不宜有的习惯在人前接吻:日本人认为在人前接吻是难为情的事。 拥抱:接触他人的身体,在日本被认为是失礼的行为。男女之间除恋爱关系的双方外, 一般不握手。在人前嚼口香糖:允许抽烟,但嚼口香糖不行。别人没吃,自己独自吃东西,也被视为 失礼。穿着鞋子进屋:进入日本住宅,必须脱鞋。 窥视别人家的厨房:在日本,访问别人家庭时,窥视厨房是不礼貌的行为。民事纠纷轻易诉诸法院: 日本人在个人生活中比契约关系更重视信赖关系。因此, 遇事大多数通过当事人之间的协商解决或通过中间人解决。 唯有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明显恶化时才 上法院。律师的人数仅是美国的 1/30 。6、日本人的名片

10、在日本,名片的使用相当广泛, 特别是商人, 初次见面时有互相交换名片的习惯, 名片 上除姓名外,还印有工作单位、团体名称、所属部门、职务、地址、电话号码等。女性大多 使用比男性的要小的名片。名片交换是以地位低或者年轻的一方先给对方, 这种做法被认为是一种礼节。 递交名片 时,要将名片面向对方。折叠名片或在名片上记点什么,都被看作是对对方的不礼貌。7、日本的和服现在日本人日常生活中几乎都穿西服, 但是和服作为礼服, 或者作为室内的穿着仍然受 到人们的喜爱。 女性穿的和服非常美观。 其中,最为华丽的要数新娘的婚礼服。它的面料是 丝绸,在上面用织入金银箔的金银线刺绣,绣的图案大多数是花鸟。此外, 未

11、婚女性和已婚女性的和服式样不同。 同样是外出,正式访问还是游玩,所穿和 服的质地、花纹、色调、式样都有所不同。通常女性穿和服是在新年、成人节和参加大学毕 业典礼、婚礼、婚宴、葬礼的时候。西服是合着身体做的,而和服相对来说,跟体形的关系 不大。 穿和服还得有技巧才能配合身材, 穿着很不容易。 平时穿惯西服生活的大多数现代女 性,很难独自穿好和服。和服特有的典雅、端庄所产生的美观,与其说是来自漂亮的染织, 倒不如说来自穿和服后所烘托出的气氛。 男子穿和服, 现在主要限于在室内休息的时候。 但 在新年这样的时候,在家招待客人时穿和服也是常事。正式的和服礼服要套上外褂和裙子。 最轻便的室内和服是棉料的

12、浴衣。 尤其在夏季, 洗完澡穿上这种浴衣, 在室内通风好的地方 纳凉,这对休息是最合适不过的了。8、送礼在日本人们常说日本人喜欢赠送礼物。 不但在婚礼、 生日之际赠送一些礼品, 而且在平时拜访 时也要带些礼品,表示一下敬意和好意,这已经成了日本人的习惯了。曾在里根政府国家安全机构担任助理的r阿雷,接受日本出版社作为采访酬劳付给他的1000 美元现金支票和手表之后,因为忘了申报而不得不辞职。在日本,采访时赠送若干钱 物是极为平常的事,但在美国却禁止政府高级官员、助理等悄悄地接受任何礼物。可以说, 阿雷事件体现了在赠送礼品方面日本和美国之间习惯的不同。在各种赠送礼品的活动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元和岁

13、暮。中元是6、7 月份,表示暑期问候; 岁暮是在年末,表示一年来的感谢。中元和岁暮都是季节性的馈赠,向平时关心照料自己的人赠送礼品。 最近不少百货店增设新的服务项目进行竞争, 如可以从家里或公司打电 话直接定货的 “有求必应服务 ”和按规定时间送到的 “定时邮寄礼物 ”等。迁居时吃面条, 以及在新居附近边分送面条边作自我介绍和说 “请多关照 ”。有时分送手 巾或点心以代替面条。此外,孩子们的 “七、五、三 ”节日、入学、升学、成人节、祝贺公司 同事荣升、 庆贺朋友病愈等各类馈赠确实名目繁多, 对于掌管家庭经济的主妇们来说, 交际 费的筹措是颇伤脑筋的事。 看准了主妇们的这种烦恼, 于是“馈赠品收购业 ”应运而生。 因为 有的家庭里收到的礼物有许多重复, 而且长期放着不用, 堆积如山, 于是这个行业将礼物低 价收购后,又廉价卖出,所以深受主妇们的欢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