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浮力实验、计算题》专项测试题(带答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6143001 上传时间:2024-05-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16.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总复习《浮力实验、计算题》专项测试题(带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浮力实验、计算题》专项测试题(带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浮力实验、计算题》专项测试题(带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浮力实验、计算题》专项测试题(带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浮力实验、计算题》专项测试题(带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总复习《浮力实验、计算题》专项测试题(带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总复习《浮力实验、计算题》专项测试题(带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物理总复习浮力实验、计算题专项测试题(带答案)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实验题1某物理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1)比较 两幅图可知,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2)由ABCD四个步骤可知,浮力的大小有时与深度有关,有时又与深度无关,对此正确的解释是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3)小明思考既然物体在不同液体中所受的浮力不同,可以用这套装置来测量烧杯中液体的密度。他决定对弹簧测力计进行重新标度,将如图D所示的装置改成一个密度秤,它的零刻度应标在 N处。用它测量时,待测液体密度液应不超过 g/cm3;(4)用此密度秤测量时,该密度秤的刻度

2、是 (选填“均匀”或“不均匀”);【拓展】若原物块质量、体积、密度分别记为m0、V0、0,为了增大该密度秤的量程可以 。A换为体积为V0,密度比0小的物块B换为质量为m0,密度比0大的物块C换为更大量程的测力计D换为质量比m0小,体积比V0大的物块2小明利用电子秤、油桃、牙签、两个相同的烧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如图所示。请将以下实验步骤补充完整:(1)将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并清零。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电子秤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2)用牙签压油桃使其 在水中(水未溢出),静止时,记录电子秤示数为m2;(3)往另一烧杯倒入适量的待测液体,用电子秤测出烧杯和 的总质量为m3;(4)将油桃

3、放入待测液体中,用牙签压油桃使其浸没(液体未溢出),记录电子秤的示数为m4;(5)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液= (已知水的密度为水)。3某实验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金属块、溢水杯等器材,按照如图所示的步骤,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 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1)为了方便操作和减小测量误差,最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是 (用实验步骤对应的字母表示)。(2)把金属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可由 、 (填字母代号) 两个步骤算出,浮力的大小为 N。(3)进一步分析图中数据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物体排开水液体的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如果实验前溢水杯未装满水

4、,实验测得 (选填“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或“金属块排开水的重力”)的数据将会影响实验结论的正确得出。(5)另一小组利用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 A 和 B、饮料瓶和吸管组成的溢水杯 D、薄塑料袋 C(质量忽略不计),升降平台 M(可使溢水杯缓慢上升、下降)对实验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所示。比较两种实验方案,改进后的优点是 。A能同步观察弹簧测力计 A、B 的示数B两个弹簧测力计固定、示数更稳定C测力计 A 的示数就是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D通过弹簧测力计 B 可以直接测量出排开水的重力4小强在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规律”的实验中,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同一物体甲逐渐进入到液体中,并通过观察弹簧

5、测力计的示数变化规律,得出以下一些结论 (1)由实验可知甲物体的重力为 N,甲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是 N(2)分析比较如图中序号A、B、C三次实验,可初步得出结论:当 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 (选填“大”或“小”)(3)分析比较如图中序号 两次实验,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排开同种液体的体积相同时,物体所受浮力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4)分析比较如图中序号A、D、E三次实验,可得初步结论:将同一物体浸没在密度越大的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他灵机一动,利用图A所示装置来测定液体的密度若图A中物块甲的重为G,将物块甲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

6、数为F1,将物块甲寂寞在待测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则待测液体的密度表达式为= (表达式用G、F1、F2、表示,F1、F2均不为零)(5)利用以上知识,如图E中盐水的密度为 kg/m35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圆柱体、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盐水,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其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1)分析图甲、乙、丙,说明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2)分析图甲、丙、丁,说明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3)分析图甲、丁、戊,说明浮力的大小与液体 有关(4)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5)圆柱体的密度是 kg/m36在

7、“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某同学猜想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器材有:测力计、铁块各一个;烧杯三个;水、酒精、盐水和细线适量。(1)在“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实验中,将弹簧测力计下悬挂的同一铁块分别浸没在酒精、水和盐水中的同一深度,发现测力计示数不同: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三个容器中所装液体的体积 相同(选填“需要”或“不需要”);(2)在“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是否有关”实验中,某同学按如图方案,改变铁块在水中的深度做三次实验。该方案的错误之处是: ;(3)经探究发现:浮力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接着“探究浮力

8、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是否有关”,请设计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表中要有必要的信息 。7图甲是小明研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A下表面离水面的距离h关系的实验装置。其中A是实心均匀圆柱形物体,用弹簧测力计提着物体A,使其缓慢浸入水中(水未溢出),得到F与h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g取)(1)物体A重为 N;(2)浸没前,物体A逐渐浸入水中的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完全浸没时,A受到水的浮力为 N;(4)从物体A的下表面刚接触到水面,到物体A刚好完全浸没的过程中,物体A下降的高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图乙中。8同学们在学习了“阿基米德原理

9、”后,仔细观察了老师做的如图甲所示的演示实验。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经过讨论,提出阿基米德原理的成立,是否一定要以物体全部浸入液体为前提条件,于是提出了一个新的实验方案,并动手制作出了如图乙所示实验装置,其中A、B为两个规格相同的弹簧测力计,C为重物,D为薄塑料袋(质量不计),E是自制的溢水杯,F是升降平台(摇动手柄,可使平台高度缓慢上升、下降),G为铁架台。(1)如图甲中,你认为最合理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填写实验序号);(2)同学们逐渐调高平台F,使重物浸入水中的深度越来越大,观察到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先变小后不变,此过程说明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 有关;(3)多次记录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变化量为FA

10、和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变化量FB,并比较物体浸入液体不同程度时,以上两个变化量之间的大小关系,发现FA FB(选填“”、“”或“”),由此证明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成立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以物体全部浸入液体为前提条件。二、计算题9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底面积为、重力为的圆柱形薄壁容器,容器内盛有深的水,一个量程选择合适的弹簧测力计下端用细线挂着一个边长为的不吸水的正方体物块缓慢放入水中,物块的上表面与水面刚好相平,弹簧测力计示数为,如图乙所示。已知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弹簧的长度就伸长。为,取。求:(1)正方体物块受到水的浮力是多少?(2)正方体物块的密度是多少?(3

11、)图乙中从容器内向外缓慢抽水,直至物块有一半浸在水中,抽水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了多少?10如图甲所示,正方形木板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装有水的薄壁圆柱形容器(质量不计)放在木板中央,木板的底面积,容器的底面积,水的密度。求:物体密度体积A2VB3VC3V(1)容器中水的重力;(2)容器对木板的压强;(3)现有如图乙所示的物体A、B、C(其密度、体积的关系如表所示),选择其中一个物体放入容器中(水足够多且不会溢出),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为,水平地面受到压强的增加量为,使与比值最小。通过计算进行判断选择的是哪个物体,并求出此最小比值。11为了防洪有人发明了一种“自动闭合防洪堤”,这种防洪堤的浮

12、墙平常藏在地面以下,如图甲;当发生洪水时,水从通道进入防洪堤,浮墙在浮力作用下上升,自动浮出地面,将洪水挡住,如图乙。浮墙内部主要由泡沫塑料构成,其平均密度为(0.2103kg/m3,每块浮墙高2m,底部面积为0.5m2,体积为0.8m3。不考虑周围阻力。求:(1)甲图中,当没有水进入防洪堤时,每块浮墙对水平底部的压强;(2)乙图中,每块浮墙对河堤竖直向上的压力;(3)乙图中,每块浮墙露出水面的体积。12如图甲所示,重4N、底面积为150cm2的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升降台中央,容器中原来装有16cm深的水。圆柱体A悬挂在轻质细杆下保持静止。已知圆柱体A与容器高度相同,质量为1.6kg。轻杆与圆柱

13、体衔接处为力传感器,下表面刚好与水面接触;原理如图甲所示,可通过电流表示数测得轻杆对物体的弹力大小,如表格所示。在向上调节升降台直至圆柱体A与容器底部刚好接触的过程中,记录下电流表示数I与升降台移动的距离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电流表示数I与力传感器所受弹力F关系:I/A96321F/N1610420(1)圆柱体A的重力;(2)圆柱体A的密度;(3)容器的高度;(4)当圆柱体A与容器底部刚好接触时,缓慢撤走细杆和力传感器后,待物体A静止,容器对升降台的压强。13如图所示,一体积为110-3m3的立方体木块,在水中静止时,刚好有四分之一露出水面,(1.0103kg/m3,g取10N/kg)求:

14、(1)木块受到的浮力;(2)木块的质量;(3)若用手将木块缓慢压入水中。当木块没入水中时,手对木块的压力。14底面积为的薄壁圆柱形容器中装满水,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960Pa。()(1)求水的深度;(2)将物体甲浸没在水中,分别记录放入甲前后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然后将水换为某种液体并装满容器,分别记录放入甲前后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如下表所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序号液体种类放入甲前p放入甲后1水2450Pa3430Pa2某种液体2842Pa3724Pa小郭根据上述信息,求出了容器重力,过程如图所示,请判断:小郭的计算是否正确?若正确说明理由,若不正确求出;根据而所以求物体甲的密度。15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着一个重12N的实心金属块浸入水中,当金属块浸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求:(1)金属块浸没时受到的浮力;(2)金属块的体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