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试题2019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十七)(DOC 27页)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613615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试题2019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十七)(DOC 2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中历史试题2019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十七)(DOC 2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中历史试题2019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十七)(DOC 2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中历史试题2019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十七)(DOC 27页)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中历史试题2019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十七)(DOC 27页)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试题2019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十七)(DOC 27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试题2019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十七)(DOC 27页)(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高中历史试题2019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十七)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xxxx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十七)第I卷(选择题,共1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7小题,每小题4分,共148分。每小题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本质特征就是加强以君主为核心的中央政权。据此回答13题:1唐太宗在谈到中央某机构的职权时说:“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这个机构应是A中书省和门下省B尚书省和中书省c尚

2、书省和门下省D礼部和吏部2宋太祖和明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最相似的是A设立特务机构,由皇帝直接控制B改变和分散地方机构及权力c废除原来的全国行政区划D改变选择官吏的方法31718世纪欧洲封建国家改革中使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是一种历史的进步,这是因为A国家政权积极推动重商主义B有利于统一的国内市场的形成c依靠国家力量开拓海外市场D国家政权大力发展手工业我国封建经济发展随着江南经济的开发呈现重心南移的特点。据此回答47题:4江南得到初步发展是在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三国时期D南北朝时期5下列哪项史实没有反映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情况A山越族和汉族一起共同开发江南B小麦种植开始推广c水稻栽培种植技术

3、有了提高D牛耕得到普及6五代十国和南宋时期,南方经济获得了发展,其共同原因是南方战祸较少,相对稳定许多中原人民流落到江南,增加了劳动力统治者采取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对外贸易发达,推动了经济发展AB.c.D.7下列史实最能说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是A隋朝大运河的开凿B宋太祖把四川的织绵工200多人迁到东京c元朝开通漕运、海运D泉州成为元朝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近代史上,先进的中国人在抗争中不断地探索救国救民道路。据此回答811题:8专家说: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早期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这里的“进一步发展”主要是指提出了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要求进行政治领域的变革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口号理论思想发展成

4、为政治运动ABcD9资产阶级革命派探索的民主共和国方案行不通,主要是因为A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B完全照搬西方的模式c资产阶级的救国方案未与群众运动相结合D既脱离了中国实际,又缺乏有利的国际环境10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主要表现在A在实践中不断探索B向西方学习c总结长期斗争的经验教训D不断认识中国的国情11从总体上看,近代中国人民救国方案的探索。A是失败的,但这种探索的精神值得颂扬B尽管最终失败,但推动了近代社会的进步c因为以反帝反封为号召,所以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联合进攻下失败D尽管失败,但最终找到了一条正确的救国道路我国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据此回答1216题:12中国早

5、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A.最早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略B交通便利,易于对外贸易c封建经济逐渐解体D最早被开辟为通商口岸的城市多13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的原因有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科学技术人才清末“新政”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ABcD14一战期间,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中发展最快的行业是A机器制造业B纺织和面粉业c采矿业D交通运输业15近代中国重工业无法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的腐朽统治B外国对中国矿产资源的掠夺c清政府大量赔款,缺乏资金D外国工

6、厂的产品在中国市场上处于优势地位16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所谓初、中级国家资本主义与高级国家资本主义的主基区别是A.是否与国营经济发生联系B与国营经济联系的程度不同c是否接受社会主义D自觉改造与被迫改造的区别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加强对外交往有利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据此回答1719题:17西汉时,中外交往的情况包括与西亚的通商关系开始发展起来佛教开始传人中原地区中国的造纸技术传入日本政府与欧洲国家直接友好往来ABcD年10月1日,新中国政府宣布:“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此后,中国政府又以外交部长的名义把这一公告

7、送达各国政府,向世界各国表明了新中国的态度。10月间,首先是苏联,然后是各人民民主国家相继承认了新中国,并很快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此时,美国对于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继续采取敌对态度。根据上引材料,以下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评价中错误的一项是A该政策是为维护国家利益而作出的正确选择B该政策打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政治企图c该政策有利于当时增强中国政治实力和国家安全D该政策导致了中国与西方关系的长期对立1919世纪末的对外开放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对外开放最本质的区别是A.开放的对象不同B开放的方式不同c开放的地区不同D开放的前提不同改革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措施。据此回答2023题:20康熙帝

8、和法王路易十四对本国的改革措施中,对两国历史进程影响最大的是A前者注重加强中央集权,后者实行专制主义B前者实行文化专制,后者实行宗教迫害c前者推行农本主义政策,后者推行重商主义政策D前者执行闭关政策,后者鼓励殖民掠夺21日本的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一成一败,导致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有中国的维新力量不如日本明治维新的领导力量强大日本的明治天皇励精图治,而中国光绪帝昏庸无能中国封建制度具有特殊的稳定性,社会变革的阻力比日本大中国改革面临的国际环境不如日本明治维新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有利ABcD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根本原因是A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发展B各国统治者维护自身地位的需要

9、c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D各国工人阶级运动的发展2319世纪中期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所承担的最重要、最根本的历史使命是A推翻封建统治体系B建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c镇压民族解放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D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在对中外封建社会发展史的对比研究中发现,中西方统治者对待商业发展的态度显著不同。据此回答2426题:24中国历代统治者都提倡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原因是A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B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维护社会安定c适应自然经济需要,巩固封建统治D重视农业生产,发展国力25中国推行的是重农抑商政策,它所造成的主要后果是A导致中国科学技术逐渐落伍B严重阻碍了中国资本主

10、义萌芽的成长c使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低下,国内市场狭窄D使地主和商人大量购田置地,不利于扩大再生产26在中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同时,西方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对重商主义政策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它使推行国的国力增强B它使封建制度进一步得到巩固c它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它推动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直接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据此回答2732题:27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通过比较研究认为:“近代世界赖于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于中国。”下列“源于中国”且对“近代世界”的建立产生了深刻影响的发明是A指南针B地动仪c内燃机D电动机28近代中国科技落后于世界的根本原因

11、是A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国家主权进一步丧失B资本主义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c清政府政治腐败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存在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技术基础薄弱29属于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重大科技成就有“银河型”计算机研制成功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成功同步实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ABcD30英国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这说明科学技术是巨大的生产力当时的社会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工业革命极大地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工业革命是近代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ABcD3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出现与下列历史现象有着密切关系的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政治经济

12、发展不平衡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的胜利资本主义各种矛盾空前激化ABcD32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其最突出的表现是A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急剧上升B政府加强了对科技的扶植和资金投入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普遍发展D新兴工业区按人才交通环境等条件建设世界政治格局是国际政治力量发展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它直接影响着社会发展趋势。据此回答3337题:33.下列事件中,对维也纳体系形成冲击的是法国“七月革命”西班牙革命意大利统一比利时独立ABcD34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A消除了协约国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B暂时缓和了协约国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c使不同社会制度间的矛盾得到缓和D为民族解放运动创造了有利的环境35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雅尔塔体系发展演变的新特点是形成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美国开始对苏联的“冷战”政策“北约”与“华约”两大集团对峙逐渐形成美苏争霸的格局ABcD36当前的世界格局与20世纪初期、中期两次格局变化情况相比,不同点是在社会主义运动遭到严重挫折的情况下出现的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出现的在国际武装冲突日益减少的情况下发生的在第三世界力量日益壮大的情况下出现的ABcD37关于在世界格局新旧交替之际的中国,下列表述不确切的是A面临机遇和挑战B国际经济竟争中处于有利地位c中国国际地位提高D少数发达国家企图迫使它放弃社会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